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中,高三学生家长与考生相处有方法,激发孩子刻苦学习


寒假中,高三学生家长与考生相处有方法,激发孩子刻苦学习

在中学生最后一个寒假里,很多高三学生的家长心情比较复杂,一方面,对孩子在假期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希望他们奋发图强,在学习上有突破,为高考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又有一些担忧,担心没有教师的监管,孩子对学习懈怠;还有家长担忧,假期里不能与孩子友好地相处·····

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往往在寒假里,有的孩子能好好学习,亲子关系融洽;但是有的家庭则相反。所以很多家长在寻找教育孩子的良方,希望陪伴孩子度过高考前这个关键的假期。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以下给大家一些建议:

首先家长的心态非常重要,要给自己和孩子都定好位,孩子是主体,我们的教育通过孩子而起作用:其次是协助、帮助和督促孩子做好相关假期任务,再其次是做好家长能够做好的工作,如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做到合理膳食;做好功课,如了解高考报考的相关情况。


寒假中,高三学生家长与考生相处有方法,激发孩子刻苦学习


一、调整心态

在高三学生的家长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家长比孩子着急,有的甚至焦虑,大部分时候孩子还很难接受家长的劝说和教育。这是有几个方面造成的。

一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这种现象在其他的方面也普遍存在:如开车,刚开始上路练车时,如果旁边坐一个熟练的老司机,常常是不开车的比开车的着急,旁边的人一会儿指挥这儿,一会儿教司机那样,最后是开车的人烦躁,指导的人窝火,双方都不高兴。常听说夫妻两个,平时关系融洽的,也会出现矛盾。

这种现象也常见与:观棋、观赛····

是不是孩子真的不着急呢?其实未必,大部分孩子还是着急的,如刚学开车的人一样,是想学好的,但是能力有限,他只能一个个具体问题去解决,所以即使他尽力了,也不一定能表现出来; 而旁观者往往经验丰富,能全面地、预见性地解决问题,所以旁观者也会认为初学者怎么这样“笨”,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高考也是这样,因为家长对高考重要性的理解比孩子要更加地深刻,在思想中有一种理想的学生学习状态,这与孩子的情况就有了区别。

再加上孩子的努力程度的确不一样,有的孩子已经尽力了;有的的确没有尽力,所以家长的着急,孩子不着急现象就普遍存在了。

以上两种情况,家长焦虑都达不到你理想的效果,还会传导给孩子,有时候还出现反作用。已经尽力的孩子会说:“我已经很努力了,你们还说,烦不烦”,后一种孩子觉得:“有这样严重吗?”

所以要想帮助孩子,要从家长的心态开始

寒假中,高三学生家长与考生相处有方法,激发孩子刻苦学习

1.认可现实、积极面对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高考取得好成绩,但是孩子已经通过了十一年的学习,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学习成绩好,是孩子集沙成裘的结果;成绩不好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学习动力、能力和习惯都不是一日形成的。 我们这一段时间目的是帮助他们有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能够有一定的提高。(也有提高很大的,一般需要特殊的努力和辅导。)

所以家长要对孩子有要求,但要契合实际。

第一个要求是所有孩子共同的,无论成绩如何,都要积极努力,不放弃。都需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要给孩子灌输:我们能接受你的任何成绩分数,但是我们不能接受你不努力。以培养孩子面对问题的能力。注重孩子学习的过程。

第二是接受孩子目前的学习成绩。到高三了,不要唯高考论,觉得高考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唯一途径,这样家长会更焦虑。

社会是多元化的,需要不同的职业,只要孩子对待事物有积极认真的态度,做任何职业都会有发展,也就是“行行出状元”。当然上清华北大的孩子一般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也有上了大专的孩子,后来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如,很多职业学校的孩子现在的分配也很好。很多还有专升本的机会。我校一个孩子,上了一个北京昌平的一个职业学校,后来到北京工业大学上本科,最近代表北京工业大学参加创新大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还有的孩子,高考不是很理想,但是到大学了,却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后来努力学习,现实中二本、三本的学生考取研究生的大有人在。

还有一个安慰家长的观点,实践中很多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能够在父母身边给父母更多的照应。

家长千万不能:破罐子破摔。反正孩子成绩不太好,考好大学没什么希望了,学也没有。这种观点会造成孩子面对问题,逃避和放弃。这种观点形成以后,对孩子非常不利。以后他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先衡量,是不是有用,而没有去研究问题,想方法解决。

学不学是态度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态度决定一切”


