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里领导既离不开你,又不重用你,是什么心态?

刘俊利


这个问题首先你的出发点认识的就不对!

首先,单位领导没有离不开你一说!

工作离开了谁都照样能够运转,或许你觉得自己做的不错,或许你觉得别人都很依赖你,但这并不是说别人离不开你!只能说你把本职工作做的还不错,换了别人工作照样运行!

其次,不重用你的心态就是,目前的岗位更适合你!

不要觉得自己工作表现很好,领导就一定要重用你!你本职工作做的越好,说明你对本岗位越能胜任,你干的这么好,在本岗位比别人都优秀,领导怎么会舍得让你离开本岗位而去干其他工作呢?

最后,工作不是上学!不是说你学习成绩好、考试考的好就一定排名靠前,工作看的是你的综合能力!物尽其用!


远方


你说的这种情况在我身上验证过,我2002年上班至今,直接上司是班长,班里的活都是我干,说明一下,我所从事作业为高空作业。这这种情况与个人性格有关系,不懂得拒绝,有求必应,原则界限模糊。家里老人教导我多干少说,看来不行。最终什么好都没落下。做人不能太老实,要有点刺。另外,于领导接触也有技巧,得让领导喜欢你,这就看为人处世了。总之,做人要有点锋芒。


久金核桃


我觉得这不是心态不心态的问题,单位领导离不开你,是因为岗位的需要,没有合适的人选,或者你就是那个合适的人。但是,重用不重用,并不是因为离不开你才决定的,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外人的干预、组织架构的影响、某些方面欠缺等等。职场中这种问题太常见了,哪个部门没有憋屈的员工啊。我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但是结局还是圆满的。

我在现在的公司工作了将近9年,不愠不火,心里那个烦闷呀,真是,有时候憋屈的想骂人。进公司的时候我只是文职类人员,刚毕业的学生,干什么都很有激情,主管挺喜欢,会积极给我争取一些东西。后来,努力努力成为了负责项目的工程师,干的不错,干的不错不是自我感觉,其他部门的人会去领导那里夸我。😀但是,因为我是女生,领导有点重男轻女,一直没有提拔我,但是项目负责的好,后来就专门负责接手新项目,整理的差不多了再转交给其它工程师。

就这么干了大概五年,很多比我来公司晚的,能力并不好的,都已经升职小领导了,我还没有,眼睛看着,心里超级难受。自我分析了一下,感觉有以下几方面是没升职的原因。

  • 自己认为做的好没什么用处,领导认为好才是好,做了事情要让领导知道。
  • 自己某方面欠缺,不符合领导升职重用的标准。
  • 自己不会表现,适当跟领导沟通,上班在领导面前滔滔不绝,下班陪领导吃饭打球,节日给领导送祝福,这类人升的最快。

偶然的机会,跳到了现在的部门,领导熟悉,小升职加薪很快,工作的也开心,希望通过努力能升的更高。但是,公司人事变动,部门领导换人,瞧得见的希望变的渺茫,一切从头开始,但是部门就几个小组长,所以表现机会很多。很快机会来了,国外项目转移,我是部门唯一一个英语好的人,毫无疑问领导把重任交给了我,于是跟领导提了升职的事情,领导也答应了,部门正好有个主管名额。领导开会时说了,明年的主管有一位,会在年底的时候选好。中间有心人的参与,主管就变成了别人,心里那个气呀,做事情想到你,结果好处给别人,那种心情能理解吧。

  • 职场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很多人事变动,是由于别人的推波助澜形成的,能力并不是第一位,很多时候关系才重要。
  • 部门组织架构,领导会提前预算第二年的人头,很多时候,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人头预算也是一个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这么多年也看透了公司的猫腻,心灰意冷,决定跳槽,换个环境。隔了一段时间,拿到了高薪offer,只是在外地,不过地域也不是问题。找领导辞职,领导很吃惊,根本没想到我会离职,极力挽留,升职加薪,因为现岗位离不开我,确实离不开我,招不到合适的人,经过一个周的谈判,综合考量,我接受了。组织结构是可以挑战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

单位里领导既离不开你,又不重用你,很多因素影响,结合自身情况,尝试挑战一下,或许你会有所收获,但是请慎重考虑,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没有心里承受力不要玩火。相信自己,相信明天,努力终会有收获!!!


