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南方督抚施行东南互保,战争结束后,慈禧怎么对待这些督抚的?

别酒流年


慈禧头脑一热,突然发了一个诏书,说要向十一个洋人国家宣战,虽然她一直在给洋人抛媚眼,讨好洋人,可是她心底确实也对洋人有恨意。

这11国是英、法、美、德、俄、日、意、奥、西、比、荷,可谓是当时实际上最为发达强盛的国家了。

可是,慈禧为什么明明害怕洋人,却又一定要向11个强势的洋国家宣战呢?

慈禧之所以会向11国宣战,说白了是为了自保,是为了保住自己手里的权力不会受到任何的威胁。

慈禧能够坐稳位置,把持清朝的权柄几十年,除了她自己确有几分手腕之外,实际上还离不开洋人对她的支持,她也因此被视为洋人的在华利益代理人。但是,后来洋人却几次三番流露出要扶植光绪皇帝取代慈禧的代理人身份的想法,这引起了慈禧的警惕和恐慌。

所以,慈禧在戊戌政变中一度想要废了光绪皇帝,断了洋人扶植光绪的念头,可惜为洋人所阻,最后只能软禁光绪。

她虽然软禁了光绪,可是洋人却没有放弃过扶植光绪的想法,光绪的存在对她而言始终是一个威胁。

拳民的出现让慈禧看到了一个契机,一个能够借助拳民报复和教训洋人的契机,一个让洋人不再拿光绪威胁她的契机。

拳民愈演愈烈,他们本便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如果能够引导他们真正地去对付洋人的话,不仅能够化解拳民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也能够在战争中消耗拳民的势力,同时,还能够教训洋人,可谓是一石二鸟。

只可惜,号称刀枪不入的拳民被洋人的枪炮打成了筛子,荣禄好不容易整编出来的武卫军也被打废了。

于是,便有了慈禧携光绪仓皇逃出京城的一幕,她当时只要晚一步,或许已经被洋人给活捉了。

那么,在慈禧和光绪被困京城的时候,东南督抚为什么没有派兵入京勤王?慈禧明明已经将宣战诏书下发到各省了,东南督抚难道是在装傻充愣?

实际上,东南督抚不仅没有装傻充愣,反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慈禧,你爱宣战宣战,反正到时候我们不去!

张之洞给慈禧的回复是:“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李鸿章在张之洞、刘坤一等人的裹挟下,给慈禧的回复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之所以在慈禧向洋人宣战的紧要关头唱“东南互保”这一出,一则是因为他们不认为清政府能够打得赢洋人;二则是他们对拳民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他们始终不同意慈禧对拳民的“招抚”政策;三则是他们想要为了保护自己在东南的利益,这一点也是最本质的一点。

清朝自发起洋务运动以后,东南一带便成为了实业的根据地,实业又是官督商办,说白了便是官僚在主导,钱也进了官僚的口袋。

所以,所谓的“东南互保”虽然确实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也保护了东南一带的实业,可说到底官僚们也是出于保护自己的利益的目的。

那么,清政府在和洋人谈妥了条件,用钱用地买到了洋人的原谅,慈禧返回北京中枢之后,慈禧又是怎么对待这些加入了“东南互保”的东南督抚的呢?

实际上,李鸿章的利益和慈禧的利益早已经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他们两人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李鸿章当时未必是真心加入东南互保,只是他孤身一人远在广东,不得不被张之洞等人所裹挟罢了。

所以,在慈禧逃出京城后没多久,便又发了一道命令给李鸿章,让李鸿章北上和洋人谈判,好让慈禧和光绪能够早日回銮。

谈判几乎不会伤害到东南督抚的利益,所以他们也没有对李鸿章北上有所阻挠。但是,李鸿章在和洋人签订完《辛丑条约》后吐血,没过多久便一命呜呼了,慈禧听闻李鸿章的死讯后还忍不住落了泪。

慈禧和光绪“两宫回銮”虽然是李鸿章死后的事了,不过慈禧也给了李鸿章一个“文忠”的谥号,更是差一点让他配享太庙,最后虽然没能配享太庙,却也成了清朝唯一一个能够在京城建祠的汉族官员。

张之洞虽然喊出了一句“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可是,他实际上也没有背叛清朝,虽然当时有人确实怂恿他这么做。

不过,张之洞在慈禧回京后也没有受到什么责罚,坐到了他这个位置,实际上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已经不敢轻易动他了。

对于袁世凯,也是如此。

荣禄整编了武卫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支军队,但是洋人一打过来,除了袁世凯手里的武卫右军得以幸免之外,余下四支几乎全废了。

这么一来,袁世凯手里的北洋新军在成为了清政府最后唯一一支能够拿得出手的军队的同时,也让清政府产生了忌惮。

贸然对袁世凯下手的话,怕引起袁世凯的反弹,毕竟北洋新军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要是逼急了,他带头反了怎么办?

