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么过的?

百晓生猫哥


1908年11月15日是慈禧的最后一天,也是光绪去世的第二天。对北京人来说这是漫长的一天,对慈溪人来说这是漫长的一天,这一天发生的事情是正常和不正常的。慈禧太后最后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在他死前,他在短暂的时间里说了这样的话。午饭后,慈禧突然感到不适,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她似乎预感到她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所以她很快召集了一次紧急会议,起草了一份遗诏。部长们早上刚从会议中回家,但是他们的臀部还没有热,慈禧太后匆忙召集他们去皇宫唠叨了半天。她对人群说,“这不正常。最初的说法是:“放下窗帘听政府的话是无助的。我死后,我必须遵守祖传制度,禁止妇女从事政治工作。此外,我必须警惕明末的事情,禁止宦官掌权。“她也知道,此时清廷摇摇欲坠,建筑会倒塌,再也无法忍受第二任慈禧太后的折磨,所以她说了这样的话。



云淡风轻还有谁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1908年11月15日是慈禧的最后一天,也是光绪去世的第二天。对北京人来说这是漫长的一天,对慈溪人来说这是漫长的一天,这一天发生的事情是正常和不正常的。慈禧太后最后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在他死前,他在短暂的时间里说了这样的话。午饭后,慈禧突然感到不适,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她似乎预感到她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所以她很快召集了一次紧急会议,起草了一份遗诏。部长们早上刚从会议中回家,但是他们的臀部还没有热,慈禧太后匆忙召集他们去皇宫唠叨了半天。她对人群说,“这不正常。最初的说法是:“放下窗帘听政府的话是无助的。我死后,我必须遵守祖传制度,禁止妇女从事政治工作。此外,我必须警惕明末的事情,禁止宦官掌权。“她也知道,此时清廷摇摇欲坠,建筑会倒塌,再也无法忍受第二任慈禧太后的折磨,所以她说了这样的话。

李莲英恰到时候的来到了老佛爷跟前,汇报光绪葬礼的安排。李莲英一边认真汇报,一边仔细观察躺在太师椅上慈禧的表情。虽说光绪的死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李莲英也不敢有半点马虎。李莲英知道:晚年的慈禧,非常渴望天伦之乐和来自家庭的温暖。光绪虽是慈禧的侄儿,可慈禧一直将其视为己出,当亲儿子待,辅助其登上皇位,给他权力。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光绪不但不领情,还非要和慈禧对着干。这让慈禧一直耿耿于怀,毒死他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见慈禧没有任何反应,李莲英继续汇报。讲着讲着,慈禧仿似出现了回光返照,从太师椅上坐了起来,大声说道:“后宫不得干政。”然后重重的躺下。没多久便死了。

然后便倒头昏睡过去,这一睡再也没有醒来。慈禧死后,葬礼规模十分庞大,出殡那天,街道两旁人山人海,单单慈禧的灵柩就需要几百个强壮的汉子轮流抬着,更不要说其他的金银珠宝了。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这是74岁的慈禧人生的最后一天。在大清皇宫西苑的仪鸾殿内,慈禧像往常一样6点就起床梳洗打扮,尽管在弥留之际,她的精神气仍然很好,而光绪皇帝在昨天才刚刚暴毙。

慈禧像平常一样,她的两个贴身宫女给她洗脸、浸手。这里洗脸说成“熨脸”更恰当,宫女用热毛巾在慈禧的额头、两颊轻轻来回热敷,敷的时间很长,目的是把慈禧的抬头纹的痕迹熨开,74岁的慈禧皱纹并不多,两手细白圆润。熨好脸,慈禧坐在梳妆台前,由侍寝的给轻轻拢拢两鬓,敷上点粉,两颊、手心抹点胭脂,胭脂用的是从几百斤玫瑰花瓣中,仅挑选的二三十斤的最好花瓣,由慈禧亲自秘制而成。