我在努力奔向明天


你看啊,能给我叼拖鞋,会自己上厕所,善于握手打滚逗我开心的狗狗,我会在卧室给它铺个窝,我离不开它,好吃好喝伺候着——能咬人,能接球,能接飞盘,我会给它在院里盖个窝,我需要它帮我看家护院——能听口令,指哪打哪,甚至还能自己抓兔子过来,我得把它放出去,好让它变得越来越厉害。它们都是有规矩的🐶如果它们都想换位置,作为主人,我会很头疼


断电的皮卡丘


写作匠为你精准解析:领导既离不开你,又不提拔重用你,可能是有些官场的套路你没掌握并运用好,下面就系统的给你分析一下。

一、为什么领导既离不开你,却又不重用你?

1.领导用你比较顺手,已经养成了习惯。

领导用你用得比较顺手,甚至已经养成了习惯,从侧面可以看出来,你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是领导心中的“靠谱人”。领导想让你一直干活,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合适人选,提拔你就没人给自己干活了,所以,他既要一直用你,同时又不提拔重用你,这就是官场的套路之一。

我们单位就有一个人和你的情况非常像,他工作能力很强,接到工作任务他都能够先做好计划,然后和同事一起完成,从不叫苦叫累,每次都完成的很出色。因此,领导有什么工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可以说领导已经养成了用他的习惯。目前,他已经在当前岗位上工作8年了,在这8年中他经历了3次干部调整,但是都没提拔他,可以说他内心非常的苦闷。

2.你没有及时培养接班人,并让领导知道。

在任何一个单位,把工作做到出色,是你在单位立足最重要的资本,也是你证明自身价值最好的方式。所以,把工作做出色是最基本的。但是,这个时候你也要往前多看几步,也就是要考虑培养接班人。

如果你不培养接班人,就意味着这个岗位不能离开你,领导想提拔你也不能提拔你,因为你一走你的岗位就会空缺,进而会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

所以,你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去培养一个接班人,让他能够胜任你当前所做的工作,同时也要让领导知道你已经培养了接班人,并且也要让他看到你具备更高层次的管理能力,这样领导才可能会考虑提拔你。

我的一个朋友,在他们县的县委研究室工作,是县委书记的御用“大笔杆子”,不仅材料写的无人替代,同时办事也很利索。县委书记的讲话只有他能写,别人写不了。他考虑问题就比较长远,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培养一个接班人,不然自己永远出不去,就被固定在这个位置上了。于是,他就从办公室选定了3个人进行重点培养,其中最优秀的就接替了他的位置,平时一些大中型材料都让他写,后来直接可以轻松的写县委书记的材料。

后来,正好赶上换届,他被顺利提拔成为下面乡镇的副书记。

3.你的领导不照顾下属,是个自私的人。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的领导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他不考虑下属的发展,只顾自己不断上升,可以说跟着这样的领导是非常倒霉的一件事,要验证自己的领导是不是这种人,可以多观察他是怎么对待别人的,如果他确实是这样的人,那么你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申请离开这个岗位,你跟着这种领导干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4.你的领导没有人事权,他不能决定是不是提拔你。

还有一种情况要考虑到,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有人事权,也许他只有使用你的权力,而没有调动你的权力,也就是说,对于你的升迁,他起不到太大的决定作用,你让他给你调整岗位,这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一件非常为难的事。对于这种没有人事权的领导,你可以做到的是经常与他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让他想办法与上级领导汇报自己的想法,争取让他多推荐你,这也是一个有力的帮助。

小结:领导经常使用你,却又不提拔重用你,这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你要对这背后的原因逐条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再采取对应的措施,才能扭转当前这种局面。

二、怎么才能得到领导重用,快速提拔?