更何况,袁世凯也在宦海沉浮了几十年,也看得出来清朝寿命未尽,所以也还在讨好着慈禧,这让慈禧也不好对他下手。

载沣上台后一度想要杀了袁世凯,可是被张之洞给劝住了,他如果真敢对袁世凯动手的话,袁世凯兵权在握,又怎么可能会乖乖束手就擒?他对北洋军的控制力,即便被罢官三年,也仍然如臂使指。

这也是慈禧事后没追究袁世凯责任,反而重用他的原因。

东南督抚们之所以敢在慈禧下发宣战诏书后,直截了当地拒绝慈禧,已经明显地告诉了人们一个事实——清政府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已经很弱很弱了,清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只不过是在勉强维持罢了。

所以,清政府虽然和洋人议和了,慈禧也回到了京城,可是却不敢对这些参加了“东南互保”的东南督抚们下手,反而还得哄他们和重用他们。

因为,慈禧还得靠他们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保住自己的权力。


宁糊涂


八国联军侵华的期间,慈禧向全国下诏,对十一国开战。随后有九位督抚级别的官员拒不奉诏,参与了东南互保事件。事后慈禧对这九个人的任免结果如下:


李鸿章:被慈禧寄予厚望,由两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担任与八国联军谈判的全权代表。签署《辛丑条约》后不久,因胃血管破裂,于1901年病死在北京。

刘坤一:被委以重任,因东南互保有功,加封为太子太保,继续担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902年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

许应骙:起初被委以重任,继续担任闽浙总督一职。但很快就遭到御史的弹劾,说他在任期间碌碌无为,搞得福建积弊甚深。慈禧让张之洞查复,张之洞调查后,认为御史是在胡说八道,主张不对其进行惩治。但清廷仍然死揪着不放,罢免了许的职务,将其开缺回原籍。最后许应骙于1903年病死在了老家广州番禺。

德寿:唯一参加东南互保的满族官员,时任广东巡抚。李鸿章奉诏北调直隶后,他代理两广总督,病逝于1903年。

王之春:时任安徽巡抚,事后被平调,担任广西巡抚。在广西期间因为卖国,将广西的出路权和矿权低价转让给法国,引起诸多国人的愤恨,掀起了倒王运动。清政府被迫将王之春革职。1906年,王之春在老家衡州府病逝。死后朝廷追授其为光禄大夫和建威将军。(均为正一品)。

张之洞:被委以重任,但由于权力太大,被慈禧架空,调至京城。慈禧临终前,张之洞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袁世凯:被委以重任,但由于权力太大,被慈禧架空,调至京城。慈禧临终前,袁世凯官至军机大臣兼任外务部尚书。

盛宣怀:因保护东南地方有功,被慈禧赏加太子少保衔。慈禧临终前,盛宣怀被任命为邮传部右侍郎。

刘树棠:时任浙江巡抚(署理),其后事迹不详。


综上所述,八国联军退出北京后,当年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大员,慈禧基本上都没有对他们进行惩治。不过,慈禧没有惩治,不是她不想惩治,而是她不能惩治。具体原因有四点:

第一、慈禧手上无兵可用

戊戌变法被镇压后,清政府组建了一支武卫亲军,一共分为五部。这五支部队的领导人分别是荣禄、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其中荣禄的部队被八国联军全歼;聂士成战死在天津前线,其部被宋庆收编;甘军董福祥部因为得罪了洋人,被联军列为黑名单,强制要求将甘军解散。

而北洋新军的统帅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之一,毅军的扛把子宋庆跟袁世凯又穿一条裤子。慈禧拿他也是没办法。(毅军和北洋新军有很多军官都是拜把子兄弟)

如此一来,慈禧辛辛苦苦组建的武卫军,就这么“全军覆没”了。

并且这还没完。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沙俄以十九万大军突袭中国东北,将清军驻守在东北老家的九万主力军队全歼。这一事件称为沙俄入侵东北之战,也叫“庚子俄难”。

