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为何当场哭到吐血?

史学达人


李鸿章,安徽人,晚清名臣。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执行者之一,是晚清淮军及北洋水师的最早创始人及最高统帅;在电视《走向共和》当中,当八国联军打进京城,慈禧带着光绪逃跑,留下了处理后事的李鸿章独挡一面。结果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9个月后,便在北京城病逝。当慈禧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时,当场崩溃。这是为什么?下面听听有书君的几点分析:

1.从国家角度出发,他是晚清最后一根稻草

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大清几乎已经病入膏肓。李鸿章作为晚清的重臣,想要保住大清王朝,在当时以退为进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于是,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马关条约》通过卖国的方式获得了列强的支持,并且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以牺牲小利为大清王朝获得了续命的机会。

其次,他派遣学员到日本学习建立了北洋水师,淮军,他以夷制夷的手段将其高明的外交手段更是展露无遗。在晚清,他当数洋务第一人!如果不是李鸿章,恐怕大清早就被取而代之。

2.英雄断臂的悲哀

李鸿章自上位以后,可谓是慈禧的左膀右臂,几十年来任劳任怨地为慈禧分忧解难。不管是在面对国内的危机,还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他都挺身而出,站在第一线。

成了慈禧名副其实的代言人,也为她背了不少的黑锅,并且签了多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以至于慈禧对他也是极为的依赖,所以,当她突然听到李鸿章病逝的消息,就好像英雄断臂一样的难过。

3.出于政治目的,安抚群臣

李鸿章也算是元老级大臣,曾经为了慈禧担下“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的骂名,更为其挡下了敌人的子弹,数次将困境中的慈禧转危为安。

对于李鸿章的鞠躬尽瘁,很多人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慈禧自然也是。这样的晚清重臣死了,慈禧自然要伤心一番,越是情真意切,越能说明她对臣下的爱惜,同时也借此收买更多的人心。

综上几点,慈禧太后之所以会在听到李鸿章去世的消息时崩溃,一是她对大清未来的担忧,二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没了,最后她也想借此收买更多的人心为大清续命。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先还原一下标题的这个场景是出自于某瓣评分相当高的历史剧《走向共和》中的一段戏份,走向共和这个剧可以说是最接近真实历史的一场大戏,当时还原的场景是这样的:在当时的时局下,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带着光绪跑路了,留下了处理后事帮慈禧擦屁股的李鸿章,在万难的环境下,李中堂与庆亲王代表清廷签了《辛丑条约》,这才把战事稳定了下来,而慈禧终于结束了逃亡的生涯,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家了,当慈禧带着小傀儡光绪做火车到达直隶的保定府站时候,慈禧还饶有兴致的下车检阅新军将领袁世凯的新式西洋乐队,正在这载歌载舞之时,一个太监跌跌撞撞的跑到了慈禧的跟前,手上拿着一份万急的电报,当慈禧拿着电报在车厢内看完的时候,脸色大变,精神恍惚,腿脚不稳,只见两行热泪从双目喷涌而出,这个时候李莲英带袁世凯进来觐见,慈禧已然失神,过了好一阵才和袁世凯一字一顿的说出:李中堂故去了。。

李中堂能得到慈禧的热泪演绎,正史上应该是极有可能的,大致分析几点原因与各位聊聊

这第一点,于人情,一个身边的老朋友,经常打交道,突然有一天告诉你他死了,你再也见不到了,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心静如水,难免会唏嘘,这第二点,李中堂号称是大清的裱糊匠,于慈禧亦臣亦友的共事了几十年,可以说清末的这些国际大事,李中堂都参与其中,兴洋务,办实业,办海军,兴新军,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慈禧分忧了极大部分,可以说没有李鸿章的一己之力的支撑,大清早挂了,这样尽心尽力的辅佐,可以说在慈禧的心中,李中堂已经是友情大于君臣之情了,这样的中兴之臣,亲密战友的去世,慈禧怎能不悲伤。

