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罷官,李鴻章能鹹魚翻身,翁同龢為何卻被連根拔起?

王事情


李鴻章是晚清時期屈指可數的洋務人才,罷了他的官,朝廷無人可代替。慈禧發了昏的招惹八國聯軍,最後滿朝上下也只有李鴻章能給她背鍋了。

翁同龢生錯了年代,他若是早生幾百年,估計也是個名聲極好的宰輔。只是可惜晚清那個鉅變時代,他這種思想老舊的清流派毫無用武之地。並且他還是帝黨,當光緒被軟禁後,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朝廷自然是不會再啟用他了。

翁同龢這個人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是咸豐六年殿試一甲一名,中狀元時僅26歲,是清朝最年輕的狀元之一,文章、書法造詣都很好,堪稱是年輕有為。

光緒八年時,慈禧讓他進軍機處,他那時候還裝叉,不想進。是慈禧苦口婆心的說:我病才好,找人不容易,你別給我為難!他這才勉強答應進了軍機處。從這個事情上可以看出,慈禧對他的才華是肯定的。

所以說,像翁同龢這樣的人若是生活在明朝或清朝中前期,那絕對是一號人物。

只是可惜,他出生在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唯不世出之奇人方能挽救大局,不致亡天下”的清末。他所擅長的經世治學,在清末完全沒有用武之地。所以混了幾十年,都只是個協辦大學士。

不過,他很擅長整人之道,慈禧和光緒讓他制約李鴻章,這個任務他乾的不錯。所以從左宗棠病死,無人制約李鴻章後,他實際上朝廷當中反對李鴻章勢力的扛把子。

但還是那個老問題,他的才華在清末沒有用武之地,當李鴻章因為甲午戰爭戰敗而被朝廷罷官後,他也是狡兔死,走狗烹,失去了利用價值。

戊戌變法期間,他還想再搏一把,把政治前途全部壓在了光緒身上。但是變法失敗,光緒被軟禁,他也就被慈禧趕出了朝廷,晚年頗為淒涼。



李鴻章不用多說,晚清洋務派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曾國藩。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他的存在嚴重威脅到了慈禧和光緒皇帝的統治。所以,慈禧和光緒既要拉攏他,還要找機會整垮他。

甲午慘敗後,淮系精銳盡喪,李鴻章失去了利用價值,被慈禧一腳踢開。不過,李鴻章卻也因禍得福,躲過了戊戌變法這個慈禧和光緒的政治內鬥。

當光緒被軟禁後,慈禧手上無人可用,便再次想到了李鴻章,讓他出任兩廣總督。不過這只是常規操作,做做樣子,並不表明慈禧會重用李鴻章。

然而,就在李鴻章離開京城,去到廣州赴任才半年,慈禧就作了史詩級的妖。她先是要廢掉光緒,接著又縱容義和團,搞得滿朝上下烏煙瘴氣。最後,直接引發了八國聯軍侵華事件。

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李鴻章就有價值了。畢竟當時滿朝文武都是徐桐、剛毅那類(跟翁同龢很像)頑固派,一個能玩轉近代政治的人都沒有。

於是,就在八國聯軍進攻大沽口前一天,感受到巨大壓力的慈禧就給李鴻章發了一封儘快北上的電報。

不過李鴻章也不傻,這個時候讓他北上,他就是去背鍋的。所以他回電表示:現在從廣州到北京沿途都是土匪,我沒辦法北上。

沽口禁商船,沿途拳匪佈滿。兄奉召,竟無路可達。——(李鴻章推脫之辭)

這表明,李鴻章的心態已經變了。他不想再給慈禧背鍋。

但是,慈禧鐵了心的要作死,居然下達了一封向全世界宣戰的通告。

幾天後,李鴻章收到朝廷的開戰命令。但李鴻章表示: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又過了幾天,李鴻章乾脆加入劉坤一、張之洞組織的東南互保活動。集中東南九省督撫的力量公然對抗朝廷。

慈禧見東南九省全部不奉詔,就一連給李鴻章拍了三份電報,催他儘快進京。並且,慈禧還在電報裡面給李鴻章官復原職,恢復了他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職務。

接到任命後,李鴻章還不是不動身。當時慈禧急眼了,又給李鴻章連拍四份電報,讓他馬上北上。

該督受恩深重,尤非諸大臣可比,豈能坐視大局艱危於不顧耶。著接奉此旨後,無論水陸,即刻起程。——(慈禧催促李鴻章進京之辭)

不過,李鴻章依然沒有前往北京的興趣。他回電給慈禧,說自己上了年紀,感冒加腹瀉,走不了,要請假20天。

連日盛署馳驅,感冒腹瀉,衰年孱軀,眠食俱廢,奮飛不能,徒增惶急。容俟調養稍愈,即由陸路前進。……擬懇聖慈賞假二十日,俾息殘喘。倘假內見愈,仍力疾趲程北上。——(李鴻章二次推脫之辭)

收到李鴻章這封密電後,慈禧憤怒了。不再催促李鴻章北上。愛幹什麼幹什麼吧,老孃離了你李鴻章,還不能掌控時局了?

