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翻譯是怎樣產生的?不可能生下來就懂兩國語言啊?

過山小豬


這有啥難的,比如一個英國人,本來就精通英語,他來中國待一段時間,久而久之自然也會說中文了,然後在把兩種語言對應的翻譯用文字記錄下來,這是一個長時間和很多人累積的過程,過去幾百年一直有這樣的人在做這樣的事,最終到了現代才有了統一完整的翻譯系統


亂馬和右京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大家別把語言想象的有多複雜。

薩沙剛剛去了南美,遇到一個華僑女孩,大概30歲。

她住在巴西和阿根廷邊境的小城,會說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廣東話和普通話。

我們說她很了不起,她自己笑著說沒什麼。

她是巴西國籍,出生在巴西,從小上學學習的就是葡萄牙語。

但因為小城在兩國邊境,這裡很多阿根廷過來的人,都說西班牙語。

她有不少這樣的朋友,從小就聽,跟著說,所以很容易就掌握了西班牙語。

當然,這裡的學校也要求學生學習西班牙語,她在學校系統學習過。

至於廣東話,更簡單了,因為她家就是廣東順德的移民,父母都說廣東話,她不可能不會。

至於普通話,是她自己學的。因為她是一個天主教的義工,經常向新來的華裔移民傳教。

而這些大陸移民很多不是廣東人,為了和他們交流就必須會普通話。而巴西小城娛樂活動很少,她也整天和這些新移民一起打牌什麼,久而久之普通話也掌握了,只是腔調有些怪,不是大陸的北京腔,也不是臺灣的國語腔。

另外,她雖然會4個語言,但只有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是可以聽說讀寫的。

廣東話和普通話由於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只是會聽說,但不識字,更不會寫。

有意思的是,她還曾系統的學過英語。然而,她的英語水平很差,詞彙量倒是挺多。

她向薩胖解釋,這是因為巴西小城之前幾十年沒有說英語的外國人來,所以她學了用不上,沒地方去說,說來說去都是結結巴巴的小學生水平。

最初的翻譯其實就是這樣。

他們應該是生活在兩種語言雜處的環境,日常都要使用。久而久之,這些人必然會掌握這兩種語言,不然還怎麼生活?這就是最早的翻譯。

說個搞笑的,很多小朋友就會三種語言,普通話,爸爸說的方言,媽媽說的方言。


薩沙


讀完我下面所寫的本人親身經歷的事情,你大概就可以想象出世界上第一個翻譯是怎樣產生的——

八二年我在當時的上海海運局船上做船員,剛開始跑遠洋船,有一次我們船還在上海港口靠著的時候,局裡船舶調度就給我們下達了下航次指令:去日本橫濱。大多數常跑遠洋的船員都有點興奮,我不明白,他們告訴我,有機會去買日本的二手電器了,很便宜。60後、70後應該明白八二年中國的狀況,那時候全中國大概沒有多少人家裡有什麼像樣的家用電器,彩色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等在當時中國屬於奢侈品,新的不但貴的要死,而且你還沒地方去買,國產的還沒有大發展,國外的進口數量也不多,何況死貴。不過我更關心我要的東西,我問他們,在日本能夠買到便宜一點的相機嗎?他們說二手的135相機在日本很容易買到,橫濱有專門的二手相機店。哦,那太好了,於是我也有點興奮起來。

對了,那時候中國人手裡外匯極少,我敢說即便是外交人員,口袋裡外匯也不多的,八四年我們船在幾內亞某個港口時,中國駐當地的領事館人員就來我們船,用他們在當地買的蔬菜換了我們一批幹香菇、金針菜、海參等乾貨,蔬菜在幾內亞當地很便宜,但是他們的外匯也不多,他們換走我們的乾貨他們還是賺了,所以他們第二天就弄來一臺他們領事館裡日常使用的錄像機,幾部外國老電影拿到我們船上來給我們船員播放,我想算是一種補償,當然船上乾貨確實備貨充足,領事館工作人員終究是我們在外國難得一見的同胞,所以沒人會在乎這類物物交換是否合算。此外,當時中國人裡富豪已經被消滅了,或者就算還有極少數保留有高工資(按照級別劃分的二十四級幹部工資和八級技術工人工資)收入的人,或者家裡暗藏黃金的人家(我祖母在我們家最困難時候,就曾經拿出過她暗藏的幾個金條換錢補貼家用,還是偷偷的跟有點錢的人換的),你在國內有錢,卻也很難弄到外匯,七、八十年代弄外匯很困難,除非路子特別粗,否則抓住是重罪。所以,船上無論什麼級別的船員,手上有個一二百美元的人,簡直就是大富豪了。

