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順治帝為什麼要把皇位傳於三子玄燁,而不是次子福全?

宇澤歷史


順治帝,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他的母親是人盡皆知的孝莊皇太后。

順治六歲登基,在位十八年,政治經濟都得到了穩固,除了東南沿海外,全國的領土基本上也得到了統一。但是順治帝壽命短,只活到24歲,就因染病而去世了。

在這裡有人問順治為什麼要把皇位傳位於三子玄燁,而不是次子福全呢?在這說一下,長子因為早夭,所以皇位只能從下選。福全和玄燁當時也才八九歲,而下面的孩子年齡就更小了,所以皇位只能從福全和玄燁之間選。

其實順治帝是比較偏愛次子福全的,但是最後卻選擇了三子玄燁,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 玄燁的母親家族勢力大

玄燁的母親是佟佳氏,本姓佟,是漢軍正藍旗。雖然她並不受順治的重視和喜愛,但是並不代表她出身低微啊。可以說在清朝的統治前期,佟家的勢力可是非常的大。

她的爺爺是努爾哈赤的元妃佟春秀的堂弟,而她爺爺自己本身也對清朝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是清朝的開國元勳。

佟佳氏的父親佟圖賴官至都統,也因功封一等公,後來受到康熙帝的抬旗,抬為了滿洲鑲黃旗。

而且當時佟家很多人也都在朝中做官,有不少還身居要職呢,所以在當時傳有“佟半朝”的說法。

而當時順治帝的孩子也都很年幼,如果順治帝一旦撒手人寰,年幼的皇子繼位,怕是壓不住大局。

順治考慮怕別有用心的人趁機作亂,所以他認為還是選母家勢力強大的皇子繼位比較好。

這樣如果有趁勢作亂的,繼承的皇子也可以憑藉母家勢力來震懾那些趁勢作亂的人。

剛好玄燁的母親佟佳氏,她的家族勢力非常強大。而福全的母親董鄂氏(並不是順治最喜歡的那個董鄂氏)。她的父親是個長史,她的家世也還算拿得出手,但還是和佟佳氏的家族勢力有差距的。

所以順治帝還是選中了佟妃,而且佟妃為人低調,也沒有什麼政治才能,更不會有政治野心。

選擇她的兒子,順治帝也不會擔心後宮專權的問題。所以最後花就落在了三子玄燁的頭上了。

二、 選擇玄燁也是孝莊皇太后的意思

順治有偏愛福全的意向,這一點孝莊皇太后是看在眼裡的。但是孝莊皇太后也有自己的想法。

玄燁的性格從小就和其他兄弟們不一樣,他勇敢、善良、孝順,非常的懂事,這些都讓孝莊很是喜歡。

而且玄燁聰明過人,就是順治查看玄燁所寫的文章,並讓他背誦時,玄燁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

孝莊當時已經五十多了,她在後宮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識人的本領還是有的。她非常看中玄燁,雖然福全和玄燁自己都帶過,但是她還是認為玄燁的聰明比起福全更勝一籌,而且玄燁的性格也適合做帝王。

福全有眼疾,這對未來發展都會有影響的,綜合考慮,所以孝莊還是非常力挺玄燁的。

不僅如此,還因為福全是董鄂氏的兒子,雖然不是那個讓順治帝看破紅塵的董鄂氏,但是孝莊皇太后還是對董鄂氏的家族非常的痛恨。因為那個董鄂氏,讓自己的兒子順治什麼都不管不顧,於是孝莊皇太后就把這個遷怒到了整個董鄂氏家族。因此福全也是受這個連累,而影響了孝莊對他的看法。

總之是孝莊力挺玄燁當繼承人,她認為玄燁在綜合方面都是個不錯的好苗子,是個能做大事的人。

孝莊的話還是有分量的,順治帝也是不得不參考的,畢竟孝莊的地位在那擺著呢。所以這也推動了玄燁當上繼承人的步伐。

三、 因為玄燁得過天花

就在順治帝左右為難的時候,一個人點醒了順治,他就是湯若望。湯若望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順治帝是十分地敬重他。

