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访问完乾隆之后,鸦片战争为何没有发生在嘉庆朝,是当时英国实力还不够吗?

大唐之风changan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表面是礼仪之争,导致中英外交失败,本质原因是双方意识形态相差太大。

1796年,乾隆退位,把皇帝让给儿子嘉庆当。嘉庆一直当皇帝二十五年,至1820年。

马戛尔尼不仅仅是一个外交使团,还是一个情报刺探集团,他们已经发现清朝的腐朽没落。

事后,马戛尔尼对清朝充满了蔑视:

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

马戛尔尼认为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可以一举击沉这艘大破船。

但为什么英国没有在嘉庆年间动手,而是在道光年间动手呢?

1,大英帝国当时被两件大事拖住了手脚,却也在嘉庆年间发生了英军屯兵澳门事件。

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的超级烧火棍,横空出世,此人正是拿破仑。

拿破仑在欧洲横冲直撞,拿下了两颗牙(西班牙和葡萄牙)。

众所周知,葡萄牙一直是英国的小弟,这个小弟是很老的小。

1386年,葡萄牙和英国就签订了一个永久条约《温莎条约:英葡世代友好条约》,比欧盟早了600年。因为葡萄牙身边有颗大牙(西班牙)威胁,所以葡萄牙就抱住了英国的大腿。

英国人忙着参加反拿破仑的同盟,同时给小弟葡萄牙出头,顺便敲上一杠子吞并葡萄牙的殖民地,防止法国海军占领。

1808年(嘉庆十三年)9月1日,英国海军少将德鲁里带领9艘战船、三百大军从印度驶来,想从澳门登陆,号称是来保护澳门。

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连忙与英国人交涉,你们不用来,澳门由大清保护着呢?

英国人宣称是葡印总督同意的,澳门总督不让英军上岸就是叛乱,最后澳门总督服软,英国人上岸。

英国人又得寸进尺,要两广总督同意英国人长期驻守澳门炮台。

嘉庆皇帝知道后,火冒三十丈,要求广东立即进逼澳门,把英国人赶走。

广东巡抚连忙派2600驻扎在澳门附近,要求英国人在12月18日半夜12点之前,必须撤走,否则有好看的。

英国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嘉庆皇帝气还没消,把广东的鸽派大官撤了一批。

当时的大英帝国没有大打出手,是因为被两件大事拖住手脚:拿破仑战争,东印度公司吞并印度。

2,大英帝国与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是指1803年—1815年爆发的欧洲各场战争,一方是拿破仑的法国,一方是英国、俄国为首的反法同盟。

拿破仑这个青头愣,一开始把欧洲各个帝国揍得鼻青脸肿。

欧洲各国一共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群殴拿破仑。

1793年神圣罗马帝国、大英帝国、普鲁士王国、西班牙帝国、荷兰和撒丁王国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

1797年,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被拿破仑的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打败。

拿破仑踩着反法同盟练级,最终升级为法兰西帝国皇帝。

一直到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英国人才彻底把愣头青拿破仑拍熄火。

拿破仑战争全部发生在嘉庆年间,英国人正对付最大的敌人,没精力和清朝纠缠。

3,东印度公司吞并印度

177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完全征服孟加拉地区。

1767-1799年,爆发了4次迈索尔战争,英国东印度公司占领了大部分的迈索尔邦。

1773年,东印度公司取得了鸦片专卖权。

1797年,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印度鸦片制造权,并开始向清朝大量输入鸦片。

为了巩固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地,英国人与印度西部的马拉特联盟展开了三次马拉特战争。

1817年-1818年,东印度公司取得了第三次马拉特战争胜利,大部分的马拉特联盟国家被兼并,或成为东印度公司的附庸。

自此,印度的大部分邦(除了旁遮普)成为东印度公司的殖民地或附庸国。

1824年-1826年,英国发动了缅甸战争,夺取了阿萨姆邦。

在嘉庆年间,英国人忙着占领印度,还没工夫对付清朝。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当时的欧洲列强争霸,打得天昏地暗。哈布斯堡王朝和波旁王朝因为先后做大而成为其他强国联手攻击的对象。同时欧洲列强又在北美、印度等殖民地展开激烈争夺,最后爆发了具有世界大战性质的七年战争。