这第三点,慈禧毕竟是一个女人,心里有最柔软的那部分,一个能为她背锅到死的人,在大清朝实属罕见,那些皇族王爷们更是欺上瞒下,都在为自己的小家庭做着打算,能贪一两是一两,而李鸿章则忠心耿耿的背锅挡箭,来了洋人,我谈,合约我签,就算是谈判也是李鸿章一人顶上,能做到这些的,慈禧一朝,恐怕是寥寥可数。

慈禧心中认为,李中堂的故去,大清朝再难找一个这样的人为她支撑危局了,故而每想到此,肯定是伤心备至。所以慈禧的崩溃是内心的真实反映也不足为奇了。


老猪的碎碎念


再怎么说慈禧也还是个人,同样有喜怒哀乐,奕訢和她勾心斗角一辈子,死后慈禧不也是哭得稀里哗啦的么,至于是哭奕訢-这个忠于满清,多次挡她财路的人,还是哭那终将逝去的青春那就不好说了,奕訢对于她来说也是人生中一份重要的记忆。李鸿章也是如此,慈禧到底是哭一个“忠臣良将”呢,还是为失去一个顶级背锅侠而痛苦呢,恐怕兼而有之。

奕詝跑掉,知道用奕訢“挡子弹”,完全不顾弟弟死活。慈禧闯祸,荣禄抗命逃去保定,于莲池书院避祸,慈禧知道让李鸿章堵枪眼和洋人和谈,这夫妻俩都喜欢把他人扔进不知死活的局里,可见所谓的悲痛,即便有,也不会太多,吐血就更不会了,即便吐了估计也是学奕詝喝鹿血喝呛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和荣禄一起逃命的崇绮,家里被八国联军糟蹋的一个活人都没有了,自己也在悲痛中自尽,可见当时列强的丧心病狂,李鸿章去了不会死?不好说,可以说慈禧当时是把李鸿章豁出去了,完全就是顶雷,他的死活,对慈禧来说是无所谓的。

光绪二十七年,公历1901年11月7日的黎明时分,贤良寺钟声传来,料想不久人世提前穿好寿衣的李鸿章去世,终年78岁(虚岁79),鲜血已经快要吐尽,话也说不出来,有人说他当时放不下江山社稷,有人说他放不下一家老小,反正临终时就一直睁着眼睛不愿闭上,周馥就跟边儿苦劝:您还有啥放不下的事儿,不忍离去呢?您经手而没有完结的事儿,我们去办,您就放心去吧。李鸿章听到这话,强睁双眼张嘴却无法发声,泪流满面,最终带着遗憾郁郁而终。

为何说他郁郁而终呢?

①从发病到死亡,三年左右的时间里,当时北京的买卖生意大多关张避祸,所以李鸿章的药可着全北京也抓不齐,从这点来说李鸿章心里不会不憋屈的,从小民的状态就能看到国家的兴衰。

②自己的病严重的什么程度,李鸿章自然心中有数,但要命的是列强们也有数,这就麻烦了,在李鸿章临死这几年,列强出于对其生命的“担忧”,活活把他往死里逼,说是探病其实那是顺带着的事,主要目的还是想趁着李鸿章没死,马上签字画押出让利益,李鸿章心里有气可也不敢言语,所以就想出了让列强狗咬狗的一招,都想要利益是吧,但是你们的要求有重叠部分咋整呢?所以你们先咬,有了胜负再来我这儿“探病”。

李鸿章死的时候,慈禧正美滋滋的走在回京路上,心情不错的她不忘给李鸿章发了一道圣旨安抚,说李鸿章为国操劳积劳成疾,赏你假期十天安心养病,现在大局已定,我是要赏你的,并且对你另寄厚望。甭问,肯定还是背黑锅的事呗。