1.工作能力很出色,同时要善于总结、经常汇报。

得到领导重用的一个最基本条件就是工作能力要出色,只有工作能力出色,领导提拔你的时候,其他同事才会心服口服。毕竟,单位提拔你是用来干事的,而不仅仅是为了给你一个职务。让领导及时了解你的工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在工作中表现好,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善于汇报,把自己的工作总结出来,形成一些亮点,让领导看到,这样领导就会对你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看法。

2.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

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尤其是要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只有与领导关系好,他在一些关键时刻才会想到你,进而才会把一些机会和资源向你那里倾斜,这样你进步的才更快。

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也非常重要。只有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团结更多的同时,当你被提拔为领导的时候,你才能顺利开展工作。如果你与其他同事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领导可能就会对你有不好的看法,这会让他觉得,提拔了你,你又不能安排其他的同事去工作,那么提拔你也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他也会觉得,你连与同事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日后怎么开展工作?

所以说,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3.不断学习,并提升工作能力。

要想被提拔为领导,你还要持续不断的学习。

一方面是继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只有能力提升上去,才能委托你更多重任。当你接到一些比较有挑战的工作时,就不会产生焦虑和恐慌,就能解决更多的难题。

另一方面随着你职务的提升,可能会遇到一些新问题,也许这些问题是你之前并没有接触到的,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让自己尽快熟悉这一领域,然后形成自己的思路,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当领导看到你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考虑提拔你成为领导。

小结:要想得到领导的提拔重用,需要综合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机遇和缘分,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因素都成熟了,你才有可能会被提拔,所以,能够得到提拔,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三、在职场混,应该以什么心态面对职务升迁?

1.如果能够顺利升迁提拔,你要保持谦虚低调的心态。

如果你能够顺利的被提拔为部门负责人或者单位的领导,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谦虚的心态,不要因为被提拔为领导就狂妄自大,这样只会让周围的人对你有不好的看法,同时也会让提拔你的领导内心感到很失望。

如果你是谦虚的,反而能够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这样也能够使你发展的更高、更远;如果你太骄傲自大,很多人本来就对你心存嫉妒,在你得意的时候,或许别人会给你设置一些障碍或者陷阱,这个时候你就比较麻烦了。

2.如果不能如愿得到提拔,就应该正确看待,有可能是自己能力不够,不要牢骚满腹、抱怨重重,影响领导对自己的印象。

如果你不能顺利的提拔为领导,那么你也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而不要表现的非常失落或者忧心忡忡,或者逢人就抱怨,变成祥林嫂。如果是这样的话,领导反而会觉得不提拔你是应该的,因为你表现出来的是没有胸怀的状态。

正确的做法是,你应该表现的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继续像往常一样努力把工作做好,做到让领导满意,同时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当下一次再有机会的时候,领导可能就会把这个机会给你。

3.不能提拔,也是锻炼内心承受力的一个机会。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能顺利提拔恰恰是对你内心磨练的一个机会,因为这个时候你内心是非常委屈、非常难过的,但是你却能够从容面对、淡然看待,可能领导就会对你这种心胸和境界刮目相看,当下一次有一些好处的时候,他就会想到你。

小结:对于在官场提拔升迁这些自己无法掌控的事,一定要看的淡一些,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这样你才能够做到宠辱不惊,不为外物所烦恼。

总结:综上所述,领导经常使用你,用的也很顺手,但却又不提拔重用你,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你要深入分析思考,找到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加以努力。同时,你也要明白,提拔一个人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仅靠自己的一厢情愿,你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然后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当有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要尽力去抓住,这就是你要努力的方向。

欢迎从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作者:写作匠,资深体制内成长导师,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体制生存底层套路。