七年战争的战场遍及欧洲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这次战争对于18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参战国家众多,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七年战争中,英国是在七年战争中最大的赢家,法国在《巴黎和约》中被迫将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并从整个印度撤出,英国成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迈向日不落帝国的传奇。但英国将这次的大帝国战争的战费转嫁在北美殖民地身上,引起了当地居民的 不满。七年战争完后1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七年战争使得普鲁士乘机崛起,正式成为英、法、奥、俄外的欧洲列强之一。但也使王国本土成为一片废墟。法国失去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西岸,国家声望大跌,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为法国大革命埋下伏笔。俄国在七年战争中巩固了其在东欧的势力,并更趋于向西扩张,积极瓜分波兰。

七年战争结束不久,法国大革命爆发,欧洲再次陷入混乱,为了对付崛起的拿破仑,列强组成反法联盟,欧洲强国都卷入了拿破仑战争,直到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后,才算平息。但1830年法国又爆发七月革命,1848年再次爆发二月革命。

这一时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只有它能腾出手来侵略东方,所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在1840爆发。后来欧洲又发生克里米亚战争,英法俄都卷入其中,但战争结束不久的1860年,再次腾出手来的英法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欧洲列强早就有侵略中国的野心和实力,只是内部一直在互相死掐,暂时顾不上中国,一旦他们内部问题解决,立刻把矛头指向中国。




烧死的火


我们经常说,战争只是一种手段,只是一种解决政治问题的终极手段,鸦片战争也同样是如此。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战争因为清朝和英国因为“禁烟“之争而爆发,其过程是英国远征舰队以少胜多击败清军,最终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南京条约》告终。

附图,鸦片战争形势图

首先我们要搞懂英国人为何要发动战争,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将满清灭亡,而是为了赚钱!

清朝对外政策

明清以来中国大多数时间都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明朝实行”海禁“将近200年,直到隆庆元年 (1567年) 开放福建漳州的月港作为通商口岸。清朝初年,为了削弱郑成功等抗清力量也实行海禁。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后正式开海,准许百姓对外贸易,并在“粤东之澳门、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设立海关统一管理贸易实务。

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乾隆只留一处通商口岸:“嗣后口岸定于广东,不得再赴浙省”,而且外国商人销售商品和购买上货都必须通过特许“行商”之手。清朝的保守自闭使得西方贸易受到影响,早在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曾希望清朝开放多个通商口岸并呈书乾隆。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派乔治·马戛尔尼出使中国要求贸易通商,但不许;随后还有数次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接触都没能获得任何结果。

附图,乔治·马戛尔尼

中英两国贸易逆差导致英国使用各种手段,最终直接动手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阔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和原材料产地,而庞大的清朝刚好符合此条件。但清朝出口西方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在欧洲十分受欢迎,而英国的工业制品却在华遇冷。1781-179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640万两;1800-1810年达2600万两;因此十八世纪的广州”行商“贸易给清朝带来极大的贸易顺差。

英国在18世纪时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朝依然以白银作为货币,因此英国与清朝的所有贸易都以银两折算,为此英国需要大量购入白银,金银一买一卖使英国利润受损巨大。同时高达百分之二十的海关税率以及中国特色的”不可预估费用“使得英国商人的利润大打折扣。

附图,广州”十三行“

英商垄断鸦片贸易

其实鸦片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早在明朝末年就有吸食鸦片的记载;清朝建立以后,吸食鸦片盛行,雍正年间就曾禁止鸦片烟。在1796年(嘉庆元年)嘉庆登基后,清朝裁停鸦片烟税,明令取缔进口和种植鸦片,但对鸦片的巨大需求使其成为西方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

在早期的对外贸易中,清朝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鸦片的输入逆转了这种局面。鸦片贸易早年由葡萄牙人把持,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以后由英国人取代,而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鸦片的一切事宜。此后鸦片产量逐年增长,自1800年(嘉庆五年)起大量输入中国。

鸦片贸易可以获取巨额利润,“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年中,却是单单靠他们对华贸易中的利润来支付他们股票的利息”、“鸦片像黄金一样,我能在任何时候卖掉它”。因此被禁止进口的鸦片走私日益扩大,由道光元年(1821年)的4000余箱猛增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的40200箱。鸦片泛滥导致经济问题,清朝由顺差变为逆差,白银大量外流,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最终造成国穷民困。最终在1838年,清朝决定对鸦片走私采取严厉措施。

