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部分大学教授上课只是读PPT而不感觉尴尬,他们心里是对学生的失望还是对工作的懈怠?

姚振博


题主的意思应该是批评某些教授不负责任吧,但就我的现状来说,我们大学从讲师到教授几乎都从来不拿课本,一般都是按ppt讲,但实际原因是我们的老师都嫌弃课本上的知识太老旧,太古板,干脆课本让我们自己看,上课的时候疯狂拓展,讲前沿知识。我们有很多老师都是参与教材编写的,生气了连自己参与编写的教材都骂(因为编者很多)。

长远来看他们这么做确实是非常好,但是很难习惯,内容高深不说,部分老师而且是很大一部分老师直接全英教学,ppt也是英文,一句汉语没有,那医学专业词汇满篇都是根本看不懂,有的时候老师要求太高也让我们很难受,毕竟我们是本科生,和他们的差距太大了,每个老师自我介绍时都是我博士毕业于康奈尔,要么就是在牛津做过博士后,要么就是北大协和本硕博连读,我们实验老师学历最低的是一个南大的博士,我们要理解老师们不同的风格与讲法,大学更多的自学,实在听不懂就自己回去下功夫慢慢看吧。课堂上总是有狠人,就当作教授是给他们讲的吧。。。


tyh176525797


本科就读211大学,大学四年没太好好听老师讲,自己看书,读研换专业。

原因就是上课的时候,发现不止一个老师在拿着课本读,而已。

当年年轻气盛,就觉得如果要听念书,还用读大学吗?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大学老师的样子,特别失望——当然,是我自己太年轻气盛。因为,老师的水平肯定比我高。


很多大学老师,上课不用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他们的评价中,没有教课好与不好这一项,只看论文、成果,不看教学,你说他们还有心思和精力放到教学上吗?

当然,这个最近在不少高校发生了变化,是特别好的事情


高考志愿专家靳小强


我在大学四十年,见过一位上课念PPT的老师,是一位刚入职的教师,经过批评教育后改变了。

教授上课不带讲稿的情况,经常遇到,不按照课本讲,也时有发生,有的学校硬性规定必须带讲稿。

教授拿稿子念的没有见过,今天第一次听说,支持向校长或主管部门如实反应。


只留清气满人间


应该两者都有吧。

大学教授像很多职场中的人一样,也有优秀和平庸的区别。无论哪个学校、哪个年代的大学教师,都有一小部分“上课念经”的教授,不同的是,我们上大学时,那些“念经”的教授是念课本,而如今的部分教授念PPT罢了。

记得我上学时,有一位教毛泽东思想概论的老教授,每次上课,他就开始念课本,下面的学生就开始打瞌睡,上他的课真是煎熬。偏偏这位老先生还特别喜欢点名,为了不丢学分,每次还是强打精神去上课,万分无趣。

这些老师为什么喜欢念书、读PPT,而不觉得尴尬呢?

我觉得原因可能有几点:

第一、缺乏考核机制,讲好讲坏不影响教师的绩效,对大学老师来说无所谓。

不少大学对老师上课是缺乏考核机制的,不像初中、高中时期,以升学率来考核老师的教学水平,而大学时代,大学老师是不必要考核的。即使部分学校对老师有考核,也只是有基础上课次数的要求,而没有对教学质量方面的要求。这种机制导致老师对教学效果没有上进心,敷衍塞责,只要能够上够相关数量的课堂数,完成工作任务即可,不必要有太好的教学表现,更不比认真专研课堂设计。

第二、能力有限,由于自身表达能力的欠缺,无法生动地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这之中,当然也不乏有部分大学教授是欠缺授课能力的,他们更擅长课题研究,而在给学生上课方面,在沟通表达方面有所欠缺。

这类教师一般是学术型老师,专心科研,学识渊博,但讲课却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对于这类教师,我们通常是持理解态度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类教授通常对教学也是很认真的,教课虽然枯燥,但PPT的内涵还是非常丰富的,即使只读PPT,仍然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第三、对学生的失望,认真听课的学生那么少,不值得用心讲。

还有一部分教师确实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失望。

我上学时曾经就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公开说:“你瞧瞧你们,只有前两排的学生是在认真听课,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趴在桌子上睡觉的,这样的课堂,让我怎么有心情继续下去?”