湯若望建議順治帝找一個得過天花的皇子繼承皇位,為什麼要找一個得過天花的皇子呢?因為天花在清朝算是一種很嚴重的傳染病,凡是染上天花病毒的人基本上都是九死一生。

這點順治是很清楚的,因為他也得過天花,他知道這種病不僅會傳染,而且在當時還沒有藥可救。可以說天花是造成清朝皇子和公主早夭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得過天花的人,他的免疫系統就高,而且會終身免疫這種病毒。

湯若望建議順治選擇出過天花的皇子,也是出於這個原因。他怕選的皇子不知在將來的什麼時候,萬一因為天花夭折了,那就麻煩了,所以才出此建議。順治帝聽後也是覺得非常的有道理,所以他就從皇子中選得過天花的人。

而出過天花的皇子中,也就玄燁一個人,所以順理成章順治就選中了玄燁。玄燁可以說也是非常幸運的,他奇蹟般地從天花的魔掌中掙脫了出來,這就說他以後可以免受天花之災了。

所以說玄燁也是有福之人,他的大難不死更證明了他自身的福分,同時也讓孝莊格外地寵愛。

這就是為什麼因玄燁出過天花,而讓他當繼承人的原因。無非就是希望自己的繼承人能夠健康,能夠在位時間長一些,更好地治理國家。

順治最後綜合孝莊皇太后的意見和湯若望的意見,確實覺得玄燁是個最佳候選人。他聰明、勇敢、善良,孝順,是個可以承擔天下的人。

而且玄燁還得過天花,讓他產生了自身免疫力,今後可以免得天花,從而不會早夭。

最為關鍵的是,玄燁還有一個強大的母系勢力,這無疑也能給他的皇位加固,關鍵時候可以捍衛自己的皇位。

順治是對的,康熙沒有辜負他的厚望,他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而且他在位時兢兢業業,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他被後來人稱為“千古一帝”。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順治傳位於玄燁,實際是順治帝和孝莊太后協商的結果。

順治去世那年,福全九歲,玄燁八歲,年齡上沒有明顯差別。但福全排行老二,玄燁排行老三。以漢文化“嫡長子繼承製”,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順治深受漢文化影響,他考慮的是“嫡長子繼承製”,想讓福全繼承皇位。



但是,順治六歲登基,叔父多爾袞攝政,君臣關係扭曲,給順治身心造成巨大傷害,他擔心九歲的兒子福全登基,繼承皇位,會走自己的老路。所以他一度想採取漢文化的另外一種傳承製度,“兄終弟及”制,讓自己的弟弟接班。但是孝莊只有順治一個兒子,為了避免皇權旁落,順治“兄終弟及”的想法,遭到孝莊太后的強烈反對。

孝莊想讓玄燁繼位。孝莊不接受漢文化,她不考慮“嫡長子繼承製”,也不考慮“兄終弟及”,她考慮的是她的後代,她的直系,福全和玄燁才在考慮範圍之內。而福全和玄燁比,玄燁更加優秀。所以她才推玄燁。福全和玄燁孝莊都帶過,兩個孩子學習都很刻苦,只是福全有眼疾,對學習有影響,未來發展會受限制,所以孝莊力挺玄燁。



順治和孝莊想法明顯發生背離,這種背離實際上是漢滿兩種文化的背離。這種背離使順治陷入猶豫不決之中。

為此,順治徵詢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意見。湯若望說,天花流行,危害嚴重,選一個得過天花的人當皇帝,有利於王朝穩定。玄燁得過天花,對天花病毒有免疫力,不會再得天花,由他繼位比較合適。順治接受了湯若望的觀點。



順治之前,清朝選繼承人主要採取“貴族公推制”,選皇位繼承人主要考慮的是繼承人的才能,所以孝莊才選玄燁。順治身受漢文化影響,他選皇位繼承人主要考慮的是保持國家穩定。考慮國家穩定,“兄終弟及”沒有“嫡長子繼承製”好,所以順治先排除了“兄終弟及”,得過天花的比沒得過天花的好,又排除了福全。

