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篇:鬼谷子老師教你怎麼說話(二)


鬼谷子篇:鬼谷子老師教你怎麼說話(二)

《鬼谷子》,又名《捭闔策》。據傳是由鬼谷先生後學者根據先生言論整理而成。該書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瞭解一下古人關於說話的智慧。

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御其事。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譯:關於開放和封閉的規律都要從陰陽兩方面來試驗。因此,給從陽的方面來遊說的人以崇高的待遇,而給從陰的方面來遊說的人以卑下的待遇。用卑下的來求索微小,以崇高來求索博大。由此看來,沒有什麼不能出去,沒有什麼不能進來,沒有什麼辦不成的。用這個道理,可以說服人,可以說服家,可以說服國,可以說服天下。要做小事的時候沒有“內”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時候沒有“外”有疆界。所有的損害和補益,離去和接近,背叛和歸附等等行為,都是運用陰、陽的變化來實行的。陽的方面,運動前進;陰的方面,靜止、隱藏。陽的方面,活動顯出;陰的方面,隨行潛入。陽的方面,環行於綹和開端;陰的方面,到了極點顯就反歸為陽。凡是憑陽氣行動的人,道德就與之相生;凡是憑陰氣而靜止的人,形勢就與之相成。用陽氣來追求陰氣,要靠道德來包容;用陰氣來結納陽氣,要用外來約束。陰陽之氣相追求,是依據開啟和關閉的原則,這是天地陰陽之道理,又是說服人的方法,是各種事物的先異,是天地的門戶。


鬼谷子篇:鬼谷子老師教你怎麼說話(二)


讀者注:關於開放和封閉的規律我們可以從兩方面驗證,比如,來談善意的開放者,應該賦予崇高的待遇,來尋求偉大的合作,而對於以封閉為目的,想要達成阻止的事態的人,應該給予卑下的待遇,用卑下來尋找他為什麼如此的細微原因。由此,鬼谷子老師對大家說:家國天下,都可以用這兩者來達到目的。

所謂動之徐生,靜之徐清,語言也是如此,開放來增加他,靜止來看清他。所有的損害、補益、離去、接近、背叛、歸附等,都是根據其中變化而人做出的應對之策。陽者為相生,蘇秦以七國相印合縱天下,而陰者為相清,張儀以秦國大勢連橫七國,這些都開放與封閉的運用,乃是語言的上家之顯。

以陽求陰,乃是說以開放求閉合,這需要用天下之大德止之,比如中山先生止戰之於民國。以陰求陽,乃是用閉合求開放,這需要用大勢施力,以求開啟,譬如袁世凱逼清廷下臺。

所以說,開放與閉合的道理,其實不僅僅是語言的道理,也是天地的運行規律,萬物的行為守則,我們需要去用心體會。


鬼谷子篇:鬼谷子老師教你怎麼說話(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