然而事實證明,慈禧沒有李鴻章輔佐,她就是玩不轉。

庚子年八月,八國聯軍攻破北京,慈禧帶著光緒逃往西安。老婆子的臉丟光了。為了挽回局勢,慈禧再詔李鴻章進京。這一次李鴻章沒有再推脫。而是硬著頭皮進京,揹負罵名,簽署了《辛丑條約》。

李鴻章進京的時候,旗人對他的評價非常有意思:罵他是漢奸,可沒他又不成。

所以說,人才在哪都是人才。像李鴻章這種能讓統治者離了他就玩不轉的人才,他被重新啟用是很正常的;而像翁同龢這種已經跟不上時代的人,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朝廷離了他,照樣玩的轉。所以他也就不可能再被啟用了。


Mer86


李鴻章和翁同龢,是清末政治大舞臺上的一對老冤家,二人政治生涯中,都曾經歷過被褫奪職務的遭遇,之所以之後李鴻章可以捲土重來,而翁同龢卻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主要原因在於兩點。

首先是二人被革職的緣由,以及所受的革職處分不同。

李鴻章被革職的事件,發生於1894年11月,原因是甲午戰局潰敗,作為主管北洋軍務的大臣,李鴻章必須要拉出來打板子。不過因為清王朝中央也明白,當時在前敵作戰仍然需要李鴻章統御北洋前敵軍隊拼命,所以當時對李鴻章的處理其實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具體給李鴻章的處分是“革職留任,摘去頂戴”,即官職免了,但是所主管的工作仍要負責繼續去做,其實是“以觀後效”的意思。隨後不久,因為甲午戰局惡化,清王朝中央決定向日本求和,選定李鴻章為講和大臣,旋即把李鴻章之前所受的處分一股腦全部勾銷,李鴻章就此重新翻身。在辦理完馬關議和後,因為講和有功,李鴻章後來又被任命入閣辦事,最後官至督辦政務大臣,署總理外務部。

(李鴻章的特點是務實,勇於任事。喜歡抓實際工作,水平高不高暫且不說,但是敢於擔責任,慈禧太后可不就喜歡這樣的能臣)

而翁同龢被革職的事情則比較嚴重,發生於1898年6月15日,緣由非常簡單,即不合君心,不對皇帝的胃口,而且和皇帝辯論時,居然流露出狂悖情狀。對翁同龢的處分也比李鴻章嚴厲得多,當初李鴻章的處理是“革職留任”,雖然革職了,但是留了個“留任”作為臺階。而對翁同龢的處理決定,則是“開缺回籍”,即開除回老家,這其實宣告了翁同龢政治生命的完結,沒有絲毫的餘地。

其次,則關係到二人的政治站隊的問題。

中國古諺雲,朝中無人莫作官,在封建時代,要當好官員,必須要有堅實的靠山背景。對於李鴻章、翁同龢這類清王朝的高官來說,位置穩不穩,一方面依靠政績和能力,而更多要依靠政治站隊和總後臺硬不硬。

(翁同龢最大的悲劇,是被自己忠心跟隨的皇帝一腳踹開。當光緒已有自己的政治主見時,翁同龢還擺出一副帝師的老架子去教導皇帝,皇帝不罵他狂悖才怪)

眾所周知,李鴻章和翁同龢,一屬後黨,一屬帝黨,即分別站隊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一邊。帝黨、後黨在甲午戰爭之後的爭鬥日趨表面化,乃至有水火不容之勢。

作為王朝大政治環境下的官員,李鴻章、翁同龢能否站得住腳,首先要看自己能否得到後臺大靠山的力挺。甲午戰爭中,李鴻章儘管被革職留任,但是慈禧太后對其仍極為看重依賴,到了甲午戰後,依然被慈禧太后視作柱國依靠,所以其政治人生善始善終。

而翁同龢就不一樣,有自我找死的成份在內,翁同龢是光緒皇帝的帝師,早在光緒帝幼年,翁同龢就開始教導這位皇帝學生,據說二人有深厚的師生感情,光緒帝的三觀也很大程度上受了翁同龢的影響。此後,翁同龢對於光緒帝是力挺的態度,極力擁戴、維護君權。但要命的是,到了1898年,光緒帝對翁同龢的那套政治理念漸漸有厭煩的態度,而光緒對梁啟超等新銳激進的維新變法思想感了興趣。本就有失勢趨勢的翁同龢不自知,在這種環境下,每每在皇帝面前對維新變法思想表示出不贊成,最終把自己的總後臺給惹惱了,被光緒皇帝下令開缺回籍。

翁同龢自己失去了政治靠山,被自己忠心跟隨的光緒帝一腳踹飛,本就是非常悽慘的事情。又加上隨後不久,百日維新失敗,光緒帝被慈禧太后摁倒,帝黨稀里嘩啦大崩塌。此時,就算光緒帝良心發現,想要重新破格啟用自己的老師,也已經沒有任何可能性了。


海研會


重點說一下翁同龢吧。

當時光緒皇帝對翁同龢的罷黜,其實是朝野共識,尤其是光緒皇帝自己,他是徹底認清了翁同龢這個人。

歷經了甲午戰爭的慘敗,翁同龢戰前戰後的表現,充分證明了他是國家一大禍患。他作為朝廷重臣,在國難當頭之時不顧大局,挾私報復,把個人恩怨置於國家利益之上,再繼續用翁同龢,國家遲早要被他搞垮,實在是不能再用了。

與李鴻章這個國家須臾不可離的人不同,翁同龢一輩子沒有幹過一件實事,以前朝中有他不多,沒他不少,可是現在他禍亂國家,就不能容他了。

恭親王奕訢臨死時,正值光緒皇帝戊戌變法的前夜,光緒皇帝前去見他六叔最後一面。光緒皇帝問奕訢,今後朝中何人可用?奕訢推薦李鴻章、張之洞、榮祿。

光緒問,翁同龢如何?奕訢非常堅決地說,翁同龢“居心叵測,並及怙權”。並深刻檢討了朝廷過去對翁同龢的提拔和重用:“聚九州之鐵,亦不能鑄此大錯!”

