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為什麼燒徐志摩的日記?

R_Sammi


說到徐志摩的《康橋日記》,就不得不提林徽因、胡適、陸小曼與凌叔華之間關於日記的爭奪戰。《康橋日記》確實神秘失蹤於林徽因去世後,但如果認為是被林徽因燒燬的日記,這種說法顯然是缺乏證據的。

《康橋日記》是徐志摩在英倫期間的所有日記,其中在康橋大學時時期的日記最被人們關注。《康橋日記》的主要內容是徐志摩寫給十七歲花季少女林徽因的愛情日記。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日記的前世今生。

1925年,徐志摩赴歐遊學前,將裝有《康橋日記》及其它書信的一個小皮箱交由凌叔華保管。第二年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兩年後二人搬往上海。1929年凌叔華前往武漢,將小皮箱交給金嶽霖的美國女友保管。

之後,徐志摩曾將小皮箱取回,不料陸小曼將其中的《雪池日記》燒燬,這也是徐寫給林徽因的情詩。徐志摩在新放入兩冊陸小曼日記後,將皮箱存放到硤石。兩年後,徐志摩將皮箱再次交給北平凌叔華保管。

(凌叔華)

徐志摩為何要讓凌叔華保管手稿?其實徐志摩曾追求過凌叔華,凌可以說是徐志摩的紅顏知己。在徐志摩失落林徽而還未結識陸小曼的那段感情空窗期,徐志摩曾向凌表達過愛意,凌叔華是徐志摩最信任的人。

同年十一月,徐志摩所乘飛機意外撞山,機身全部焚燬,徐志摩的突然離世,讓所有親朋好友猝不及防。好友胡適為紀念徐志摩,牽頭蒐集資料編寫《徐志摩全集》。為了給徐作傳,凌約請葉公超看徐志摩日記。

之後凌叔華將小皮箱交給胡適,胡適轉而將皮箱交給林徽因,並讓她編撰徐志摩遺著目錄。林徽因打開皮箱發現:裡面是一堆日記本,與陸小曼有關的日記有兩本,康橋日記有一本,還有一本在意大利寫的日記。

其餘的東西還有幾包晨副原稿,空本子小相片及住址本。林徽因發現皮箱裡的東西並非是原來的那些東西,缺少1921年7月之前徐志摩的日記。林徽因很快意識到是凌叔華故意扣留的,於是向凌叔華提出借閱請求。

而凌叔華在知道胡適將皮箱交給林徽因後,也是心中多有不快。凌寫信給胡適說:皮箱內有陸小曼初戀時二本日記,可能裡面有罵到林徽因的地方,因此將日記給林徽因看是不妥的。

凌叔華當時的態度是小皮箱應由徐志摩妻子陸小曼保管。但她權衡利弊後,還是將剩餘的日記送到林徽因家。但林徽因看後發現,凌拿來的日記還是不全,缺失了徐志摩遇到林徽因前一兩日之後的日記。

也就是徐志摩與林徽因在康橋時期的七個月時間的日記,這是林徽因最為關心的一部分日記。於是林徽因再次向胡適求助,胡適寫信要凌交出剩餘日記,然後他會將日記打成三個副本,將來會給她一本。

鑑於胡適的請求略帶生氣意味,凌叔華後來將另半本日記郵寄給北平的胡適。胡適曾在日記中寫道:為了徐志摩這半冊日記,北平鬧的滿城風雨。今天收到日記,發現此半冊的後幅仍有截去的四頁。

胡適說的這半冊日記被截去四頁,真實性已無從考證。總之與林徽因最相關的半冊日記最終回到林徽因那裡。隨後林徽因對《康橋日記》表態,說這些日記是不適宜在當時出版的,目前只能收儲保存。

之後,《康橋日記》就一直存放在林徽因處。1955年,林徽因病逝,《康橋日記》直到十一年後才消失於特殊時期。文學評論家卞之琳曾隱晦的說過,日記一直保留在林徽因的手中,她過世後“有人故意”讓它消失。

由此可知,徐志摩的《康橋日記》並非是林徽因燒燬,日記是在林徽因去世後才被消失的。其消失原因與過程,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野史也是史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幾乎成了林徽因的代名詞。她是建築師,曾參與國徽設計,改造傳統景泰藍,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她是文人,一生寫過幾十首詩,詩中暖和愛的迴響至今傳唱;她曾經經歷徐志摩衝動熾烈的追求,擁有梁思成對她的忠誠守護,還有金嶽霖對她無怨無悔的理性無私的精神之戀;她是林徽因,一個時代引領時尚與完美女性的典範。