因此,清政府与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时,慈禧实际上是一个光杆司令。她可以以皇太后的名义继续号令东南督抚,但要是敢治东南督抚的罪责,她已经没资本了。



第二、东南互保在名义上无罪

慈禧向八国宣战后,李鸿章不想奉诏。但又不能明说,于是他想出一个绝佳的借口:朝廷的宣战诏书是义和团的“矫诏”,是奸臣胁持朝廷所下的“乱命”。(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此借口一出,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立即响应。

过了两个月,八国联军杀入北京,逼得慈禧不得不逃往陕西,并请东南互保的牵头人李鸿章北上替自己擦屁股。

这实际上,就等于是慈禧承认朝廷错了,自己下的是“乱命”,东南互保是对的。(否则干嘛要请李鸿章呢?)

因此,倘若慈禧事后还去追究东南互保的各位督抚的“抗命”,那仿佛是说当初自己对外宣战还是对的。这对于当时已经沦为洋人的走狗的慈禧而言,这不是打脸么?洋人也不会放过她。

事后,慈禧以“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为由,嘉奖两江总督刘坤一,赏加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张之洞赏太子少保衔。这实际上,就是清政府给东南互保定了性。

不过,李鸿章就倒霉了。他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还要替慈禧背锅。



第三、互保十省的盘根错节,势力太大

互保十省督抚,基本上穿一条裤子:两广总督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两江总督刘坤一是湘军江忠源的旧将;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湘军和淮军的关系都很好;铁路大臣盛宣怀的父亲盛康是湘军胡林翼的军需官,盛宣怀自己与李鸿章关系不是一般的好;山东巡抚袁世凯是淮军吴长庆的旧部;闽浙总督许应骙的族叔许祥光曾与湘军江忠源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

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牵连,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如果慈禧动一个,怕是互保十省分分钟要造反。

事实上,东南互保十省当时也确实有联合造反的想法。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就提出让李鸿章当大总统。即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的总统,主持东南大局。而李鸿章幕僚刘学询也写信给孙中山,希望其回国帮忙。(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

这种分分钟要散的节奏,慈禧心知肚明。所以她对东南九省的态度就是一个字“稳”,先稳住再说。

事后,除了闽浙总督许应骙和安徽巡抚王之春被免职外,其余都没有被罢官。而许应骙和王之春被罢官,也不是因为他们曾经参与东南互保一事。

▼夭折的“两广共和国”▼


第四,还有利用价值

辛丑之后,清廷已经风雨飘渺,不得不同意改革(清末新政)。而恰好参与东南互保的几位督抚都偏向于改革,是推动慈禧改革的中坚力量,需要加以拉拢。

李鸿章就不用说了;张之洞、刘坤一于辛丑之后上了《江楚三折》,请求改革;袁世凯编练过新军,是改革派;盛宣怀办过铁路邮政,也是有改革经验之人。

反倒是朝廷里面怂恿利用义和团、怂恿对外宣战的几位,如载漪、刚毅等人,都是极端保守派,完全不懂改革。

因此清廷要搞“新政”,就不得不继续倚重参与东南互保的几位督抚。否则,慈禧连帮她推行改革的人都没有。

类似于岑春煊那种既忠于清廷(主动带兵勤王救驾),同又偏向改革的人,当时压根就没几个。慈禧能用的人,只有东南互保的那几个老油条。


不过,慈禧在事后没有作为,不代表她不想有所作为。

李鸿章、刘坤一、许应骙三人病死后。慈禧在1904年以江南制造总局迁移为契机,委派铁杆心腹铁良南下,完成了“划一营制”与筹措军饷的任务,打破了东南督抚对东南地区财权和军权的垄断。互保局面至此瓦解。

其实这也说明在慈禧的心里,她对东南互保还是很忌惮的。并非不想报复,只是报复的时机没到。


Mer86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慈禧回到北京并没有对那些实施东南互保拒不入京勤王南方督抚们如何,不但没有惩罚他们有些人反而还升了官。在战争之前南方的封疆大吏为了使得自己的地盘免遭战火,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人和洋人谈判,宣布东南地区保持中立不参加战争。而慈禧给他们的懿旨却是:“各督抚勿再迟疑观望,迅速筹兵筹饷,力保疆土,如有疏失,惟各督抚是问。”但是对于慈禧如此严厉的命令他们依旧是无动于衷。