附图,虎门销烟

西方对华早有恶意

1801年葡萄牙在橘子战争中失利,英国借机派出六艘军舰于1802年(嘉庆七年)3月18日抵达澳门附近海域,试图登陆澳门。两广总督觉罗吉庆在劝阻无效后采取断粮手段,直到7月英军得知英法签订《亚眠和约》后才撤离。1808年(嘉庆十三年),清朝水师曾击退13艘侵扰东南沿海英国武装商船,英军在嘉庆帝调兵威胁下放弃占领澳门的企。1825年(道光五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因此加强在国外的掠夺,大力鼓吹对华战争。1832年以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多次派间谍侦察沿海地区。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业集团纷纷鼓吹战争。10月1日,英国政府召开内阁会议,最终作出“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去”的决定。1840年4月初,英国国会下议院最终以271票对262票决意对华用兵。

附图,18世纪英国在印度的鸦片储存库

马戛尔尼访问完乾隆之后,鸦片战争为何没有发生在嘉庆朝,是当时英国实力还不够吗?

现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是在1800年以后,鸦片被严格查禁则是在1837年以后,此前中英之间并无爆发战争的根本性冲突。就海军而言,西方在16世纪末以来便一直在中国之上,而1793年的英国虽然还有美国、法国等强敌,但也不是清朝所能比的。

此为个人见解!!欢迎交流与讨论!!求赞加关注!!!


我没忘记home


马戛尔尼使团描绘的清朝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失利,被认为是导致1840年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将错误归咎于清朝闭关锁国、妄自尊大。其实马戛尔尼使团来访本身就是不怀好意,是西方殖民者进行对外扩张的一贯套路罢了。

当马戛尔尼看透清朝腐朽虚弱、外强中干的本质之后,不论乾隆皇帝怎么接待英国使团,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毕竟弱国无外交,谈判要靠武力支撑。

英国殖民扩张

自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后,欧洲殖民者对于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都有一个套路,先以传教士、贸易商团、外交使团等和平的面貌出现侦查目标国的情报,当发现对方实力不如自己的时候立马进行武装侵略,西班牙毁灭印加帝国、英国侵略印度地区都是这么干的。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也不是带着和平的诚意访华,而是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第一个步骤,是对清王朝的试探。在英国使团交给乾隆帝的国书上虽然写着“互惠互利”,但是从马戛尔尼提的要求来看基本上都是单方面索取好处。

比如英国要求清朝将珠山附近不设防的小岛交给英国使用,这是割地;英国要求清朝按照欧洲的法律处置英国商人在华事务,这叫治外法权;英国要求清朝废除进出口货物关税,但关税是当时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马戛尔尼使团描绘的觐见乾隆皇帝场面

从1612年开始,英国就在印度地区进行殖民活动,不断兼并各王国、土邦,而清朝与廓尔喀、锡金、不丹等国一直有外交联系,再加上清朝中任职的欧洲人,因此乾隆皇帝对于英国在亚洲的扩张是有一定了解的。

当乾隆帝看到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提出的要求后,感觉到了英国对清朝的威胁,对于英国使团的态度也从热烈欢迎,变为立马赶其走人,中英两国在礼仪方面的矛盾更像是乾隆找的一个体面收场的借口。对于英国人可能的战争行为,乾隆也有警惕,要求各沿海口岸做好军事准备;并严令各地官员不能敲诈、勒索英国商人,以免给英国人开战的借口。

关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漫画

实际上当时英国各界对于马戛尔尼使团的谈判失败是有预期的,在马戛尔尼离开英国之前,英国就有各种渲染清朝“磕头礼仪”、清朝皇帝自高自大的漫画、文章出现。

等到马戛尔尼从清朝回到英国,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称清朝虚弱不堪,要击败它并不困难后,英国更是各种渲染自己使团受到的“不平等对待”、清朝在羞辱英国等观点,这属于典型的开战前舆论准备。

只不过英国距离中国确实太远,以当时的航海技术难以大规模出兵中国。等到英国完成对印度殖民,拥有对中国出兵的后勤基地之后,英国已经做好了开战的一切准备。因此英国人才敢明目张胆的向清朝贩卖鸦片,并在清朝行使正当权利大规模硝烟的时候,第一时间选择用战争解决问题。