写作匠


我曾经也有这样的感受,因此谈一下看法。

所谓领导离不开你,是目前这个岗位离不开你,你干得太靠谱,以致于无人可替代,这种情况叫做“能力陷阱”,专业能力很强,可能成为升职的障碍。因为这个岗位换其他人来做,可能给领导带来风险,不如一直让你来做。为避免这种情况,得培养新人,让你离得开。

所谓重用,主要是指升职,其次是负责重大项目,以及加薪。“重用”有多种因素,领导会综合判断下属是否可提任上一级管理岗位,注意是综合考虑,不仅是当前岗位的业绩。举例,技术大牛喜欢埋头苦干,不一定适合带团队。销售冠军特别能打粮,但可能带不好仅仅3个人的小组。所以技术大牛和销售冠军更多是薪酬激励。

所谓管理,也就是管“人”、理“事”,是通过合理布置、沟通协调、及时跟进,充分发挥下属的能力,共同完成团队目标的过程。管理者不需要超强的操作技能,关键是发挥团队每个人的最大能量。有人提问领导的PPT做得不如我,为什么却领导我,收入还比我高,原因就在这里。如果领导的PPT做得比你还好,那你岂不是很尴尬。

看完上面的文字,你有没有启发呢?


锦绣职场


单位领导既离不开你,又不重用你,这种情况下,首先代表你拥有某项能力。要么是业务能力突出,要么是专业技术能力优秀,或者是综合协调能力比较强,在单位中没有人可以代替。

每个单位,都有两方面人才,是领导不得不用的,一方面是综合型人才,岗位一般是办公室主任的角色,擅长沟通协调,能应付事务性工作,把单位打理得井井有条。领导在迎来接往,或者是单位内部工作开展,汇报总结等方面,都会如鱼得水。领导想不到的,下属想到并安排好;领导带领干的工作,也会随时总结亮点、宣传到位,为领导造势;领导与其他单位人员来往时,也会提前安排好,让领导永远处于合适的位置。综合性人才虽然没有突出的能力和特点,却是领导不可或缺的助力。

还有一方面的人才,就是业务或者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如果单位需要工作成绩,业务型人才总会冲在前面,想方设法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或者是专业技术类单位,总有一些精通专业技能的人才,是领导所倚重的,能在关键时刻,解决关键问题。

这两方面人才,都是领导所看重的,但能不能提拔重用,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还有方方面面的考虑。资历、人脉资源、关系平衡等,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时候,千万不能任性,要定下心来,分析原因,明白自己的欠缺所在,在自己擅长的方面继续努力,成为行家里手,不可替代;在自己的弱势方面,明白问题所在,尽量努力,弥补短板,如果不能改变,最起码让领导看到你的努力。任何对抗都是没有出路的,自怨自艾、一蹶不振也于事无补,只有不断的努力,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佳方案。


职言管语


所谓重用,就是名正言顺,所谓名正言顺,就是“给你职务”,才能“重用”,否则,这个“重用”,一言蔽之,就是领导单方面的“既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对努力肯干的员工伤害是极大的。

领导离不开你,一方面反映了你工作能力不错,另一方面,领导不给你职务,有可能是你的同事捏造谣言,在背后重伤你,从而使领导对你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当然还有其他可能,那就是领导延长了对你的考核期,他担心你一旦拥有职务,便不能麻利地为他干活。

不管怎么说,想要获得职务,光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归根结底领导也有七情六欲,从阶级上来讲,领导跟你不是一个阶级,可是领导同样希望被人所喜欢,被人所需要,被人所需要,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自我满足。

领导给你一个一官半职其实是很简单的,可是,是否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在领导这一边,他不认为你需要他给你职务?(也许)

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可以庆幸,因为你没有跟错人,你仍旧可以通过自己的手腕来为你赢得你想要的升迁机会。