半個月之後我們到了橫濱,一個跑過日本很多次的老船員帶我去買二手的相機。我問他你懂日語?他說不懂,我有點慌了,那怎麼買?他拍拍我的肩膀,小兄弟,放心吧,我們跑日本買了多少大件?難道個個都懂日語?船上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懂日語,連會說一些常用英語的人都只有幾個駕駛員,講的最好是我們船的大副,所以船上每次要和國外港方或者海關檢疫方面打交道,這個大副必須陪同做翻譯。當時老船員告訴我,在日本買東西,要溝通,方法不要太多哦,你看著吧。

我跟著他東兜西兜終於在市中心的一個大樓角落看到一個小亭子,老船員上去溝通,我在他身邊緊緊盯著他,看他怎麼講,結果我發現他兩隻手都用上了,他隨身還帶著一本草稿紙,一支筆。那個亭子裡的日本人當然英語也不會講,我們即便會講幾個英語單詞,也是無用武之地。但這位老船員辦法多多,他雙手比劃了一陣,日本人看了老半天沒弄明白,老船員就掏出了他的草稿紙,用筆開始在本子上畫,我湊過去一看,心想他這到底畫的是什麼?不是應該畫一臺相機嗎?他怎麼畫的像個牛頭?亭子裡日本人看了老半天,疑惑的用兩手比劃著,各伸出一根手指頭,然後放在自己的頭頂上,我心裡簡直要爆笑,日本人也看成了老船員畫的是一個牛頭。但是,老船員沉著冷靜,伸出雙手把那個日本人的兩隻手往下拉,拉到眼睛這個水平,這下子我和日本人都懂了,這個動作應該所有人都懂得,兩根手指頭放到眼睛邊上,那不就是拍照嗎?日本人恍然大悟,哈哈大笑一聲,立刻從櫃檯下面一下子拿出了好幾部舊相機來……

——世界上第一個翻譯就是如此產生的,第一個翻譯也就這個水平,第一個翻譯服務的兩種語言的人,可能也是為了某種貿易,只不過古人可能是物物交易。


天淞子


我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後來想想很簡單。

一個人已經掌握了一門語言,來到新的國家,不會本地的語言怎麼辦,他可以去最基本的開始學,他忘記以前的語言,然後把自己當作剛出生的嬰兒來慢慢學習,嬰兒怎麼學,他就怎麼學,從學說爸爸媽媽開始,一點一點就學會了簡單的語口頭交流,然後再學文字,入門以後就快了,他可以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兩三年的時間掌握一門語言很容易的。

說回來翻譯,他掌握了兩門語言,然後開始研究這兩門語言如何轉換,這樣就形成了最初的翻譯!


Ericzhujian


說到古代的翻譯,我第一時間想到了自己身邊的案例。

在我小的時候,我表弟曾在我家寄住過幾年時間,他是我老家隔壁鎮上的人,在我們那個十里不同音的地方,他說的話跟我們那裡的話有著非常巨大的差別。

雖然彼此之間距離不是很遙遠,但是他們的方言在我聽來卻如同外國話一樣,根本就聽不懂。

在剛開始的時候,他也聽不懂我們那裡的話,後來隨著待的時間長了,他也就學會了我們那裡的方言,算是掌握了兩門語言。

如果再加上後來他所掌握的普通話,那麼他所掌握的語言可以達到三門。

掌握了三門語言的他,在某些時機也就成為了我的“翻譯”。

因為他們的鎮上有著美麗的海景,所以每年回去過年的時候我總會去他們鎮上玩幾趟。

在那個地方,有個很不好的傳統,那就是會“宰”外地人。

如果本地人想要坐船出海遊玩,只收幾塊錢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外地人、說著普通話,那麼他們就會直接把價格提到十幾塊。