鸦片战争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因为1793年清朝慢待马戛尔尼使团,也不是因为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些都只是英国掩饰侵略行为的借口,本质就是清朝实力不行,英国认为侵略中国能获得比和平交往更大的利益。

1793年清政府拒绝马戛尔尼使团的各种要求并不是大错误,但在认识到英国的威胁性后只是被动防守,而不是主动去了解英国、了解世界就是大错特错,这一错就开启了近代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


当狗容易做人难


并不是英国实力不够,而是英国当时在忙别的事情。

马嘎尔尼访华是在1793年,此时虽然在东方还是没什么大风浪,但是欧洲早已乱成一锅粥了。当时法国大革命的浪潮还在继续,英法荷之间再次开战。


在随后的嘉庆朝,英国人一直忙于巩固非洲和北美的殖民地,和拿破仑开战,继续入侵印度和缅甸,可以说是忙的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

1790-1799年期间,英国人逐步通过大规模的会战击败和占领了马拉特联盟。1803年第2次英马战争,英军2.4万人侵入马拉特联邦。英军先后打败马拉特联邦酋长辛地亚和彭斯拉等联军和霍尔卡尔军队。1817年,英军12万人入侵马拉特联邦。1818年,马拉特联邦大部分土地被并入英属孟买管区。


此外,英国人还开辟了南非的殖民计划,短时间内的多次殖民地战争让英国无暇开辟新的殖民地。

而在整个嘉庆朝,中英之间也有贸易往来,也有武装商船同清军水师和海盗之间的摩擦。可以说双方的交流是有的,但就是局限在地域贸易和剿灭海匪上,更深入的交流是没有的。

要知道,鸦片战争打响的意义并不是说英国需要扩张殖民地,而是英国人要找到新的产品倾销市场,这点在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地盘不是重点,重点是贸易特权。



而英国人当时发动一次鸦片战争的阻力在于议会觉得打中国纯属浪费钱,是赔本买卖,而不是打不打得过。因为一次正规军调动,即使是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也是一笔高昂的军费开销。放在1840年的英国都不那么情愿,那放在1793年的英国就更不用说了。更何况那时候英国还没有完全控制住南印度这个富饶的中转站,要花费的费用将会更多。

而且整个嘉庆朝,英国人都以为可以单纯的凭借贸易对抗来减弱大清对南海海域的影响,并不需要出动正规武力。

所以说,不是实力不够,只是太忙也不值得。


火器工坊


战争不是说你要作战,战争就打起来了,也要看各方面因素。比如挑起战争的一方是否合适,比如说战争的理由,比如说对战争的预判等等。

先说第一个,英国当时是否合适对清朝作战,时机还不是很合适,因为马嘎尔尼访问是在1793年,后续欧洲法国这边一直很混乱,也牵涉到英国,使之分心。且英国对印度的经营也需要时间。

战争的理由,对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理由是需要的,因为影响大。所以英国一直在等待一个理由,虎门销烟算是一个。

最后是对战争的预判。虽然马嘎尔尼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但是究竟到什么程度并不了解。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在1820-1835年,英国一直有间谍在中国沿海进行水文监测,说明这个时候的英国都没有下定决心对清政府动武,更不必说1793年了。

英国实力这个时间段显然是够了,但是实力够还是不行呢!


张杰谈史


如果问清朝和英国的第一次较量是什么时候,我相信只要有最基本的历史常识的人都会脱口而出:“是1840年鸦片战争啊!”的确,爆发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正面碰撞。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实际上清朝与英国的第一次较量,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数十年就已经出现了!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笔者本篇文章要讲的内容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常被看作是清朝和英国的第一次较量)

说起清朝与英国的这次较量,还要从另一个国家——葡萄牙说起。话说在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开始在中国珠江口西侧的澳门半岛居住。到了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人以租借的方式正式获得了在澳门的合法居住权。从此,虽然中国政府名义上还拥有主权,但实际上澳门已经成为了葡萄牙控制的一块殖民地。经过二百多年的经营,澳门已经发展成为了欧洲商人到广州进行贸易的重要中转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反映明代葡萄牙人来到澳门地区的泥塑人偶)

澳门在远东的地位如此重要,引起了欧洲列强的觊觎。而英国作为欧洲列强的后起之秀,自然也不会对澳门熟视无睹。早在1793年,来华访问的马噶尔尼使团就已经顺路对澳门的防卫情况做了窥视。马噶尔尼认为,葡萄牙同英国的实力比较起来是十分虚弱的,英国只需要从印度派一小队兵来就可以占领澳门。他的这个结论大大鼓舞了英国统治阶级。没过几年,他们就开始对澳门动手了!