可是如果你长期下来观察发现他只是一个会画饼的人,而不愿意付诸实际,那只能改换门庭。


梦里澜涛


这是典型的民企自我认知错位,恨铁不成钢,缺乏量化标准,培训提升能力的多方困境死局的结果。

1,自我认知错位。毕竟人才市场是开放透明的,一分钱一分货。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像阿里巴巴,跨国公司出得起价格,能给高收入,好平台,自然能收拢一批高素质自我驱动人才。

如果你不是这些好公司,你怎么办?首先你根本不可能招募到一流人才。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自欺欺人说英雄不问出处,一切靠结果业绩说话。在这里也不排除有小部分漏网之鱼,适合特定行业。大概率上说,你过去的经历,985,211确实是打败无数竞争对手,证明过自己智商和学习能力不错。一味强调智商无用论,靠努力就有一切。这是反智,反逻辑的。难道考985,211的就不努力了?

现代社会网络信息多,老板虽然知道自己的平台不行,但很多也参加过培训,也从互联网上知道优秀人才怎么回事。一对比自己的员工觉得落差很大。无法平衡。一种强烈恨铁不成钢的心态。

2,针对这样的现状,绝大多老板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他也不懂人才的能力素质模型,也不懂如何量化分析人的能力。一切都靠自己感觉。

常见的解决方案,因为不懂,只能靠精神层面的力量。比如鸡血,鸡汤,奉献,忠诚等等。靠狼性,铁血战士精神。这些套路相对简单,粗暴,容易学,容易复制。喊口号又比较爽,真学知识结构,逻辑,太累,老板们哪里有时间,有耐心,有基础。

3,知道自己的员工不行。按正常套路是你要么培训他,提升他的能力。要么实在不行换人吧。

先说第一点,你都没办法量化分析他的能力到底哪里不行,你怎么解决。比如职场里人的能力可以有沟通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不行是不是要提升?该怎么提升?是不会表达总结?是不是需要SMART来说具体目标?STAR方式来描绘问题?估计90%的老板都不懂,那么请问你如何通过培训提升员工能力呢?

或者有些是略懂,但又很不屑,觉得是大公司书面一套,不接地气。但大公司也是公司,为啥前人无数血泪总结的二手经验教训你就绝对不对。又是个反逻辑,反智的逻辑。自我认知错位。

第二点,既然对员工又不满意,你又改变不了,培训提升不了。开除了到外面重新招聘,又觉得可能还不如现在这位。没办法,那就将就用吧,心里又很不爽。

好吧,这就造成中国无数民企比较奇葩现象,一堆员工既觉得离不开,又不想重用。这是典型的中小民企特色现象。


浅野拓哥


首先代表你拥有某项能力。要么是业务能力突出,要么是专业技术能力优秀,或者是综合协调能力比较强,在单位中没有人可以代替。

每个单位,都有两方面人才,是领导不得不用的,一方面是综合型人才,岗位一般是办公室主任的角色,擅长沟通协调,能应付事务性工作,把单位打理得井井有条。领导在迎来接往,或者是单位内部工作开展,汇报总结等方面,都会如鱼得水。领导想不到的,下属想到并安排好;领导带领干的工作,也会随时总结亮点、宣传到位,为领导造势;领导与其他单位人员来往时,也会提前安排好,让领导永远处于合适的位置。综合性人才虽然没有突出的能力和特点,却是领导不可或缺的助力。

还有一方面的人才,就是业务或者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如果单位需要工作成绩,业务型人才总会冲在前面,想方设法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或者是专业技术类单位,总有一些精通专业技能的人才,是领导所倚重的,能在关键时刻,解决关键问题。

这两方面人才,都是领导所看重的,但能不能提拔重用,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还有方方面面的考虑。资历、人脉资源、关系平衡等,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时候,千万不能任性,要定下心来,分析原因,明白自己的欠缺所在,在自己擅长的方面继续努力,成为行家里手,不可替代;在自己的弱势方面,明白问题所在,尽量努力,弥补短板,如果不能改变,最起码让领导看到你的努力。任何对抗都是没有出路的,自怨自艾、一蹶不振也于事无补,只有不断的努力,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