奕訢對翁同龢的這個評價,非常準確,尤其是“居心叵測”四個字。

翁同龢這個人,其實就是明末東林黨一路,東林黨人所有的缺點和毛病,他都具備。

明末的東林黨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現象,他們有兩個最顯著的特徵,一是以道德衛士自居,所有的政治主張都從道德高度出發,用道德綁架一切。二是他們以同鄉、宗親、師生等關係結成團體,缺乏理性,幫親不幫理。

甲午戰爭是最典型的事例。在戰爭之前,翁同龢是堅定的主戰派。

他的這個主戰看起來冠冕堂皇,與李鴻章針鋒相對,但背後的動機和出發點卻大相徑庭。

李鴻章之主和,是基於對中國國情的瞭解,對北洋水師的戰爭能力的評估,以及多年戰場歷練得到的對戰爭規律的把握。而翁同龢則純粹是基於東林黨一貫的行事邏輯,即主戰有道德高度,可以獲得全國人民的支持,對他個人日後的聲望有好處。主和是漢奸,會被人罵做賣國賊。

因此,他才不管你北洋水師有沒有充足的彈藥,平時訓練如何,真打起來可以調動多少人馬。他之主戰,一是說起來很過癮,後世不能以此指責他為漢奸。二是給李鴻章找麻煩,只要是李鴻章主張的事,他一定要站在對立面。

翁同龢為了報私仇,在他當戶部尚書期間,一兩銀子也不給北洋,甚至正式上書皇帝,從光緒十年起,就正式停撥了北洋水師的經費,明確告訴北洋一顆炮彈也不能買,以至於北洋成軍十年,竟一發炮彈的補充也沒有。

甲午前一年,李鴻章為了備戰,緊急上書皇帝請求撥款150萬兩銀子購買兩艘軍艦,那是他參照北洋現有軍艦的優缺點,親自參與改進和設計的世界上最先進的軍艦。可翁同龢百般阻撓,終於被日本搶購,成為甲午海戰中日軍的絕對主力,其中之一就是擊沉中國軍艦最多的吉野號。

甲午海戰一開始,翁同龢就雞蛋裡面挑骨頭,糾結他的同黨,彈劾中國海軍最高指揮官丁汝昌,給李鴻章搗亂。翁同龢才不管什麼禍亂軍心、臨陣換將的大忌,只要李鴻章難受了,他就高興,哪怕是國難當頭他也不忘與李鴻章鬥氣。丁汝昌在翁同龢無端指責和攻擊中咬牙指揮戰鬥,自知戰後翁同龢他們饒不過他,最後自殺,壯烈殉國,死了還被翁同龢潑了一身髒水。

甲午戰敗,翁同龢一點檢討自己的意思也沒有,仍然我行我素,把責任全部推到李鴻章一人的身上,甚至力主殺李鴻章以謝國人。

翁同龢把李鴻章當成仇人,其實全是個人私怨,沒什麼道理。

咸豐八年,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任安徽巡撫,他先是駐泰州,太平軍攻來,他棄城逃到了壽州。

翁同書是個書生,一點江湖經驗也沒有,在壽州他被賊人苗霈霖所騙,殺了守城的功臣,讓陳玉成奪取了壽州,而他力保的苗霈霖像吳棠和袁甲三預言的那樣,毫無懸念地投了太平軍,令皖北的局勢迅速惡化,清軍整個部署全部打亂。

曾國藩坐鎮安慶擔任前敵總指揮的皖北之戰是清軍與太平軍大決戰的前奏。它的意義絕不僅僅是此消彼長的實力消耗,還關係到曾國藩能否抽出兵力去救援杭州危城裡的王有齡,尤其是關係到江寧包圍圈合龍的時間,因此非常關鍵,清軍一定不能失了先手。

但就因為翁同書的弱智和失措,這個先手竟然就丟了。翁同書的過錯直接導致杭州城無人救援,浙江巡撫王有齡自殺,第一次對江寧的戰略大包圍失敗。所以,當時整個前線的統兵將領,包括曾國藩、吳棠、袁甲三、李續宜等人,強烈要求殺翁同書,以儆效尤。

丟城棄地,自毀長城,翁同書之罪確實該殺,換做當時任何一個督撫都難逃一死。但翁同書特殊,他的父親翁心存是上書房總師傅,也是咸豐皇帝和恭親王奕訢兒時的授業恩師,咸豐皇帝念及老師的情分,下不了手。

但曾國藩卻心有不甘。他是前線總指揮,不殺翁同書,督撫守土有責就難以貫徹,大家都效法他,誰還拼命守城?尤其是前任兩江總督何桂清,棄城逃跑,正躲在上海的租界裡,不殺翁同書,以後就不能法辦何桂清,如果讓何桂清逃出生天,曾國藩死不瞑目。更何況王有齡屍骨未寒,外界都隱隱指責曾國藩見死不救。

就在這時,李鴻章自告奮勇,替老師給皇帝起草了一份奏摺。李鴻章奏摺中,最令人擊節讚歎的是這幾個字:

臣職分所在,例應糾參。不敢因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

這是畫龍點睛之筆,一下子堵死了皇帝放翁同書逃生之後路。翁同龢家裡真正是門第鼎盛,一門四進士,後來又是父子兩帝師,叔侄兩狀元,清貴得不得了。有了這句話,皇帝不得不判翁同書斬監侯。但翁心存得知消息後大為震驚,竟一命嗚呼了。

其實這事翁家自己有問題,至少是亂了方寸,處理不當。翁同書其罪當誅,毋庸置疑。但皇帝判斬監侯,卻是緩兵之計。

清朝的慣例,斬監侯的犯人,有一多半會在臨刑前改判,畢竟殺人不是好事,皇帝也不願意手裡沾太多血。清廷的規矩,刑部判決死刑的犯人,最後在押赴刑場執行前都要經皇帝批准。

