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人员有幸福感吗?

信步白云端


楼主你好,企业退休人员有幸福感吗?企业退休人员有没有幸福感呢?那么我认为这个还是相对的一个问题,因为你跟退休工资高的人群相比,可能自己没有什么退休幸福感,但是如果跟退休工资比较低的或者甚至没有退休金的人员来比的话,那么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幸福感的,所以说这个问题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更多的时候我们认为企业退休人员应该是有一定的幸福感的,因为毕竟作为退休人员来讲,他不需要再参加任何的劳动和工作,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并且这个养老金的待遇只会是越来越多,因为随着自己退休年限的不断增长,自己退休金的待遇都会是正常增长的一个状态,所以说自己的幸福感应该每一年都是增长的。

而且我认为随着我们国家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加剧,能够正常办理退休的人员是非常幸福的,因为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都会出现延迟退休,所以说按照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还不能够直接来办理退休,所以这样一来的话,那么对于我们退休人员来讲还是比较幸福的。我也最起码能够按照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来办理退休。


懂社保


从这个问题来看,题主对“幸福感”的理解还是有些偏颇的。

为什么这么说?

是不是,钱多=幸福,或者,钱少=不幸福。

我认为非也,钱多钱少,够用就好。

我本人和老伴两人都是企退人员,虽然退休金不多,但我俩却认为自己是算幸福的。

因为我俩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吃穿不愁,儿女孝顺,亲情融洽,邻里和睦。除了这些以外,还追求什么呢?想一座金山银山?不切实际不说,真的到手了,怎么花?像个守财奴一样每天晚上抱着金银财宝数,难道就幸福了吗?

我觉得我们的幸福感的根本来源于心态。我俩懂得感恩,一生只做了一点平凡的工作,没有对国家对社会做出多大贡献,老了,做不动了,党和国家没忘了我们,给我们生活有保障,快活过好每一天,这就是一种幸福感。

第二,做人要有知足感,老话说“知足常乐”,攀比收入,就会造成心理失衡,是老人心理的大忌。

我们不能整天总是盯着比你高的,还要想想比你低的吧。要想想农村吧,要想想那些做小生意的吧,要想想40、50下岗的吧?

第三,还要有点责任感,人老了,但是对社会还是有责任的,维护社会正气、文明卫生、公平公正、安定团结……都不能忘。如果能够为社会还能出把力,你也会有幸福感的。

所以,我觉得根本问题这还是一个如何去理解什么是幸福的价值观问题。


fairplay012


企业退休人员有幸福感吗?企业分三六九等,央企、国企、外资企业、高科企业、倒闭破产企业……。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各不相同,幸福感有天壤之别。多的上万,少的一俩千,无法比较。退休人员有没有幸福感?一要看他的退休金是高是低,二看他的身体是好是坏,三看儿女是否有孝心,四看市场是否稳定,五看子女是独立还是啃老。人比人,气死人。不攀比,懂知足。心态好,要记牢。儿女孝,天伦享。身体健,最重要!


扬州那些事


本来退休后有点退休养老金,还是基本可以满足养老生活需要的,同时,国家连续多年调高一些,还是应该令人满意的。

但是,实际情况却相反,不满意的退休老人也很多。究其原因:一是人分三六九等,标准不一致,行业之差,企业不同,退早与晚两样,退休收入低的占大部分,这些人在比较中产生不满。二是物价上涨大快,生活成本提高,支配收入缩水。三是医疗费用大高,一次感都得花去几百上千元,老人疾病多发,微簿的养老金难以应对。一旦生病,马上贫困。


春風摆柳


瞧这话问的,企业退休人员怎么会没有幸福感呢?我岳母退休时养老金只有390元,经过10多年的增长,现在养老金已经突破3000元。她很满意,很高兴,也很幸福。

可能很多人觉得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比,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低很多。但是,养老金还有更低的。2018年末,我国共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待遇人员15898万人,他们的人均养老金待遇到2019年7月份仅仅每月162元而已。企业退休人员都达到了人均两千五六百元了。

有的人尽管每月是领100多元的养老金,但是家里有几十套房子,房子价值几千万,靠收租就可以生活。

所以,仅比较养老金,是看不出多少幸福感的。

幸福感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跟金钱是没有多少关系的。

城市居民,觉得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山村很幸福,空气清新、自给自足。农村居民,却觉得城市里生活便利,收入更高。

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觉得二线城市房价低、压力小。二线城市的年轻人觉得一线城市新鲜事物多、收入高、创业成功几率大。

很多事情都是相对而言的,比如海伦就认为只要给她三天光明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我们抱着手机看三天也没有觉得多幸福。


暖心人社


幸福感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个人收入水平,就退休金而言,一线城市低于六千块钱,二线城市低于五千块钱,三线城市低于四千块钱,四线城市低于三千块钱等都没有幸福感。