当时参加东南互保的主要有七个人,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山东巡抚袁世凯,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两江总督刘坤一,铁路大臣盛宣怀等,对于慈禧要求他们筹兵筹饷对抗八国联军这样的要求他们都认为是不现实的,根本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而且这些人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慈禧和光绪不幸被杀,他们就准备在东南拥立李鸿章做总统,实施政变,只是随着局势的发展这一计划才被取消。

战争结束之后李鸿章不但没有责怪李鸿章反而为他官复原职承担起和八国联军的战后议和,在旷日持久的唇枪舌战中李鸿章背负巨大的压力下签订《辛丑条约》,条约签订之后李鸿章一病不起在慈禧还没有回到北京时就去世了。张之洞在战后积极游说力图保住慈禧的生命,慈溪回到北京之后不但没有惩罚他抗旨不尊反而为他升了官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1908年加封太子太保衔,第二年病逝。

袁世凯是当时晚清最具军事实力的人物,他训练的小站新军是当时中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也可以看成是袁世凯的私人军队,对于这样一号人物慈禧自然不敢降罪,李鸿章去世以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空缺了下来,后来慈禧就认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受到慈禧的重用,慈禧死后逼迫清廷退位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

奎俊,盛宣怀,刘坤一等人一切如常,并先后得到提升,慈禧也没有对他们兴师问罪,只有许应骙被开缺回籍。对于这些人按照慈禧早期的做法一定会把他们屠戮殆尽,但是八国联军之后慈禧唯一倚重的京城禁卫军损失殆尽,回到北京之后她能依靠的只有江南督抚,如果慈禧在这件事上处置不当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慈禧,那么清王朝的日子也算是走到头了。


微风书房


在晚清时期发生过一次历史上少有的“集体抗旨”事件,那就是著名的“东南互保”。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气急败坏的慈禧听闻洋人要杀入北京将她赶下台,于是下了一个对十一国宣战的诏书(如今网上喜欢说是向全世界宣战)。而此时在东南担任督抚的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联合东南地区的各地督抚一同发起“东南互保”,声称慈禧下的诏书是“乱命”拒不执行。由此八国联军与义和团的战争主要被控制在河北、天津和北京一带,没有蔓延至全国(或者说没有蔓延至南方各省)。

抗旨换来加官进爵

“东南互保”时期,东南各省的总督和巡抚们联合抗旨。这在其他王朝时期可以说是无论如何也要被追究的重罪。结果羸弱的清政府不仅不能将这些“抗旨”的督抚们问罪,反而在事后对这些督抚们加官进爵。

在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狼狈逃往西安的路上,慈禧就已经开始抛弃义和团和守旧派的大臣,开始向东南的督抚们示好。到了签订辛丑条约,慈禧和光绪返回北京后,更是开始对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们进行了大肆封赏。似乎这些督抚们不是大逆不道的“抗旨”,倒像是他们集体奉诏勤王救驾一般。

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们的结局

参与东南互保的基本都是湘淮两系的汉族官僚。其中的主要代表是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和盛宣怀等4人,参与其中的还有袁世凯、许应骙等5人。而端方、奎俊等人虽没有参与,但是也支持东南互保。

  • 在主要代表中,刘坤一、张之洞和李鸿章分别担任两江总督、湖广总督和两广总督。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李鸿章被委以全权与联军议和谈判,并在签订《辛丑条约》不久之后病逝,清政府追封他一等侯爵。而刘坤一和张之洞则留任原职,1902年,刘坤一病死在任上。张之洞则成为此后清政府内部权势最显赫的封疆大吏,直到慈禧病死前入京,在清朝灭亡前夕病逝在体仁阁大学士的任上。而在东南互保中四处联络督抚的邮政大臣盛宣怀在事件平息后,也一路高升,被赏太子少保衔,并官至邮传部大臣。在武昌起义爆发后,因为盛宣怀镇压“保路运动”的政策被清政府革职。

  • 在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们中,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因为年轻且富有才干。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武卫军的最后力量,使他很快成为晚清最具权势的大臣,最终在辛亥革命中逼迫清帝退位。而担任广东巡抚的德寿则是参与东南互保的唯一一位满族官员,他在李鸿章北上谈判议和时代理两广总督,后来在1902年病逝在漕运总督的任上。担任闽浙总督许应骙则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在1902年因为御史弹劾执政福建浙江的弊政被开缺回籍,第二年病死在家中。而时任安徽巡抚的王之春在后来调任广西巡抚,在1903年,因为预借法军镇压起义从而激起民愤被解职。而最惨的是担任浙江巡抚的刘树棠,他在东南互保时犹豫不决,导致浙江的民团与洋人的冲突激化,最终被清政府抛弃,反而因为保护洋人不力被革职。他也是唯一一个参与了东南互保而被问罪的地方督抚。