寒假中,高三学生家长与考生相处有方法,激发孩子刻苦学习

2.理解孩子

到高三了,几乎所有的孩子心里都是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因为长期的习惯,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千差万别的,有的能够把愿望变成很好的行动,刻苦学习,不用人操心,有的还要给孩子减压。去年有一个家长,看见孩子太认真的学习,反复对孩子说:尽力了就好,考什么大学都行;有的孩子,心里想要好好学习,但是行动上又做不到,或者行动过,但是问题太多,继续不下去。更有少量的孩子,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用功,还在迷恋手机等电子产品,有的是用电子产品来麻醉自己。

无论哪种表现,都不能说他们心中没有着急。常常哪些没有好好学习的人,看上去不在乎,实际上,心里很焦虑,如果家长这个时候不注意方法的批评教育,很容易发生冲突。


寒假中,高三学生家长与考生相处有方法,激发孩子刻苦学习

3.控制情绪

就如刚才讲的孩子是处于紧张状态的,也是面临很多困难的,他们本身需要帮助;如果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没有好的沟通方法,往往于事无补。反倒是会把情绪传导给他们。

所以我们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给孩子鼓励,引导孩子关注解决学习中问题上来。

请不要再对孩子说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已经清楚;不要一看到孩子在玩,就批评他,因为这么大的孩子需要一定的休息。

要看孩子的努力情况和改变的情况,只要他在学习,或者有一点点进步就要肯定孩子,要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即使孩子今天又很多的不如意,还是要表扬他做得好的地方。 如果孩子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出来玩一会,你就要肯定孩子,让他开心地玩一会儿,如果孩子玩的时间长了,你可以提醒他到学习时间了。

如果看到孩子目前做的事情的确不理想,也不要直接地呵斥。可以做一下深呼吸,等过一会了,把问题想清楚了再与孩子沟通。

请不要用太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那是理想中的孩子,现实中的数量很少,大部分孩子根本做不到。即使后来高考成绩很理想的孩子,也有部分的家长认为他们没有好好学习。只要他在他原来的基础上学习是最好的判断方法。

更不能是碎碎念:这么紧张了,还在玩。看你以后能考上什么大学·····。

二、帮助、协助、监督

是不是家长调整了心态,就是任由孩子自由发展呢?当然不是,家长有很多的事情是可以帮助孩子,促进孩子学习的

1.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和端正态度。

孩子才是真正的当事人,大家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一方面还在有自己的理想,一方面对以前没有好好学习的懊悔,一方面现实中又有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有的是可以解决的,有的暂时还不能解决,同学之间的竞争也给还在压力。所以他们也需要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

有的家长想:他都不好好学习,我还有安慰和鼓励他吗?

还需要,他不好好学习,并不代表他不想学。以前没做好,现在更要帮助他做好,哪怕只比以前好一点点,甚至是为了防止他有太大的退步,或者放弃。我们的任务是基于现状的情况下,让他进步。

让学生充满信心,这个很重要。

所以要发现孩子的优点,他曾经的努力,曾经的成功,曾经的梦想,还有他其他方面的优点,如他善于帮助人、会处理问题,团结同学,曾经取得的成绩,鼓励他只要他尽力了。

让他相信他是一个付出了努力,能够成功的人;说明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让他建立自信。

重要的是告诉他:努力比成功更重要,可以接受孩子的成绩不是很高,不能接受不努力。家长一定要先家长千万不要认为时间已经很紧了,孩子考出好成绩没有太大了希望,所以认为孩子:既然考不出好成绩,努力还哟什么用呢?

其实不然,我们况且不说努力了孩子成绩会提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告诉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采取的是什么方式,一种是逃避和放弃,另一种是迎难而上。这个比成绩更重要。如果,他现在就不努力,这种观点也会慢慢地形成一定的价值观,遇到困难就逃避或者放弃。如以后遇到工作困难,也会逃避;与妻子或者丈夫产生矛盾,也喜欢逃避和放弃。所以一定要鼓励孩子要有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行为。


寒假中,高三学生家长与考生相处有方法,激发孩子刻苦学习

2.协助帮助

常常有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还不能说,一说他,或者顶嘴;或者不耐烦,更有甚至把门一关,不理家长。

的确现在有一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存在着一些困难,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虽然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但是也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的,甚至有的家长是能够很大的改善的。

与孩子沟通困难,与孩子身心发展有关,如青春期特点,也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有关。

要改变的首先是我们的家长。

大家想一想,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做知心朋友,你有心事愿意向什么样的人去倾诉。我想一定是一个善意倾听,能接受你的各种情绪,安慰鼓励,并能以平等的态度给你帮助的人。你一定不喜欢一个高高在上对你指手画脚的人对你的指导。你一定不喜欢一个你一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否定了的这样一个人来教育你。而青春期的孩子对这个方面的要求更迫切。