病重的李鸿章是再也背不动这黑锅了,撒手而去后,满朝悲痛,慈禧的态度?“震悼痛惜”而已,绝不至影响回銮的上佳心情,哭哭也就算了,不过死后待遇还是蛮对得起李鸿章的,但逝者已矣,大清国祚也没剩下几年,虚名何益,还不是和李鸿章的巨额资产一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在李鸿章去世的时候,很多政敌都老泪纵横,也不知道是真悲痛还是高兴坏了,反正人都死了,也就没人再喋喋不休的弹劾李鸿章了,所以慈禧对李鸿章的嘉奖也没人提出什么异议。

李鸿章受到什么“殊荣”呢?太傅、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北京及全国多地为他建祠,政绩交国史馆记录在案,并特准李经述侯爵袭承。


古今通史


李鸿章是慈禧的老情人,老情人去世当然是要伤心的。

话说1898年9月,《纽约时报》消息:9月22日上午,中国的慈禧太后与一位最有声望的政治家李鸿章举行了结婚仪式。随后,他们将乘火车到天津,然后坐船到旅顺度蜜月。



在国内,慈禧与李鸿章有染的消息传得是沸沸扬扬。咸丰驾崩时,慈禧才二十六岁,年轻守寡,耐不住寂寞,李鸿章便成了她的情人。

这是真的吗?不清楚。不过既然传得有鼻子有眼,或许是真的吧。慈禧是太后,大清的实际掌权人,破坏她名声的话不能随便说,被查出来是要杀头的。国内不敢说到国外说呗,于是就有了上面的那条消息。

无风不起浪,社会上怎么就没有传出慈禧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有染,如果慈禧太后和李鸿章关系不好,不可能有这样的消息。



看看李鸿章和慈禧好到什么程度:

太平天国运动被平定,曾国藩的湘军裁撤了,李鸿章的淮军不但没裁还增强了,部分被裁的湘军进了李鸿章的淮军。

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逃往西安,她想回鸾得有人和外国人谈判,卖国也得有人商量好再卖,不然外国人不买,非要严惩主犯怎么办?慈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鸿章。慈禧向十一国宣战,李鸿章是反对的,他带头弄了个东南互保。而且谈判,签订卖国条约,那是要挨骂的,她怎么能保证李鸿章一定能帮她摆平外国人?两人关系好嘛!

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坚决不同意与日本开战的。仗打败了,慈禧又派李鸿章去谈判,去签卖国条约,去挨骂,去替慈禧背黑锅。以李鸿章的聪明怎么可能让自己留下历史的骂名,不就是和慈禧关系好嘛!



一路分析下来,似乎李鸿章和慈禧真有点不正常男女关系。捕风作影,八卦就是这么来的。实际上慈禧和李鸿章一个在深宫,一个在外朝,根本不太可能有男女关系。不过李鸿章和慈禧情感上靠得近这是不可否认的。

他们是狼和狈的关系,在卖国这件事上,他们狼狈为奸,李鸿章替慈禧背黑锅,并不白背,换取的是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失,保住的是自己的荣华富贵,同时也保住了慈禧的荣华富贵。

李鸿章有能力背黑锅,而且心甘情愿替慈禧背黑锅,这样的人满大清朝除了李鸿章找不到第二个人。李鸿章死了,以后再需要卖国的时候,她去找谁啊?再遇到这样的坎自己能过得去吗?想想对自己帮助极大的李鸿章,再想想未卜的前程,她怎能不崩溃!

我是豫有得,喜欢就加个关注吧!


豫有得


慈禧听到李鸿章去世,之所以吐出血来,那是因为大清失去顶梁柱。他在时,清廷尚有威望,毕竟真正像他那样有灵魂、有担当的人,在中国已经不多了。

当时的中国饥寒交迫,思想相当落后。真正有灵魂、有担当的人除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冯子才、左宝贵、邓世昌外,再没有其他人。尽管当时的清政府相当腐败没落无能,在捍卫国家权益时,立场坚定、强硬。

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浪潮中,李鸿章代表中国以最大限度减少领土损失,只割一点土地其余赔款,在他的硬撑下极大的保全了疆土。