林徽因出生在杭州,生在這詩意的棲居地,又是書香門第的後代,年幼的她跟從通𣇈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姑姑學習,她的氣質中總有古典雅緻的韻味。

林徽因在隨同父親林長民在英國遊學期間,遇到了詩人徐志摩。徐志摩同樣被她聰穎的才氣和清雅柔媚的氣質吸引,在幾次的交談和會面之後,林徽因內在的精神氣質更讓徐志摩下定決心,對其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她經歷著從未有過的情感體驗,內心深處喜悅和羞澀,不安和慌亂。徐志摩甚至為了得到真正的愛情,甘願冒天下之大不韙,決然要與身上有孕的張幼儀離婚。他原本就對這種舊包辦婚姻不屑一顧,現在有了追尋真愛的可能,他急於擺脫這無愛婚姻的枷鎖。他敢於冒很大的危險甚至父親的責罵,拋棄一切平凡的安逸,去追求一個夢想中愛的境界。這份愛情中,註定還有一個無辜的女人要去承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她十六歲嫁給徐志摩,她也是大家閨秀,兩個哥哥一個是浙江省的暑長,一個是中央銀行的總裁,張家在江蘇寶山是炙手可熱的望族。他們的婚姻是二哥張君勱從中撮合的,他也是志摩的好友。在徐志摩決然地和張幼儀離婚前,在張幼儀動身去德國柏林之前,徐志摩頻頻收到父親徐申如言辭激烈的家書,徐申如一再申明,如果兒子真的拋棄幼儀,他將登報同他斷絕父子關係,並把家政大權交給張幼儀。在遙遠的另一個國度,張幼儀將開始新的生活,可是徐志摩給她帶來的傷痛卻很難再撫平了。

林徽因知道,這樣下去,自己會成為引爆徐志摩婚姻的導火索,她也會被這愛灼傷。1921年10月14日,林徽因和父親乘坐“波羅加”號郵輪從倫敦轉道法國,踏上了歸國的旅程。既然已經選擇了這樣的方式躲避追求,林徽因並未向徐志摩道別。林徽因曾很理智地對女兒解釋與徐志摩的戀愛:“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林徽因主動放棄了這份危險的愛情,她對徐志摩早已有著深刻的瞭解,不管自己能否掌控,她都不願意犧牲自己的一生去實踐這未知的愛情。所以,她提早遠離這安全係數極低的愛情,不曾深陷其中,就不會太痛苦。當林徽因同父親返回北平,她終於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這個人就是梁思成。當林徽因決定嫁給梁思成後,燒徐志摩的日記對於一個理性的林徽因來說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來今雨軒39655858


個人感覺,一是為了守護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二也是為了徐志摩的名譽。

徐志摩的每段戀愛都鬧的沸沸揚揚,從林徽因到陸小曼,當然中間還有個凌叔華,追求林徽因時是在他有妻子,而且妻子懷孕的時候,還毅然決然的跟張幼儀離婚,看上凌叔華是在追求林徽因未果時,但卻遇上陸小曼,立馬又轉了方向,而陸小曼又是已為人婦,而且丈夫還是徐志摩的同期好友,和徐志摩同是梁啟超的學生。可謂是為當時的人們所不齒的幾段戀愛,甚至到現在都被當做反面教材。

這幾段戀愛對徐志摩來說最失意的便是林徽因了吧,因為愛而不得,而且兩個人至始至終都保持聯繫,甚至在徐志摩生命的結束也是要去參加林徽因的座談會在途中逝世的,一個才子去世,似乎他所有的“罪過”都煙消雲散了,悲痛過後人們便會究其原因,找到一個人去承擔這個結果,從而發洩自己的悲憤,矛頭無非就是一個徐志摩無法放棄的林徽因,一個讓他四處奔波供其揮霍臨走還吵了一架的陸小曼,而徐志摩的日記便成了尋找證據的源泉,而徐志摩當時是把他交給凌叔華保管的,凌叔華對徐志摩的感情可謂愛恨交加的,如何去理解徐的日記內容並把他散播出來,只是她一句話的事吧。