尤其是斬監侯,往往是把一年內積攢的死刑案在入冬時報皇帝一併批准,而皇帝往往比各省的臬司和巡撫寬泛,只要有一星半點的理由,皇帝都會活他一命。事後也證明,皇帝並沒有要了翁同書的命,而是發配新疆,幾年後又重新起復了他。

但翁同龢的父親翁心存是個沒有經過風浪的書生,心理素質太差,斬監侯在他那裡都受不了,急火攻心,竟然一命嗚呼了。

翁同龢就此把他父親的死歸咎於李鴻章,與李鴻章結下血海深仇。李鴻章後來雖表面上與翁同龢針鋒相對,但私下裡囑咐自己的子侄要與翁家多多來往,還借年節之際給翁同龢送過禮,但都無濟於事。

其實真正想讓翁同書死的是曾國藩,李鴻章不過是替老師代筆。可翁同龢就是這樣,缺乏理性,為了給自己的悲壯情緒找個出口,就一股腦把仇恨記在李鴻章身上。

翁同龢一輩子只幹過一件拿的出手的事,就是在他刑部侍郎任上,平反了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這也符合他一貫的行事邏輯,因為這件事有道德高度,幹了這件事可以獲得好名聲。

放在李鴻章身上,楊乃武一案估計不會翻案,當時的恭親王奕訢和整個軍機處就一直拖著,明知是冤案,但就是不想給楊乃武翻案。這不是說李鴻章和奕訢他們是一夥壞人,有意要將強權凌駕於司法之上,而是因為楊乃武案關係到西北平回亂的大局,牽一髮而動全身。

當時左宗棠正在西征的關鍵時期,麾下的幾萬大軍每天的消耗就指望著浙江和廣東。而時任浙江巡撫的楊昌浚、廣東巡撫蔣益灃兩人是左宗棠的心腹愛將,左宗棠把楊昌浚和蔣益灃放在浙江和廣東,就是讓他們為西征籌餉徵糧。而當時楊昌浚的全副精力都放在西征的後勤保障上,哪有心思管楊乃武案那麼小的一件事,下面的臬司怎麼說,他就照轉上去,所以才出了亂子。

試想,一邊是一件普通的冤案,另一邊是朝廷收復新疆的千年大計,孰重孰輕?

楊乃武案發以後,浙江官場,楊昌浚以下,布政使、按察使、道臺、知府、知州、知縣,一百多個官員被撤職充軍,其中光是正省級的二品以上的大員就有二十多個。

浙江官場完全癱瘓了,很長時間恢復不過來。新任浙江巡撫梅啟照雖然與湘軍有些淵源,但他從未當過左宗棠的部下,與左宗棠配合上很不得力。有一段時間,西征大軍甚至完全斷了糧草。

公平地說,也不能全怪梅啟照,他剛到任,兩眼一抹黑,一邊要設法物色人,填補被撤換的官員,一邊還要照管西征糧草,真正是顧此失彼。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平反倒是很轟動,但確確實實耽誤了西北的軍情,左宗棠那時正在和田追擊阿古柏的兒子胡裡,幾萬將士餓肚子,他得到消息後暴跳如雷,朝廷卻只能裝聾作啞。

其實恭親王奕訢和軍機大臣索綽羅寶鋆等人非常焦灼,他們很瞭解左宗棠的性格,生怕他像以往那樣犯了倔驢脾氣,就此鬧意氣摔耙子。他們表面上不動聲色,私底下卻手忙腳亂,除了讓軍機章京給左宗棠寫信,好言安撫外,還讓兩宮太后出面,賞左宗棠“賜同進士出身”,明確表示朝廷要升他為大學士。

好在左宗棠有大局觀,他畢竟是讀書人出身,有古之大臣風範,雖然每天在轅門罵娘,但沒有因此影響新疆的軍務。

翁同龢則根本不會考慮後果,他只在意此事對他個人的名譽是不是有利,至於國家的損失,他不在乎。

與東林黨人一樣,翁同龢最喜歡結黨,搞小團體,用“喪心病狂”形容都不過分。

晚清的清流是清代政治史上的特別景觀。清流是由朝中的低級別的言官和御史組成,他們抨擊朝政,批評時事,使最高決策者無法為所欲為,有一定的積極和進步意義。

早期的清流中,李鴻藻、張佩倫、張之洞、盛煜等人都有很正面的表現。他們那時沒有什麼幫派,只是嫉惡如仇,主張透明政治,反對腐敗。張之洞還是一個五品小官司經局冼馬時,曾以一支筆力挽狂瀾,在午門護軍案中勸得慈禧回頭認錯,很為世人稱道。

但到了翁同龢掌朝政時,清流已經變成翁同龢私人的政治力量了。他們就像當初的東林黨,以江蘇人為主,幫親不幫理,一味攪和,只要抓住李鴻章一點什麼,群起而攻之。所謂帝黨和後黨之說,就是從這起。與帝黨的聲勢浩大相比,後黨幾乎不存在,就是幾個實權派督撫而已。

翁同龢組織的帝黨人數眾多。核心人物計有汪鳴鑾、志銳、文廷式、張謇等。這些人的組成很有翁同龢特色,主要是兩部分人,一是光緒皇帝這邊的,二是他的老鄉。比如志銳是光緒珍妃的堂兄,文廷式是珍妃的老師,汪鳴鑾和張謇是翁同龢的兩江同鄉。