爱美

侍女给她戴上她17岁那年咸丰送给她的那对珍珠耳环,她对咸丰用情很深,自从有了这对耳环她从未换过其它的耳环。然后才传太监梳头。慈禧有着刚强、爱面子的脾气,她决不会让下人和大臣们看到她蓬头垢面的样子。


专业梳头太监给慈禧梳上她喜欢的发型。趁梳头的功夫,太监用捧盒把一碗冰糖银耳送到慈禧宫门外,交给当差的宫女,伺候慈禧服下。

然后宫女用玉碗盛上热水,把慈禧指甲泡软。拿出修指甲的工具套盒(外国进贡),把指甲矫直,修好,用指甲油涂抹均匀,最后戴上黄绫子做的指甲套,慈禧护甲是量手定做。她有专门盛指甲的盒子,保存剪下的指甲。(后来随慈禧入葬了)慈禧的梳妆打扮大概消磨两三个小时。 然后吃早饭。



她常说:“一个女人没心肠打扮自己,那还活什么劲儿呢?”她临死都在努力遵循着这一点。

奢靡

慈禧因为患了痢疾,方便次数多些,她一喊“上官房”。当值的太监就匆匆拿“便盆”过来。“官房”(太后、皇帝、主子、小主们专用词,指便盆)慈禧的那个便盆用檀香木做成的,里面盛着香木的细末,要求蓬松干爽,便物下坠后,立即滚入香木末里,被香木末包裹,没有恶臭。在宫门外伺候的太监,垂手躬身恭候着,双手接过官房,再用黄云龙套装好,用头顶回去,清除脏物,重新擦抹干净,再盛好碎香木备用。他们的动作很干练迅速。

慈禧的手纸是细软的白绵纸,经过宫女的特别“加工”:宫女要口含水喷出,用力要匀,使水呈云雾状喷洒到纸上,要求喷雾既要“匀”又要“细”,然后用铜熨斗轻轻地熨两遍,裁成长条,垫上湿布,再用热熨斗在纸上一来一往熨热,才能拿给慈禧用。

慈禧也许后悔自己的贪嘴,让她病情加重,患上严重的痢疾。1908年阴历十一月初三,她过73岁大寿这天,(慈禧十分注重自己的寿辰,每当她过大寿,那银子是哗哗地往外流。更让人不耻的是她三次过大寿还割地赔款,50大寿割琉球,60大寿割台湾,还挪用北洋军军费,70大寿割东三省!)她这次过大寿,大臣们为她的生日宴会奔忙,李莲英给他请最好的戏班子,连唱5天大戏,还给她请了最好的厨师,光为慈禧自己就做了100多道菜(老太太平时也这标准,这次更奢靡)慈禧一高兴就吃多了,喝高了。


她还穿古装扮演菩萨照相,和太监宫女们玩的不亦乐乎。


安排

她也没想到第二天开始腹痛,腹泻,厉害时一天大便几十次,伴有脓血。太医开药不见好转,持续数天,老慈禧很快就瘦了,有时昏迷。这天她感觉自己要挂,赶紧安排后事。

当老慈禧一切收拾停当,就召见了各个部门的大臣,醇亲王载沣、隆裕皇后等人,并且安排光绪的葬礼流程和注意事项,让载沣和隆裕辅佐溥仪。她还对一些重要的事情做了交代。

《慈禧外记》第二十七章,记载了“慈禧宾天”的景况:

慈禧太后自知末日将至,召集朝廷重臣,协商订立3岁的小朋友溥仪为皇帝。(慈禧在光绪生病期间就把溥仪小朋友接进宫里了)她命军机大臣草拟遗诏并亲自审阅。慈禧头脑清晰,对大臣所奏之事当机立断。她对遗诏不恰当的地方修改了多处,又加了好多句,即遗诏中不得不再行训政之语。

