爷爷奶奶去世,孙子家可以贴春联吗?

林晓筱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就要贴对联,这是多少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可能很多人都已经记不清了,因为好像是从古至今大家都是这个样子做的。但是在农村,你可能会发现大过年的有些农村家庭门口却不贴对联,你可能就会感到疑惑,农村人本来不就是非常注重风俗和传统的吗?怎么会在大过年的家门口贴对联呢?其实是因为这个家庭在一年之内有老人过世了。农村家里有老人过世,当年不贴对联,为什么?

一、表达了对逝去老人的悼念

过年贴对联是一个喜庆的事情,老人去世家人肯定非常难过,人们就用这种不贴对联的方式来表现了对逝去的长辈的怀念。

二、家有丧事应避免红色

对联基本上都是大红色的,对联象征着过年了,就要喜气洋洋的。但是家里有老人去世了是丧事,如果有长辈去世了,那是一定要对他们有一定时间的守孝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是不能穿红色衣服或者是家里有任何红色的表示喜庆的东西存在的。所以不贴红色对联也就能解释通了。

三、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

在人们传统思想固有的思维模式下就是在家里有人去世了,一年之内不能贴对联,如果你贴了你的邻居或者是路过看到你家有长辈去世了还没有避讳,竟然贴了红色对联,就可能对你家里的人产生一些不好的看法。

以前,逝者的儿子、孙子,哪怕独立门户,都要尊重这一习俗。但随着社会进步,观念变化,孙子如果独立门户,不和爷爷居住在一起,比如在集镇、县城买房了,不贴春联,似乎也可以。






天行健she


在我的老家,江西鹰潭,家中有老人去世的话,都可以贴春联,但三年内用绿纸而不用红纸,对联内容也是追思类的。三年后再改用红纸对联。也有的人家就贴一年或两年绿纸对联的,通常会被认为不孝顺或不够孝顺。爷爷奶奶去世,已分开住的孙子家肯定是可以贴对联的,但是用红纸还是绿纸对联,就看以前爷孙的关系了。





mathpsyche


我们家乡习俗是,家里有老人过世了,马上放三个爆竹,好好走的意思,周围的人一听三个爆竹就知道有人过世了,然后再贴上沾有鸡血的红纸,纸上不写字,外人一看这家有人过世了,这张红纸一直留在来年不取下。我是客家人。


果沁0820


不可以的,去年清明,我二爷爷去世了!今年我奶奶就告诉我们不让贴对子,说对活人不好!第二年能贴紫色的,第三年绿色的!不知道跟大家说的一样么?[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爱打呼噜的王胖子


这种情况一般三年不贴春联,表示对过世亲人的哀思,如果你非要贴也没人管,不过会有人背后戳脊梁骨说你家的人一点人情味也没有,这不是让你家三家都不结婚或不吃肉不参加宴席不夫妻同房居住,而只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节。孙子辈也要遵循三年的民俗为好!


不枉人间走一趟


我们这里是山东济宁,孔孟之乡。这里的风俗是家里有老人故去的话,子侄孙辈三年内是不能贴春联的。切合古人守孝三年的传统。


心系济州


我们老家是河南桐柏的,老家的规矩是家中有老人去世,直系亲属三年内不帖对联,或者贴紫色纸白色笔色的对联,以缅怀逝者。孙子算是直系,自然不能贴,不同地域应该有不同的风俗吧


踏着火箭的姚儿


在我们这里,如果是爷爷奶奶去世,一年之内直系孙子家是不能贴春联的。春联象征的是红红火火、喜庆吉祥的意味。老人刚去世,不贴春联,表示家人对老人的哀悼和纪念。别人看到你家没贴春联,自然也就明白是咋回事。

百善孝为先,孝为八德之首,。在我们中国,古代的人们,不管你的官有多大,也不管你在哪里工作,家里有父母去世,那是要回家守孝三年的。在古代对孝是特别看重的,谁不孝是要落骂命的。现如今已经简单的多了,只是一年内不贴春联,有的带枚“孝”字记念章,以表示对老人过世的纪念。

老人一生操心操劳、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养大,养大了孩子又接着养孙子。孙子又有多少没有经过爷爷奶奶的照料?老人费尽了心血,我们理所应当对老人进行纪念,记住他们的恩,记住她们的情。做一个永不忘本、永不忘恩、有情有义的人。否则人生就会缺失一种应有的意义。

我们的大中华,几千年来,就是靠这种血脉亲情把我们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也正是这种血脉亲情,让我们的大中华有了几千年的延续传承。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美德,我们要一代一代的永续延承下去。





家乡情缘


不可以:人活在世上需要纪念和怀念.孔子的弟子问孔子为什么要守孝三年,我感觉一年就够了.孔子的回答是你小时候三年才从父母的怀抱中离开呀.当今社会我们大多数是爷爷奶奶看大的,不去守孝就算了,连这点纪念都没有是不可以的!


只成长不蜕变


我们大连这里,如果是爷爷奶奶去世,三年之内直系孙子家是不能贴春联的。春联象征的是红红火火、喜庆吉祥的意味。老人刚去世,不贴春联,表示家人对老人的哀悼和纪念。别人看到你家没贴春联,自然也就明白是咋回事。

百善孝为先,孝为八德之首,。在我们中国,古代的人们,不管你的官有多大,也不管你在哪里工作,家里有父母去世,那是要回家守孝三年的。在古代对孝是特别看重的,谁不孝是要落骂命的。现如今已经简单的多了,三年内不贴春联,有的带枚“孝”字记念章,以表示对老人过世的纪念。

老人一生操心操劳、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养大,养大了孩子又接着养孙子。孙子又有多少没有经过爷爷奶奶的照料?老人费尽了心血,我们理所应当对老人进行纪念,记住他们的恩,记住她们的情。做一个永不忘本、永不忘恩、有情有义的人。否则人生就会缺失一种应有的意义。

我们的大中华,几千年来,就是靠这种血脉亲情把我们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也正是这种血脉亲情,让我们的大中华有了几千年的延续传承。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美德,我们要一代一代的永续延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