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距离胜利有多近?

勇往直前80973


二战德国距离胜利有多近?从莫斯科的严冬,到“胎死腹中”的核武器每一个都给人感觉德国距离胜利都只是差那么“临门一脚”,但其实在我看来,德国的胜利远在天边!

二战前期的德国是很厉害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但我们来看一下这种“厉害”建立在哪种条件上,是德国在一战被制裁之后保存的仅有的十万“精锐陆军”以及在严苛训练之下走上战场的德国军人“活力满满”的情况下的。

在这些经过多年训练的“老兵”参加之下,德国闪击了波兰,一个月拿下了法国,在欧洲大陆上驰骋的都是德国的装甲铁骑,最后英国凭借着一个英吉利海峡挡住了德国陆军。

被挡住的德国也没有放弃,而是制定了“海狮”计划派了两百架轰炸机再加上六百架战斗机护航的队伍,企图一举将英国打懵。

但英国毕竟是老牌强国,雷达比德国的好上不少,迅速击溃了“海狮计划”,闪击战变成了持久战。

而海军登陆作战的话,德国海军也完全不是英国的对手,毕竟,美德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并不意味着英法就开始衰败,只是发展速度没有美德迅速,双方的差距都是“你这里比我强,我那里也比你强”于是德英之间就陷入了僵持。

没有“如果”的互不侵犯条约被撕毁

德国入侵苏联一直被人看做是德国二战失败的根源,如果德国不去招惹苏联,那么一定会取得胜利?但在我看来,德国进攻苏联是完全正确的,只是时间上把控的不太好,被意大利拖了后腿。

我们将苏联的“发家史”拿出来看的话就会发现,那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吞并,合并,同化”的领土扩大史,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前,苏联也一直坚信德国的注意力在英国,“大清洗”也变得愈演愈烈。

我觉得如果当时德国的注意力真的完全在英国的话,英国也一定会派出“大使”前往苏联接洽,商谈“东西夹击”对抗苏联的方法。

以当时德国纳粹对犹太人做的事情,和欧洲大陆已经被德国占领的事实,我相信苏联也会迫不及待撕毁“互不侵犯条约”从东线进攻德国,提前结束德国的不正义战争,然后将德国的技术,工厂,专家全部带回国内“改造”

所以,当时的德苏之间必有一战,希特勒撕毁条约没有错,局势判断正确罢了,斯大林撕毁条约更没有错,毕竟“纳粹残暴,怒而伐之”

至于很多人提起的德国“核武器”计划在我看来,对于战争结果的改变也不大,德国也像是很多人说的那样,很早就开始了核武器的研究,德国将其称之为“铀工程”(德语:Uranprojekt)

但大家可能都沉迷在美国空投“小男孩”的威武中了,但我们来看一下美国为了“小男孩”投入了什么吧!

花费25亿美元,投入三年时间(本土完全安全),消耗六十万人力,这些是直接投入,还有被德国逼进美国的爱因斯坦等一众科学家

而德国这个时候正在测试V2导弹,考虑到但是德国的国力,至少也要停止一些重要项目才可以上马核武器项目,而被德国制作出来的原子弹也只会变成“核地雷”,因为初代核武器体积巨大,美国的第一批核武器就重达五吨,需要军舰拉。

所以,即使研制出来了核武器,但因为德国没有相对应的投放工具,只能成为一个大号“地雷”,那我们来参考一下“小男孩”造成的破坏吧

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总共造成了二十来万人的伤亡,绝大部分还都是无防护的平民,而当时的苏联有670万军人,西线盟军500万军人,这对于杀红眼的同盟国来讲,只会更加激起复仇的欲望。

所以,德国即使在闪电战的作用下赢得了不少胜利,但对于同盟国的重压和轴心国拖后腿的作战下也会最终独木难支,输掉战争,德国从来距离胜利都是“我看见山了”

我是三书青史,为你带来正宗历史,欢迎关注。


三书青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希特勒在自杀前,对部下说:胜利一度离我们很近,唾手可得。

希特勒并没有瞎说。

当时希特勒入侵苏联,曾经有着非常好的机遇。

在莫斯科会战,德军一直占据上风。

当时德军进攻部队高达170万人,装备13500门火炮,1170辆坦克,615架飞机。

苏军因为一连串的损失,此时只有110万人,7652门火炮,774辆坦克,1000余架飞机。



然而,苏军采用了正确的战略,开始坚决防御。

以10月为例,仅仅数日之内,莫斯科方面组织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发动60万人围绕莫斯科城修筑起三道防御工事,其中妇女的数量占了四分之三。 到10月末,仅妇女儿童就构筑了700公里反坦克堑壕,挖掘了300多万立方米的泥土,修筑了3800余个临时和固定火力点。