课堂,就像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搭建的舞台。台下学生懒于听课,台上的老师才越讲越有趣味,如果学生不认真听,时间久了,老师也渐渐觉得无趣,即使讲PPT,也觉得问心无愧。这也是一种真的失望。

结语

即使没有考核制度,我还是认为大学教师应该精益求精地去备课,把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大学生不如从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老师不该因为学生的放弃而放弃对课堂质量的追求,相反,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授课在大学校园里依然是稀缺资源,一旦出现,还是会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喜爱。


人鱼妈妈教育


你好:

我大一的时候觉得老师讲的一般,觉得老师讲的特别没有意思。

等到我大四复习考研时,把专业基础课程仔细复习了一遍后,再听我们老师讲课,我忽然觉得他讲的很好。

有一些老师确实水平不高,讲课水平不够好,但有的时候真的不是老师讲的差,而是大学课程科目深,如果自己没有一定基础的话,是很难听懂老师讲课的。


经济学考研小精灵


大学教授上课照着PPT练的情况,在很多大学都有发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多次跟大学退休教授的沟通中,找到了答案。

这位退休的中文系大学教授一次闲聊时说,现在的部分老师,上课那叫一个轻松,做个PPT,然后跟学生神吹一些古代文人墨客的野史、花边,学生听得还挺来劲的,其实啥也没学到;还有一类老师,上课干瘪瘪的,就找到PPT课件挨个字读过去,学生在下面都睡着了,不是点名,很多学生都不来……

应该说这是两个颇为极端的案例,但在大学教室却时有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这位大学教授说,第一类情况是典型的新老师,不知道如何融合知识,只是为了迎合学生,最后到学生毕业时才发现很多功底没学到,连论文都写不出来;第二类则是出现在一些有一定工龄的“老油条”,反正他照着课本读,照着PPT练,也没什么大错 ,至于爱不爱听,那是学生自己的事。

其实出现这类问题,根源就在于两点:

第一,大学老师的考核机制,主要是考核科研成果,而不是老师上课的效果。老师发了多少篇文章,发了多少到核心期刊,为学校争取了多少项目 ,拿了多少万项目 补贴,学校只看重这些,所以,老师就在这个指挥棒下发展,不搞科研,上再多的课也没用,多年后你连个副教授都评不上。前不久听大学老师讲,他们除了基本的课时任务,多上一节课,给50-200的课时费,如果是50左右的费用,这位老师公开说,还不如自己做点事儿,去开个培训班之类。

第二,大学老师都是自己出题考试,这意味着,老师想要让学生过关,或者得高分很好操作,一方面可以题出简单点,另一方面,期末复习划重点,范围小一点,这些学生只要愿意背,那就是高分了。中学尚有统一的期中和期末考试,而且全年级是用同一套卷子,而大学,完全是老师说了算,你说老师上课他没有监督考核机制,他怕什么?划好范围,保证高分,皆大欢喜!


多试试


现在大学有个不好的风气:大学教授的工作重点在科研上,而不是在教学上!

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大教教授上课时候只是应付性的念一下PPT,下课后抓紧去搞科研〉的情况!

我所读的大学,是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学校老师的科研能力都很强,但是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却很松懈,就出现题目中所说的情况。

上课基本上就是念PPT,根本不会拓展知识或者是与学生交流,学生和老师属于各干各的!有一次,给我们上专业课的老师,忘了带存PPT的U盘,居然不会讲课了,让我们上了一节课的自习!



甚至还有老师不做PPT,上课之后打开课本就开始念,一直念到下课。我听了几次课之后,就有点佩服这个老师了,因为他一个字都没有念错!

但是,我们同学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氛围浓厚,当然这与老师的教学情况无关,主要是生源质量比较好!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点原因:

一、大学生学习成绩不考核,主要靠自学!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成绩不再像高中那样受重视,也不存在高考那样的选拔考核,只需要满足60分及格之后就能顺利毕业。

所以,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教学和学习方面的压力,那自然而然大学老师就不会把教学看得那么重要。

并且,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年龄比较大了,心理也比较成熟了,学习主要靠自律。并且大学也不光学习一件事要做,还有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二、大学老师主要搞科研,做项目!

国家对大学的排名和考核,主要看这个学校取得了多少科研项目,发表了多少论文,获得了多少科研成果,而从来不看教学情况。

所以,大学为了更好的排名,会鼓励老师从事科学研究,并且进行严格考核。

有的大学老师,甚至常年不给学生上课,只专心在实验室搞科研,只要有了科研成果,就可以评上各种职称和荣誉,或者获得各种科研课题!


这是造成大学老师 “重视科研、轻视教学” 的主要原因!

而那些专心给学生讲课的大学老师,如果科研成果比较少,职称就会一直上不去,甚至是面临被解聘的危险!