  • 而端方和奎俊当时分别是代理陕西巡抚和四川总督。两人虽然没有参与东南互保,但也是公开支持的。在后来两人都继续平步青云,奎俊从地方督抚转任中央大员,先后担任刑部、吏部尚书,后来还担任内务府大臣。在清帝退位后,被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解职。而端方则先后在湖广、闽浙、两江和直隶等地任职,在武昌起义前夕,受命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最终被哗变的新军所杀。

综上,参与和支持东南互保的督抚们除了犹豫不决,首鼠两端的浙江巡抚刘树棠基本都没有受到追究。后来因为其他原因有几个也被解职,但大都与东南互保没有直接关系。

公然抗旨为何清政府无力追究

东南互保中,这些地方督抚公然抗旨,这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是非常罕见的。至少在清王朝的历史上是独有的。而作为清朝政府的实际掌权人慈禧为何无力追究,反而要公开承认东南互保的合法性呢?

  • 参与的地方督抚实力太强:在这次东南互保中,参与的地方督抚有八个,明确表态支持的也有2个。而这些督抚管辖的地盘则包括东南半壁江山,这些地区是清政府的重要赋税来源,失去而来这半壁江山,清政府的财政将立即崩盘。而刘坤一、张之洞和李鸿章都是最著名的洋务大臣,他们在地方的实力是无可质疑的。这些督抚盘根错节,慈禧根本不可能将他们连根拔起。

  • 清政府的实力太弱:在东南互保时期,慈禧领导的清政府除了大义名分,估计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任何方面都无法和这些地方督抚抗衡。首先在经济上刚才已经提到,这些督抚控制的地盘是清王朝最富庶的地区。其次在政治上,在镇压完太平天国之后,地方督抚尤其是东南地区的督抚基本上就是汉族官僚把持,尤其是湘系和淮系两大势力在东南各地盘根错节,甚至在中央因为李鸿章等人的缘故,汉族官僚的地位也大大提升。最后在军事上就更加明显,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开始,清政府的国防军就基本被从东南走出的湘军和淮军取代,这些军队就是李鸿章、刘坤一等人带出来的,清政府还真不一定能完全控制这些军队。虽然甲午战争的失败,淮军系统遭受重挫,而清政府也建立起了一支直属的常备军——武卫军,但是八国联军入侵一役,武卫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因为被他带到了山东参与了东南互保成为仅存的一支。而慈禧倒头来发现她从西安返回北京都需要参与东南互保的袁世凯保护。

综上所述,在东南互保时期,清政府充分暴露了它的羸弱,与“坐拥东南”的地方督抚们相比,慈禧根本没有办法追究他们,所以她不得不公开承认东南互保的合法性,避免这些东南督抚们脱离清政府独立。

围炉品茗人


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有人曾质疑为何八国联军可以那么轻易的杀入北京城?其实这就与南方各路督抚的东南互保有关。


那东南互保是个什么政策呢?

在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侵华前,列强为了减轻阻力,曾与清政府的南方各省督抚达成这个“东南互保”协议。

东南互保,即东南地区督抚联通起来违抗慈禧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对列强不抵抗。对于慈禧的命令,东南督抚们只称慈禧是在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可以选择不听从。



其实早在列强来找东南督抚之前,督抚们就一直在商议着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对于慈禧太后之后又向十一国宣战,督抚们也都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于是在列强找来要合作之时,立马就答应了,签定了《东南互保章程》。

东南督抚们甚至都已经想好了二手准备,若清朝完了,慈禧“仙逝”了,就推举李鸿章出任“总统”以主持大局。只不过之后清政府还是没完蛋,苟延残喘了下来。

参加这个东南互保的督抚们主要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大臣,除了我们熟悉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还有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两江总督刘坤一这四人。

那么这七人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求和后,到底如何了呢?我们以1900年为界限看,因为1900年这档子事才发生,所以要看这七人如何?则得看这七人在1900年之后是如何了。