林徽因在跟凌叔華要徐志摩的日記的時候凌叔華是遲遲不肯的,後來在胡適的幫忙討要勸說,也為了自己的顏面下,給了林徽因不完整的日記。

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情感也是眾所周知的,而她的理智讓她選擇了梁思成,雖然對徐志摩的感情仍是無法泯滅的,但她也愛他的家,愛他的丈夫,所以無論如何,她都不可能讓人們肆意的去猜測,去詆譭她在乎的一切,生活在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她深知這些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她承擔不起,更不會讓她的家人,她心底那個柔然的角落承擔,所以,就讓他化成一縷煙吧,隨風飄散,隨志摩而去,她想他也不願自己的心事被人拿來評判吧。

往事終浮雲,回首魂亦牽,愛恨虛實,各自消遣。


純二一老人的說


當時保管日記的凌叔華連徐的老婆都不是,只是和徐搞過一段曖昧的女友,最後凌把徐的日記撕掉了幾頁後才交了出來。

凌在徐被林拒絕後和陸確定關係前那段時間和徐曖昧過一陣子,兩人通信比較肉麻。凌在徐單戀林和追求陸的兩段感情經歷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過渡性的角色。徐父對凌算是相對中意的,據親歷其事的蔣復璁(徐的表兄)回憶,徐和陸的私情被陸的前夫發現,就是因為徐拿凌的信給徐父看,結果拿錯拿成陸的了,凌算是徐的半個前女友。

徐之所以後來把他在英國的日記交給凌保管,是因為這本日記上有記載他在英國單方面追求林的事,徐不想給陸看到,如果放自己這邊被陸看到的話陸會不爽(徐還有一本雪池日記,是他在北平期間寫的也有他單方面追林的事,結果被陸看到後燒掉了),但他當時交給當事人林的話更不合適,因為林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你把你舊年寫的日記送給人家算幾個意思?徐把日記交給凌保管也有一定無奈的成分。

(凌本人也是個奇人,凌後來和老公陳西瀅在武大任教,婚內出軌同校的英國教師朱利安·貝爾——可以網上百度“凌叔華朱利安”——鬧得尋死覓活,後來更被老公捉姦在床,是板上釘釘的婚外情,說起來還不如陸,陸出軌徐,好歹徐還是個詩人才子,王賡是個武官,可以推說沒有共同語言,凌老公陳和凌同是文人,凌和一個老外通姦不知圖的啥。 不過凌後來跑到英國,受了朱利安的姨媽著名女作家伍爾夫的不少照顧,可能當初就有心也未可知)

至於林跟凌要的,是徐死後和林有關的舊年日記,日記為什麼不要?日記這東西自己想怎麼寫怎麼寫,誰知道當年追你未遂的人在當時的日記裡會寫什麼,林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老公孩子,死者日記不管寫什麼傳出來風言風語又會把林家推上風頭浪尖,為了守護自己老公孩子安寧也得要,換了你,你也會要過來銷燬掉。





喝酒說實話


林徽因為什麼要銷燬徐志摩的《康橋日記》?原因不難猜想——裡面有對她不利的記載,死者安息,又何必擾亂活者的生活呢?

這裡的“不利記載”,無非就是他們之間的情愛往事,比如他們的真實關係,以及徐志摩離婚的真正原因。

《徐志摩年譜》也佐證裡這一猜想,其中有言:“林徽因在英,與志摩有論婚嫁之意,林謂必先與夫人張幼儀離婚後始可......”

也就是說,徐志摩與林徽因在英國確實是戀人關係,雖然當時他們一個是有婦之夫,一個是有婚約在身。

甚至,徐志摩離婚,就是林徽因要求的。

如此看來,林徽因費盡心機拿到《康橋日記》並將其銷燬,這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畢竟,對於林徽因來說,徐志摩的日記裡有見不得光的東西,她這麼做,就是怕醜事被曝光,影響她的聲譽。


小猴子拉呱


說起民國才女林徽因,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她的個人感情問題。她曾經被三個男人深深地愛過,分別是著名詩人徐志摩,建築大師梁思成,哲學泰斗金嶽霖,這三個人無論是家世、背景、才華、樣貌都是當時的佼佼者,他們對林徽因這樣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女人,先後陷入了深深的愛慕之中。