给我带大学毕业设计的老师,很认真很负责的给大学生上课,但是做的科研任务比较少,毕业10年之后,我看学校的网站介绍,这位老师仍然是讲师职称,而那些进入大学比较晚,但专心搞科研的老师,全都已经是副教授教授了!


当然,国家也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最近教育部长的讲话已经明确规定:大学里的著名教授在三年之内必须给本科生上课!我相信这个问题将会被解决!


牵牛花牵牛郎


PPT讲课曾被认为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先进作法!那时候,谁要是讲课用个PPT跟当年有人拿个大哥大一样风光。但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上课用PPT好像已经不时髦了,仿佛竟成了偷懒的靶子,一点也不受人待见。



有一个朋友,十分敬业,别人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上课的时候,他就开始用PPT上课,当时大家都笑话他,说他搞幻灯片放映,是小儿科教学。众人都不以为然,认为他瞎掰不务正业,但学生很欢迎。后来,大氛围兴起,PPT成为前卫时尚的潮流,他也成为引领风尚的标杆。一时间,到处请他去讲示范课,学校的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他俨然成了大师巨匠,红得发紫。



后来,PPT授课就成为时尚,仿佛不会PPT的就是不称职的老师,上课也必须PPT。渐渐,PPT就烂街了,网上可以下载,同事间可以拷贝,得来全不费功夫。有的老师上课时,把优盘一插,激光笔一挥,轻松自在,不仅比过去抄教案、读教案松快了一大截,还被看成是好学上进的典型。那时,课件是学校最热的概念,是老师基本工具。 可惜好景不长,PPT泛滥之后,大家渐渐发现这成了少数人自我放松的漏洞。有的上课根本不走心,全堂PPT,所有的工作都是复制拷贝的,老师成了放影员,课堂成了电教课。一时间,满堂PPT又成了反面案例。谈P不屑也成了一个热门问题。



就在PPT最红火的时候,那个朋友悄悄的又恢复了一支粉笔一本教案的作法。他又像从前那样把板书写得那么认真,把教案弄得那么仔细。于是,他又成了学校的典型,成为严谨执教的标杆。

至于究竟这是为什么?问他,他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这是为什么。


摩心誉处


跟ppt没关系 这种老师 如果没有ppt他就诵读讲义


hfhfyfhfyfh


关于大学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如果要去问大学校长,肯定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大学当然是教书育人的地方。

清华校长邱勇说,育人是大学的初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邱校长在各个不同场合讲过,清华老师一直有教书育人的传统,有很多名师全身心投入教学这项工作中。所以,老师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

<strong>

清华是有一些名师特别热衷于教学,当年的马约翰教授,清华最著名的老师之一,全国最著名的体育老师。现在的姚期智院士,牵头搞姚班和智班,这次获得了首届“教学大师奖”。

ok,你是不是准备要跟着大师的学了?也许结果是魔幻的。2014年,媒体热传一位清华外文系的女讲师,9年没有升职称,被调离转岗,学生挽留,因为认为她是教学最认真,最富有激情的。清华还有一位,号称“大清第一助教”,讲数学,受到很多同学的喜爱,也职称没有升上去,离开了清华。


现在清华的人事改革,在没有高级职称之前,有要求非升即走的,这是条硬杠子。

就是讲师在9年之内必须要升到副教授,否则 就是转岗或者换学校。评职称要的是论文、科技成果,不是教学成果。

<strong>

一般人会说,这些人连副教授也没有评上,确实水平不怎么样。这两个例子是比较极端。不极端的也有。比如,有位清华老师上课很好,媒体上也经常出现,他是位副教授,一直没有评上教授,跟他一起的一位已经是教授、长江学者了。你也可以说,那位副教授科研能力不如教授,但不争的事实是,那位副教授热爱教学,上一门基础课,并且是国家精品课。大学的老师应该明白大学精品课的分量,各种资料、视频,教学跟科研一样,也是个无底洞。那位教授只上专业课,这个工作量差距是非常大的。

所以,作为一个机灵一点的老师,他一定明白科研是他的第一工作,教学是第二顺位的工作。如果对学生也没有太多责任心的老师,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念念ppt了。他并不是对学生有意见,也并不是对工作懈怠,只是教学不是特别重要而已。

<strong>

像姚期智这种情况也挺多的,大学里面还是有很多老师非常热爱教书的,尤其功成名就之后,没太多压力,会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教学上。如果学生能遇到这样的老师,那是非常幸运的。


只是这样的老师比较少。


大家的学校老师是怎样的,能否来谈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