先说李鸿章,他在此事过后反倒被慈禧继续重用,慈禧在逃亡之中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并调任为清朝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让李鸿章来收拾烂摊子。李鸿章被迫北上,在巨大压力(背锅与列强漫天要价)面前,李鸿章在到达北京后病倒,在签订完《辛丑条约》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张之洞在此事后,没收到任何处罚,依旧照常,在后来慈禧死后还成为中枢重臣。

袁世凯我们都很清楚了,他也依旧受到慈禧重用,在李鸿章死去,被慈禧受命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接班李鸿章。



许应骙也开始没受到慈禧的报复,不过他在1902年御史李灼华上奏弹核督闽不佳,被开缺回籍。此后回归乡里深居简出。奎俊、盛宣怀、刘坤一也是一切照常,甚至在后来还受封了,比如当时盛宣怀没过多久就被加上了太子少保。

总的来看,慈禧并没有报复他们,大多是和往常一样对待,甚至有些还被升了官。而这其中原因,并不是慈禧心地有多善良。

慈禧需要倚仗这些人,特别是李鸿章,他还得要李鸿章去签署条约,而其他人她也需要他们支持,因此慈禧是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的。而且慈禧也没能力去报复他们,东南督抚们有胆量不去救,当然也能有胆量联手起来反,若慈禧还想着算账,怕东南督抚们就只能放手一搏了。

在那个时候,清政府其实已经没有实际统治力了,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当的弱,所以慈禧要做的也只能是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夏目历史君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同年6月,清王朝向外国列强宣战。然而,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骙等汉人地方督抚,经过商议一致拒绝承认其有效性,坚持认为它是一未经皇室适当授权的非法召令。

为避免义和团内乱引发外国军队进攻东南富庶省份影响当地经济利益,南方督抚们与驻上海的各国领事们达成一项非正式的协定:作为当地的最高长官,他们不仅保护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会镇压义和团民;外国列强则承诺不会派军队进攻他们的辖区。这便是近代史著名的“东南互保”。应该说,“东南互保”属于抗旨行为,藐视了朝廷特别是慈禧太后的权威,有可能会被秋后算账。那么,《辛丑条约》签订后,回到北京权力中枢的慈禧太后是有没有对上述督抚秋后算账呢?从实际情况看,慈禧太后也深知形势比人强,并没有严肃处理上述督抚大员,相反还对他们的互保举动加以赞誉。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一是全面对列强宣战无疑会彻底损害帝国的经济根基,并非明智之举。张之洞、刘坤一曾会衔电奏慈禧,历陈苦衷,有理有据,使朝廷接受他们的所作所为,明确表示不赞同朝廷向各国宣战和招募义和团民的政策,并劝朝廷改变政策,并得出为全国计、为朝廷计应实行“东南互保”的结论:“就目前计,北事己决裂至此,东南各省若再遭蹂躏,无一片干净土,饷源立绝,全局瓦解,不可收拾矣。惟有稳住各国,或可保存疆土”。此言将形势说得相当透彻,因此,慈禧在“宣战”后给他们的上谕中对他们的违旨不但没有责备,反而在给他们的上谕中称赞他们的“互保”是“老成谋国之道”,并且朝廷“与该督等意见正复相同”。

二是南方省份地方督抚实力强大,慈禧太后不敢对其进行惩处。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凭借兴办团练帮助朝廷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人官僚集团迅速崛起,至“义和团运动”爆发之时,全国绝大部分的督抚都由汉人出任。而表面上看,“东南互保”是由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牵头,实际上是代表了整个汉人官僚集团的意志。如果慈禧太后以抗旨为由,对带头督抚严加惩处,将会引发帝国高层政治架构的全面震荡,清廷大厦或有倾覆的可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慈禧太后虽有不满,但维系清廷统治,还要有赖于汉人督抚的支持,因此不但不能惩处,还要继续加以重用。

事实上,李鸿章和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在这之后都继续得到重用,张之洞还在慈禧太后去世后成为顾命大臣之一。刘坤一赏加太子太保衔,张之洞赏太子少保衔。1909年张之洞病故,清廷在褒奖上谕中还不忘提此一笔:“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


沧海拾遗录


就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慈禧对于大清国的统治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削弱,而东南互保可以说也是这样的一种直观的体现。


实际上到了宣战的时候,包括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他们都很清楚事情的结局。那么,作为大清的子民,保住大清国的底子就十分的重要了,但是这一刻,他们已经不是忠于慈禧,而是忠于大清国了。