但是我卻覺得他們的感情並不齷齪,很多時候他們更像是惺惺相惜的關係,他們的認識、看法、見識,一定是獨到的、有趣的、相投的。

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相遇、相識、相知

1921年,16歲的林徽因跟隨父親林為民在英國遊歷,遇到了當時已經是兩個孩子父親的徐志摩。徐志摩深深地被林徽因的外貌、談吐吸引,漸漸陷入對林徽因的愛戀之中。徐志摩經常給林徽因寫信,信中表達了他對林徽因的欣賞、愛慕之情。

漸漸的林徽因發現兩人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改變,但當時林徽因和梁思成是有婚約,而徐志摩也有妻子、孩子,所以她只能向父親求助。

於是林為民給徐志摩寫了一封信,大致意思志摩你對徽因的感情太過強烈,讓她感覺到有些惶恐,所以為了不要讓別人誤會、嘲笑,也為了你們兩個人的今後的生活,希望志摩你能夠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在徽因身上放置太多的感情。

雖然徐志摩的回信並沒有保留下來,但是從此以後,徐志摩的感情是有一些收斂的。之後,林徽因就回到了國內發展,兩人聯繫漸漸減少了。

不久之後,徐志摩和髮妻張幼儀離婚,當時這個事件可是震驚了國內各界,當時儘管張幼儀懷有身孕,徐志摩還是狠心和她提出離婚,並在張幼儀生下第二個孩子之後,徐志摩就徹底和張幼儀斷了關係。

大家紛紛猜測徐志摩離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徐志摩愛戀林徽因,想要追求她,而只有擺脫了自己現在的身份,徐志摩才有機會追求林徽因,另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徐志摩和張幼儀不是自由戀愛、結婚的,而是在徐志摩父親的安排之下。

之後徐志摩離開英國,他寫下了《再別康橋》,其中既包括對離開英國的不捨之情,也是包含著他將要把在英國和林徽因的點滴留在了記憶之中。

但是徐志摩回國之後,並沒有追到林徽因,之後,林徽因嫁給了梁思成,而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感情也只能擱淺了,逐漸不再打擾林徽因的生活,兩人也成為很好的朋友。

1926年,徐志摩也進入了第二次婚姻生活,她娶了當時有著民國“四大美女”之稱的陸小曼。當時陸小曼是王庚的妻子,經過長時間相處,陸小曼和徐志摩互生愛意,而王庚很識相的退出了,就這樣陸小曼成為了徐志摩的妻子。

婚後陸小曼一直生活的紙醉金迷,樂於交際,漸漸地兩人越來越入不敷出,生活中也是經常吵吵鬧鬧。就這樣時間來到了1931年,徐志摩因為在去往林徽因演講會的途中,不幸墜機死亡。

陸小曼和林徽因為什麼要爭奪徐志摩的日記本呢?

因為徐志摩生前有記日記的習慣,所以他留下了很多的日記。在1925年,他將自己的日記交給了凌淑華,並對她說:“這個日記本不能給除了你以外的任何人看,它只能用來將來為我寫自傳的參考資料”。

凌淑華也是一直遵守著和徐志摩的諾言,直到1931年,徐志摩死後,林徽因和陸小曼知道了徐志摩留下來了一個日記本,放在了凌淑華那裡,兩人就想要這個日記本。

作為徐志摩的妻子,陸小曼是有理由要求凌淑華將日記本給自己的,而作為徐志摩的好朋友,林徽因也可以看徐志摩是怎麼寫她和他的英國過往,但是最後凌淑華一口就回絕了兩人的請求,她必須要遵守和徐志摩的約定,日記本不能給任何人。

後來林徽因就找到胡適,並拜託胡適以為徐志摩立傳為由,向凌淑華要徐志摩的日記,凌淑華礙於胡適的地位和立傳的因素,就將徐志摩的日記交給了胡適,但是凌淑華扣下了徐志摩寫的兩本《康橋日記》。