張謇是狀元,很有名。但他這個狀元其實是翁同龢作弊給他弄的。翁同龢那時已經熬成了文壇大佬,光緒親政後他多次擔任會試和殿試主考官,他就利用這個身份為自己結黨。

張謇此前已有文名,又是翁同龢的同鄉,翁同龢就想把他取為狀元,以此向他示好,讓他為己所用。第一次鬧了一個烏龍,本來想把張謇弄成狀元卻弄錯了卷子,取了不相干的人。第二次,翁同龢乾脆讓人在張謇身邊守著,一交卷就把卷子送給了翁同龢,翁同龢做好記號再按照規矩彌封。

等到閱卷時,他拿著張謇的卷子四處遊說,給張謇拉票,最後如願把張謇弄成了狀元。張謇也投桃報李,成為翁同龢手下最得力的干將,甲午海戰時,彈劾丁汝昌,戰敗後主張殺李鴻章等,張謇都是馬前卒,積極而高調。

翁同龢在戊戌中主張變法,為此他向皇帝推薦了康有為。但他不見得是維新派,因為他並沒有特別明確的政治傾向,骨子裡他非常傳統,對於恭親王奕訢和李鴻章搞的洋務運動,他是從根本上反對的。

他之所以支持維新,主要是基於幫助光緒皇帝個人,所謂幫親不幫理。他是光緒皇帝的老師,從光緒兒時起就負責皇帝的啟蒙教育,因此他更看重維新能夠更大限度地幫助皇帝掌控權力。對於光緒皇帝和他母親慈禧太后關係的惡化,翁同龢要負很大責任。

晚清朝堂上有翁同龢這樣一個人,既是光緒皇帝的不幸,也是他個人的不幸。

其實歷朝歷代都不乏翁同龢這樣的人,關鍵是看當政者怎麼用。遇到喜歡權謀的,很可能派他去反腐,給他一把道德尺子,讓他去四處咬人,最後再滅了他平眾怒。遇到開明的,應該讓他去教書,當個社科院院長什麼的,翁同龢做學問應該能有大前途。總之不能像光緒皇帝那樣把他放在廟堂中樞,那會誤大事的。

如果硬要正面評價翁同龢,他其實是個文化人。今天我們提起他,免不了提到他的書法,他辦的書院什麼的。但也就及此,不要深入下去。深入下去就很不堪了。

因為翁同龢是中國古代讀書人反面典型,讀書人身上有了一堆壞毛病,讀書人幹壞事,就是翁同龢那個樣子。


國史館


說實話,我對翁同龢並不喜歡,乃至於可以說十分反感。晚清翁氏一門四進士,父子兩帝師,叔侄兩狀元,卻都是無骨、無膽、無量、無節的酸臭腐儒。

我們先說翁同龢。說實話,除卻其作為光緒帝師陪伴了其成長外,其他堪稱一無是處乃至是令光緒帝軟弱無能的罪魁禍首。找一個老媽子陪伴光緒帝成長或比翁同龢每日荼毒帝師心靈與思想來的強。


(翁同龢)

恰巧我們今天要說的李鴻章與翁同龢兩人正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早在咸豐八年時,太平軍作亂長江南。翁同龢哥哥翁同書就堪稱豬隊友把在前線準備與太平軍在皖北大決戰的曾國藩、李鴻章、王有齡等一干湘軍重將能臣坑了個人仰馬翻,外焦裡嫩。王有年齡更是直接被其坑死。

時翁同書作為安徽巡撫坐守泰州,一聽太平軍要來便丟盔棄甲棄城而逃到了壽州。到了壽州又聽賊人妖言把守城干將殺了,任用一幫賊人。結果不久太平軍一來,這幫賊人帶著兵甲一股腦去裝備了太平軍。這直接讓整個皖北淪陷,曾國藩原本提上日程的迂迴包抄的大戰略宣佈夭折。間接導致了曾國藩分身乏術,無法支援杭州王有齡。

時曾國藩、吳棠、袁甲三、李續宜等直恨得牙癢癢,上書咸豐帝不殺翁同書無以平兵憤。


(曾國藩湘軍黨)

但是,顯然咸豐下不去手,因為他老子翁心存可是自己的老師,若殺翁同書有忤師恩。但是,曾國藩等認為,翁同書這樣坑死人不償命的豬隊友非殺不可。這時候作為曾國藩學生的李鴻章跳出來上書咸豐說“臣職責所在,例行糾紛,不敢因翁同書家門鼎盛而瞻前顧後,不殺之則兵憤難平,此誠危及社稷江山之事也。”

這事,顯然被翁同龢知道了,從此便對李鴻章懷恨在心。後來,咸豐只能將翁同書斬監侯,算是各退一步。豈料區區一個尚有餘地的斬監侯居然活生生把翁同龢老爹翁心存給嚇死了。


(翁心存)

從此翁同同龢便更視李鴻章眼中釘肉中刺。

光緒年,翁同龢開始任戶部尚書,李鴻章時任北洋水師大臣卻從未得到一兩戶部應撥之軍餉以壯大水師。

時日本多方挑釁,光緒帝朝議是否該戰,李鴻章以水師多年未濟且敵我懸殊提議議和,翁同龢一聽趕緊站在了道德制高點提議主戰。他才不管別人死活與江山社稷,只要自己順心如意地和李鴻章對著幹就好了。甲午戰爭前一年,李鴻章上書光緒求購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艦,價格合同都碼好了,就差銀子到位交貨。結果翁同龢橫插一腳,軍艦被日本人捷足先登買了去,壯大水師的計劃告吹。甲午海戰,日本人開著這兩輛軍艦,擊沉了清軍八成軍艦。


(中日甲午海戰)

海戰時,李鴻章與丁汝昌等前方戰士吃緊,翁同龢等人拉幫結派在後方緊吃,不停在光緒帝面前彈劾李、丁二人,只弄得光緒恨不得臨陣換將。戰後,丁汝昌有感於朝政被奸小玩弄,萬念俱灰,飲恨自殺。丁汝昌自殺後,翁同龢仍像餓狼一樣站在道德制高點逮住李、丁不放,要求光緒治他們的罪。

結果,李鴻章革職留任。

後來,連光緒自己也察覺過來翁同龢其心不純,在恭親王奕訢死前問何人可輔帝業。鬼子六咬牙切齒地說“不管你用誰,反正不能用翁同龢,就是把九州之鐵齊聚,也不能鑄此大錯。翁同龢誠為本朝之第一禍患也!諫議任用李鴻章!”