德军全力进攻,然而伤亡很大,进展缓慢。

此时,老天也帮助了苏联人。

11月开始,莫斯科开始出现暴雪天气,野外积雪厚达1米。

德军没有在严寒条件下作战的经验,一时间部队的进攻速度严重减慢,还出现大量的冻伤冻死。因为严寒的减员,和战斗伤亡差不多。


即便如此,11月德军中央集团军群51个师仍然在全面攻击。

此时苏军实力仍然是较弱的,如果全面防守未必坚持得住。

然而就在德军全面攻击的时候,苏军突然出人预料的发动反击。

德军仓促中招架不住,败退下去。

此次战机失去后,苏军开始源源不断的增援。德军随后又有突破,但实力已经无法吃掉莫斯科的苏军重兵集团。

由此,莫斯科战役失败了。

当然如果德军能够击中更强的军力,或者妥善准备冬季作战的补给和装备,就很有可能获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



苏联如果在莫斯科会战中失败,又会损失一百万以上的军队,更导致莫斯科以西所有地区崩盘。

随后德军只要稳住局势,向南进攻,占领斯大林格勒地区,进而突入高加索,就会彻底切断苏军的石油来源。

那么,丢弃了欧洲部分,没有石油的苏军,恐怕只有签订投降条约一条路了。

此时日本很可能来捡便宜,同时攻打苏联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

那么,最终苏联就会沦落为西伯利亚地方政府。



苏联覆灭以后,德国等于独霸了欧洲。

整个欧洲的实力,当然不惧怕美国,更别说英国!


萨沙


二战时期,德国只要打败了苏联,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任何国家可以阻拦住德国陆军。说到德国的失败,还是在于德国希特勒的自大。希特勒认为只要集中150万大军,便能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消灭苏军,从而攻占莫斯科让苏联投降。



正是由于如此想法,德军根本就没有准备过冬的装备。那一天冬天无比寒冷,德军只能穿着单薄衣服过冬。即使如此,希特勒依旧不下达撤退命令。他在不停的敦促攻占莫斯科,丝毫没有明白前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面对德军巨大的威胁,斯大林没有选择撤退。而是选择坐镇莫斯科,这也是他高明之处。斯大林的丝毫不退,给予苏军莫大的信心。

倘若希特勒没有轻敌,莫斯科被德军占领,接着苏联投降,那么整个欧洲就会完全被德军占领。然后再回过头集中力量对付英国,英国显然不是德国的对手。在此之后,联合日本法西斯对美作战,那么世界是怎样还真的难说。


麦地传奇


可以肯定的说,德国距离胜利,很远,很远。

一:从经济实力分析

1938年,德国开始吞并奥地利等地区,那么当时的主要列强经济实力如何呢?(占全球gdp百分比例)

美国:28;苏联:18

德国:13;英国:9

法国:5;日本: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德国可以打败法国,英国,但是打苏联就非常吃力了,打美国更加不可能胜利,美国国力是德国2倍多。

二:从人口因素

1939年

英国人口4600万,法国人口4200万。 苏联人口1.51亿,美国人口1.31亿,日本人口7900万,德国7200万-8000万,从中可以看出德国比英国和法国都多,但比美国和苏联少,人口甚至只有苏联的一半。1:1条件下,德国是打不过美国和苏联的。



三:从各国面积看,不算殖民地(平方公里)

德国:37万,苏联:2200万

美国:930万,英国:30多万

法国:50多万

从中可见德国的面积很小,战略纵深优势太小,是打不起持久战的

四:从军事实力看

德国巅峰时期1600万,

苏联巅峰时期1200万

美国巅峰时期2000万

英国、法国都在几百万左右,从军队人数看,德国可以碾压英国和法国,但是打苏联优势不大,甚至很吃力,至于打美国,基本没什么胜算,更何况美国和欧洲之间还有大西洋。至于各国的各种武器装备,相差不是不大,因为他们都是列强,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前期,已经打了很多次战争,彼此实力相差不是特别大,可以忽略不计。

从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德国的综合实力比英国、法国强,略优苏联,但比美国差很多,所以,德国可以击败英国法国,会和苏联胶着,会被美国击败,如果遇到英法美苏群殴德国,德国必败无疑,事实结果也是如此。



爱我中华权哥


二战德国离最终胜利就像隔着英吉利海峡,始终无法跨越!

