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连血管里都是油,导致冠脉粥样硬化的“油腻”如何改善?

石玉磊


当人们摄入过多的高脂、高盐食物时,血液中的脂质成分贴附在血管壁上,产生了氧化反应,血液中的巨噬细胞在吞噬这些被氧化的脂质成分的过程中,会变成泡沫细胞,最终形成粥样斑块,粥样斑块的形成将影响血液的流动,造成局部营养障碍,最终导致血管的硬化。

高血脂,是由于体内脂类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增高。脂类代谢紊乱,其实用普通的方法是很难改善的,控制住摄食,是从源头来进行管理。

1、食物应粗细搭配,日常饮食可适当吃些粗粮,少吃单糖、蔗糖和甜食。

2、常吃深色、绿色蔬菜以及蕈类。

3、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注意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的摄入,常吃豆类及其制品还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4、少吃肥肉、动物内脏、人造黄油、奶油、点心等。

5、适量增加运动,控制体重。运动对肌体的脂质代谢确实具有积极的影响。患有轻度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无症状性冠心病患者应自行掌握,以锻炼时不发生明显的身体不适为原则。

6、戒烟,限盐,限制饮酒。

但应该知道的是,脂质不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质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循环中运转。也因此,临床上高脂血症常为高蛋白血症的反映。

与其严格限制脂类的摄入,不如将脂类和蛋白类食物分开摄入。脂肪含量高的肉类虽然要少吃,但也不应过分限制。应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同时摄入高脂肪与高蛋白的食物,比如每餐少量吃肉与豆子,不如今天吃肉,明天吃豆,这样控制起来不仅更容易,改善效果也会更好。


纯钧LHGR


以前我在医院见到过一个住院患者,入院抽血检查抽出来的血都是乳白色的,没有一丝的血色,抽血的小护士都惊呆了,马上叫医生过去查看。我也惊呆了,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水平也越来越好,很多人既没有管住嘴、也没有迈开腿运动,造成患高血脂的人越来越多。所谓的高血脂就是指血液里的血脂成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偏高了,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血管里的油”多了。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大大增加了冠心病(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而且还是导致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像抽血抽出来乳白色血液的情况临床上也偶尔会出现,我们称之为“乳糜血”,这就说明血液中含有大量的“油”。当然了,这也只是极少数的例子,大部分人血管里的“油”多不多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还是得靠抽血去化验。

高脂血症多见于暴饮暴食、缺乏锻炼的人,当然了,这些人很多都是胖子,所以,胖子出现高血脂比较多见。

那么,问题来了,血管里的“油腻”该如何改善呢?

1.控制饮食:高血脂大部分都是吃出来的,要改善血管里的“油腻”,首先就得从控制饮食入手。少喝碳水饮料、少吃油腻(动物内脏、煎炸食物、甜点等等),食用植物油,多吃青菜、水果和粗粮。

2.增加运动,减轻体重:饮食控制主要是减少油脂的来源,还得通过运动来增加油脂的消耗、减少血管里油脂的积累。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哈,比如说跑步、骑车、游泳、打篮球等等。

3.调脂药物:血脂太高或者通过饮食、运动控制不佳的时候,还可以选择调脂药物来降低血管里的“油脂”。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有他汀类(如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匹伐他汀)和贝特类(如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他汀类使用比较多,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还可中度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还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贝特类主要是降低甘油三酯,如果主要是甘油三脂高,可以选用贝特类调脂药。

我是全科医生,码字不易,您的点赞、评论、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如果觉得有用,还可以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哦!


全科吴医生


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常见的疾病,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都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与血脂过高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控制血脂过高是有效的预防途径。

在人体的血液中,除了血细胞等固体成分之外,就是液体血浆。在血浆中就含有人体所需的脂质成分,称为血脂。血脂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醋,类脂是磷脂、糖脂和固醇的总称。血液中所含的这些脂质,循环全身,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的各种活动都是以热能做动力,都在消耗着热量,脂质是产生热量最高的营养素,供给人体的热量需要。

人体是由千千万万的细胞构成的,细胞膜则是由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组成,脑和神经也都需有磷脂和糖脂;胆固醇还是体内合成激素的必、要物质。

从膳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有些是脂溶性的;比如维生素A,D,E,K与脂肪一起存在,才能在肠道同时被溶解吸收,供给人体需要。脂质对皮肤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加速皮肤损伤的愈合。

胖子连血管里都是油,导致冠脉粥样硬化的“油腻”如何改善?

从日常生活中控制血脂过高,首先是在饮食上控制。这包括两个方面:控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人,多吃些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

在饮食中,动物性脂肪、动物的脑、肝、肾,鸡蛋黄、鸭蛋黄、鹅蛋黄、蟹黄,松花蛋、虾子等食物,胆固醇含量很高,应控制食用量。以人们常吃的鸡蛋为例,每个蛋黄约含320毫克胆固醇,每天只吃一个鸡蛋为宜;如果不是血脂过高,也不必只吃蛋清不吃蛋黄。控制纯糖和脂肪有利于降低甘油三酯。

含胆固醇较低或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有谷类、瘦肉、鸡鸭肉、鱼类(尤其是海产鱼)、海参、海带、薯类、香蕉等食品,以及植物油(尤其是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应在日常膳食中适量增加。摄入牛奶、豆类或其制品还可补钙,也有利于控制胆固醇。喝茶,尤其是绿茶也有降血脂作用。

在饮食控制的同时,坚持体育健身运动,有利于消耗体内脂肪,并加速血液运行,不使血流疲滞,有利于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选定自己的运动项目常年坚持,还有利于保持适宜体重。

还要勤于用脑,人的大脑只有体重的2%,却在消耗人体20%的热量,勤于用脑(尤其是老年人)将有利于减少体内脂肪堆积,有利于降低血脂。

40岁以上的人,还要在每年的健康体格检查时查验血脂,评定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血脂过高的效果。如果发现高脂血症,再配合其他治疗。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合理用降血脂药物,另外要管住嘴,迈开腿,坚持长期锻炼身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