(恭親王奕訢)

後來,1898年,光緒帶頭搞變法,翁同龢處處反對,本就忍了他很久的光緒直接將其革職出籍,永不任用。而另一面,李鴻章因為深得慈禧信任且有真材實料的關係,甲午戰爭後馬上令其官復原職與日本人和談簽訂《馬關條約》,此後慈禧更直接把他送到了光緒面前內閣辦事,兼大清直隸總督與北洋大臣。

(李鴻章)

其後,光緒變法失敗,慈禧打壓帝黨,翁同龢便更被壓的死死的再無出頭之日老死鄉間。其實我認為,翁同龢誠為晚清天下第一偽君子,沒殺之以平憤實在可惜。


不書


翁同龢最大的弱點是政治情商太低,心胸狹窄,睚眥必報,身處高位,尸位素餐,處處站在道德高處,實際上處處為自己為一已私心。卻根本不知道每次身處道德高處,所堅持的政見完全不從實際出發,不實事求是,高位者這兩點缺點就足以將國家拉入多深的深淵他根本到死也不清楚,說他比明朝東林黨還東林黨一點也不過份 ,清朝加速亡國有他一份巨大的功勞,可惜了北洋水師那些化作累累白骨的士兵了。這種人,要等到國家有難,才知道他的所有弱點對國家的巨大危害,一旦被萬夫所指,連根拔起已經算是輕的了。

李鴻章無論做什麼,至少所做所為都是為清朝在各方面爭取最大化止損,就這點相比於翁同龢在朝堂所做所為基本上最大化讓清朝擴大損失,李鴻章替慈禧背鍋一離開朝堂,整個清朝就很快陷入手忙腳亂的程度,鹹魚翻身是必然的結局。

高度決定出路,方法決定成敗,翁同龢處高位卻思維高度遠遠不夠,方法不對,他的結局就在進入朝堂之日起就註定了。


一生最服王陽明


翁同龢就咸豐六年的狀元,在鹹、同、光三朝累任高官。

他與他父親翁心存是兩朝帝師,翁家乃是詩書簪纓之家,時稱“一門四進士、父子大學士”。

翁同龢和李鴻章有很深的過節。咸豐九年,翁的哥哥翁同書為安徽巡撫,中了捻軍之計,導致數座城池失守。


李鴻章具折彈劾翁同書,導至翁同書流放,病死西北。翁同龢從此對李鴻章 “徇私報復,傾陷排擠,無所不用其極”。

翁同龢和李鴻章政見更是大大不同,翁為清流派領袖,支持光緒革新;李鴻章則是後黨重臣,他們之間的分歧,實質上是帝、後兩黨之爭。

翁同龢為官多年,政績斐然,最著名的是平反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支持盛宣懷創辦中國通商銀行,向光緒推薦康梁等維新派人士,是戊戌變法的推手之一。


光緒二十四年,恭親王病重,光緒探視時,恭親王推薦李鴻章、張之洞、榮祿幾人可以重用,但提出翁同龢 “居心叵測,並及怙權”。

並對光緒留下遺言:

“皇上若重用翁同龢,便是聚九州之鐵,亦不能鑄此大錯!”

為什麼以會識人著稱的恭親王奕訢對翁同龢如此反感?

甲午海戰前,翁同龢出自對清朝海軍力量的自信,極力主戰。


翁同龢雖然屬於帝黨,但城府頗深,極擅權謀,因與李鴻章不和,身為大清戶部尚書,居然六年不給北洋水師撥款更新裝備,致使甲午一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翁同龢掐著李鴻章的脖子,至少是導致北洋水師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午敗後,翁同龢千方百計逃避責任,將失敗的原因推到李鴻章的頭上,認為李接戰不力,甚至提議將其斬首。

此外還稱慈禧太后修頤和園挪用了海軍軍費,其實北洋水師多年未添寸艦,完全是翁同龢等人裁撤相關經費的結果,他竟然敢把汙水潑到慈禧的頭上,可真是老糊塗了。

另外,此時的光緒,正是寵信康有為等維新黨的時候,翁同龢為了爭寵,向光緒進康梁等人的讒言,而之前康梁又是他推薦給光緒的,光緒對翁的這種做法非常反感。

看到光緒不聽自己的話,這個以帝師自居的老頭,對光緒出言不遜,居然敢當面頂撞光緒,還拿著硯臺砸光緒,可謂狂妄之極。


光緒忍無可忍,將他一擼到底,永不敘用。

而李鴻章不一樣。李鴻章雖然要對甲午戰敗負責,要對簽訂《馬關條約》負責,但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錯,慈禧也明白這一點,罷免他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職務,只是迫於輿論壓力,還給李鴻章留下大學士的頭銜。

