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後期,唯一能和秦國“硬剛”的趙國,為何一敗塗地?

用戶64324579


戰國時期是我國由諸侯分封的聯邦制國家,轉向中央集權大一統國家的轉折時期。

原有諸侯之間平等,周天子平衡諸侯的國家格局被武力征服所打破,夠狠、夠陰、夠發達是最終成功的必經之路。

所以,趙、秦之間必有一敗。


扶起夫子說清楚


戰國中後期,魏、齊、楚三國相繼衰弱,而趙國自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迅速崛起,軍事力量不容小覷。已成為秦國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也是秦國最大的阻礙。兩個政治集團明爭暗奪,互不相讓,但最終趙國為何未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而一敗塗地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趙國君王輕信謠言,不能知人善用。

趙國人才濟濟,有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等人才,但趙國君王卻不能知人善用,輕信讒言。

長平之戰,趙國將領廉頗本已成功遏制秦軍的攻勢,但趙國君王卻因“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的謠言,臨陣換將,讓富二代趙括代之。趙括在對秦軍未做好詳盡瞭解的情況下改變策略,但不知已中計謀,最終全軍投降。

邯鄲之戰,趙王遷聽信讒言,賜死李牧。

不懂休養生息,疆土流失。

邯鄲之戰後,燕國趁虛而入攻擊趙國,面對燕國的侵擾,趙國一力對抗,耗力四年,致使兵力進一步減弱,而未及時整頓休養,聯合他國廣結友鄰。

在與燕國對戰的四年,秦國更趁機吞併趙國三十七城池。而趙國為聯齊抗燕,送齊國五十七城池,疆土驟減。

秦國國力強盛,各個擊破。

秦國商鞅變法後,獎勵耕織,廢井田開阡陌,政治經濟制度徹底改革完善,生產力更好更好,保證了人力、財力、物力。六代君主積累,國力強盛非趙國家可比。

而秦國更是廣納人才,善用人才,近交遠攻,各個擊破。

趙國種種錯誤行徑,使自己再也沒有與秦國爭霸的可能性。滅亡也是歷史規律下的必然。


執古論今


戰國後期,唯一能與秦國相抗衡的國家是楚國。

  戰國時代,六大強國皆曾進行政經改革,唯有楚國未曾變法。公元前400年,自晉分家的韓、趙、魏三國屢次聯軍攻楚。當時在位的楚悼王為求富國強兵,任用吳起開始變法興革,使楚國國力迅速強大起來。由於楚悼王不幸早逝,吳起失去了堅強的靠山,被舊貴族殘酷殺害。雖然變法時間不長,但變法的成果還是有所保留,比如之後的楚國封君的繼承不超過三代,沒有自己獨立的武裝,一切財政大權聽命於中央等等。

  至楚威王時代,楚國的領土已擴張至巴蜀、吳越,興盛一時。


月夜羽夕


第一,從變法角度,秦國執行的是以前商鞅的變法。商鞅變法是徹徹底底的變法,從軍事,從經濟,從經濟各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而趙國僅僅是胡服騎射,單純軍事上的變法,這樣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秦國只會越變越強,而趙國相對來說進階乏術。第二,國家領導的賢明程度,秦國因為有制度,所以換哪個領導上來,都有一整套的方針,並不以君王更迭而導致國家動亂,而趙國則不然,單說胡服騎射的創始人趙武靈王就沒有善終,所以他的一些先進理念並沒有執行下來。第三,群眾基礎,趙國的精兵強將要鍛煉出來是比較困難的,國民支持程度也低的多,而秦國全民皆兵,世俗百姓通過軍功皆可封爵,皇親貴胄如果沒有立功也不受獎,所以積極性是不同的。第四,秦國有先見之明,獲得巴蜀這個大糧倉,就不怕持久戰,而趙國相對糧食產量不足。打仗就是打後勤,所以持久戰對趙國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