甲午战争中,日本提出无理要求被李鸿章严厉提出抗议,并呵斥伊藤博文的行为。尽管最后签订《马关条约》,日方也不敢越界做出格的事,以免点燃火药桶。

尽管当时的大清国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般的强国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当时的意大利也是西方列强中的强国,傲慢无礼,被慈禧呵斥,最后乖乖的道歉。

虽然大清国内动荡不安,李鸿章凭自己的智慧平息了太平天国、捻军叛乱,巩固了国家安全。外交上与列强针锋相对,被伊藤博文称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他眼光明锐,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开展洋务运动。并总结经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尽管最后洋务运动的成果,在甲午战争中泡汤了。李鸿章作为一名外交家,丝毫没有妥协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了让步,最后遭到国内民众的谩骂。1901年在签订《辛丑条约》后,李鸿章走完他的传奇一生,享年79岁!

李鸿章走后,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在国家危难当头,真正能站出来谴责西方殖民的外交家,除李鸿章外没有其他人。

这正如日本人所说: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白貓視天下


于公,国家失去了肱骨之城,于私,慈禧失去了最信赖的人,两人主臣40年,慈禧无论于公于私,失声痛哭也是人之常情。

于公

李鸿章被西方成为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是德国的宰相,首席外交大臣,李鸿章巅峰时期也差不多,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政治局常委),直隶总督(相当于京津冀三省市的军政最高长官),北洋通商大臣(相当于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等集合),又手握国家最精锐,装备最精良的海陆军,地位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远高于军机处首席大臣。

后来甲午战败,虽然被罢黜不少官职,但是依然保留着文华殿大学士的职务,后来依然是封疆大吏两广总督。最后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廷恢复了李鸿章一切官职。

虽然李鸿章对外一直主张妥协政策让人嗤之以鼻,但是不得不承认,李鸿章对清王朝作用很大,慈禧虽然权谋手段比较高明,但是对政治、经济、洋务、军事是一窍不通,全靠李鸿章的支持,可以说,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人为慈禧保驾护航。

李鸿章去世了,相当于断了慈禧双臂,慈禧对于未来估计是一抹黑,能不哭吗?

于私

李鸿章是慈禧专权的坚决拥护者,清末实力派大臣众多,比如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胡林翼、沈葆桢等等等,但是慈禧唯独最信任李鸿章,因为慈禧的心意,李鸿章没有不懂的,举个例子,左宗棠是清末不逊于李鸿章的人物,但是地位一直没有李鸿章高,就是因为左宗棠办事过于强硬,与慈禧的心意不太符合。

而李鸿章就不同了,对慈禧的主张不仅坚决支持,还帮助慈禧对抗反对派,后来与八国联军谈判,八国联军坚持一定要惩治以慈禧为首的百余名满贵汉臣,李鸿章据理力争,最终保下了慈禧太后,这份忠心,慈禧能不懂吗?

李鸿章去世了,慈禧身边还有这样的人吗?没有了,慈禧能不哭吗?


曹老师xixi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值得留下浓墨重彩(不管你是否喜欢他)的人物,他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人 )之一,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与领导者,缔造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在当时,西方人把中国的大清重臣李鸿章、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德国首相俾斯麦放在一起,美誉为“当世三杰”!




上世纪初,晚清帝国已积重难返,早处风雨飘摇之中了,如一位千疮百孔的病者拖着病入膏肓的身躯,在作垂死挣扎;生死危亡之际,曾经目空一切的满清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开始启用李鸿章等等汉族大臣,


