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兒子正月哭著找爸爸!寧波北侖網格員堅守防控疫情一線

7歲兒子正月哭著找爸爸!寧波北侖網格員堅守防控疫情一線

北侖區白峰街道峰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周寧奮奮戰在防疫一線。

“爸爸,為什麼你不回來呀?我已經好幾天沒有看見你了!”而電話那頭的父親,只能一個勁地安慰兒子,“因為爸爸還要照顧社區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啊......”1月28日,當連續4天沒有回家的北侖區白峰街道峰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周寧接到了兒子電話時,他眼眶溼潤了。

在寧波,像周寧一樣的社區幹部和網格員有數百名,在今年特殊的春節裡,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忘我地奮戰在新型冠狀病毒防疫第一線,及時闢謠、安撫群眾情緒,為群眾提供各類保障物品,群策群力、嚴防死守,築牢嚴密防範網絡,扛起了“小網格,築大安”的擔當和使命。

預防疫情,網格員變身群眾“大管家”

1月27日,北侖區委政法委、北侖區綜合指揮中心向全區網格員發出倡議書——《致全區網格工作人員的倡議書》,要求網格員在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工作的同時,做好宣傳工作、安撫工作,發揮網格的“前哨”作用,利用網格微信群,藉助“一長三員”的網格隊伍,及時反饋由疫區來侖人員的動態,協助做好居家醫學觀察工作。務必保持必勝信心,發揮網格員群防群治力量的排頭兵和地毯式排查的攻堅力量作用,讓群眾感受到定能遏制戰勝疫情的信心。

北侖區各街道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確立“街道、村社、網格”三級防控網絡,發動專業醫療隊伍、黨員隊伍、網格員隊伍,對轄區各村、社、企業全面排查武漢返鄉人員,及時對接醫衛、公安系統,做好登記上報、觀察、跟蹤等工作。

7岁儿子正月哭着找爸爸!宁波北仑网格员坚守防控疫情一线

白峰街道首次入戶排查時,怡峰社區發現戶自湖北返甬的居民。社區工作人員和網格員第一時間採取“一對一”管控措施,兩戶居民也非常配合,他們表示一定會遵守相關隔離規定,待在家裡,不會外出。

白峰街道峰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周寧和“一米管家”團隊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忙碌的工作加重了腰椎間盤突出的病情,周寧不得不用一隻手捂著腰。大家勸他多休息,他卻說,“現在是跟病毒搶速度的緊要關頭,我們只有落實最周密、最嚴格、最有效的舉措,才能確保居不落戶、戶不落人,才能搶佔安全的制高點。”轄區有武漢返回的密切接觸者,按照上級疾控中心統一部署,全部需要進行醫學隔離。面對當事人及其家人的不理解和排斥,周寧反覆做思想工作,贏得了他們的理解。“你們就放心吧,最近你們肯定很忙,挨家挨戶走訪宣,我們會很自覺留在家裡,絕不給你們添亂,給社會添麻煩的!”怡峰社區自湖北返甬的居民門師傅對周寧說。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柴橋街道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工作來抓,以工作機制到位、強化宣傳到位、重點監控到位、群防群治到位等 “四個到位”打響新型冠狀病毒防控阻擊戰。

小港街道楓林社區通過“網格+防控”,利用網格聯村、黨員聯戶每家每戶進行走訪宣傳勸導。社區黨員志願者分發再告市民書,加強宣傳引導,防控措施深入人心,同時在公共區域懸掛自制橫幅進行宣傳。

7岁儿子正月哭着找爸爸!宁波北仑网格员坚守防控疫情一线

為給居民買口罩,她2個小時跑了6個街道

1月26日晚上11點,寧波鄞州區百丈街道七塔社區的值班社工收到正在居家隔離的小吳的請求,希望社區能幫忙購買口罩的,但此時大部分藥店的口罩均已賣完,這可難住了值班社工。

七塔社區黨委書記陳劍靜立馬接了這個“任務”。1月27日一大早,她開始跑各家藥店,整整2個多小時,她的足跡從潘火到東郊、東勝,百丈、白鶴、鍾公廟,跑了10餘家藥店,最終在鍾公廟一家藥店買到了僅有的4個口罩。陳劍靜說,因為自己不會開車,她便拉上愛人一同前往。

“剛開始有點沮喪,藥店不是剛賣完口罩,就是關著門。”陳劍靜說,雖然花了一個上午到處跑,但她覺得很滿足,“能想盡一切辦法讓居民感受溫暖,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陳劍靜說,希望自己的小舉動對需求者來說也是一種安慰和鼓勵。

除了陳劍靜外,在七塔社區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主動與武漢及周邊為重點的湖北返(抵)鄞人員進行一對一服務對接,每天關注他們的生活和健康,盡力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就是七塔社區的黨員先鋒志願者。

“為確保居民們安全,七塔社區將暫時實行封閉式管理。” 陳劍靜說,這一舉措得到了居民的廣泛支持。此外,七塔社區的黨員們還不斷利用微信群和朋友圈發佈正確信息和溫馨提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