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封天下,周公吐哺:伴著周朝的強大楚國登上歷史舞臺

人往往是害怕什麼,就會想盡辦法避免什麼,結果終究還會受制於此,出現問題。


四、分封天下,周公吐哺:伴著周朝的強大楚國登上歷史舞臺

公元前1046,周王朝建立,武王和管理層認為,咱是小諸侯起家,跟咱打天下的有八百諸侯。擔心“小邦”之君統治如此大的大國,諸侯早晚會想入非非,發生叛亂。

武王採取封邦建國的策略,沿用商朝的分封制,實行以周王室為中心的分封政治制度。就把王族貴族、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先後分封了魯、齊、燕、衛、宋、晉、虢(guó)等71個諸侯國。目的是希望這些靠的住的宗室、功臣能為周王朝守好國土,安定天下。


四、分封天下,周公吐哺:伴著周朝的強大楚國登上歷史舞臺

開始的確挺好的,大家得到了身份、地位,名利,維護著大一統的周天下。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時間久了就麻煩了,諸侯實力越來越大,天子的控制力卻越來越弱,“挾天子以令諸侯”,從東周開始,諸侯就開始爭霸了,周天子只是個名稱了。

可歷史總是以驚人的相似出現,人們經常會說重蹈覆轍。


四、分封天下,周公吐哺:伴著周朝的強大楚國登上歷史舞臺

西周建國兩千年後的公元960年,北漢及契丹聯兵侵犯邊境,後周的將軍們去迎擊,走到陳橋發動兵變,大家給趙匡胤穿上黃袍,北宋建立。後當然,趙匡胤知道自己的皇位怎麼來的,他害怕武將有權力,就請大家喝酒,把兵權拿了過來。重文輕武,文化盛行,武力削弱,結果後世子孫無力抵擋金國,終究因此滅亡。

害怕諸侯叛亂,擔心武官,結果還是在怕什麼上出了問題。<strong>為什麼?一切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的,又都是相對或統一的,大家都在變,你不去改變,你只能滅亡消失。


四、分封天下,周公吐哺:伴著周朝的強大楚國登上歷史舞臺

楚始祖鬻熊勤勤懇懇侍奉文王,待周初分封諸侯時,早已去世,沒有得到分封。似乎他已經被滅商的勝利,國家初始的忙碌所遺忘。也或者說鬻熊事文王,在武王那裡沒有排上號。

周武王伐紂建立周王朝,四年後就病逝了,兒子周成王姬誦繼位,考慮到其年少,國家又剛建立不久,為了防止變動,周公旦代理朝政,主持國事。

周公旦,名姬旦,是周文王的四子,武王的同胞弟弟。當年西伯昌囚禁在羑里,按照慣例岐周每年都要向商王朝納貢。西伯昌的兒子們都是賢士,大兒子伯邑考,二兒子姬發,四兒子姬旦一同到朝歌請命述職,希望能有機會救回父親。

商王朝是個人殉祭祀盛行的朝代,出征、祭祀、建築等重大儀式都要殺到大量的奴隸。他們崇拜鬼神,敬重先祖,認為祭祀越隆重,祭品越豐厚,就越能得到庇護保佑,牛羊豬這些犧牲祭品檔次太低了。人才是最高規格的祭品。這樣一來奴隸可遭秧了,而部落首領,首領子嗣更是祭品中的最高規格。

完成祭祀後,祭品都被作為上等的東西被賞賜分食,想想紂王把人剁成肉醬,肉乾幹什麼,有可能吃了,一般人還撈不著吃。

伯邑考三兄弟參見紂王。三人確實一表人才,紂王心生羨慕,那其他陪同大臣也有所感,但畢竟是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好。

“大王,這西伯昌的大兒子果真絕頂人物啊。岐周後患尚在,對大王您不利啊!當除掉。”有人這麼想,有人也這麼說。人心歹毒。

“嗯,西伯昌之子來朝納貢述職,怎麼能除掉呢?”紂王還想找點名分。

“大王,西伯昌禁在羑里,您問其子是否願意替父受罪,想必那長子不會不願意,除掉他,其他眾子就不足為齒了。”治國不行,整點害人之計真是厲害。

“大王,眼下正祭祖之時,西伯昌長子是最好的祭品。”一切都好了。

“好好,真是好辦法,這樣一來,岐周之患絕矣。”紂王也是這樣的人,殺人如麻,做這樣的事不在話下,就是有時候缺個提醒的人。

很快三兄弟就收到了旨意,“聽說岐周之人以謙讓為美,你兄弟更是孝子。”卑鄙之人總是給你帶個帽子,繼續說,“你父親西伯昌竊大王,實乃大不敬。大王念他功勞,一直沒有傷他一發一毫。今你兄弟能否有一人替父受罪呢?”