因为慈禧不喜好薰香的味道,她每天用水果的香味来薰殿。同样,这天太监乘慈禧吃午饭的间隙,用食盒抬着大量的新鲜水果来换掉旧水果,旧的扔掉。慈禧的殿里永远是清香爽心的果香味。

她续续地对大臣说着:

“谓余垂帘数次,不知者或以为贪权,实则迫于时势,不得不然也。”

并说:

“反观一生,无悔恨之事也”。

慈禧又扭头对自己的贴身侍从说,自己要归去,让大家保重等等一些告别的话,贴身侍从听了都伤心流泪。

慈禧当时的状态是:神志清明,虽在弥留之时,仍然有精神接续谈话,态度安闲,一如平日。

不一会,慈禧的声音低了下去,渐渐昏迷了,所有人都以为她挂了。她身旁的宫女太监也认为她的命到头了。据《慈禧外记》载:

“至午时太后方饭,忽然晕去,为时甚久”,“其根则由于夏间病痢太久,体气大伤也。”

没想到过了一会,她竟然忽地清醒过来,这应该是传说中的回光返照。短短数分钟,她又开始说话,她对自己的生命怀着生还的希望。

她最后的话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她说:

“以后勿再使妇人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有违,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以后严禁妇人执掌大权,管理朝政,这违背了我朝法规,必须严格禁止。严禁太监干预朝政。明朝便是被太监所毁,这是前车之鉴啊!要以此警示我朝臣民!)

慈禧禁止女人干政,您没看错,慈禧太后是说不准女人干政!她用自己执政48年的经验告诉大清,女子干政对于朝廷的发展不利,所以她明确规定从此以后女子不能干涉朝廷,讽刺啊。

死亡

说罢这话她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当时已是下午3点。慈禧死后嘴巴张开,一直没有闭合。大家猜测,可能是她的灵魂不愿意离开身体。她身边还有人说:

“其崩也,亦如其生前,具有兴奋勇厉之态,盖太后实一不可测度之人也”。

农历:戊申年(猴年)十月廿二下午3点,慈禧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死 前一天: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病入膏肓的慈禧太后命太监把她抬到瀛台,抬到被她囚禁了10年之久的光绪皇帝床前。就在这一天下午,礼部尚书溥良(启功曾祖父)在太后住所外侍疾,亲见一个太监端着盖碗从乐寿堂出来。溥良问这太监端的啥,太监答:‘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酸奶)。’送后不久,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就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驾崩了。光绪皇帝死了,比慈禧离世早20个小时。

第二天,慈禧太后也放心地一命呜呼。



有不少史学家认为光绪是被慈禧毒死的,原因主要有一个,她不希望在自己死后,手上的无数冤魂被平反(其中有光绪一生最爱的女人珍妃),为了维护自己的老脸和地位,弄死光绪才符合慈禧的作风。2008年中国相关专家用现代医学手段对光绪遗体检验,确定光绪体内特别是头发和胃部含有大量砒霜,证明他被毒害,死于砒霜中毒。

关于光绪死亡是否真是慈禧下手,还待不断的研究与考证。

就这样一个把持大清朝政48年的无冕女皇,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三次垂帘,三次决定皇位继承人(其中一次未遂),享尽人间的富贵荣华,美丽到死的女人,最终抛下了风雨飘摇的江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世。一年后慈禧被风光大葬,四年后清朝灭亡。二十年后慈禧被孙殿英盗墓抛尸。


小姐姐讲史


慈禧并不是暴毙的,在慈禧死之前已经有了征兆,每天都有无数人陪在慈禧的身边,大家都知道慈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死了,同时一众大臣都在候着,就怕慈禧突然想要交代什么。那么慈禧太后人生中的最后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其实并不像是大家以为的,慈禧这个时候已经奄奄一息说不出话。

根据记载来看,最后一天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天刚亮的时候,慈禧起床,太监和宫女们伺候慈禧梳洗,之后正常的吃饭,吃饭之后慈禧还将大臣们都给叫了过来,大致就是在讨论立新帝的事情,慈禧这个时候很正常,在这次会议上最终决定了立溥仪,同时宫里还有一部分人在忙着准备光绪的后事。