甲午战争以中方失败而告终,耄耋之年的李鸿章亲赴日本,他忍辱负重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期间遭到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分子的刺杀,子弹射伤脸颊,他以此据理力争,日方迫不得已减少了是1亿白银的赔偿,伊藤博文认为李鸿章是大清国中:“唯一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连强盗都佩服的人是有份量的。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惶惶不可终日,携带光绪落荒而逃,又留身患重疾的李鸿章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与列强讨价还价,李鸿章深知这是趟浑水,最终仍旧无法逃避赔款割地的结局,但他把自己的命运早交给了大清帝国,纵使是为慈禧太后背锅,此时打掉牙也要吞尽肚里,他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完全在意料之中,拉锯式的谈判进行到最后,又形成了丧权辱国的一纸条约!之后,国人,尤其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一群读书人,对他的指责、诅咒、谩骂声铺天盖地、不绝如缕,尽管预测了有此结局,但风烛残年的李鸿章的病体仍经受不住“汉奸、卖国贼”的“桂冠”之重,于内疚、羞愧、悲愤之中一命呜呼了。


离世之前,即1901年11月,李鸿章自知大限将至,就以上奏折的方式给慈禧写了一封信,主要内容是说明自己的身体状态,自己为大清所做的工作所处状态,似乎言公事,其实在表忠心,体现了自己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工作精神,再表示个人行将就木,以后不能为慈禧分忧囯事了,最后,语重心长地给慈禧留下了些许建议,写完后便命人为自己穿上了寿衣,

1901年11月7日去世。

慈禧为何当场崩溃?

1.她知道李鸿章驾鹤西去后,再也没有哪条忠诚的走狗来替自己背黑锅了,李鸿章生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是自己的授权完成的,而李鸿章被骂的狗血喷头,背负了千古罪名,他依然委屈求全、逆来顺受,任何时候都没出卖自己,临行前还替自己设想,并留下建议,这样的人再也不会有了,为此心生惋惜。

2.李鸿章是出将入相的人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等方面功不可磨,为慈禧解决了很多实际、烦心事物;他的外交手段高明而巧妙,折服了众人,他是晚清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能力超群,慈禧念及君臣之情,黯然神伤。



3.慈禧看了李鸿章奏折后,又将满朝文武大臣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这些人平时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争名夺利是英雄,欺上瞒下是精英,谁能与文武双全的李鸿章相比?什么荣禄、什么奕欣,都是自私自利的人,平日所思所虑无关国计民生,将来,再有国难,我靠谁,这位孤寂的老妇人,对未来充满忧虑,引发了强烈的“国难思良将”的情怀,最后嚎啕至崩溃状态!


希望星晨58298869


慈禧一生见证了太多的亡故,咸丰、同治、恭亲王、曾国藩等等,要说谁的亡故让慈禧最悲痛,那大概要算是李鸿章了。

李鸿章是在慈禧回銮途中骤然病逝的,因为八国联军入侵,两宫西狩,两宫回銮是皇家的耻辱,所以慈禧一逃一回的具体形迹,官方史书上并无详细的记载,大多是泛泛而谈,目前所知最为详尽的记载,当属吴永所著的《庚子西狩丛谈》。

李鸿章病逝的消息传来时,慈禧刚到荥阳。这里有一个细节值得说一说,未到荥阳前,因为不通电报,慈禧与京城联系只能通过探马六百里加急,荥阳为了迎驾,刚连接了与省城开封的电报线,结果慈禧接到的第一封急电便是关于李鸿章的噩耗。

一个人死后,各方的态度最能反映此人的历史成色,吴永在《庚子西狩丛谈》中就详细记载了慈禧一行初闻李鸿章病逝时的情景,这应该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记录——

“旋得京师来电:合肥相国,已于今日午刻逝世。得此噩耗,兀如片石压入心坎中,觉得眼前百卉,立时皆呈惨色。闻两宫并震悼失次,随扈人员,乃至宫监卫士,无不相顾错愕,如梁倾栋折,骤失倚恃者。至此等关键,乃始知大臣元老为国家安危之分量。想此时中外朝野,必同抱有此种感想;即平时极力诋毁之人,至此亦不能不为之扼腕?公道所在,殆不可以人力为也!公之隆勋伟绩,自表表在人耳目。晚年因中日一役,未免为舆论所集矢。然自此番再起,全国人士,皆知扶危定倾,拯此大难,毕竟非公莫属,渐觉誉多而毁少。黄花晚节,重见芬香,此亦公之返照也。”