為了防止被坑,每次我去他們鎮上坐船、買東西需要商談價錢的時候,都會讓我表弟用他們那裡的方言去談,然後才用當地人的價錢享受到了遊玩的樂趣。

最初翻譯的產生過程

通過我身邊這個翻譯案例,我覺得可以某種程度上解釋古代翻譯的出現。

雖然我表弟在學習我們那裡方言的時候,有我家裡會兩門方言的老人教導、並不是從無到有學會我們那裡方言的,但是如果追溯到更古遠前的年代,卻一定有兩個地方的人都不懂彼此語言的情況。

根據我對我們那裡歷史的一定了解,我知道我們那兩個鎮上的人都是從從北方中原地區遷移過來的。


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地方,因為機緣巧合的遷移偶然成為了“鄰居”。

在這種情況下,之所以會出現懂得兩門方言的人,主要跟他們之間接觸的時間漫長有關。

在長久的時間接觸下,他們中有人從一些簡單的口語學起,慢慢在接觸中學會了對方的語言,然後,在把自己掌握的語言傳授給其他人之後,最早的“翻譯”、精通兩門語言的那一批人就出現了。


這是我們這裡的狀況,如果要說到其他地區、更久遠一些時期的翻譯狀況,其實跟這方面的道理也差不多,大家只要以此類推,就可以推測出歷史中的真實狀況。

兩國翻譯的產生過程

至於說掌握不同國家語言的翻譯,同樣也是在這種狀況中出現的。

在兩個相鄰的國家之間,總是會存在著一片過渡區,在這過渡區中的人們因為生活距離相近,在慢慢的接觸下,自然就出現了彼此之間最早的“翻譯”。

如果是不相鄰的國家,那麼這兩個不相鄰的國家之間必然也存在著和自己相鄰的國家,這時候只要在這些國家中找到懂得彼此兩個國家語言的人,在他們的搭橋牽線下,那麼兩個不相鄰國家就可以初步解決翻譯問題了。


而在有了這批最早懂得雙方語言的人之後,一切就開始變得簡單起來,在這些老翻譯的帶領下,新一批的翻譯想學習彼此之間的語言,其實會簡單很多。


孤客生


我從小就是個混血兒,我父親是河南省人,母親是山東省人,所以我從小就會說三種語言河南方言、山東方言、普通話。雖然這是一個段子,但“翻譯”很可能就是通過這種延伸最後來實現徹底的兩國語言互通。

從中國的地方方言來看,東北方言和普通話最為接近,越往南越拐,到了江蘇再往南,基本上從小學習普通話的人,就完全聽不懂江蘇方言了,而安徽方言因為和河南、山東都有點相似,還是勉強可以聽懂。

那麼其實對於東北人來說,“江蘇話”“閩南語”就是“外國語言”了,因為完全聽不懂啊。

那麼最早一個東北人和一個福建人用方言溝通是如何相互翻譯的呢?

難道是指著蘋果,然後兩個人分別用自己的方言講出來,分別記錄,最終形成“學習”型的知識彙總?

肯定不是這樣的,大膽猜想一下,中國古代的交通條件極為不便,絕大多數人一生都在一個範圍很小的區域中生老病死,那麼和他們所來往的都是附近縣市,往往隔著一座山、或者一條河,接觸就會少很多。

因為這種“翻譯鏈”的存在,相鄰地域的人會慢慢的通曉兩種方言,簡單來說,河南人能聽懂安徽方言,安徽人能聽懂江蘇方言,那麼在河南人和江蘇人接觸的時候,安徽人就可以作為“翻譯官”的存在。於是整個中國的方言就被這樣一層一層的聯繫到一起,最終產生一個“翻譯”的實質主體,可以專門用來學習,譬如滿、蒙、藏、回、漢五種語言,在清朝時候就可以系統的學習了。


聽起來有點玄幻,但如果放到完全不同的語種上也可以通過這種“翻譯鏈”來實現地域擴散麼?