光绪过世,慈禧还是很悲痛的,只不过这个时候她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她继续想这些事情,决定立溥仪之后,人们还将溥仪给抱入了宫,给慈禧过目,慈禧也拉着溥仪说了一番话,谈话内容大致就是如何做好一个皇帝,当然这个时候的溥仪肯定是什么都听不懂的,溥仪三岁登基。

吃过午饭之后,慈禧已经交代完一切,根据边上的人交代,这个时候的慈禧就像是突然泄了一口气,还没到床边慈禧便晕了过去,慈禧醒了之后非常精神,也就是大家所理解的回光返照,这个时候慈禧紧急召集了几个近臣,再次交代了一番事情。

这个时候的慈禧交代完事情,开始说一些体己的话,比如各位大臣要注意身体,好好辅佐小溥仪之类的事情,并且还说自己垂帘听政是情非得已,自己死后大清朝的女人不能干政等等,说完这些慈禧便再也没说话,大臣们也就退出去了,直到下午五时慈禧突然过世。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慈禧太后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她知道不久将离开人世。饭没有吃,也没有说话,身体很臭,外面的乌鸦在树枝上呱呱叫。太监忙着去赶乌鸦,宫女忙着为老女人端屎端尿擦洗身体,慈禧象一具僵尸听着李连英向她最后一次汇报,“恭喜老佛爷,昨天光绪帝死了。”慈禧放了一个屁,“噗!”这是对李连英的回应,也是给他的赞赏。李连英心领神会,表情转喜,上前一步,对慈禧一番赞美:“老佛爷,您长命百岁,大清国万年不僵。”慈禧突然瞪眼看着他,李连英知道自己说错话,什么长命百岁,万年不僵,明明就是骂她的话,呸呸呸。李连英连忙给自己扇了一巴掌,忙改口:“老佛爷千岁,大清国江山永固。”

宫女为慈禧梳洗完毕退出门外,李连英召唤门外的大小太监抬棺材放在西苑仪銮殿,等后慈禧咽下最后一口气。隆裕皇后和瑾妃跪在慈禧床边,为慈禧祈祷。午时,慈禧撒手人寰,宫内一片哀嚎。




我来自宇宙星辰


慈禧之死和光绪之死一样,是千古难解的谜题,有人说是毒死的,有人说是病死的,但最让人感兴趣的是慈禧最后一天的所做作为,让人颇有些难以理解。

慈禧在历史上的名声一直不太好,她27岁守寡当太后,成为鼎鼎大名的西太后,与慈安太

后“二宫并立,垂帘听政”,47岁时大权独揽,号称老佛爷、老祖宗。

慈禧当政期间正值晚清,中国遭遇列强侵略,内忧外患,她做了一些诸如支持洋务运动、镇压农民起义的工作,有助于维持国内稳定,但她的保守顽固也让中国陷入更大的灾难,总体上是一个过远大于功的女人,跟武则天、吕后等女强人有天壤之别。

1908年11月15日17点(未正三刻),慈禧在仪鸾殿去世,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去世当天凌晨,慈禧像往常一样起床,架子一如既往地大,专门有太监伺候梳头,梳完头后,大小太监呼啦啦跪拜在地,齐呼“老祖宗吉祥”,然后用早膳,一如既往地丰盛。

早上6时,慈禧开始召见军机大臣,处理完一些事情,便到了中午时分。

吃午饭时,慈禧突然一阵头晕目眩,她感到不久于人世,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安排后事,自己口述,让军机大臣起草遗诏,还亲自批阅修改遗诏。

慈禧突然振奋一下精神,看了一遍众人,高声说道:

“我毕生垂帘听政数次,不了解的人认为我是贪婪权力,实际上是迫于时势不得不做出此决定。”

说完这句话,她突然昏沉起来,过了一会,慈禧又睁开眼,扔出最后一句话:

“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语毕,慈禧闭目,就此别去。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不许女人干政和太监擅权”的遗言可谓善矣,可惜她并未意识到自己正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仍然认为自己无愧于大清。

慈禧死后3年,大清就亡了,竟然有人说如果慈禧不死,大清就不会亡,我们都误会慈禧了。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如何认为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慈禧太后最后一天的生活与皇宫中前一天发生的那件大事紧密相关、密不可分。

一、前一天,光绪皇帝怎么死的?