這樣順治為了國家穩定鎖定了玄燁,孝莊為國家發展鎖定了玄燁。順治孝莊選繼承人標準不同,結果卻一樣。形成了統一意見,就這樣玄燁就成了順治的繼承人。


豫有得


順治十八年(1661年),二十四歲的順治皇帝“駕崩”順治皇帝在遺詔中,宣佈立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繼承帝位,即康熙皇帝。順治皇帝在世的皇子共有六人。由於皇長子早逝,所以次子愛新覺羅·福全(九歲)為最年長的皇子,其次才是玄燁(八歲)。如果按長幼之序來排的話,應該福全優先。

如果按生母地位來排的話,福全的生母是順治帝一生最鍾愛的皇貴妃董鄂氏,地位僅次於皇后。而康熙的生母佟佳氏,當時只是個普通妃子。此外,順治帝本人對福全的喜愛也超過了其他皇子。

原來一切還要從康熙幼年時得過的一場疾病說起。當時京城天花疫情嚴重,凡是傳染上天花病毒的人,基本都是九死一生。而幼年的康熙卻正好被傳染上了。但非常幸運的是,康熙竟然奇蹟般地從天花的“魔掌”中掙脫了出來。天花雖然死亡率很高,但如果被傳染者能夠痊癒,那將終身都免疫這種病毒。

大難不死,讓幼年的康熙獲得了皇祖母孝莊太后的格外寵愛。

順治帝最後時刻在立儲問題上猶豫不決。他個人更喜歡福全,但孝莊太后更喜歡玄燁。正當他舉棋不定時,洋教士湯若望的一番話讓他最終下定了決心。湯若望指出,當時天花疫情依舊嚴重,而皇子們都還年幼,身體抵抗力差。玄燁因為得過天花,因此不會再得此病。

於是,順治帝正式決定讓皇三子玄燁繼承帝位。

誰也不曾想到,一場差點奪走幼年康熙性命的疾病,卻在無意中使他幸運的登上大清王朝權利的巔峰。





學史泛舟


清世祖順治帝一生雖然近乎“專寵”孝憲端敬皇后董鄂氏,但私生活依然“豐富多彩”,一直也沒有閒著!除了孝獻後所生的榮親王之外,還和其他女人生下了七個兒子,這還不包括女兒……在孝獻後生下榮親王之後,清世祖大赦天下並公開宣稱“此朕第一子”!大有將榮親王立為儲君之意。事實上,在榮親王之前清世祖已經有三個兒子了,其中就包括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燁(清聖祖康熙帝)。清世祖如此高調,無非是想強調榮親王的與眾不同,所謂“第一子”大概其就是說榮親王是“嫡子”之意吧!其實,彼時的孝獻後還不是皇后,她的孝獻端敬皇后是死後追冊諡的,而且還打了折扣、不能系帝諡。



只可惜,榮親王根本無福消受,出生沒多久便夭折了。清世祖悲痛不已,甚至不惜違制、破例將這個夭折的兒子追封為了親王,即前面提到的榮親王。在榮親王之前,清世祖的庶長子牛鈕也已經夭折。因此,到清世祖去世時,皇次子福全其實就是事實庶長子!如果按照中國古代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作為事實庶長子的福全應該是第一順位繼承人!那麼,為什麼齒序比福全靠後而且同為庶出的清聖祖能夠後來者居上成為了皇帝呢?



被滿洲人拋棄的“嫡長子繼承製”

滿洲人入關之前和入關之後都沒有真正實行中原王朝長期實行的所謂“嫡長子繼承製”,康熙年間唯一的一次試水也以徹底失敗告終。在滿洲人心中,只有“嫡子優先”,卻沒有“嫡長子絕對優先”!這一點從後來清朝的皇位、爵位傳承事實中也能看得出。以怡賢親王胤祥為例,承襲怡親王爵位的是嫡出幼子弘曉,而齒序比弘曉靠前的嫡子弘皎卻只得了個寧郡王爵位,這就否定了“嫡長子繼承製”。但是,“嫡子優先”還是存在的,弘皎、弘曉皆為嫡出。胤祥的庶長子弘昌齒序最長,但因為是庶出,他沒有襲爵的權利,連寧郡王都沒份!換言之,福全的事實庶長子身份並不佔據太大優勢,又或者說根本沒有優勢可言!如果福全是嫡出,恐怕就真的沒有後來的清聖祖了。只可惜,他並不是。福全的生母雖然也姓董鄂氏,但此董鄂氏非彼董鄂氏,只是與孝獻後同姓而已。