李鴻章在當時數於“一專多能”型選手。他不但指揮北洋水師,還是北洋大臣,另外總管大清的外交。

大清的洋務運動和外交真的離不開他,洋人也只認他。堂堂大清,少了李鴻章還真的在外國人面前玩不轉。

所以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時,李鴻章再次被委以“全權大臣”,升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也有人說,翁同龢滾蛋,是慈禧和光緒達成的協議,只要光緒罷免翁同龢,慈禧便同意光緒變法。

因為翁同龢是帝黨領袖,他走了,光緒便再怎麼弄也飛不出慈禧的手心。

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具體是不是真實的,還要考證才知道。

歪眼小史工作室 馮生


剛日讀史


李鴻章、翁同龢二人不可同日而語,不是一個檔次的人物

1、從當權者的角度看,當權者當然是慈禧太后,不用問,自然是李鴻章,李鴻章是標準的“後黨”,而翁同龢是光緒的老師,天生標籤是“帝黨”,從這一點上看,不論別的,李鴻章自然是首選。

2、從影響上看,李鴻章要比翁同龢強的多,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辦企業、修鐵路、辦銀行,又是北洋大臣,而翁同龢單是所謂的清流領袖,空談誤國。在官場中,孰重孰輕一目瞭然。

3、從客觀上講,李鴻章在外交場上浸淫多年,許多外國人只認李鴻章而不認清廷,除了李鴻章清廷也卻是找不出合適的人選。而翁同龢無論從政治上、業務上不不可靠。


睡夢心經


同樣是罷官,為什麼李鴻章能鹹魚翻身,而翁同龢卻被連根拔起,永不敘用呢?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一個是為國為民的忠臣,一個是誤國誤民的弄臣。如果你是朝廷的當權者,對於那些始終懷抱忠貞愛國之心,踏踏實實幹實事,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忠臣,即使犯了錯誤,國家依然會給你機會!對於那些抱有投機的心態,甚至夾帶私人恩怨以公報私的弄臣,一經發現自然永無翻身之日!

一、李鴻章“憂國憂民”的忠臣

甲午海戰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舉國震驚,李鴻章作為清朝全權代表,赴日本代表清朝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事後,李鴻章被全國人民罵成“賣國賊”,此時李鴻章已經70多歲,作為一名為國盡忠的老人,可謂鞠躬盡瘁!在日本期間,更是險些被刺殺身亡,此時的李鴻章想的最多的是,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國家減少一些賠款。回國後,被罵成“賣國賊”也沒有怨言。李鴻章只是替朝廷的當權派背鍋而已。

這麼大的一個歷史事件,國家和人民需要一個交代!北洋水師是由李鴻章一手創建的,但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甲午海戰,中國為什麼會失敗,其實朝廷當權派心裡是有數的,李鴻章只不過是替朝廷背了鍋。李鴻章自己也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朝廷當權派自然明白其中原委,只能委屈他讓他來當這個替罪羊。所以朝廷在處理李鴻章時,表面上免去了他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職務,並拔去三眼花翎及黃馬褂,只留下大學士虛銜。表面上看似只保留了一個虛銜,其實朝廷對他是留有相當大的餘地,為今後繼續啟用他埋下了伏筆。

二、翁同龢 “誤國誤民”的弄臣

對於翁同龢的處理,朝廷當權派是絲毫沒有留下餘地,一擼到底,因為他只考慮自身利益,根本無視國家利益,在重大問題上,居然因為一己私利誤國誤民。

甲午中日海戰,中國之所以戰敗,作為戶部尚書的翁同龢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

北洋海軍自組建之日起十年內,作為戶部尚書的翁同龢因為私人恩怨(翁同龢的父親因為李鴻章的一份奏章導致氣絕身亡,對於此事翁同龢一直記恨在心),以各種理由搪塞,竟然沒有撥付一兩銀子。

在甲午海戰爆發前的一年,李鴻章再次上書要求戶部撥款150萬兩白銀,用於購買兩艘新式軍艦和日常戰艦訓練和實戰所用彈藥。作為戶部尚書的翁同龢,依然以各種理由搪塞,拒絕撥付,導致北洋海軍無法正常添置新式軍艦,也無錢購買用於訓練和實戰所用的彈藥。最終這兩艘軍艦卻被日軍購買,其中一艘就是在甲午海戰中,日軍殺傷力巨大,擊傷我多艘軍艦的“吉野號”。翁同龢在處理國家重大政務上,竟然以公報私,簡直誤國誤民!

所以,將這兩個人的表現放在一起對比,就不難發現,朝廷為什麼在處理兩個人的方式上,差距那麼大!同樣是罷官,對於李鴻章這樣國家有功之臣,當然能鹹魚翻身!而翁同龢這類人,朝廷定然是連根拔起,永不敘用!


小梁說歷史2019


1895年3月24日《馬關條約》簽訂,李鴻章做了清朝喪權辱國的替罪羊,不久之後,李鴻章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職務,投置閒散。

1898年7月戊戌變法爆發,又由於翁同龢對變法態度前後不一,被光緒帝所嫌棄,所以在戊戌變法的第四天,翁同龢被光緒皇帝革職。

李鴻章和翁同龢二人都是朝廷大員,一個是中樞軍機大臣,一個是北洋大臣;一個因為甲午戰爭失敗而革職,一個因為戊戌變法被革職。但是革職之後二人的人生軌跡卻完全不同。

1896年春,李鴻章奉命作為頭等專使前往俄國祝賀俄皇尼古拉二世舉行加冕典禮,而後慈禧又在1898年5月幫李鴻章找了個巡視黃河的差事兒,之後任命其代理兩廣總督,李鴻章完成復出。

而在李鴻章復出的那一年,也就是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慈禧發動政變,重新掌握大權,當年十月就將翁同龢革職,永不敘用。