离开物质基础谈幸福感是虚伪的,离开感情和睦谈幸福感是不真实的。


蚂蚁也会咬人


[喜欢NEW生活的人都在看,欢迎在右上角加关注]


我来谈谈我的看法。要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困难。我觉得还是按照退休金的高低来进行回答最简单。

如果过去在企业当个领导或者是中层干部之类的,他们过去在企业的收入高,过去缴的养老保险金也比较多,那么退休以后获得的退休金也就比较高了。毋庸讳言,他们当然幸福感比较高喽。

如果过去在企业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员,不仅收入低,缴的养老保险金比较低,退休之后他们获得的养老金比较少。他们退休之后,仅仅依靠养老金生活可能有些困难,更别说有个什么疾病和人情来往了。对这些人来说,我认为幸福感就比较少了,甚至没有什么幸福感了。

就拿我们原来的单位来说吧,我们原来的单位在煤矿。随着煤矿的资源枯竭,许多煤矿的生产生命也就结束了。那么这些单位的职工的安排成了一个大的问题。年老的退休了,年轻的人转岗了,到其他地方去了。

那么接近50岁左右的人怎么办呢?很多人选择了内退。内退期间的工资是很低的。大部分人都是在1000块钱左右。他们退休以后也就2000块钱左右。相比起来,他们的日子可能要艰难些。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二次就业,出去找一份临时工作,他们在外面打工的收入也不高。即使退休了,他们仍然在外面打工,也是生活所迫啊。相信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他们的养老金也会逐年提高,他们的幸福感也会随之而提高的。


NEW生活


企业退休人员的幸福感对比公务员、教师、医生、事业编人员的幸福感要低很多,这只是经济收入而言。但每家的条件不同,子女们的能力也大不同,因此,企退人员的幸福感也大不相同。总体上讲,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大多数的退休人员还是很幸福的,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也都是沾了祖国现在强大的光!大树下面好乘凉,祖国强大了,百姓自然幸福!


jizhuzhang


企业退休人员也有幸福感。有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虽然不高,但在下岗后自主创业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所幸儿子争气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分配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工作,他们退休后,把积累下来的钱帮儿子在城市买了房,背上行旅,告别家乡,与儿子共同生活在大城市里。

有的退休人员自己辛苦大半辈子,但儿子有出息,分配在当地央企或行政单位工作,儿子收入高,无后顾之忧,两老口靠微薄养老金生活没有问题,过得不亦乐乎。

当然,也有不幸福的,老两口全是企业退休的,子女又是下岗职工,生活不稳定,有的子女没一技之长,每个月只能赚到基本生活费,子女买房成家没有钱,只能向父母伸手,父母只有节衣缩食,节约一点钱帮助子女,他们过着忧愁的日子,就谈不上幸福。


知秋144466680


大家辛苦工作一辈子,到了退休年龄以后就不用每天按时上班了,按理来说这是一件非常让人幸福的事情。

我们不否认,有些企业员工退休者确实是幸福感爆棚的,这些企业员工退休工资比较高,而且子女事业有成,有房有车,退休了还可以带孙子孙女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的退休老人生活质量是非常高的,对于他们来说,退休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有很多退休老人即便不用上班了,但是他们也未必感到幸福,这样的人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1类、退休工资比较低的人。

正常情况下,只要企业职工正常缴纳社保,那么退休之后就会有退休金可以领取,但是目前我国不同的省份,不同的企业类型退休工资差距是非常大的。

比如对于那些国企央企来说,一个普通的员工退休之后,每个月的退休金就有可能达到五六千以上,但是对于那些民营企业的退休员工来说,有可能他们一个月的退休工资只能领到两三千块钱,这些钱如果放在一线城市,说不定还不够一个月的生活开支,万一哪天生了一场病那就更捉襟见肘了。

所以对那些退休工资比较低的老年人来说,我相信很多人其实都不怎么幸福的,当大家的收入水平低于社会消费水平的时候,很难看到一个人会开心起来。

第2类、从领导岗位退休的人。

不同的人在退休前所从事的岗位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退休之前是企业的领导,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可以指挥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对于那些贪恋权利的人来说,他们其实不怎么愿意退休的,如果非得强迫让他们退休,他们也未必感到幸福。

第3类、家庭负担比较重的人。

如果一个退休老人退休之后,家庭美满子女事业有成,那么他们倒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但在现实当中,有很多老人退休之后子女不孝顺,有可能一些微薄的退休工资都被子女拿去使用,甚至有一些老人还要帮子女还房贷车贷,这样的老人即便退休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幸福感。

所以对于那些退休老人来说,到底退休之后有没有幸福感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的退休工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所以承受的压力也是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