童言無忌:“願為賢王”

這是傳播最廣的一個原因,福全兒時曾經對父親清世祖表示:“願為賢王。這件事的真假我們就不去糾結了,既然史籍上有白紙黑字,我們姑且就當是真的。僅憑孩童的一句無忌童言就徹底否決其皇位繼承資格,未免太過兒戲了!



不過,如果這件事是真的,清世祖放棄福全倒也可以理解。說出句這話,無非兩種情況:一、福全說的假話。二、福全說的真話。小小年紀就在自己父親面前耍心眼,這樣的兒子太可怕!作為父親,恐怕沒有誰會喜歡,不是嗎?如果福全說的是真話,那他就是一個沒有什麼野心和遠大志向、安守本分之人,當臣子絕對合格!可當皇帝,恐怕就不及格了……



外戚權勢對比

福全的生母寧愨妃董鄂氏雖然與孝獻後同姓,卻不是一家人。寧愨妃的父親喀濟咳只是一名長史,說通俗點兒就是王府的大管家(當然,人家是有編制的正式官員)!雖然是官員,但級別並不高,也沒有太深的背景。



反觀清聖祖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她的父親佟圖賴在順治年間官至正藍旗固山額真(都統)、禮部侍郎,爵封三等精奇尼哈番(子爵)!別小看這個子爵,在彼時的漢軍和漢臣中,已經非常高了。雖然佟氏家族自認滿洲土著,但因為漢化較早,一直被編在漢軍序列之中。一個世襲子爵與一個王府大管家相比,誰對皇帝更加有用?用腳趾頭也能想得出吧?清聖祖年幼,為避免輔臣專權、將皇帝變成傀儡,留下有些勢力的外戚撐腰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外戚勢力又不能過於強大,以免倒逼皇帝。而彼時的佟氏家族恰好滿足這樣的條件!既有背景、有勢力,但又沒有強大到可以倒逼、威脅皇權的地步。這一條,福全的姥爺喀濟咳是做不到的!



引發極度恐慌的天花

清世祖死於天花、孝獻端敬皇后死於天花、豫通親王多鐸死於天花……由於滿洲人對天花缺乏免疫力,清初死於天花的滿洲宗室、貴族比比皆是,彼時的清宮甚至到了聞天花色變的地步!清聖祖是不幸的,年幼時便罹患了天花。清聖祖又是幸運的,憑著自身超強的免疫力,清聖祖硬是挺了過來!除了臉上留下了一些“麻子”,一切恢復正常。



眾所周知,患過天花之人對天花是終生免疫的。換言之,挺過來的清聖祖再也無須擔心會重蹈自己父親清世祖的覆轍了。但是,福全並沒有患過天花,雖然後來的史實告訴我們,福全並沒有死於天花。但彼時的清世祖、孝莊文皇后卻無法確定!與其如此,倒不如買個保險,選擇已經患過天花並痊癒的皇三子玄燁!玄燁就這樣成了皇帝、成了後來的清聖祖。


農民工歪說歷史


小編問“清順治帝為什麼要把皇位傳於三子玄燁,而不是次子福全”。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將當時玄燁(康熙帝)的繼位背景說清楚,否則,讀者朋友就會困惑不解,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

順治帝有兩位皇后,第一個皇后是孝莊皇太后的侄女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的女兒。當時由多爾袞做主,訂娶。福臨與這個皇后不和,經常發生口角,冊封皇后兩年多一點就被福臨廢為側宮為靜妃,因不受順治帝寵幸,無子女。第二位皇后是前一個皇后的侄女,也就是孝莊皇太后的侄孫女博爾濟吉特氏,是科爾沁貝勒淖爾濟的女兒。雖然這個皇后比較賢德,但是福臨(順治)對這位新皇后仍不滿意。然而,這位皇后儘管得不到順治帝的寵愛,卻得到孝莊皇太后的信任,成功的保住了皇后地位。因為她也沒有兒子,所以,順治帝並無嫡子。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順治帝最為寵愛的董鄂妃(諡號孝獻端敬皇后)病逝於承乾宮,福臨陷入了痛苦之中,萌生了出家為僧的念頭。