至于慈禧的的悲痛,得知李鸿章病危的时候,她就一边流涕,一边忧虑自语:“大局未定,倘有不测,这如此重荷,更有何人分担。”

可以说,李鸿章病逝之时,有两点是世人公认的,扶危定倾,非公莫属;鞠躬尽瘁,公亦不负。

<strong>而要说到李鸿章对于慈禧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两人究竟是怎样的君臣关系?

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朝堂上,两人之间一直存在着惺惺相惜的默契,并在长达三十余年的时间里相互信任,互相支持,最让慈禧难以释怀的是,李鸿章一生都是忠于慈禧,维护慈禧,关键时刻能站出来为慈禧背黑锅的。

就近而言,清廷全权代表李鸿章与奕劻与英美日俄等十一国列强就庚子事变进行和谈时,因为有李鸿章的据理力争,列强才勉强同意对在义和团事件中应负主要责任的慈禧不再追究,并保证在“惩办祸首”的条款中不提及她的名字。

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李鸿章不是极力维护,而是借和谈煽阴风点暗火,慈禧这辈子恐怕再难回到京城,更别提重新执掌朝政。

这种患难下的忠心有多重要,慈禧怎能不知,正如她所言,大局未定,一旦失去李鸿章这样的“定海神针”,怎么收拾应付残局,慈禧是真的没底,所以当她听闻李鸿章病故后,她的悲痛不是逢场作戏,而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再朝前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慈禧在顽固派的蛊惑怂恿下,丧失理智地向十一国宣战,最终将大清王朝这座纸糊的屋子捅破。

据说,正在两广总督任上的李鸿章得知这一消息后,顿时罕见地捶胸顿首,痛哭流涕。当来自北京的电报要求南方各省北上勤王时,李鸿章虽然违抗圣旨,支持了“东南互保”,但从本质上讲,此时的李鸿章只有苦心,没有反心。

在避免东南免遭战火蹂躏的同时,李鸿章内心虽不情愿再次为清廷背黑锅,但因为对慈禧的忠心,对清廷的忠心,他最终还是毅然北上,最后一次担起了匡扶社稷的重任。

都说李鸿章是个拼命做官,一生追求富贵权势之人,但此时他的生命已经步入倒计时,再追求这些对他而言已经没有意义,如果抱着明哲保身的心态,他是可以甩掉这次黑锅的。

因此,说此时的李鸿章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臣操守,那是客观的。

所以说,李鸿章病故后,慈禧的悲痛还包含着一份深沉的敬重。

说实话,为清廷最后效命的李鸿章的确让人尊重。

正是在他的游说、拖延下,列强要求的赔款额才从10亿两降到4.5亿两,虽然最终的数字带有明显的侮辱性质,但李鸿章的努力是毋容置疑的。

更让慈禧以及世人动容的是,李鸿章这次背黑锅悲恸到了极点。签完字回家的路上,他就开始大口吐血,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痛定思痛,心有不甘的李鸿章在病榻上给朝廷上了最后一道奏折,内中尽是泣血忠言——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1901年11月7日午时,病入膏肓的李鸿章撒手人寰,享年78岁。

再说慈禧的悲痛,从某种意义上讲,说她和李鸿章是政治伴侣亦不为过。

因为这种政治上的亲密关系,西方列强一度真的认为李鸿章与慈禧是情侣。

1898年10月20日,大名鼎鼎的美国《纽约时报》就曾刊登过这样一则政治新闻——“李鸿章结婚了吗?”