1908年11月初,慈禧太后拉肚子非常严重,光绪皇帝和百官大臣都要去探望;

但是,慈禧太后发布懿旨告谕:皇帝已经患病,不必再来请安了。

光绪皇帝接到懿旨,先是大吃一惊,后来心生悲哀,预感“大祸临头”。

懿旨发布后当天晚上,慈禧赏赐给光绪一碗酸奶,这碗酸奶可能有鬼。

光绪皇帝才37岁,日常生活可以自我料理,行动也是完全自如。

这一碗酸奶喝下去之后,光绪皇帝真的需要卧床治疗了。

御医总是先从慈禧太后那边请示一下,然后再给光绪皇帝诊断、开药。

御医把脉时,都是轻轻用三根手指贴到光绪手腕,实际上也许根本没有摸到脉象。

御医在光绪皇帝身边时,很少抬头观察皇帝脸色,都有一种畏畏缩缩的表情。

1908年11月14日晚上,也就是慈禧太后死亡的前一天晚上,清廷皇宫中发生了重大事件:光绪皇帝去世了。

从光绪皇帝去世,到后来的慈禧太后离世,中间只有20多个小时。

在这最后的20多个小时中,慈禧太后怎么度过的?

二、慈禧太后最后的20多个小时

第一、精心梳妆

慈禧太后向来非常讲究形象仪容,她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因为拉了几天肚子,身体明显消瘦,而且全身无力,慈禧太后睡在寝宫的大床上。

当光绪皇帝去世的噩耗传来时,慈禧太后禁不住心头一颤。

她睁开眼睛,沉思了几分钟,命令宫女、太监把自己扶起来,靠到床头叠好的被子上。

慈禧太后叫李莲英给自己梳头。

李莲英爬到床上,轻手轻脚给慈禧太后梳头、理发,塑造成太后一贯喜欢的发型。

李莲英打开珠宝箱子,从中选择了几件非常显眼的珍宝头饰。

慈禧太后拿到手中掂了掂,放到眼前看了看,交给李莲英。

李莲英接过头饰,小心翼翼安放到慈禧太后的头发上。

李莲英又把慈禧太后的上衣整了整、理了理,轻轻抚平。

做好这一切,宫女递过来一面铜镜,李莲英拿着镜子,让慈禧太后反复照了照。

慈禧太后满意地、轻轻地点点头之后,李莲英爬下床来,准备引进等候在外的大清重臣。

第二、确立新帝

清朝重要的大臣都已经在皇宫中等待召见。

慈禧太后的寝宫西苑仪鸾殿,门外保卫森严。

李莲英走到寝宫门口,请进最重要的四位大臣。

依次走进寝宫的是: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醇亲王载沣、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太子太保张之洞。

跟随李莲英走到慈禧太后床边,四位老臣在烛光之中,给老佛爷磕头请安。

但是,老佛爷只是幽幽地说: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下床了。

庆亲王奕劻首先禀报:老佛爷万事吉祥。喇嘛供奉的佛尊,遵照懿旨已经请进地宫。菩陀峪万年福地,吉光高照,老佛爷定会很快康复。

慈禧太后对四位大臣说:皇上已经驾鹤成仙,当务之急是尽快确定新帝,你们各有什么看法?