之後,林徽因又多次向凌淑華索要那兩本《康橋日記》,最終,凌淑華無奈還是將《康橋日記》給林徽因。在林徽因看完徐志摩的日記後,她將徐志摩的日記悉數扣下了。

到了晚年,林徽因更是將它們燒燬了,這不免讓人們浮想聯翩,是否徐志摩的日記中真的記錄了兩人的不正當關係,是否林徽因插足徐志摩的家庭。

林徽因燒掉徐志摩筆記的原因,是為了維護徐志摩的名聲

當時林徽因想要正視兩人的關係,就讓父親給徐志摩寫過一封信,所以林徽因不可能插足徐志摩的家庭。而且當徐志摩和張幼儀離婚後,林徽因和徐志摩都是自由之身,雖然林徽因有婚約在身,但是如果她真的喜歡徐志摩,完全不用在意梁思成,可以悔約。

但是她還是和梁思成結婚了,所以,對林徽因而言,她對徐志摩沒有什麼男女之情,日記記錄的,也不可能是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愛戀之情。

林徽因如果真的是燒掉了徐志摩的日記,只是可能在維護徐志摩的名聲,徐志摩生前因為感情問題被人議論紛紛,林徽因極有可能是為了想讓徐志摩免遭後人討論,想讓他安安靜靜的離開,所以選擇了燒燬了徐志摩的日記。

林徽因瞭解徐志摩,對自己的愛情是清醒的,林徽因曾經和孩子們說:“徐志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

所以,林徽因是清醒的,她知道對徐志摩而言,自己的形象只是他將所有美好的代名詞幻想出來的,她對自己的感情一直都是清醒的,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總結

所以,綜合以上種種因素,個人覺得林徽因不可能在英國插足徐志摩的婚姻,他們之間可能確實有愛慕,但是我們不要苟且的認為那一定是愛情,因為人和人之間真正互相吸引的也有可能是才華、見識,那種靈魂的碰撞。


史論縱橫


美人和英雄、才子和佳人總是相伴而行,歷史上多少的恩恩怨怨都由此而產生。哪怕就是人死燈滅已久,仍依舊被世人所津津樂道,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間的感情恩怨不就是如此。作為民國時期有名的風流才子,徐志摩幾乎每段戀情都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而在他的這些感情中,尤以對林徽因的感情最為深切和痴纏。畢竟林徽因於徐志摩而言,是愛而不得的心中珍寶,是至死一刻都在想念的心頭好。而林徽因作為民國有名的傳奇佳人,不僅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大師,還是能作詩善畫的才女佳人。她的一生謝過幾十首詩詞,詩中的愛和暖至今仍在迴響傳唱著。

曾經她在劍橋墜入甜蜜的初戀愛河,面對徐志摩熾烈而又衝動的愛,她也曾迷失在其中。不過她最後為了家庭又超拔出來,僅留給徐志摩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背影。她也擁有丈夫梁思成的忠誠守護,以及金嶽霖對她的無怨無悔理性而又赤忱無私的精神之愛。不過是愛就總會有痕跡,當初她和徐志摩在國外留學時的愛情,就被徐志摩寫在了《康橋日記》裡。然而這本紀念他們愛情的日記,最後卻被林徽因付之一炬燒成了灰燼。為何林徽因要燒了這本日記呢?這是一種守護也是一種超脫。

若要說民國時期那個女子是時尚和完美的典範,那林徽因絕對是當選者之一。生在蘇杭的她有著南方女子特有的溫婉,加上她又是書香世家之後,自幼就跟隨她的姑姑學習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陶冶情操的古典文學藝術。所以她身上總帶有一股別樣雅緻的古典氣質,讓人不知覺就對她充滿了欣賞和著迷之感。在跟隨父親遊學歐洲期間,於英國林徽因遇到了風流浪漫的詩人徐志摩,就這樣一段沒有結果的爛漫愛情出現並逐漸發酵。林徽因被徐志摩的風度以及才華吸引的同時,徐志摩也被清雅柔媚正值花季之年的林徽因吸引,深深為她的聰慧才氣以及動人的美貌而著迷。

幾次交談何會面之後,徐志摩就對林徽因的內在精神氣質欣賞不已,使得他下定決心去追求令他無比心動的女子。面對徐志摩瘋狂且真摯地追求,年輕的林徽因內心深處既感到羞澀、慌亂和不安又感到從未有過的喜悅之情。這是她從未經歷過的,林徽因當時對徐志摩心動了。可是現實是不允許他們在一起的,畢竟她有婚約在身,而徐志摩家中也有個妻子了。雖然她心裡對這段感情顧忌重重,但是徐志摩卻多想過這些忌諱。為了能夠和林徽因的愛情,徐志摩甚至甘願遭人唾棄和家中懷有身孕的妻子張幼儀離婚。