用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德国犯了三个致命失误:一小瞧了英国人的抵抗决心,二低估了苏联红军,三高估了自己。咱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小瞧英国

40天灭亡法国,让希特勒自信到以为很快就能让英国退出战争,如果是张伯伦时代,面对铺天盖地的德国空军,英国很可能会跟德国和谈,但是希特勒偏偏遇上了抽着雪茄的丘吉尔。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在丘吉尔的领导下顽强抵抗,不论是大不列颠的空战还是德国的狼群封锁战术都被英国硬抗了过去。这让德国在无法迫使英国投降的情况下,开启了两线作战,失败早已埋下伏笔!

希特勒轰炸英国时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没能解决英国的雷达战;二是没有继续轰炸英国飞机场和指挥中心,转而去轰炸伦敦。



二、低估苏联

1939年底爆发的苏芬战争,苏军的“拙劣表演”,让希特勒认为苏军内部已经腐朽、战斗力低下。

我们只需要踢开门,里面腐烂的结构就会垮掉——阿道夫希特勒

在巴巴罗萨计划发动之前,德军对苏联军事实力进行过评估。德军认为苏联红军有6000架飞机,10000辆坦克;而实际上苏军飞机超过15000架,坦克超过25000辆。德军的评估远远小于苏联的实际军力,在开战之前德军就没弄清楚对手的实力。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全面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三路大军齐出。作战初期德军势如破竹,一路呈现碾压的态势。开战头半年,苏联红军损失就超过400万人,这种巨额损失搁在谁身上都得完犊子,可是这对苏联来说只伤筋不动骨。苏联有约2亿人口,兵力充沛,有广袤的土地,极大的战略纵深,充足的战略资源,战争潜力非常恐怖。四年卫国战争苏联动员了超过3000万人,仅在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到1942年4月底就动员了超过1500万人。而反观德军,纵观整个苏德战线,德军一线作战部队总数从没有超过350万人(不包括仆从国)。苏联相对德军拥有巨大的兵力优势,可以用人海战术不计成本的消耗德军。



从装备情报上看,德军在战争发动前,居然不知道苏联有T34这样一款神器,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T34能对三号、四号坦克形成巨大优势。在虎式跟豹式未出来以前,德国的坦克正面刚不过苏军的T34,更让德军绝望的是在1942年T34年产量超过1.2万辆。而等到德军紧急赶制的虎Ⅰ坦克参战时,时间已经到了1942年的12月份,德军在战场上的形式已经发生逆转,最关键的虎式坦克月产量仅有25辆,完全跟不上前线的消耗。

可以说希特勒大大的低估了苏联的实力。

三、高估自己

整个二战,德国几乎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欧洲列强,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他太膨胀了!



咱们通过数据对比一下,以1940年为例:德国经济总量561亿美金,人口7000万(包括奥地利和捷克),面积55万平方公里,钢产量2100多万吨;苏联经济433美金,人口1.91亿(包括波兰),面积2200多万平方公里,钢产量1800多万吨;美国经济总量1000亿,人口1.3亿,面积930万平方公里,钢产量6000多万吨。整个二战德国生产了4.6万辆坦克,美国生产了8.8万辆坦克,苏联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其中有7万多辆被摧毁。如果德国有7万辆坦克被摧毁,它能生产回来吗!怪就怪德国的空军是一支战术空军,缺乏远程战略轰炸机,没能力对苏联后方的工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这也说明希特勒并没有认清自身的实力。



二战德军能够纵横欧洲,主要依靠超前的战术理念——闪电战。苏德战争初期,德军运用“闪电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然而随着德军装甲部队的深入,战线逐渐拉长,后勤补给跟不上,前方的装甲部队往往要在原地等待三四天,后方的石油以及步兵师才能跟上来。闪电战没有石油怎么行,装甲部队没有步兵配合怎么玩!显然战线越长,“闪电战”越乏力。很多人说二战德军已经实现机械化,实际上德军达到机械化的仅仅是担任“闪电战”的装甲部队,后方的步兵师还都是“骡马化”。可想而知,这行军的速度。如果遇上苏联的雨季,那漫长的战线就成了德军无法跨越的洪沟,大后方的物资遥不可及。再加上斯大林在西线实行焦土政策,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通通焚烧,不听从的直接枪毙。德军很难再从占领地获得一丝补给,“闪电战”已经名存实亡。德军最大的战术优势已经终结,进入持久战的德军必输。



所以二战德国离胜利遥不可及,就如那无法跨越的英吉利海峡一样遥远!