庆亲王奕诓举荐恭亲王溥伟、溥伦;

醇亲王载沣表示听从老佛爷安排。

袁世凯表示希望皇太后做主。

慈禧太后说:你们都是这样态度,哀家就挑选溥仪做孙子;醇亲王载沣从今天要担起重任,用心摄政。

醇亲王载沣向慈禧太后磕头谢恩。

慈禧太后命令拟定懿旨,四位重臣依次退出太后寝宫。

第三、临终遗嘱

军机大臣们离开之后,慈禧太后保持原来姿势,靠在被子上、闭目养神。

军机大臣们拟好懿旨后,再次回到仪鸾殿慈禧太后寝宫。

慈禧太后艰难地睁开眼睛,对他们说:我恐怕也不行了。

有人小声哽咽。

慈禧太后说:溥仪还小,以后国事要当面请旨摄政王。

李莲英告诉几位大臣,让老佛爷休息一会。

过了一会,几位军机大臣再次进入寝宫,磕头请安。

慈禧太后对他们说出最后的临终遗言:

“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1908年11月15日17点,慈禧太后在中南海仪鸾殿病逝,享年73岁。

慈禧太后最后一天就是这样走完了。

慈禧太后真是为了大清帝国操劳到死!

能不能说:慈禧太后为大清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本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岳飞的飞


光绪是1908年11月14日下午6点33分死的,而慈禧是1908年11月15日下午1点45分左右死的,如果按24小时计算,他俩死的时间相差不到一天。80年代考古学家曾对清理崇陵时留下的光绪头发进行研究,确定光绪是被人下砒霜毒死的。

图为光绪葬礼。

早在1908年10月,光绪和慈禧都生病了,但光绪是卧病在床,而慈禧要轻微一些,虽然年纪大了也有胃病,但是光绪死的时候慈禧状况还是不错的,当天晚上慈禧还安排了第二天光绪大葬的事宜。这里要多说一句,溥仪在10月份光绪大病时就已经被慈禧安排在宫里,并不是光绪死后才突然抱进皇宫的。

图为慈禧葬礼。

1908年11月15日早上6点,慈禧照样召见军可大臣、醇亲王载沣、隆裕皇后等人,详细安排了光绪葬礼的程序,一直忙到中午,刚吃过午饭后的慈禧突然昏厥过去,御医也无力回天,好大一会慈禧才醒过来。

图为慈禧出殡时的纸马。

醒过来的慈禧发现自己体力空虚,精神恍惚,于是她赶紧叫来了身边的人,做了一系列的后事的安排。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又立了一个小皇帝,这里有件事也要讲清楚,1875年慈禧在第一次垂帘听政时,光绪不是给同治皇帝立皇嗣,而是给咸丰皇帝立的皇嗣,光绪死了以后,光绪的后代再给同治皇帝立皇嗣,所以溥仪是给同治皇帝立的皇嗣。

慈禧两次选定皇位继承人,最主要标准就是血缘要近,一定要和咸丰皇帝、同治皇帝相近的,光绪和溥仪都是醇亲王奕譞的后代,奕譞则是咸丰弟弟。图为醇亲王奕譞,晚清最赫赫的家族。

总结归纳,慈禧在生命最后一刻发了三道上谕,来确保立的小皇帝。第一道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第二道溥仪是承继毅皇帝为嗣,就是说溥仪是继承同治皇帝和嗣;第三道摄政王载沣为监国,但所有军政大事不能随便做主,要以慈禧的训示为依据来实施。做完这些后,慈禧对她自己的高寿是非常有信心的,以为能平安渡过,但慈禧想多了,不久74岁慈禧暴病而亡。


图文绘历史


慈禧死于1908年11月15日下午,而光绪皇帝死于1908年11月14日下午。也就是说,慈禧生命的最后24小时,恰好是在光绪皇帝死后的一天。在这24小时里,慈禧主要做三件事。

立新帝——命溥仪继皇位。

1908年11月15日的这一天,已是弥留之际的慈禧太后在昏昏沉沉之中醒来。慈禧并没有太多的欣喜,因为这位统治了中国长达47年之久的女强人已是隐约的感觉到自己寿元无多了。清晨洗漱打扮进膳之后太后老佛爷就召集军机大臣和载沣,隆裕等人商讨另立新皇。

让溥仪继承大统,其实是此前早已定下的。溥仪是光绪的亲侄子,当时只有3岁。慈禧为何让一个3岁的孩童继承皇位呢?为何不让光绪成年的弟弟载沣(溥仪之父)继承呢?