在立儲君的問題上,順治帝病中曾考慮在自己的兄弟中選擇一個立為儲君,而孝莊太后堅決主張在順治帝的兒子中選擇一個做為儲君,得到了順治的認可。順治帝共有八子,長子和四子早年夭折(其中,四子是順治帝最寵愛董鄂妃所生)。五至八子在順治帝去世時年齡還太小,最大的尚不足五歲。適合繼承皇位的只有次子福全和三子玄燁,他們當時也只有八歲。由於順治帝福臨自己是六歲繼位,深知年幼的皇帝會受到權臣的欺壓(多爾袞攝政專權)。甚至皇位不保,所以,首先將五至八子繼承皇位可能性排除在外。因此,只能在福全和玄燁之間二選其一。

下面,我們將福全與玄燁做個對比:

第一、愛新覺羅·福全(1654—1703年),滿洲鑲白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初傑出的軍事統帥,順治帝次子,康熙帝異母兄,母親為寧愨妃董鄂氏(長史喀濟咳女。初為世祖庶妃。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四,尊封為皇考寧愨妃為皇考寧謐妃。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六月二十一日薨)。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佟佳氏(當時沒有封號)。他們兩個人的母親都是側妃。按說福全的母親董鄂氏地位要高於玄燁的母親佟佳氏很多,而且,董鄂氏還比較受順治帝的寵愛。但是,玄燁出生後,就得到了順治帝的歡心,也得到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喜愛(視如己出)。並且幼時由孝莊皇太后親自撫養,孝莊太后去世後,康熙在誦讀祝文時涕淚交頤,曾這樣說:“憶自弱齡,早失估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可見玄燁與祖母孝莊太后的感情至深。這一點是福全無法比擬的。


第二、福全的母親儘管是得到皇帝比較寵幸的寧愨妃董鄂氏(非那個皇貴妃、死後諡號為孝獻端敬皇后的董鄂妃)。怎麼能與的皇太后、皇后和佟佳妃相比呢?特別是孝莊皇太后權利、影響力和號召力是當時清朝廷內外無人能比的。有了孝莊皇太后的支持。這一點就算是“子因母貴”的福全也是無法與玄燁競爭的。

第三、玄燁、福全六歲的時候,他們倆偕同眾兄弟向父皇問安。世祖福臨問皇子們最想做什麼。其他皇子最大的才三歲,不能回答什麼。皇二子福全說:“願為賢王足矣”。玄燁卻道:“效法父皇,黽勉盡力”。於是福臨十分看重玄燁,在順治心目中,福全自然又差了一步。

最後、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順治帝臨終時接受洋大臣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選其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正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所以,這個正式的皇位繼承人自然非玄燁莫屬了。補充一點,福全的母親董鄂氏不是那個死後諡號為孝獻端敬皇后的董鄂妃,請讀者不要混為一人,回答完畢,謝謝!


聊以自娛2


玄燁之所以能夠當皇帝有三個原因。

第一他的奶奶孝莊的勢力在後面支持。孝莊從十三歲到盛京,中間經歷了多少驚濤駭浪才讓兒子坐上了龍椅,兒子卻因愛生痴執意出家當和尚,這讓孝莊十分絕望!她雖手握大權但她深謀遠慮格局很大,她緩放權輔佐孫兒沒有選擇做第二個呂后。之所以支持玄燁是因為玄燁和兒子順治登基情況一樣,都是帝年幼而母壯。但玄燁母家是漢人,家族勢力再大,也不能像正黃正藍這些旗手握軍權,萬一幼子坐上皇位,少壯的母親家勢力壓制不住,那麼玄燁的母親就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呂太后,後面的事情將不可收拾,大清才剛開始的基業也就此斷送。