如果從韓語的起源上來看還是有點關聯的。起初朝鮮半島學習的是中國文化,但是在15世紀世宗大王發明的韓語,其語法結構卻和日語那麼像,具體原因就無從考證了。細想的話,的確有一點怪誕。


有一點確定的是,種族之間的交流要早於“語言的誕生”,或許就是在種族最原始的交流中,不同的語言逐漸誕生,而相鄰種族之間的文化本質上又是同種,那麼自然相似,不同的文字便一層一層擴散開來,傳遞較遠,便最終失去了原有的禁錮,變得逐漸陌生起來,直至徹底無法交流。但是翻譯鏈上的人可以通過一層一層的遞進關係來互相交流,便是翻譯的雛形。

春秋時期創作的民歌《越人歌》不就是一首“翻譯歌”麼?那可是公元前500年的事了,距今2600多年了,而如果真的要追溯“翻譯”的原點,那無異於追溯“語言”的原點,因為交流是早於文字的。這就要追溯板塊變遷、種族遷移了,那就更是無從考證了。


史味人生


先說自己經歷,湖南人,以前讀書時宿舍有天津人和廣東人,剛開始時,天津人說普通話廣東人不太懂,廣東人說普通話天津人不太懂,然後我這個湖南人在中間做翻譯,後來一個宿舍住久了他們互相說話才懂的好些了。

要說世界上第一個翻譯產生,姑且認為是在部落時代吧。無非是甲部落和丙部落中間有個乙部落,這中間甲丙兩部落語音語調差別大,而甲乙、乙丙之間語音語調差別小些,然後乙部落就充當了甲丙部落的翻譯。


青松91943


你在一個國家長到20歲,然後去另一個國家生活10年,讓再去另一個國家生活另外20年,你就懂三個國家的語言了,懂了嗎?


無所謂視角


這倒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現在社會中的翻譯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學習之後,才逐漸走向瞭解一門外語,並精通一門外語過程等。

因此理所當然會想到,最初兩種互不相通的語言是如何溝通的呢?他們是藉助什麼樣的方式交流,又是如何誕生的世界上的第1個翻譯呢?

就像當我們吃雞蛋的時候,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先雞先蛋呢?

語言也是一樣,到底是人類本身就是同一種語言的相通分化,還是不同語言的逐漸理解呢?

遠古的歷史和語言已經很難說清楚了,但是我們可以看看後來的語言交流的歷史……

從我們的歷史來看,在我國古代最早的外語翻譯工作始於東漢桓帝時期,當然在漢桓帝之前肯定就已經有了漢人和西方交流,尤其是不同語言的種族民族有了交流……

比如說張騫出使西域,就開闢了通往東西方的絲綢之路,那麼東西方的人是如何交流的呢?

他們顯然是語言不通的,而在這種情況下,必然就誕生了翻譯,一個持不同語言的人來到了另一種全新的語言環境中,最容易理解另一種語言的辦法,就必然是找到和自己語言相通而又和另一種類型語言的人距離較近的人作為橋樑……。

比如說漢朝和西域,那麼漢朝和西域邊境的地方的人,最容易記住漢朝的官方語言,同時又懂得西域的語言。

所以在這個地方的人最容易成為兩種語言的橋樑,也就是翻譯。

翻譯當然不可能生來就懂兩種語言,但是由於他們生於邊境,所謂耳濡目染,在互相的交流之中很容易就學會兩種語言,就像華人家庭個孩子在西方,很容易學會多種語言,因為家庭是一種語言環境,學校和社會又是另一種語言環境……

所以第1個翻譯的誕生,還有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他是混血兒。

如果它是混血兒,那麼勢必是兩種語言環境一下誕生的孩子,父母各說一種語言,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很容易就成為了翻譯,而父母在相處中,自然也就會慢慢的學會了對方的語言。

所以婚姻可以成就翻譯,邊境也可以成就翻譯……

因為語言是可以學習的……

比如跨國婚姻中的一方,容易學會所在國家的語言……這很常見,很多洋媳婦會說漢語並不罕見……

所以這就是基於人類對語言學習的天賦,當然年齡越小,這種天賦便展現得越淋漓盡致,在特殊的語言環境裡,學習另一種語言也水到渠成。


歷史好奇怪


這是啥蠢問題。把一個完全不懂英語的人扔到美國,只要他願意跟人交流,一年後保準英語溜溜的。再學習學習,就可以成為第一個翻譯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