我是铁血军史1927,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足欢迎补充!同时欢迎各位战友关注我!


铁血战史1927


德国不可能打赢二战,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德国距离胜利要多近有多远。

很多对二战有一些了解的朋友,都会好奇当初德国的错误决定:如果敦刻尔克的时候坚持进攻呢?如果在攻打苏联之前先登陆英国呢?如果提前在苏联入冬之前准备棉衣呢?如果希特勒集中力量进攻莫斯科呢?如果德军提前在诺曼底部署防御呢?这些选择如果选对了,德国能不能打赢二战呢?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希特勒就算这些决定都做对了,德国也还是不可能打赢二战。

很多朋友想的都是,德国二战战败,是不是因为运气太差,做了太多错误决定呢?

其实你反过来想想,德国能把战局扩大到二战那个规模,不是因为德国运气太差,恰恰是因为德国运气太好!

如果在希特勒刚刚崛起的时候,英法就按照巴黎条约的规定严格打压德国的话,希特勒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如果在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和其他邻国的时候,英法不是采取绥靖政策而是坚决打击德国,德国也是没有机会的。

如果德国闪击波兰的时候英法没有打一场“静坐战争”,而是主动给希特勒一记背刺,德国也是没有机会的。

如果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前,斯大林没有出现战略误判,过晚估计希特勒进攻的事件的话,早早进行全面总动员,苏联根本不会给德国留下一点机会。

德军能够在二战中把战争扩大到整个欧洲,一次次的军事冒险能够成功,主要是拜盟军阵营一次次的优柔寡断和战略误判所赐。如果盟军阵营能够一直对局势有着清醒的判断,德国根本不可能撑到1945年!



但是我们还是要讨论上面的几个问题,如果希特勒几次判断都准了,德国能赢吗?

德军在敦刻尔克坚持进攻的话,英国会投降吗?

答案是否定的,丘吉尔后来所说的“如果敦刻尔克的人没撤回来,我们只能用童子军保卫英国”,这句话更多是对自己功劳的吹嘘,敦刻尔克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实际上,仅仅是英国,就在二战中前后动员了超过一千万人,巅峰时期在役兵力超过六百万人,而敦刻尔克的英军,只有三十多万人而已。

对于当时尚未完成动员的英国来说,敦刻尔克很重要,但是对于整个战局而言,敦刻尔克还没有重要到影响大趋势的地步。尤其是丘吉尔抵抗意志非常坚决,敦刻尔克的英军就算被全歼了,英国也不可能投降。

如果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先登陆英国呢?

这个不是希特勒做不做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德国来说,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英吉利海峡虽然不宽,但也还是要坐船的。而德国想要登陆英国,缺乏最重要的工具——海军!

德国并非没有海军,而是德国海军跟英国海军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整个二战中,德国海军一直被人嘲笑为“存在舰队”,它的意义就只是存在在港口里。曾经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一出海就被英军围殴击沉,德国战舰在二战中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只能靠潜艇刷一刷战绩。

而潜艇显然是不能帮助陆军登陆的,希特勒曾经想要用空军消灭英国海军,但在空战中证明没有战略空军的德国完全做不到,所以德国想要登陆英国是不可能的。

如果德军集中力量进攻莫斯科呢?如果德国给士兵配发棉衣呢?

客观的讲,德国的台风计划和巴巴罗萨计划,从战术上看,的确是非常优秀的。各种机动穿插,包抄围歼,的确是战术杰作。

但德军的错误在于,过于高估了自己的战斗力,过于低估苏联的战斗力,也过于高估的苏联境内的交通条件。

德国的进攻计划基于一个设想:开战六到八周,苏联就会丧失大规模抵抗的能力,所以德军的后勤部门也只做了这样的计划。他们根本没想到后面会发生什么。

希特勒没想到苏联会死不投降,于是战线越拉越长,而苏联境内的交通条件又非常差,德国的补给部队还是骡马化部队,到莫斯科保卫战时期,德军已经完全供给不了前线部队了。

苏联入冬时,德国并不是没有棉衣,对于一个如此富裕的国家,准备几百万件棉衣不算什么。但前线糟糕的后勤让德军根本无法把这些棉衣发到每个士兵手里。

整个1941年的冬天,德军的非战斗减员也只有十万人左右,对于前线几百万德军来说,这个损失并不算伤筋动骨。冬天对战事有影响,但并没有到决定胜负的程度。苏联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坚定的战斗意志拯救了莫斯科,德国就是准备棉衣也没用,就是集中进攻莫斯科也没用!





