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17年前,今天,哪个时代的华语乐坛最有责任感?

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华语乐坛希望效仿《We Are The World》群星为公益而唱的模式,来呼应世界和平年的主题。于是,罗大佑等一众歌手创作出了著名的《明天会更好》。

时隔17年后的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那是21世纪面向全人类的第一场灾难。李玟、陶喆、张惠妹、王力宏、周杰伦等一众新世代一线歌手聚在一起,为这场人类灾难演唱了歌曲《手牵手》,被誉为华语乐坛阵容最强大,最感人的公益歌曲。

2020年,又是17年的轮回,历史如同玩笑一般书写着一切。而17年后的今天,华语乐坛早就翻天覆地,今天的华语乐坛,可以为人类做些什么呢?


34年前,17年前,今天,哪个时代的华语乐坛最有责任感?

罗大佑


一、大师云集,光芒万丈的86年

凡是20世纪生人,想必都不会对《明天会更好》感到陌生。这是华语乐坛第一次追随世界趋势而创作的歌曲,80年代是大师云集的时代,整个世界都被伟大文艺气息围绕,华语乐坛也不例外。那时的艺术家眼界都极其开阔,仿佛都在思考着人类,世界,未来,和平,内心……这些在当今时代被赋予着“没意义”的话题。

《明天会更好》有着极强的“大师时代”烙印,歌词里充满了“心灵”“世界”“少年”“青春”“梦想”“家园”。所以,这首歌无论是曲还是词,都极附延伸性与深刻性,以至于时隔34年的今天去听依旧充满“力量感”。

从演唱者身上出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80年代乐坛的侧重点,不是唱功,不是音色,更不是颜值,而是浓浓的人文气息,才华,韵味,独特唱腔与咬字的回味度。

34年前,17年前,今天,哪个时代的华语乐坛最有责任感?

齐豫


开头蔡琴一开口,你就能听出80年代歌手

声音里浓郁的韵味。

苏芮把那两句唱的坚定感十足。

齐豫声音与咬字的文艺感,是现在歌手死活学不会的。

潘越云由内而外散发着上世纪苦情女歌手的气质。

林慧萍“玉山白雪飘零”寥寥几个字,唱得百转千回,回味感十足。

费玉清、齐秦独特的唱腔一听便知。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这首歌成为了“公益活动必唱歌曲”,抛开它的种种意义,歌曲本身的回味度都算得上金曲。

34年前,17年前,今天,哪个时代的华语乐坛最有责任感?

孙燕姿


二、抗击SARS,唱片时代的最后高潮

经历过2003年SARS的朋友,一定清楚当时的严峻形势。在疫情最严重的2003年5月,由陶喆与王力宏提议并作曲,召集到86位歌手及艺人来共同演唱《手牵手》。当时各大电视台每天都在播放这首歌及MV。

《手牵手》能明显的感受到乐坛的更新换代,与风格变化。当时最流行的曲风,国际化的制作水平,以及跟年轻化,与风格化的演唱。而这首歌阵容里的陶喆、李玟、张惠妹、周杰伦、王力宏等大部分人那个时代的新生代与人气偶像,如今都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天王天后”。

从演唱的角度来说,浓厚的千禧气息,一切都充满了唱片巅峰时代的影子。千禧年挑歌手的标准极其全面且复杂。不是挑“优点”,而是整个人被挑中。每个歌手的音色,咬字,性格,长相,才华甚至身材都要多位一体。使你只要听到声音,就能联想起他们的一切。

34年前,17年前,今天,哪个时代的华语乐坛最有责任感?

王力宏

第一句还是蔡琴,蔡琴的声音经过几十年的时代沉淀,颇有一种见证变迁的意味。

孙燕姿的声音质感极其强烈,可遇不可求。

萧亚轩唱的男调,这个音女声唱难度极高,却被萧亚轩唱得自如又有质感。

蔡依林唱舞曲出身,但音色放在这个时代都算千金难求。

张惠妹唱功炸裂,这个音区是韩红等头腔高音唱将的软肋。

李玟R&B转音灵而不腻。

周杰伦在人群里都能听出声音个性十足。

王力宏与陶喆意气风发。

一首全部由台湾歌手演绎的公益歌曲在内地能掀起巨大的影响力,能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在那一刻,真正的抛开一切,同为中华儿女,共度难关。而这一切,在今天竟成为了奢望。


34年前,17年前,今天,哪个时代的华语乐坛最有责任感?

萧亚轩


三、今天的华语乐坛能为人类做什么?

我一直在想,今天这个时代,会不会再次出现一群歌手,聚在一起,非官方自发性的做这样一件事?

这样的领头人由谁来当?是早已集体暗淡,名存实亡的上个时代的天王天后?还是沐浴粉丝疯狂刷榜,争议与流量共存的偶像鲜肉?还是占据强大群众基础,却平均火不过半年的网红歌手?

细想来很难,这个时代过于“百花争艳”,罗大佑,陶喆,这种全胜时代具有号召力的人在今天是不存在的。

如果这件事儿再一次由罗大佑,陶喆,或是周杰伦这种上个时代,甚至上个世纪的歌手来领头。那无异是华语乐坛的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