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横行称神的冲锋枪,为何战争结束便草草退役,没能再创辉煌

全文约1300字,阅读约需3分钟

提及二战时期各国装备的冲锋枪,你能想到哪几款?美国的汤普森或是M3注油枪,英国的司登冲锋枪,德国的MP-40,日本的百式冲锋枪,当然还有今天的主角,苏联的波波沙(PPSh-41冲锋枪)

在二战横行称神的冲锋枪,为何战争结束便草草退役,没能再创辉煌

波波沙(PPSh-41冲锋枪)

为了满足在二战战场上庞大的武器需求,加快武器生产速度,采用大量冲压部件的波波沙被推上了战场。波波沙冲锋枪由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格里戈利·斯帕金于1941年设计完成,并与1941年试验装备部队,在取得良好反响后,1942年波波沙冲锋枪开始大量装备苏军部队。

波波沙采用7.62mm托卡列夫手枪弹,71发弹鼓和35发弹夹供弹,有效射程150米。在苏德战场上,尤其是惨烈的城市巷战中,波波沙走上了神坛。其采用的冲压配件,使得波波沙的保养简便,对于高强度的战争,环境变化多端的战场,非常适合普通士兵使用。

在二战横行称神的冲锋枪,为何战争结束便草草退役,没能再创辉煌

波波沙供弹弹鼓

在长武器不易施展的巷战中,波波沙依靠其射速,不仅可以充分的压制德军,而且依靠70发的弹鼓,又可以充分保证供弹,在近战中,连瞄准都不用,只需要向着敌人的方向扣动扳机,弹幕就打了过去,和单发步枪比就是神枪一样的存在。

当时德军普遍装备的MP-40冲锋枪,在火力持续性上,明显的弱于波波沙,而且德军武器向来以精致著称,这使得在战场上缺乏保养的MP-40,故障率升高,而此时的德军,也就自然而然的瞄上了苏军手中的波波沙。不仅在前线的德军部队普遍换装波波沙,当然是从苏军士兵手中抢的(其实在战时,尤其是巷战中,双方守军互相使用对方的武器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二战横行称神的冲锋枪,为何战争结束便草草退役,没能再创辉煌

使用波波沙的德军士兵

作为一款十分出色的冲锋枪,波波沙不仅广泛的装备了苏军部队,也广泛装备其他与苏联关系密切的国家。比如我国装备的50式冲锋枪,就是波波沙国产化的产物。还被作为援助武器,在二战时期被空投到游击队活动的德军后方。为盟军在二战中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作为一款冲锋枪,波波沙也有着其天生的弊病,那就是射程不足,枪弹威力有限。波波沙最有效的射程,在50米左右,非常适合巷战。但随着战争的发展,尤其是各式自动步枪的普及,交战双方在50米内的近战已经基本上没有可能了。就算有近战的可能,各种自动化步枪也能满足需求。

在二战横行称神的冲锋枪,为何战争结束便草草退役,没能再创辉煌

手持波波沙的苏联士兵

在现代战争中,各类枪支负责的范围是不同的,比如在1000米以外的可视范围内,由大口径重机枪负责。1000以下就可以由轻机枪负责了。但是像波波沙这一类的冲锋枪,有效射程最远也就200米,轻机枪不可能将200-1000米的距离全部负责。否则在200米距离上才能攻击敌人,那么敌人最多用30秒就可以冲上阵地,对于防守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射程在400米的自动式步枪。相应时的,一代神器ak-47出现了。大家一定注意到了,有时候听到ak-47,说的是冲锋枪,而非自动步枪,这也就是ak-47当初设计时的初衷,一种大威力的冲锋枪。

在二战横行称神的冲锋枪,为何战争结束便草草退役,没能再创辉煌

ak-47自动步枪

有了一代神器ak-47,相比较而言没有任何优势的波波沙,被淘汰是必然的。

那么问题来了,给你一把ak-47或是一把波波沙,你会选什么呢?你的选择,也说明了波波沙被淘汰的原因。

波波沙或是ak-47你选哪一个 (单选)
0人
0%
波波沙(PPSh-41冲锋枪)
0人
0%
ak-47自动步枪
<button>投票/<button>

把你选择的原因,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