如果德军提前在诺曼底部署防御呢?

在诺曼底登陆之前,虽然德军将领们都认为盟军会在加莱登陆。但希特勒本人却以一种惊人的直觉,认为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不过他后来没有扭过将领们的观点,导致德国没有把防御重点放在诺曼底。

但是诺曼底登陆时,德国已经完全没有了制空权,没有制空权的德军,就算是重点防御诺曼底,在给盟军更多杀伤之外,真的能够组织盟军登陆吗?要知道,在登陆当天,除了奥马哈海滩之外,其他海滩的盟军伤亡都非常少,几十几百人而已。

在退一步说,就算盟军诺曼底登陆失败了,也只不过是盟军不能在1944年6月登陆而已。难道盟军就从此老老实实当乖孩子了?盟军早晚要在西线登陆,随着德国在东线节节败退,灭亡是早晚的事,时间问题而已。

德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说到底就是德国实力跟盟军阵营差距太大!

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各国的GDP是这样的:

德国 561亿美元 八千万人口

苏联 433亿美元 一亿两千万人口

英国 380亿美元 本土四千万人口

法国 390亿美元 人口近五千万

美国 超两千亿美元 人口超过一亿三千万

从这些硬实力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德国除了对法国和英国略有优势外,对苏美并没有什么优势。

而且德国虽然从GDP上看优于苏联,但由于体制问题,苏联的动员能力和集中生产能力远远强于德国,希特勒由于是民选政府,一直不敢总动员,到1943年才开始总动员,导致德国的生产力一直远逊于苏联。至于美国这个怪兽,就更没有可比性了。

从实力上讲,英、法、苏、美,单独拿出来哪个,都可以跟德国打一个风生水起。如果只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单挑的话,德国还有胜利的希望,可是加上苏联美国两个怪兽,还四个一起打,那就是天王老子也救不回来了。

如果说德国唯一的希望,大概是提前搞出原子弹吧,可是德国没有战略投送能力,能不能吓住盟军也很难说哦~


小约翰


这个胜利的标准很难确定。

如果单从争脱凡尔赛条约,德国复仇的角度讲,1940年7月,德国已经接近胜利。这时,法国已经投降,英国龟缩回本土,希特勒成为除苏联以外的欧洲大陆的主宰者。这个时侯,如果希特勒就此收手,不再进攻苏联,他也就胜利了。


在那时,欧洲与世界的格局,就如同现在这样:德国主导欧陆,英国退欧,苏联在欧洲东部发展,呈三足鼎立之势。美国呢?就没有现在这样强势了。这样一来,希特勒就接近胜利。

有人说,资本不会让希特勒这样干,资本是要挣钱的。这是一定的。在当时,希特勒已经整合了欧洲工业,除本土工业外,法国工业,捷克工业均被希特勒配置。罗马尼亚的石油,瑞典的铁矿石,波兰的粮食均可为德国服务,德国的市场已经相当可观,德国资本有利润可赚。

况且,当时德国与苏联还在进行经济贸易,优势互补。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苏德经济交流的基础上,美国也只好选择与德国贸易。凭借当时德国超强的工业制造能力,科研水平,军事力量,世界各国能奈德国何?

就只剩下英国,也被德国打得残破不堪,被摒弃于德国主导的欧洲经济体以外,翻不了大船。

只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从希特勒贸然进攻苏联那一天起,他就不再是离胜利越走越近,而是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

第一、希特勒个人对苏联的刻骨仇恨

他曾经写过一本书【我的奋斗】,表达了他对苏联的仇恨。他进攻苏联是必然的。

不但如此,希特勒还宣扬人种优越论,把德国以外的其他人种视为劣等人种,加以岐视。对于斯拉夫人与犹太人更是充满仇恨。

他屠杀600万犹太人,在被占苏联国土上实施罪恶的政委计划,倒行逆施,激起了全世界公愤。这使希特勒处于全世界人民的包围中,使苏联得道多助,联合美,英,中等国建立起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击败希特勒。