同為晚晴重臣的翁同龢與李鴻章,為什麼會在革職之後面對不同的境遇呢?很多人會說是因為李鴻章有治世之能,而翁同龢只是一個書生誤國,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看過《走向共和》電視劇的人員,但是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慈禧與光緒的鬥爭,李鴻章與翁同龢鬥爭不過是帝后鬥爭的延續(翁李之爭我有專門的文章講過,就不寫了),李鴻章是慈禧太后的左膀右臂,而翁同龢則是光緒皇帝的老師。所以翁同龢最後不能復出是因為在戊戌政變中光緒皇帝失勢,並且本人還被囚禁,而慈禧重新回到權利中心,打壓了翁同龢。

翁同龢長期擔任戶部尚書,並且是朝廷清流的代表,在處理內政方面還是一把好手,其處理的“楊乃武案”不惜得罪湘淮二系的人員,處理雲南貪墨案也是有聲有色,但是其軍事上比較差勁,“不知兵”是其弱點。

相比較而言李鴻章在對外事務的處理上更加遊刃有餘,眼界相對高一些,但是李鴻章的私心也重一些。翁李之爭中李鴻章對翁同龢的偏見遠遠大於翁同龢對李鴻章的偏見,並且在二人之爭中,翁同龢表現更加像一個君子,而李鴻章每次談到翁同龢就氣不打一處來,更有很多時候所做之事就是為了拆翁同龢的臺。

上面提到過翁李之爭是帝后之爭的延續,而在晚晴朝堂之上發生了什麼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呢?

首先就是光緒的親政之爭,慈禧身居高位,以太后的身份掌控全國,但是隨著光緒帝長大,慈禧必須面臨將政權還給光緒帝的問題,這是慈禧不願意見到的事情。所以光緒帝成年之後,慈禧也是以各種藉口拖延還政的時間,其中就包括要求修頤和園等等。

面對慈禧不歸還政權,以翁同龢為代表的清流人員,就會群起而攻之,雖然沒有到逼宮的地步,但是形成的一個逼迫壓力還是存在,也正是在這種壓迫之下,慈禧逐步放權讓光緒親政。這是帝后競爭的第一個較量,光緒在翁同龢等人的幫助下,取的一點小勝。

此時的光緒並沒有完全掌握大權,慈禧也沒有失去對朝政的掌握,“戊戌變法”爆發,由於戊戌變法中康有為等人年輕氣盛與一些朝中大臣矛盾加深,再加上戊戌變法衝擊了一部分的利益,所以朝中一些老臣進行阻止變法的推行。這種情況下也加深了帝后之間的矛盾,如是光緒想完全執掌大權,結果被慈禧聯合榮祿發動政變,從此光緒被囚禁到死。這次鬥爭中慈禧完勝,而光緒帝則是輸的徹徹底底。

戊戌政變發生時,一個重要的人物消失不見,這就是翁同龢,原因是在當年6月份的時候,翁同龢因為反對戊戌變法被光緒皇帝革職。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翁同龢不是支持變法的嗎?最後怎麼又變了呢?

根據《翁同龢日記》記載,1898年5月26日,光緒曾讓翁向康有為索要上書,翁卻回答:“臣與康不往來”,光緒問:“何也?”翁回答:“此人居心叵測”,光緒盛怒質問:“此前何以不說?”翁回答:“臣近見其《孔子改制考》知之”。

翁同龢反對康有為其實比較好理解,翁同龢是狀元出生,屬於八股考試的得益者,而康有為等人廢除八股考試的策略自然是與翁同龢相沖突,所以翁同龢會反對變法。當然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以前光緒帝獨寵翁同龢,大小事都要向翁同龢請教,現在不需要翁同龢,而直接請教康有為,這讓翁同龢被冷落,翁同龢內心不爽快。

翁同龢期初推舉康有為得罪了後黨,而現在又得罪了康黨,為朝局所不容。又由於翁同龢對變法態度前後不一,被光緒帝所嫌棄,所以在戊戌變法的第四天,翁同龢被光緒皇帝革職。

這樣戊戌政變的時候,翁同龢已經不在光緒皇帝身邊。而這也是慈禧已經算計好的事情,可惜光緒皇帝的權謀之術相對慈禧差距太大,所以自己斬斷了左膀右臂,給了慈禧政變的大好機會。若是翁同龢在朝廷,即使是慈禧想發動政變,也必須考慮這位軍機大臣、清流領袖的影響,他和榮祿密謀的事情就不那麼容易。

慈禧得勢之後依舊忌憚翁同龢,所以在發動“戊戌政變”後,後黨重新掌權,但是慈禧並沒有放棄對翁同龢的打壓,在當年十月又下詔書,將翁同龢革職並且永不錄用,可見慈禧對翁同龢的忌憚和怨恨。

李鴻章與翁同龢一個能復出,一個被打壓,固然有二者在治國才能上外交與內政從差別,但是帝后之爭才是關鍵,而慈禧掌權也就意味著翁同龢從此不會在被任用。


帝國烽火


李鴻章?曾胡左李都是“帝國合夥人”,沒有他們的支持清王朝早就掛了,慈禧太后對他們高度依賴 只是忍不住了敲打一下。曾國藩臨終推薦李鴻章 李鴻章推薦袁世凱,慈禧太后能拒絕吧?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這些漢人實力派,名義上是清朝官員,其實都是“合夥人”,慈禧太后心裡清楚的很,即使有人彈劾也只能做做樣子,這些人照樣是總督或者巡撫,還能派外人不成?慈禧太后向列強選擇,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甚至袁世凱等人宣佈“東南互保”,慈禧太后能指責這些有兵有權的漢家督撫“抗旨不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