第二玄燁自小就聰慧而少年老成善於察言觀色,屬於胸中有丘壑又波瀾不驚那種類型。他深得孝莊喜愛,可以說是在身邊長大,孝莊行事的手段能力對孫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他不用人刻意教,也能說出“將來和父皇一樣平治天下”這樣與眾不同的話來。

第三點,當時天花屬於不治之症,玄燁出過天花沒有夭折的後顧之憂,歷史證明孝莊眼光真毒,康熙終成千古一帝。





謙語謙尋文史錄


傳位給玄燁並不是順治帝的主意,而是昭聖太后和湯若望的建議。

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四,順治帝不豫,他曾經考慮過傳位給堂兄嶽樂,但是被生母昭聖太后和大臣們勸阻,只好選擇皇子。

順治帝一共有八個兒子,最寵愛的兒子,也是身份最高的榮親王夭折,其他七個都是庶子,沒有序齒,長子、六子、八子也和四子一樣夭折。

在順治要死的時候,只有十歲的二阿哥福全(生母庶妃董鄂氏),八歲的三阿哥玄燁(生母庶妃佟佳氏),六歲的五阿哥常寧(生母庶妃陳氏),二歲的七阿哥隆禧(生母庶妃紐氏)四個兒子。

這四個兒子,論生母身份,四位都是庶妃,誰也不比誰高貴,但是,其中二阿哥福全的生母董鄂氏和七阿哥隆禧的生母鈕氏都是滿洲人,比出身漢軍旗的佟佳氏和陳氏高檔。如果論家世,就佟佳氏的爹佟圖賴官職高,其他三位都是名不經傳,但官職再高出身漢軍旗是硬傷。

要是論年齡,二阿哥福全都十歲了,也更合適,綜合各方面,還真是二阿哥勝出。但是,福全和他爹順治一樣,沒有出過痘,就這一條,就讓福全和皇位擦肩而過。

順治帝就是小時候沒有出過痘,如今都24歲了,卻遭遇出痘性命不保,昭聖太后不得不考慮這一點。

四個皇子中,唯獨三阿哥玄燁出過痘,因此,昭聖太后在湯若望的支持下,勸順治帝立玄燁為繼承人。

因此,三阿哥玄燁才得到登上皇位的機會。

就是這樣。


猴格大人


順治是滿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六歲即位,在位十八年,二十四歲駕崩(有說是出家),其駕崩之時,皇子都還尚小,唯有次子福全和三子玄燁年齡稍長。

所以順治在皇位的繼承人上面,就僅考慮從這二人中選擇一位,若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標準來選擇的話,皇位應由福全來繼承,但清朝的皇位繼承不是按照這個標準來的。



例如皇太極本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其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順治皇帝亦如此,其是皇太極的第九子,所以順治在選擇皇位繼承人的時候,也未按儒家的嫡長子繼承製來選擇。

玄燁有三個方面是二哥福全所無法相比的:

其一、玄燁深得孝莊太后的喜愛,孝莊太后不但讓自己最信任的侍女蘇麻喇姑擔任玄燁的啟蒙老師,而且自己也經常親自予以教導,孝莊太后作為清初的無冕之君,其對玄燁的喜愛,是順治擇立新君不得不考慮的關鍵因素。



其二、玄燁得過天花,且痊癒了,天花在清初幾乎是不治之症,很多人是談之色變,但人只要得過一次,便對天花產生了免疫力,從此不會再患,為了帝國的新君不像他一樣短命,玄燁健康的身體,亦是成為新君的重要因素。

其三、福全的腿不好,這對於福全來說是致命的,因為皇帝是要君臨天下,成為萬民之主的,為了皇家的顏面,立一個身殘之人肯定不行,另外福全在讀書習武等方面,既沒有玄燁聰明也沒有玄燁用功。


福全沒有被順治立為帝國的新君,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福全自知能力遠遜於弟弟玄燁,所以曾向父皇順治表示過,自己願做一世賢王,無意與弟弟玄燁角逐皇位。