当领导人慈禧太后脑子发热的时候,他们要是再胡来,那真的是在史册上面会留下了不堪的一幕,那么慈禧呢?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前面的战争中,每一次的战败实际上都是对慈禧权力的一次削弱。但是最严重的就是八国联军了,这次失败的直接后果,慈禧身边大臣死了无数,满清贵族付出了血的代价。所以慈禧几乎失去了对大清国的控制。



但是另外,李鸿章他们着实还是忠臣,没有落井下石。但是慈禧也没有惩罚李鸿章这些人的力量了,都是官场上的老手了,这个时候互相留点面子还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慈禧也不再追究,李鸿章,张之洞他们还是大清国的忠臣。


而后续慈禧的一系列动作,也表示了她确实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新政,其中加强集权的表现也是十分明显的。

最后,她慈禧太后获得了胜利,张之洞等人损失严重,但是却也是为袁世凯做了嫁衣罢了。


众森淼


在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下,这种行为无疑是要被砍头的,张之洞、李鸿章等东南督抚之所以敢这么做,笔者以为:

第一:南方督抚们常和洋人接触,知道洋人实力,同时也非常不看好义和团的,一群被洗脑“刀枪不入”的人拿什么去跟列强作战?赤手空拳?慈禧押宝在这群愚昧的义和团身上无疑是非常不靠谱的。

第二:不看好清廷,当初清朝尚有一战之力的时候没有去宣战,现在已经摇摇欲坠的国力拿什么去跟列强硬抗?还是一次扛这么多国家?清廷如果侥幸成功了,张之洞等人有无数的办法去逃脱罪责,但是清廷胜利基本不可能的。张之洞知道慈禧的性格,向来朝令夕改,向列强宣战必有隐情,而且绝不会长久,只要清廷遇到挫折,清廷妥协势力必定抬头,到时主战派里面说不定会是谁会被拉出来做替罪羊。

第三:不看好朝廷大员,如果清廷失败之后向列强妥协,能够同列强议和的绝不可能是如今掌权的朝廷大员,而必须由他们出面列强才会认可,有列强的支持,清廷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当然,如果清廷彻底垮台,他们手握军权和大片土地,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果然不久,清廷大败,八国联军肆虐北方,慈禧狼狈逃出北京,清廷迅速改变态度向列强求和,承认南方督抚们搞《东南互保》和违抗朝令是“老成某国之举”......,并命他们参与同列强进行的议和谈判。而那些支持同列强宣战的义和团和王公大臣们,在列强的压力下,或被处死,或被流放充军,成了清廷的替罪羊。

违抗朝令,一般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可张之洞等南方督抚却违抗朝令反得自保,他们算准了慈禧会败,也算准了有洋人撑腰,慈禧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相反还要重用他们,可谓是处事圆滑,应变有术。


秦血汉骨


慈禧太后连连忍列强各种触犯大清底线的行为,不过在列强眼中割地赔款成了家常便饭,于是乎慈禧太后选择宣战八国联军,而她事先没有与东南互保的几位督抚商量擅自做出决定,导致八国联军由此为借口攻入北京。她却仓促西逃。



李鸿章听到慈禧发布的诏书后,直接说慈禧这种行为无异于是自取灭亡,大清国力本来就不行,现在只能靠割地赔款来暂缓这种情况,但老佛爷却来了一手破釜沉舟,结果不言而喻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攻入圆明园,拿走了大批的财宝。



慈禧当时仰仗的南方督抚,没有一个人带兵到北京勤王,她看到之中情况直接带着光绪以及后宫的嫔妃跑到了西边逃命,李鸿章对于这种做法是非常反感的,与朝令夕改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张之洞是一定不会陪慈禧疯的,毕竟当时几位督抚也算的上是一个不小的军阀了,很多年没有吃朝廷的俸禄,现在的心中已经是非常的不满,所以现在慈禧太后,想要张之洞用命去陪她玩儿。这种事情张之洞是肯定不会做的。



要知道,晚清四大名臣,都在这其中不过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慈禧卖命。其原因有二:

1、这件事情没有与他们商议。



李鸿章为了抢定卖国的条约。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这其实就是为清政府慈禧太后背的黑锅。所以这时李鸿章已经非常不爽。慈禧现在还想将自己绑在战车上。实在是天方夜谭。

