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紅領之家”推出5項志願服務

北侖“紅領之家”推出5項志願服務

志願者在測體溫。

本報訊(記者 陳燁 通訊員 陳紅) 結對代跑採購生活必需品、移動小喇叭“雙語種”宣傳、線上對接資源供需、暗訪轄區所有住宅封閉情況、協助“黑榜”小區提高防控能力……在北侖區新碶街道,這些天總能看到一支“紅馬甲”在走街串巷。

記者瞭解到,他們來自“紅領之家”。疫情爆發以來,這個社會組織臨時成立應急小分隊,並推出5項志願服務,目前已召集志願者54人。

跑腿服務是最先推出的。為保障居家隔離人員生活無憂,多個社區攜手“紅領之家”推出多對一服務,目前已建立70個微信“迷你”群,每個群僅有四五人,包括紅領志願者、專業社工、包片社工以及居家隔離人員。

每個人分工不同,志願者負責物資配送,專業社工負責政策解讀、信息諮詢、心理減壓,包片社工則起到監督作用。王旭光家住迎春社區,大年初三就參與這項服務,他一連結對了7戶居家隔離家庭,多次往返於超市和隔離家庭所在小區,已成為他每天的“規定動作”。

有人奔波在超市、菜場,為保障隔離家庭基本生活而出力;也有人穿梭在各個小區,用“雙語”把防疫知識宣傳到位。“我們‘小喇叭’服務目前有6人在做,3人一組,上下午各兩個小時,一天能覆蓋4個小區。”採訪中,“紅領之家”負責人陳軍浩介紹,他們主要針對老小區,防疫宣傳錄製成寧波話和普通話兩個版本,廣播時長1分鐘。從大年初二開始,志願者便分組進小區,兩人發放防疫宣傳資料,一人拉著音箱,走遍每個角落。在經過每幢樓前,為讓居民們聽清楚,他們特地放慢腳步,僅一個小區就起碼花兩個小時。“如果有居民在小區裡聚集,我們就故意把音箱拉過去,站著不走,直到把人‘趕回家’。”

這幾天,寧波所有小區實行封閉管理,正當大家宅家不出門時,“紅領之家”又拓展新業務,以“掃街”形式協助督查新碶街道轄區105個小區的管理現狀。“我們志願者兩人一組,一人開車一人步行,小區管得好不好,一試便知。”

街道以督察組後續反饋的結果為評判標準,將防範管控意識差的小區列入“黑榜”,每日出榜,每日更新。“讓小區上‘黑榜’的目的是整改,因此我們志願者每天還要進行復查,同時協助人手薄弱的小區做好管控工作,這也是我們目前在做的工作。”

採訪中,陳軍浩還提到了他自己“承包”的線上資源信息對接服務。簡單來說,就是充分發揮志願者遍佈各社區、村的優勢,收集發佈各單位急缺物資。“很多志願者都在外面跑,比如哪家藥店開著,哪裡能買到消毒水、酒精,這些信息在跑腿過程中都能獲知。”他說,目前他已成功對接40多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