從後來玄燁即位後的功績來看,順治選擇三子玄燁來繼承皇位是正確的,因為順治時期的大清,並非國泰民安,而是內憂外患,民族矛盾尖銳,若即位之君無雄才大略,是極難讓立足未穩的清王朝繼續走下去的。


清史宴


作者筆下出文化,文化內涵見歷史,我是小作者,我來分享。


清朝有著許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各種不可思議事情層不不窮,關於順治為什麼僅僅讓八歲的玄燁繼承帝位,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

公元1661年,順治駕崩,歷史上有記載是死於天花。這個時候的順治,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了一個小孩子,也就是玄燁,沒有傳給福全。

分析一下順治可以傳位的繼承人,看清史得知,順治一共在位不到十八年,並且只生育了八個皇子。大皇子、四皇子以及六皇子早期夭折,也就沒有了下文,還剩下五個皇子。

在年齡上還要排除三個,因為年齡上相差甚多,只有二皇子福全以及三皇子玄燁,但立長不立幼的道理都知道,但為什麼順治選擇了玄燁呢?

分點概括:

1.勤奮好學,胸有溝壑的玄燁

玄燁深的孝莊皇太后以及順治的寵愛,是因為玄燁集百家所長,各種學問往往一看便知,順治皇帝看似對玄燁進行了放養,但是一直暗中關注,得知其勤奮刻苦。

順治定期會給皇子進行考試,就是為了考校其功課作業的進度,有一次在考試中,福全自認玄燁比他更適合當皇帝,自己願意成為賢王。

福全

玄燁年紀尚小的時候,被孝莊太后嚴格管理,不管做什麼還是一言一行,都是按照皇帝來培養的,自然有一顆帝王心,有能力也有野心。

2.年幼天花,終生免疫天花

年幼的玄燁,曾經患過天花病毒,為此差點就死了,但最後還是頑強的活了下來,在此之後,對於天花就有了很強的免疫力。

順治比較重視湯若望,湯若望稱小時候的玄燁得了天花沒死,就說明以後也不會得天花了,人一生只會得一次天花,這更加確定了玄燁的帝位。

很多傳言中,天花才是玄燁當上皇帝的關鍵,卻也並非空穴來風。

3.福全的缺憾,無心爭奪帝位

距傳說福全有一個眼睛出過問題,所以當時順治覺得福全不是一個“圓滿”的繼承者,所以就沒有立福全,這只是一部分。

上面提過其實福全內心想過的是淡然生活,心中根本不想爭奪這個帝位,對於治理家國天下沒什麼野心,故而主動跟順治說過,順治也就應允了。

結語:

以上就是為什麼福全沒有得到帝位,反而是三子玄燁得到了帝位的原因了。

玄燁也就是康熙帝,前期的才能自然是不用說,儘管後期一系列問題,但還是不能抹殺其功勞的存在。

題外:

《少年天子》之中,有人說:“孝莊太后看到大號(順治)被練廢了,然後從中汲取教訓把小號(康熙)練好了”,其實蠻有感觸,有時間可以去看看,能夠更加清晰知道一些具體原因。


筆下點史


作為一名父親,順治無論作何選擇都是正確的,畢竟皇位只有一個。但是作為一個有賢名的皇帝,選擇一個儲君那就需要拋棄自己的喜惡,從各方面來仔細衡量自己的選擇的繼承人是否達到標準。

在這方面順治努力做到最好,他相繼徵求了多方面的意見,進行了多方面的考量。

順治是1661年(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突然病危的,他此時首要的任務自然是先將養好身體,立遺詔說起來只是為了預防意外。

順治在當日將大學士麻勒吉和學士王熙召入宮內,至於商談了什麼,具體不清楚。王熙在他的筆記裡未敢透露,用詞極為謹慎,只是描述事情重大而已,以至於不敢多言。

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出,王熙的確是和順治討論了日後朝政大事,或許涉獵了嗣君人選問題。但是也僅限於討論,並沒有確立。這在數天之後,也就是正月初六晚上,王熙兩人又受到了召見可以看出。要知道,順治在初七時就病逝。

也就是說,初六晚上的會見是形成了定論,應該是由王熙執筆的。關於這份詔書,甚至可以說是順治的罪己詔,滿篇幾乎是順治自查自糾的過程,只是在末尾帶上了康熙,立為繼承人。

如果就此說順治與兩位大學士兩度會晤之後,就定下遺命,也顯得過於草率。

那麼,順治是如何在康熙還是幼小的時候,就篤定玄燁一定是這樣的長壽且睿智的聖君?他為何獨獨圈定了玄燁?