其中的内容虽然荒诞,但荒诞的本身却极具象征意义:“中国年轻的皇帝陷入了极度的沮丧与愤怒之中,因为他的母亲、中国的皇太后,于1898年9月22日上午再次结婚了,她在一个名叫新发的小庙中嫁给了中国最具声望的政治家李鸿章。随后,这对新婚的老夫妇乘火车前往天津度蜜月,为了防止他人追随,他们还将沿途经过的铁路均予拆除------这对吸引全世界目光的新婚夫妻,他们将在旅顺港口度过一段幸福时光,据说,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避免皇帝本人的尴尬,也是为了消除另一位政治家荣禄的愤怒,尽管皇太后曾经两次怀上过荣禄的孩子,但最终,这位风韵犹存的皇太后成了李鸿章的个人收藏品------”

两年后,当八国联军攻入京城,联军统帅瓦德西还拿出这份报纸盛气凌人地向李鸿章交涉,要求后者交出慈禧太后。

可见在西方列强眼中,慈禧虽然是“君”,但李鸿章却是保护她的“臣”。

如今李鸿章病故,慈禧怎能不伤心落泪。


黑句本


只要是大清国遇到事了就是找李鸿章总能处理妥当,甲午战争,大清败了,李鸿章出使日本,少赔了一亿两白银,八国联军侵华,要把慈禧作为祸首,李鸿章全力周旋,文武大臣死了数百,慈禧却没有在战犯名单上。综上所述,李鸿章总能力挽狂澜,且忠心耿耿,这比张之洞和朝堂上那些只会傻大空话的腐败贪官强太多,实为东方脾斯麦,唯一可与列强一争高下之人!


李鸿章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在前几十年国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十分容易理解,那么多卖国条约,又是赔款又是割地全是你李鸿章签订的,一个词:卖国贼。但随着我们看待历史的角度越加客观,对李鸿章的史料更多的解密,对李鸿章的评价就开始更加客观和立体。或者当时西方人对他的说法更加全面。

在慈禧太后得知李鸿章去世而情绪崩溃也是意料之中的。李中堂号称是大清的裱糊匠,于慈禧亦臣亦友的共事了几十年,可以说清末的这些国际大事,李中堂都参与其中,兴洋务,办实业,办海军,兴新军,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慈禧分忧了极大部分,可以说没有李鸿章的一己之力的支撑,大清早挂了,这样尽心尽力的辅佐,可以说在慈禧的心中,李中堂已经是友情大于君臣之情了,这样的中兴之臣,亲密战友的去世,慈禧怎能不悲伤。其实慈禧和李鸿章的关系比较的默契,慈禧不光光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伤感,他们之间已经凌驾于主仆之上。 他们一同携手,经历了风风雨雨,面对突然失去李鸿章,如同失去左膀右臂一般,慈禧太后比较痛惜。可见李鸿章在慈禧太后心中地位。不是所有人都能替代李鸿章,慈禧失去了可以支撑晚清大局的人,李鸿章对国家也是比较忠心的。当时慈禧太后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大老二爷


电视剧《走向共和》有这么一组镜头,李鸿章和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把慈禧太后从罪魁祸首的名单上去除,慈禧终于能和光绪从西安风光回京了。

到达保定车站,袁世凯隆重欢迎,军乐队高唱“凯歌”,接受慈禧的检阅,漂泊一年多的慈禧心情大好,对西洋乐器充满好奇,突然有一人大叫太后、太后,不顾礼仪扑到慈禧面前,递上一封电报。

满脸欢喜的慈禧拿到电报,还没有看完,就脸色大变,踉踉跄跄的向火车上走去,几欲摔倒,幸亏一根柱子扶着,进入车厢,两行清泪不断留下,不停抽泣,一会儿,袁世凯登上火车面见太后,李莲英叫了两声,慈禧才反应过来,慢慢转头,一字一顿朝袁世凯说:李中堂过世了......

