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如果不掌握這個思維模型,你看每個問題都是一顆釘子

在哈佛大學法學院1948屆畢業生五十週年團聚會上,查理.芒格效仿蘇格拉底,玩了一次自問自答的遊戲。

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廣大專業人士是不是都需要更多的跨學科技能?

如果你回答“Yes”,那你和芒格想得一樣:跨學科知識有助於提高專業知識。

如果你回答“No”,那你可能患上了“鐵錘人綜合徵”。這個名稱來自一句古老的諺語:“在手拿鐵錘的人看來,每個問題都像是一顆釘子。”

查理.芒格:如果不掌握這個思維模型,你看每個問題都是一顆釘子

芒格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很多年前,哈佛商學院有一個非常聰明的教授,他的行為在可能有些離經叛道,至少在當時的人看來是那樣。

有一天,他給學生們出了一道考試題目:有兩位不問世事的老太太剛剛繼承了新英格蘭地區的一家鞋廠,但她們對如何管理鞋廠一竅不通,因此在生意上遇到一些嚴重的問題,這時候她們該怎麼辦呢?

這位教授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來答題。

結果只有一個學生的答案得了很高的分數,其他學生的答案都被判定不及格。

這個得高分的答案非常短,大概是這樣:“這家鞋廠所在的行業和所處的地方競爭都很激烈,再加上當前遇到的問題非常棘手,兩位不問世事的老太太通過聘請外人來解決問題不是明智的做法。考慮到問題的難度和無法避免的代理成本,兩位老太太應該儘快賣掉這家鞋廠,最好是賣給那家擁有最大邊際效應優勢的競爭對手”。

其他學生的答案為什麼不及格?因為他們是“鐵錘人傾向”,把老師的提問看作是“一顆釘子”,只想著如何幫助老太太解決生意上的問題、管理好鞋廠,而不是跳出鞋廠來看問題。

查理.芒格:如果不掌握這個思維模型,你看每個問題都是一顆釘子

如果由芒格來回答這個問題,他肯定會是那個得高分的學生。

芒格給出了一個良方:多元思維模型。這是一個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思考系統,它比絕大多數人用的思考系統管用。

要想擺脫“每個問題都像是一顆釘子”,你首先要培養多元思維模型,掌握許多跨學科技能,在你的頭腦裡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這樣你擁有的就不是“一把鐵錘”,而是各種多樣的工具,就能夠儘可能地少犯“鐵錘人傾向”引起的認知錯誤。

跨學科思考的先驅威廉·奧斯勒爵士曾經說過:“不斷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同個學科,不管這個學科是多麼有趣,都會把人的思想禁錮在一個狹窄的領域之內。”

德國有句諺語:“一個人若不是鐵錘,便是鐮刀。” 能夠生存下來的往往不是最強的 ,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鐵錘人綜合徵”能夠把人變成徹底的白痴,而治療它的唯一良方是擁有多元思維模型,這樣你才不會只擁有一把鐵錘,而是擁有全套工具——遇到什麼問題,就用什麼工具去解決,這樣效率是不是就高多了?

查理.芒格:如果不掌握這個思維模型,你看每個問題都是一顆釘子

你看那些維修工,他們上門服務時可從來不會只帶一把鐵錘,而是帶上一個大大的工具箱,裡面是全套的工具。這樣他們遇到一個問題,就能快速找出對應的工具來修理。

很多在生活中看來很難的事——換水龍頭、安裝吊燈、拼裝傢俱等等,一旦我們有了相應的工具——扳手、電鑽、鉗子等等,往往很快就能完成,不是嗎?當你在家裡備上一個工具箱,你會發現很多事你自己也能行,不是嗎?

同樣,如果你能在腦子裡備上一個叫做多元思維模型的工具箱,你就會發現很多事都可以輕鬆解決。對此芒格的建議很簡單:“你必須知道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隻用幾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