并且这种事情也没有与督抚商议,所以没有人会为慈禧卖命。

2、皇权已被各地“忠臣”蚕食



当时只要是有一点实力的人一部分。投靠了孙中山。另一部分投靠了各地军阀。所以当时朝廷找个人索要钱。是没有人愿意拿出一分钱的,就是因为当时的皇权已经被军阀分了。皇上太后其实手中并无太多的兵权,以及在政治上。他们的话语权都不如一个掌有兵权的人。

总结:慈禧太后是没有本事报仇的,能做的只有大加封赏这些人,所以才会导致这些人在签订完条约后,没有受到她任何的惩罚,反而是封赏。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意互动。


历史红尘


大清王朝的总督权力很大,统管一省或两三省军事、行政大权,被雍正帝称为“自古帝王疆理天下,必有岳牧之臣,以分猷佐治,而后四方宁谥,共臻上理,此封疆大臣,以总督为最重。”

如此国家脊梁决不能出乱子,皇帝对总督人选自然精挑细选,虽然体制内有各种推荐机制,但是最终拍板权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当时偌大的帝国有“九大总督”,分别是东三省总督、 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

按照大清祖制的设计,总督权力再大也是皇帝的奴才,皇帝想搞死他还是很容易。换言之,在皇权的赫赫威严之下,各地总督是唯唯诺诺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问题来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南方的总督不经朝廷同意搞出1个“东南互保”,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南方的总督不听取朝廷意见,已经可以看出:这时候的总督和以前不太一样!怎么一个不一样呢?后来的康有为就曾说,光绪末年,十八行省好比十八个小国家。也就是说,1900年庚子事变的时候,除去八国联军来打架的时事外,各地总督的实权已经大到缺乏牵制。

总督权力变大的发生,也是晚晴的无奈之举,源于太平天国兴起。在战争形势下,大清王朝中央对付太平军乏力,就不得不牺牲原先精妙的地方官员牵制布局,赋予曾国藩等人大权独揽,什么兵权、财权、人事权、行政权统统集中到总督身上。

如此一来,在清初三藩之乱、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都没被破坏的政治平衡,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被彻底破坏了。放权容易收权难,围绕总督形成的权力新网络,并非晚清朝廷所能彻底铲除。

“东南互保”是1场莫名其妙的和平……

北方由于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而陷入大乱,这时候东南大局还算平静,按理说东南总督要奋力支持朝廷。可是,总督们怕各国向东南地区派遣军事力量,以“保境安民”的名义来寻求与各国的和平。

老外们的软肋也被总督们抓住,毕竟各国在东南有着数万万的资产,一旦战端开启势必不能保全。于是,总督们提交的《东南互保章程》被各国所接受,美国人甚至乐观地向其驻华各领事发出通知,鼓励他们与各省总督配合。

慈禧肯定对“东南互保”很恼火,军机处通过保定电报局给各省发出上谕,要求各省督抚广泛召集义和团,籍御外侮,沿江沿海各省尤宜急办。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东南总督们的既定计划,他们严格封锁这个消息,以便继续沿着东南互保的方向前行。总而言之,总督们对洋人打的的算盘是这样:你们尽管跟老太后闹去,我们这儿要和平相处。

慈禧太后看在眼里急,也是没有一点办法,毕竟自己在西逃的路上,八国联军还在北京城。不过,慈禧很快就转变态度,开始褒扬起东南总督们……

慈禧的态度转变,跟洋人有很大关系,根本原因在于:她想回京重掌大权就要听洋人的话。《辛丑条约》里除了那四亿两白银的赔偿外,还有1个绝无仅有的条款——慈禧太后要给一些大臣平反昭雪……

这几个人是谁呢?“庚子被难五大臣”,分别是许景澄、徐用仪、联元、立山和袁昶,他们和洋人的关系搞得不错。一般来说,两个国家打仗,打输的国家签个条约赔些钱就完事。《辛丑条约》表明洋人已经深度介入中国内政,逼着慈禧太后要做出改变,甚至连表彰谁都替你做主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慈禧太后不仅没有处罚东南总督们,还对不少人加官进爵。后人是如何看待东南互保呢?主要是两派:一派如梁启超者,“东南互保,为地方对中央独立开一先河。……故辛亥革命,起于地方,而中央瓦解;此趋势直至今日,而愈演愈烈。”另一派认为,东南互保避免兵祸发生,让全国第一的财赋区未受破坏,对保存国家元气至关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