原因是同治和光绪都没有儿子,他俩都需要嗣子。当初同治皇帝死后,慈禧让同治的堂弟光绪继位,就有大臣不同意,理由是同治没有嗣子。但慈禧的说法是,等光绪生了儿子,首先过继给同治做嗣子。可是,光绪并没能生子。

因此,光绪死后,慈禧便不能再等了,只能直接让溥仪继位,做同治的嗣子,同时兼祧光绪。也就是说,溥仪同时要做同治和光绪两人的儿子。光绪死后,慈禧命溥仪正式继位。这是慈禧死前最后一天的第一件事情。

确定新帝辅佐人物及大权——命溥仪生父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侄女隆裕任太后。

溥仪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是很显然,一个3岁的孩子不可能理政。于是,慈禧给了溥仪生父载沣一个监国摄政王的名分,让他代替溥仪理政。同时让自己的侄女隆裕太后制衡载沣。慈禧一辈子,都在搞平衡。这是她的帝王心术。让载沣监国后,慈禧也许是对载沣的能力不放心,也许是怕他一家独大,无人可以抗衡。因此,很快又下了一道旨意,让载沣遇到大事,必须与隆裕太后商量,载沣不能独断专行。

立遗诏——在遗诏中反思和辩护自己,同时处理身后的名和事。

慈禧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下了遗诏。在遗诏中,慈禧反思自己,违反祖制,后宫干政。但之后又大篇幅地为自己辩护,声称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她对这件事好像非常在乎,大概觉得见到爱新觉罗的列祖李宗不好交代。即将咽气时,她又留下口谕:以后,后宫不得干政,太监不得干政(主要意思)。

交代完之后慈禧太后关心自己的身后之名,让张之洞宣读了遗诏。觉得遗诏里面略有缺陷的地方改动一下,还在遗诏后面加上自己操劳一生还是忧心天下苍生的赞美文字。

慈禧太后随后借着问光绪是否停灵乾清宫后,又反问不会将自己搁慈宁宫吧。慈禧太后的意思是不想停灵在慈宁宫,庆亲王奕劻反应很快,马上说自然是皇极殿了。慈禧太后这个最后的愿望也得以实现了。

交代完这些大事以后,天色也不早了,摄政王载沣等人跪安退出。留下了慈禧太后静养,没有了心事没有了要交代得了,慈禧太后心里为之一空,身子也放轻松了,不久就跟着光绪帝而去了。


叨说历史


慈禧的最后一天是1908年11月15日。

这一天,七十三岁的老女人已预见自已活不久了。

这一天慈禧与大臣处理国事不多,更多时间是躺在床上。

执掌大清五十年之久,她累了倦了也怕死了怕身后被人否定彻底清算罪恶的一生。

11月14日派人毒死亲生儿子光绪。恐怕在预感死亡的这一天,她心里不会平静,回想母子恩恩怨怨,追忆垂帘执政家事国是,她一定觉得后悔了后怕了。

否则怎么会在下午一点昏死后,当太监大臣们以为活不过来了,她竟然醒过来告诚载沣等人:以后千万不要让后宫与太监干政。

干政大半辈子的老女人终于明白:她怎么毁了大清王朝怎么毁了儿子一生怎么可能身后无恶评无恶报。

毒死了光绪立了六岁小宣统溥仪,并没阻挡军阔孙殿英若干年后炸开陵墓,无论是否被奸尸但暴尸长久倒千真万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