假如從結果往前推的話,順治的確做到了一個父親應當做的,也做到了一位皇帝應該做的。

繼位的康熙,雖然年僅八歲,依然坐穩了江山,降鰲拜,平三藩,收服臺灣,親征葛爾丹,平定西藏,抵禦沙俄,件件樁樁都是讓人歎服不已。更為關鍵的是,在如此戰爭頻發的時代,康熙竟然將永不加賦定為國策,是為藏富於民,與民共享太平的創舉。可謂文治武功,皆是令人稱道。

但是,僅從長了一臉麻子上說起的話,確實有些勉強。

四大輔政,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不但一顆麻子也沒有,作為首輔的索尼更是垂垂老矣,擔任首輔之初已是年近七旬,七十古來稀。順治對於這位已然是上下朝都要抱著藥罐子來續命的老臣,是不是應該更擔心四大輔政去其一,穩固的局面會失衡,從而危及皇權。

所以,麻子是出過天花的象徵,長命一說也確實佔些分量,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其實,順治還有其他選擇,當然不是他的子嗣,而是他的兄弟。太宗皇太極有子十一人,其中有7人在順治十八年之前過世,但是還有4人存留。分別是輔國公葉布舒,鎮國公高塞,輔國公常舒,輔國公韜塞。(爵位是日後康熙封賞的)

事實上,順治一個都沒有選擇。順治他之所以最終沒有選擇,是他明白這樣做的後果很嚴重,4人無不是子嗣眾多關係錯綜複雜且無一人出任旗主,雖然可以是長君,但是沒有威服臣屬的威望。僅有鎮國公高塞有些才能,長於詩書,年齡也適合,繼位之後偏於文治這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在此時南方有明室宗室未平定,文治只能是穩定之後的事情。

另一方面,順治出於對皇權血腥一面的敬畏,更是招到大臣們的反對,以及對母后孝莊之前遭遇的種種的忌憚,最終放棄了立兄弟繼承皇位的想法。

那麼,只能將時間鎖定在順治初二至初七之間,順治究竟見了什麼人來判斷推理順治是如何下的決定?

在清朝初期,還存在著議政王大臣會議這一制度,這一制度的創立本身就是協助或者審定國政,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在1615年(萬曆四十三年)創建,後經多次改進,形成一項固定制度。

順治的最後決議是會參考上述制度的商定結果,但在順治病重期間,商定的結果起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

關鍵還是在孝莊的身上。在順治的遺詔之中,著重描述了順治對待母后的做法有失妥帖,並將其一再提及,那麼孝莊的勸說自然對順治會有很大的影響。

朕自弱齡,即遇皇考太宗皇帝上賓,教訓撫養,惟聖母皇太后慈育是依。隆恩罔極,高厚莫酬,朝夕趨承,冀盡孝養。今不幸子道不終,誠悃未遂,是朕之罪一也。皇考賓天,朕止六歲,不能服衰絰行三年喪,終天抱憾。惟侍奉皇太后順志承顏,且冀萬年之後,庶儘子職,少抒前憾。今永違膝下,反上廑聖母哀痛,是朕之罪一也。

其實,康熙被立為帝,孝莊算是早有“預謀”,並且苦心經營。康熙回憶孝莊是如何教育他時,這樣說到。

朕自幼齡學步能言時,即奉聖母(孝莊)慈訓,凡飲食、動履、言語,皆有矩度。

可見,孝莊在順治未確立嗣君時,已是心有所屬。而早在康熙未出生前,孝莊就早已認定康熙的母親佟妃,身懷龍子,並且大作宣傳。

順治十一年春,(佟)妃詣太后宮問安,將出,衣裾有光若龍繞,太后問之,知有妊。謂近侍曰:“朕妊皇帝實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