伯邑考一聽能替父受罪救出父親,就痛快地說:“在下嫡子伯邑考,願意替父受罪。”

“伯邑考不愧為德義之人,但這可是死罪,你可想好了。”使者接著說,和人談判,送人去死,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人性在他那裡或許早已不復存在。

“大哥---”一聽到這裡,姬發和姬旦怎麼能受得了,爭著要替父受罪。

“二弟,四弟。身乃受之父母,我是嫡子,理應替父受罪,這也是我的幸事,不要爭了,回去之後替我盡孝,多為父分擔。”伯邑考從容地說。

兄弟三人來到祭祀場所,在這裡人殉太正常了,大家可能都見過這樣的恐怖場面,但眼睜睜地看著親哥哥,像牛羊一樣被捆綁,殺掉。鮮血淋淋,放到祭臺,舉行祭祀儀式。姬發被嚇得有了心病,精神受到了巨大打擊。從此經常在夜晚夢到那個血腥的場面,以及哥哥看他的眼神。而這些也催促著他勤勉冷靜,推翻商朝,復仇紂王。

返周後,兄弟二人更加勤勉努力,後來姬發在很多夜晚被噩夢驚醒時,弟弟周公旦總會極力勸說,替他釋夢,放下心結,只有推翻商紂,一切才會過去。後人因此就嫁接成了周公解夢。

武王嘔心瀝血,在伐紂後的兩年多就病逝了。靠著這份心病,武王完成了堅守,當精神心結終於完成,身體也就燃盡了,可見心病之痛。


四、分封天下,周公吐哺:伴著周朝的強大楚國登上歷史舞臺

周公旦最初代理朝政。被封在原殷商之地的管叔,心裡酸酸的,管叔是武王的三弟,他覺得大哥二哥沒了,按理說我是王室的老大,代理也輪不到你老四周公旦,時間久了,王位遲早還不是你的。

<strong>權利燻心,人心哪有知足的時候啊。管叔鮮暗地裡與附近的要好的五弟蔡叔度,七弟霍叔圖謀不軌。這三人是本來是擔當監督治理,防治商遺民叛亂重任的王室成員。在外就散佈謠言,說周公旦圖謀篡位,欺侮幼主,製造輿論壓力。

所謂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周成王雖年少,但時間久了,也會起疑。周公旦畢竟是剛正之人,心裡也不痛快。為了躲避這口水之禍,辭了太宰之位,來到楚躲避。來到楚部丹陽,是因為他名不轉經傳,沒啥影響力,別人也不會起疑。

這時的楚人首領是熊狂,鬻熊的孫子,像鬻熊事文王一樣精心款待這位聖人,楚人又一次站對了隊伍,跟對了人。

周成王後來也成為一代明君,畢竟不是一般的少年,大內密探得到重要情報,他的三個叔叔正聯合紂王的兒子武庚,還有東方的商遺勢力奄國,發動政變。

原來,周只是搗毀了商王朝的政治中心,一些商遺勢力仍舊存在,很多都逃到東方去了。就像俄國十月革命,從城市包圍農村,沙俄勢力很多年後才得以肅清,實現全國一統。

武王伐紂建周後,紂王的兒子武庚,被分封在商朝舊朝歌(河南安陽),管理商遺民。武王真是仁德,心胸不是一般的寬廣,當然可能也是為獲得人心。防人之心不可無,為了防武庚不老實,又在朝歌以東設衛國,使管叔監管。朝歌西與南為墉國,使蔡叔監管。朝歌以北為邶(bèi)國,使霍叔監管。因此這三個諸侯國被稱為“三監”,武王派三個弟弟看著武庚,結果最放心的單位出了問題,這三人同流合汙,最先謀反。

武庚謀反還說的過去,你殺了我父親,推翻了我的國,原本我是可以為王的人,今天被三個人虎視眈眈的盯著,心裡肯定不平衡。但武王待你也不薄,不殺你還給你封地。你竟然把看著自己的三個外人給拉了過來,其實不然,應該是管叔拉攏武庚,畢竟拉攏一個好說,一下子拉攏三個死對頭可能性太小。純粹是管叔鮮利用他,壯大自己的實力,實現自己的野心。

不過他們各有所圖,各懷鬼胎,為利益而走在了一起,都想幹他一票,分點好處,最終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周公旦真的走了,一切都按計劃來。大家高興地集結軍隊,奄國也在行動。周成王怕了,急忙派人到楚部把周公旦請了回來,他明白自己還不是三個叔叔的對手。

周公旦真是聖賢之人,啥也沒說,急忙回去救火。重新回到崗位的周公旦,“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第一年就把三個兄弟給收拾了,殺了管叔,流放了二跟班蔡叔,貶了小跟班霍叔,救駕成功。第二年摔兵攻打殷,武庚兵敗被殺。第三年東征奄國,藉此平定東方商遺勢力,其他的都逃到遼東、朝鮮去了。

還是周公旦厲害,這一弄大家都老實了,服服帖帖的。周成王也算明白了,自己羽翼還沒豐滿,還得聽叔叔周公旦的。周公旦更是明白了,周王朝的天下太大了,必須將分封進行到底,還是宗親重要,還得靠他們去守天下,外人是靠不住的。

“四年封侯衛。”周公旦執政的第四年,在武王分封的基礎上,周公、周成王再次大規模分封諸侯。主要諸侯以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後人為主。

兩次分封,周王朝基本實現了對原殷商屬地的有力掌控。

周公旦繼續勤政,“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第五年加強了對東方的控制。第六年頒佈了一系列的禮樂制度,嚴格區分上下尊卑,基本形成了我國古代的禮樂制度,影響深遠。“七年還政成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周成為國力和疆域遠遠超過商朝的強大國家。


四、分封天下,周公吐哺:伴著周朝的強大楚國登上歷史舞臺

周公旦畢竟是德行極高之人,封完了主要諸侯國,再分封一些有功的小諸侯國,一想自己在楚部避口水之禍時,受到楚人的優待,又念及鬻熊三代精心事周,就分封了當時楚部的首領,鬻熊曾孫熊繹為楚君,楚部為楚國,都丹陽,方圓五十里。楚國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之後經過幾代楚君蓽路藍縷,艱難創業,楚國發展成為一個立世八百多年的泱泱大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