這其中有他性格衝動跳脫的緣故,但更多是他本就對父母包辦他和張幼儀的婚姻深感不滿和不屑。加之他又遇到了自己追尋的真正愛情,所以他也急於擺脫無愛婚姻的束縛。徐志摩知道他這樣做一定會受到家人的強烈反對和責罵,甚至會跟家人斷絕關係,但是他願意拋棄這一切去追求理想中愛的世界。可以說徐志摩太過執著於愛情,沉溺在不可能的世界中無法自拔。然而他決定這樣做了,夫妻雙方就必定有一個人要受到深深地傷害。而這個人不可能是徐志摩,那就只能是張幼儀了。說來張幼儀也是苦命,在她十六七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徐志摩,可是卻沒有享受到他多少關愛。

(凌叔華)

張家當時可是江蘇炙手可熱的富裕望族,張幼儀的兩個兄長一個在浙江省擔任署長,而另一個則是中央銀行的總裁。當初就是有張幼儀二哥張君勵,同時也是徐志摩的好友從中撮合才有了這門親事。可以說若是徐志摩真的要離婚了,不僅是家人要割斷與他的聯繫,他的好友也再不會跟他有所往來了。處在熱戀中的徐志摩毫無理智但林徽因沒有,她一直很清楚知道他們之間若真在一起必將阻礙重重。她也知道若是還繼續跟徐志摩糾纏的話,那她自己必將成為張幼儀離婚的導火線,到時她也會被這份難成的愛傷害。

因此,林徽因果斷和父親踏上歸國之旅,乘坐前往倫敦轉道法國的郵輪離去。她走的時候並沒有跟徐志摩道別,想要以這種近似於躲避隱晦的方式表達自己跟他絕無可能。而徐志摩就只能遠望已無影無蹤的輪船,自己一個人默默傷感嚮往的愛情。林徽因曾理智地回應女兒她和徐志摩的愛情,敘述其實徐志摩愛的並不是現實中的她,而是他用浪漫情緒幻想出的假想戀人,真實生活中的她才不是那樣的一個人。而徐志摩把關於他和林徽因的愛情所有記錄編著成冊,也即是《康橋日記》。而這本日記則在他後來趕赴歐洲遊學時,將它裝進了小皮箱交由空窗期的情人凌淑華保管。

之所以徐志摩要給曾今曖昧的對象保管,一是他對凌叔華很是信任,相信她不會交給被人看,二則是因為他怕陸小曼再次燒燬了他愛的見證。要知道當時他與陸小曼結婚之初,陸小曼就燒燬了他記錄追林徽因之事的雪池日記。當徐志摩飛機失事後,其一眾好友不再最追過往恩怨,並在胡適的牽頭下收集資料著手編寫他的自傳。於是凌淑華就把徐志摩寄放在她那的小皮箱給了胡適,而後胡適又把皮箱轉交給林徽因。翻閱之後,林徽因察覺到裡面的日記缺了內容,於是就向凌淑華提出借閱的請求。

可是凌淑華果斷拒絕了,並向胡適表示給林徽因看的不滿。最後,還是在胡適討要和勸說下把缺少的部分給了林徽因,但是氣惱的凌淑華撕毀了幾頁交了本殘缺的日記。林徽因最後選擇讓這些日記隨徐志摩而去,因為她不想世人因此去詆譭和破壞她的家庭。畢竟在那個年代,受人們揣測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與其留下日記讓大肆議論,還不如燒燬來的好。這樣不僅保護了她珍視的家庭,也能為徐志摩保留下幾分清譽。


木劍溫不勝


林徽因拿徐志摩也是沒脾氣。

徐志摩有老婆孩子,還是瘋狂的愛上林徽因而不得,後來又傾心徐曉曼。

早早死在了半路飛機上。算是渣男善終吧。

徐志摩的前期成為商界大亨,林徽因也成了建築學家,和梁思成名留青史,也算是得了徐志摩的祝福吧。。。


機智哥


不論是之中有不利的記錄,還是無害的記錄,都是正常反應。

好多人年紀大了點看看小些時候的日記,通信,不是一樣付之一笑付之一炬麼。

這個去做實錘的答覆都有點無事生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