第二、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怂恿的结果

反苏仇苏是英法等国传统的事业。即使英国被德国胖揍,龟缩回本土,也没忘记这项工作。

邱吉尔同样也是制造谣言的高手。他一面散布谣言,说苏联制定了大雷雨计划,要进攻德国,挑动德国进攻苏联。一面又向苏联传递情报,说德国要进攻苏联。搞得斯大林对英国很不感冒。

1941年6月22曰,希特勒突袭苏联,邱吉尔长长出了口气,英国搭救了。因此说,外界挑动,也是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催命鬼。

自从希特勒进攻苏联那天起,他就与胜利无望了。

有时侯可以这样说,打败自已的也许就是自己。

冲动是魔鬼就从这里传出的。

阳城导航


二战初期的的德国是十分厉害的,德国凭借自己精良的武器装备,强大的军事力量,士兵们高昂的斗志等因素,在一个多月就让欧洲强国“法国”投降。其实,德国赢得最终胜利只差那么一点点,差就差在和轴心国盟友的交流上。


德国的轴心国盟友之一意大利。意大利墨索里尼经历战争惨败之后想要征服希腊,而这时需要德国的帮助。于是德国参与了并无意义的战斗中。并且由于和意大利的战略不统一,导致德国本可以在1941年的冬季前占领莫斯科的计划没有实现,相反,对苏联的进攻拖延了2个月的时间。日本也是轴心国。而当时日本不顾一切想要偷袭珍珠港,并且根本就没有与德国进行商量,最终把战争潜力巨大的美国也给牵扯了进来,从此彻底改面了盟国与轴心国的实力对比。强硬的日本没有答应美国的条件,也没有选择继续拖延,致使美国立马对德国进行宣战,并且表示全力支持苏联和英国。

其实,当时德国在研制原子弹,但是由于盟国一些事情的干预,导致原子弹没有首先研制出来。如果德国当时研制出了原子弹,那么凭借希特勒的性格,他一定会去使用它,并且使用在英国或者苏联的身上,这样就十分有可能逼迫他们投降,那么二战的结局就会不一样。

战争的胜利不单单是靠军事武器,同样,也需要凭借强大的后勤,而这正是德国的劣势所在。同时,由于它与轴心国的牵扯,致使没能取得二战的最终胜利。


利刃号


德国人确实离胜利只有一步……emmm……或许两步,也可能三步之遥吧,总之就是差这么点。

德国的第一个失误,就是敦刻尔克了,放走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也迟滞了德国陆军的进攻节奏,而且也没能以此围城打援,消耗英国人,这就有点悲剧了。

第二个失误,就是在进攻英国的时候,没有一个好的计划就贸然行动,结果大大消耗了自己的实力,很多人认为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或者是莫斯科,但我一直认为,不列颠空战才是真正的二战转折点,如果希特勒的手下还有眼光长远的将领,他们就应该告诉希特勒,战争已经输了。

如果当时希特勒消灭了敦刻尔克的33万人,以德军当时的实力,复制克里特岛空降,问题不大,此时的德国空降兵还是巅峰,克里特岛之后才下滑的。

至于攻打苏联,时机和战略问题都不大,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保障不足,包括士兵的冬装、机油等等,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攻打战略纵深这么大的国家,就算不阻拦让你开着坦克跑,你还得用多长时间才能跑遍东西纵横的距离,更不要说在作战时期了,日本打中国为什么敢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因为中国当时的军队素质跟日本不在一个档次,而希特勒敢打苏联,我认为很大一个因素是大清洗,另一个新区是苏芬战争。

如果说此时德国人已经清醒,那么德国人至少在诺曼底还有一博之力,可惜,又被盟军耍了。

所以你说德国人离胜利有多远,嗯没错就是这么远。




语文老师28


德国胜利就算了,但由几个关键时刻决策上的失误,也许能改变点局势

1、西线扫平荷兰、比利时和法国没有错,但是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撤退时突然陆军停止进攻,这是一大失误。到了英军主力撤回本土之后,想再打败他们是不可能的,空军有先进的喷火式战斗机,而且英军的雷达是全世界最先机的,海军就跟不用说了,德国没有机会打赢这次空战

2、不知道希特勒为什么不派大军攻占土耳其,从而往中东方向进攻,再往南进攻埃及,或者再往东可以进攻印度,同时小日本可以从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一路往西,和德国夹击印度。如果轴心国能拿下中东、印度和埃及,那么对英国的打击是很大的,因为哪些地方是英军的主要补给,英军占领这些地方,资源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印度,沿着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运输到英国本土,而轴心国就是缺资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