这是经过艺术加工过的电视剧,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梁启超著的《李鸿章传》中写到“遂瞑焉长逝,享年七十八岁。行在政府得电报,深宫震悼。”光绪皇帝奉慈禧懿旨发上谕,“遽闻溘逝,震悼良深”。

从中可以看出,朝廷对于李鸿章的死是没有心理准备,慈禧崩溃倒不至于,当年她痛失老公、独子,也没有见到她崩溃,但是伤心流泪是肯定的。

“太后及帝哭失声,辍朝”,随行人员“无不拥顾错愕,骤失倚恃者”。

有一句话道出了她的伤心之处”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这才是她的心里话,由此也可以看出李鸿章对于大清的重要程度,在慈禧心中的地位。

对于李鸿章的死,朝廷给予的谥号是”文忠公“,这样的表彰是很高的,整个大清国276年只有9个人获得”文忠“的谥号,也算是对李鸿章一生对大清王朝忠心耿耿的准确评价了。

纵观慈禧和李鸿章几十年的主仆关系,慈禧为他痛哭流泪也是合情合理的。

李鸿章能力出众。在晚清诸多汉臣中,李鸿章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他人情练达、讲究实际、足智多谋,和慈禧之间有较多的共同语言,李鸿章是”自强运动“的骨干力量和马前卒,他提倡西学、送留学生出国、组建新军、北洋水师、创办洋炮局、扩建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并先后创办一大批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个行业,经营方式上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对于促进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晚清诸多官员中少有的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意识的人,他之所以能做出如此成就,与慈禧的支持分不开,其实,慈禧一直是自强运动的领导者,她清楚的知道,李鸿章的这些举措是为晚清续命,而不是断了清朝的命。李鸿章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慈禧的接近,赢得了她的好感,两人之间在以后的岁月中建立了信任和不解之缘。

李鸿章忠心耿耿。慈禧和李鸿章有很多共同点,两个人都属羊,李鸿章比慈禧大一轮,慈禧很欣赏李鸿章,在她眼里,诺大一个朝廷,大多数都是迂腐无用的书生,真正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并忠心耿耿的,首屈一指还是李鸿章。这个人很聪明,一点就通,因此,慈禧对李鸿章很信任,李鸿章医生遭遇很多次危机,他的对手收集证据、罗织罪名,一直想要置他于死地,关键时刻,保护他的都是慈禧。所以,李鸿章对慈禧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士为知己者死“,他对慈禧还有报恩的一面。

对朝廷,李鸿章私下里也发过牢骚,说过怪话,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头脑清醒,坚定的支持朝廷,他晚年经手签订了30多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被人们视为汉奸,但是,军人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别指望外交官在谈判桌上拿回来,洋人要打慈禧的脸,只不过李鸿章把脸伸过去了。

慈禧毕竟是一个女人。纵观满朝文武,哪个不是欺上瞒下,自打小算盘,能贪一两是一两,唯有李鸿章忠心耿耿的背锅挡箭,洋人来了,我谈,合约来了,我签,能争一分是一分,能省一点是一点,大清国能为慈禧做到这个地步的,恐怕只有李鸿章一人了,作为女人,她心中也有最柔软的部分,一个为她背锅到死的人,一个老部下、老战友、老朋友去世了,从此再没有人为她分担忧愁,当她的挡箭牌了,她的伤心和流泪,应该是真的。

李鸿章尸骨无存

1903年,去世16个月后,李鸿章遗体运回家乡合肥,葬在东乡夏小郢(今大兴集),和夫人赵小莲葬在一起,这里距离老家磨店只有10公里,宋朝名相包拯也葬在这里,在他心中也希望能像包拯一样青史留名,但历史远非他能想象的到。

1958年,大炼钢铁,李鸿章的墓被挖开,据说,打开棺木的时候,这位晚清重臣身穿黄袍马褂,尸骨未腐,面色安详。

狂热的人们用绳子拴着李鸿章和他妻子的尸体,挂在拖拉机后游街,直到尸骨散尽。

而现在的李鸿章享堂是2004年落成的,除了一些老旧石碑外,都是新作的”古董“,围墙外则是钢铁厂,这样的命运安排,也算是对大办洋务炼钢铁的李鸿章的一点安慰吧。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