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思達:用三天解構“偶像”


姜思達:用三天解構“偶像”

姜思達,一位從《奇葩說》走出來的“奇葩”男子,在經歷和米未的風波之後,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關注姜思達很久了,從他的公眾號“思達帕特”到離開奇葩說之後的《透明人》,姜思達一直用內容創作者定位自己。

雖然姜思達的微博粉絲一直都增長不快,但是思達一直都沒有讓喜歡他的人失望。而他作為一個“觀察者”和“解讀者”的身份也越來越成熟。

還在《透明人》的時候,就被思達的節目定位和風格吸引。敏感而細膩的思達,也總能捕捉和洞察到別人容易忽視的東西。

《透明人》把目光聚焦在大眾視線範圍外的“特殊群體”,他們可能是演藝圈的幕後工作人員,可能是戒毒所的人,也可能是“空巢”群體,而每一個角色都有被“誤解”的成分。

思達關注到了這群人,也試圖去通過自己的視角解讀這些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姜思達帶著他全新的節目亮相了。是比《透明人》更成熟,更有話題性和先鋒實驗性的《僅三天可見》。

姜思達:用三天解構“偶像”

姜思達自己認為,在做透明人的時候,往往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對被觀察者和被訪問者的瞭解不夠,以至於自己的採訪變得很片面。

所以有了“僅三天可見”的想法。在思達的認知裡,認識一個人,至少需要三天時間,才能決定love or hate,你才能對一個人有合理的情緒判斷。

所以有了這個節目的雛形。

《僅三天可見》是姜思達工作室攜手騰訊新聞的一檔明星社交實驗。通過三天的跟拍,總接近紀錄片手法,去呈現明星的正常生活,從而去解讀那些被媒體、公眾和輿論“誤解”的明星。

思達曾經在節目裡說,我們現在太喜歡給人貼標籤立人設了,以至於公眾都沒有耐心去真正瞭解一個人。

的確,公眾是沒有耐心。娛樂至死的時代,大眾都忙著消費明星,根本沒有耐心區瞭解他們背後的故事。所以這也是《僅三天可見》的價值所在。

姜思達:用三天解構“偶像”

在第一季的八期節目裡,有謝娜、柳巖這樣的“話題女王”,也有袁弘、週一圍這樣被貼上了鮮明標籤的男演員,還有於正、張藝興、池子這樣,在公眾視線裡也有失偏頗的人物。

姜思達:用三天解構“偶像”


姜思達:用三天解構“偶像”

記得看柳巖那期的時候,我哭了好幾次。這個曾經因為身體的某些特徵而被公眾一直消費的女藝人,在面對快40歲的自己的時候,是這樣的真實和坦然。

姜思達:用三天解構“偶像”

柳巖說,她希望別人知道她有多好。事實上,她也確實是個好姑娘。獨立,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孝順,平凡而努力。

她一直說自己平凡,所以很努力地演戲,很努力地“包裹”輿論風波里的自己,希望公眾可以知道,柳巖並不是一個想“博眼球”的女明星,而是一個踏踏實實想輸出好作品的女藝人。

還有姜思達鏡頭裡桀驁不馴的於正,在姜思達面前第一次說起自己母親的池子,以及那個說“男人至死是少年”的張藝興。

姜思達:用三天解構“偶像”

似乎每個在姜思達鏡頭下的明星,都不再那麼有光環。他們不止有舞臺上那個光鮮亮麗的自己,終於有人可以靜下來,聽他們聊聊他們的生活,聊聊他們的不安和膽怯,執念和野心。

是的,三天或許還是不足夠了解一個人,但是足夠讓我們窺探到一個不一樣的你。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偶像”,一個被解構了的,不再是公眾視線裡面偶像。

《僅三天可見》能夠有這樣的效果,得益於姜思達獨特的洞察視角,以及剝離一個人角色和身份的認知思路。紀錄+訪談的拍攝方式,也讓這檔節目有了很多的作者風格和不可替代性。

姜思達:用三天解構“偶像”

採訪本來就是一個主觀的行為,姜思達就把這種主觀發揮到了極致。每次觀察完一段時間的嘉賓,姜思達就會在鏡頭前談談自己的想法,分享他的情緒和認知。

這種情感上的代入方式,也讓觀眾可以跟著思達的視角,有了一種“朋友”而非“偶像”的感覺。

加之姜思達獨特的審美,極具個人影像風格的片頭和極具個人偏好的背景音樂,讓《僅三天可見》有了更多的不可複製性。

曾經有網友將《僅三天可見》和許知遠的《十三邀》對比,給予了《僅三天可見》極高的評價。這兩個節目的確有個共同點就是採訪者的風格化,簡而言之,就是節目離開了採訪者就不成立。

這也是這類訪談節目珍貴的地方。

姜思達:用三天解構“偶像”

總而言之,如果你想通過另一個角度看世界,希望通過解讀人,去解讀很多有趣的個體,那就推薦你去看《僅三天可見》。

姜思達不會讓你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