(马噶尔尼勋爵,他来华途中窥视了澳门防务,并鼓吹占领澳门)

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春,由六艘兵舰组成的英国舰队到达伶仃洋海面,以法国侵略葡萄牙、英国帮助葡萄牙防守澳门为借口,企图登陆澳门,并加以占领。葡萄牙驻澳门当局深感无力抵御,遂向清朝的两广总督吉庆求援。然而吉庆昏庸无能,认为英葡都是“洋夷”,“洋夷”开战,与大清无关,所以对澳门当局的求援置若罔闻。最后是澳门当局想办法找到了在北京的关系,将求救书直接递到了嘉庆帝的案头。嘉庆帝水平还是比吉庆要高明得多,很快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下令吉庆出兵干预。吉庆得到圣旨,这才不敢怠慢,迅速调兵干预此事。英国舰队怕引起与中国的战争,影响中英贸易,只得悻悻而去。第一次澳门危机就此结束。

(英国东印度公司澳门分公司旧影。澳门是英国对华贸易最重要的中转站)

然而,英国人终究是贼心不死。短短六年之后,随着拿破仑入侵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王室出逃巴西。英国认为机会来了,于是在嘉庆十三年(1808年)9月再次派出一支舰队,满载着800多人的陆军部队,第二次进攻澳门。时任澳门总督法里亚迫于英国舰队的军威,又见王室逃亡巴西,也感到心灰意冷,遂同意让英国军队接管澳门。于是,英军顺利登陆,迅速接管了整个澳门地区。而时任清朝两广总督的吴熊光,面对英国侵占澳门的举动,竟然一心想着要息事宁人,只是派人前去“劝诫”英军退出澳门。然而英国人怎么可能吐出到嘴的肥肉?吴熊光的“劝诫”当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无奈之下,吴熊光只好将英国侵占澳门的事件上报嘉庆帝。

(拿破仑入侵伊比利亚,让英国看到了侵占澳门的天赐良机)

嘉庆帝这一次依然反应十分迅速和果决。他在给吴熊光的谕旨中,痛斥吴应对失策,举措不力。明确指出“边疆重地,外夷敢存心觊觎,饰词尝试,不可稍示以弱”,“设该夷人一有不遵,竟当统兵剿办,不可畏葸姑息。”在嘉庆帝的严旨之下,广东的官员们终于行动起来了。吴熊光下令以重兵进驻澳门关闸地区,威逼侵占澳门的英军。同时,命令拒绝英国商船进入广州交易,严禁中国人贩卖给英国人粮食和蔬菜。由于清朝的封锁政策,侵占澳门的英军给养日益困难,不得已,跑到欧洲商人聚集的广州十三行地区,企图买一些给养。清朝总兵黄飞鹏见英军前来,毫不畏惧,立刻下令开炮轰击,“轰毙英兵一名,带伤三名,英兵即行退回。”面对中英贸易断绝、英军给养无法补充、清朝大兵压境的窘境,英国方面最终只得接受了清朝方面的要求,于12月间全部撤出了澳门地区。持续三个多月的第二次澳门危机终于宣告结束。

(位于广州沙面炮台遗址的两门清代火炮。第二次澳门危机中,清军就是在沙面炮台发炮轰击英军,迫使其退去。)

第二次澳门危机是清朝与英国的第一次正面较量。这次较量,英国由于在欧洲要对付拿破仑,在远东方面投入的力量不足,无法和清王朝对抗,故最终不得不吐出已经到嘴的肥肉。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较量的胜利,却让清朝统治者滋生了对英国的轻视。嘉庆认为,“该夷兵遇官兵开炮,并不敢稍有抗拒……是该夷兵畏慑天威,无他伎俩”。等到日后清朝在禁烟问题上再次与英国对抗时,道光帝所使用的“制伏英夷之术”依然是他爸爸在第二次澳门危机中所用的那一套——断绝贸易、重兵布防、断绝给养。他满心以为这次英夷依然会铩羽而去,然而,这一次,历史却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参考文献:《中葡关系史(1513-1999)》、《清史列传》、《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1637-1912)》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战争史