所以对一个18岁的孩子,要想走进他们的心灵,我们可能要放下架子,先站住他的角度考虑问题,要与他们以平等的态度,以协助者和帮助者的身份走近他们。

千万不能以为我是家长,我也是正确的,你就是要按照做的想法要求孩子,这种方式对一些孩子有一定作用,而对一些孩子是没有太大作用的。

寒假中,高三学生家长与考生相处有方法,激发孩子刻苦学习

(1) 设身处地理解孩子目前的状态

只有家长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才能在言行中表现对孩子的同理心,才能接受孩子的各种状况,孩子才能建立对家长的信任,以及相应的安全感。

(2) 分享孩子的成绩,面对孩子的困难

肯定孩子的行为,是家长要做的第二件事情。

家长可以与孩子坐下来,进行正式的沟通和交流,在沟通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其他人的介,对孩子的优点进行表扬。然后,让孩子谈谈,他这一段时间的思想和行为。让他明确有什么想法,做了哪些努力,有哪些有效果。

其次让孩子谈论他还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有他自身的问题,也有是环境的问题题。大家一起商议一下,哪些是家长可以做的改变的,哪些是要孩子改变的,哪些是要家长协助的。如孩子觉得家长看电视声音太大了,家长就要少看电视或者不看电视。

再然后与孩子一起想办法,制定相关的制度。孩子玩手机,就要与孩子商议控制手机的方法。在现在的情况下,需要给孩子一定的玩手机的时间,这是他们现代沟通的方式,完全隔断对绝大多数孩子来不现实。需要商议的是用多少时间,怎样控制。一般控制在2到3个小时比较好。学生也可以调节一下学生紧张的时刻。再就是监督方法,与学生商议,能否自我控制,如果达不到,可以帮助孩子控制。

还可以与学生确定解决问题的程序。因为现在很少有家长能够帮助孩子辅导功课。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然后看书——放置——请教同学——请教老师。


寒假中,高三学生家长与考生相处有方法,激发孩子刻苦学习

(3) 帮助孩子制定计划

在与孩子沟通的情况下,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学生制定良好的假期学习计划。如假期休息几天,每天的作息时间。以孩子采取自觉的执行计划为主,同时以孩子制定家长的监督作用。(关于制定计划看我上一篇文章。)

(4) 做好辅助工作。帮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候家长是可以帮助做一些辅助工作的。如有的孩子要制作错题本,在孩子已经把错题挑出来后,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错题从书上或者试卷上,剪下来帖子本子上。如还有的老师会布置一些抄写的内容或者学生已经会做的题目。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抄一些作业。这样让孩子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需要集中精力的事情上。

还可以带领孩子做一些活动和运动,调剂学习的紧张,做到劳逸结合。

3.请教教师

教师是对孩子在各个方面最了解的人,家校协助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可以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交友状况、生活状况。请注意,要从正反两方面的了解。如果只了解孩子的缺点,孩子会理解成老师就知道告状,请家长。也不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老师对孩子的赞扬和鼓励一定要转达给学生。即使老师没有表扬孩子,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地以教师的口吻进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和老师对他的客观评价和期待。

然后与各科任教师沟通,了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同样是一分为二,既要了解孩子的长处,又要了解孩子目前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更好地制定计划。


寒假中,高三学生家长与考生相处有方法,激发孩子刻苦学习

4.寻找同盟军

还有一只重要的教育力量可以应用,就是孩子信赖和敬佩的人。

曾经有一位孩子的母亲,是一位心理教师,这位母亲每次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都说:妈妈你是学文科的,理科你不懂。所以母亲几次与孩子沟通,都不欢而散。而来这位母亲找到了一位孩子比较敬佩的学物理的叔叔,与他商议,让他去做孩子的工作。最后这位叔叔跟孩子进行了沟通,孩子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位叔叔的教育。回来还对母亲说:你看别人说的多好。其实这些话,都是孩子的母亲的意思。有时候,孩子需要别人来教育。这里也含有“易子而养”意思。

4.督促和监督作用

一旦制定好了计划,主要需要孩子自己来完成,但是也免不了家长的监督和督促。如早上起床,晚上睡觉时间。关于睡觉,要与孩子制定早睡早起的计划,与平时上学不要有太大的区别。否则没有规律,根本达不到预定的目标。还有孩子休息一会后,要提醒他继续学习。

所以家长要陪伴孩子,在陪伴中督促和监督孩子。

相信当家长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孩子的时候,孩子一定会慢慢地与你交流,信任你,后来他就会主动地寻求你的帮助。


寒假中,高三学生家长与考生相处有方法,激发孩子刻苦学习


(关于高三家长能够做的其他工作,如常规的服务和高考报自愿等工作,我在下一篇文章中,为大家提供一些方法。)


作者:素华,一位有丰富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老师。持续为大家提供关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文章,帮助提高学习成绩,维护健康心理。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