一、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只是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按照事先的礼仪安排,马氏行单腿下跪礼,但免去了吻手礼;举止高贵典雅的乾隆皇帝,看上去也就50 多岁。 他软绵绵的手也是最高贵的,绝对不会让这位“红毛鬼”来亲吻。 席间,乾隆召见马戛尔尼、斯当东于御座前, 马戛尔尼递上了乔治三世的礼物与国书,乾隆给乔治国王回赠了玉石权杖,赏赐马戛尔尼翡翠如意。
然而,作为英国使团,此次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参加祝寿活动,英王信的内容,才是他们这次行程的重要任务。可是对皇帝来说,交上信就意味着两国的外交结束了, 剩下的就是让英使团来参观天朝大国的祝寿活动了。
据《清史稿》记载: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等虽然不习惯叩头,但一到了皇帝面前还是跪下去了。这样的记载还出现在当时身为使团秘书的温德的日记中,温德是马戛尔尼的亲戚, 他在日记中这样的描述:“当皇帝陛下经过时,有人通知我们走出来,让我们在中国官员和鞑靼王公对面排好队, 我们按当地的方式施了礼”。他所说的当地方式也就是说跪地叩头九下。


马戛尔尼使团踏上了回国的航程。 落寞索然的马戛尔尼, 想起了乔治三世国王说过借以取胜的一句话:外交沉默了,要用大炮来说话!此次外交英国的目的是为了通商贸易, 打开中国的大门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而清政府却将其看成是一个弱小国家对“天朝大国”的进贡和朝拜,这在根本思想上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所以就造成了历史进程中的矛盾。
二、17 世纪末期,中、英在世界经济体中的地位及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使团访问中国时,正值乾隆统治的后期,国土面积已经达到了 1380 余万平方公里。人口近 3 亿多人,耕地面积近 6 亿亩,当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虽然现代工业仍未萌芽,但中国的工业总产量仍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二。在当时,中国无疑是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
马戛尔尼虽然没有完成谈判使命, 但取得了细查“康乾盛世”脉象的成功。 他们来时从天津到北京又到承德, 归国时乾隆照准英国使团取道中国南海出境, 走大运河横穿中国大陆。 他们一路的所见所闻,摸清了中国的国情、民情和军事的虚实,已经从许多“细节”里看破了“中国热”的虚幻,发现了大清帝国的外强中干。马氏把大清帝国比喻为“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他当时就放出了预言:“大清帝国迟早要崩溃”,而“英国会从这一变化中将比任何其他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英国副使斯当东在其编辑的题为《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的书里写到,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是“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的国度,而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不是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马戛尔尼回国后,根据他纵穿中国,对社会各阶层的所见所闻, 在提交给政府的报告书中作出了结论: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科学极度落后,人民普遍贫穷,军队不像军队,腐败处处可见。 他指出,“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很想凌驾各国,但目光极为短浅,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同时预言“鞑靼王朝将继续压制人民,并将发生变乱”。

  1840 年 4 月 7 日,大英帝国下议院就是否应该对中国进行一次战争进行辩论。 一个高贵的爵士议员起身发言,他就是 48 年前觐见过乾隆皇帝的小斯当东。 原本是给马戛尔尼提起巴茨骑士斗篷下摆的见习侍童, 如今已经成了一位资深的远东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他发表了一篇宏论,他的主战论点博得掌声,最终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决定要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门户。 道光二十年(1840 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做过东印度公司专员的小斯当东, 就是其中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的推动者。 战争打响, 大清王朝及其国民,被西方列强的“海盗逻辑”和强盛文明所震惊,和大英帝国签订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strong>


池邦块


应该说英国扩张的步伐一时还够不到中国,它需要消化印度和非洲,这已经消耗英国的许多力量了,以至于到1848年的时候,英国已经不考虑殖民中国,而只是打开中国的大门,让英国经济利益扩张到中国。


鬼谷先一


英国的鸦片还没有在印度大规模种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