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方孝孺是唯一被灭十族的人,方孝孺被杀是对还是错,该杀吗?

生先I驴


探讨历史,我将用最精炼语言回答这个问题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方孝孺必杀无疑,但是株连九族不管从人道还是影响来说都是不正确的。那么为何说杀方孝孺是正确的的呢?

第一,方孝孺虽有大才,但不可用

方孝孺品学兼备,不管是在为官还是做学问都乃人中龙凤,奉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讲究的是忠君爱国,除了仁还有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下犯上乃大逆不道,这就造就了方孝孺的愚忠。以及对朱棣篡位的憎恨,与不屑。朱棣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方孝孺虽有才,但忠君而非忠国,度量不及魏征。魏征忠国忠民。

第二,建文帝在位期间,凡事请教方孝孺。臣子过分干预朝政这是明朝宗室所不能容忍。

众所周知,明朝专制,皇权加强,国家大事皆乃皇帝做主,建文帝优柔寡断,凡是请教听从方孝孺,方孝孺过度干预国事,此乃大忌。

第三,朱棣起兵,多次求和,方孝孺坚决主战。

方孝孺在朱棣起兵阶段积极辅佐建文帝,而且拒绝朱棣的求和请求,并离间朱棣两儿子争夺世子之位。

第四,方孝孺于朝廷影响较大,如果不杀,恐生变乱。

毕竟朝廷之上还有有支持方孝孺的势力,方孝孺如果不杀,恐其联合,号召天下儒士反抗朱棣。

以上所述说明方孝孺是必杀无疑,但是株连十族确实会给明成祖朱棣留下千古骂名,有点得不偿失。


老刘品读历史


靖难之初,当朱棣发兵南下时,他的第一高参姚广孝提出了一个请求:“

如果夺取了建文帝的天下,一定不要杀方教孺,否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三年后,方孝孺面对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朱棣,誓死不肯为朱棣写诏书,最终被杀,连累十族八百七十三人一起被诛。

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他的死是“古今成仁之祸烈,未如此也”。


(方孝孺)

在死亡面前,方孝孺没有退缩,他的家人也表现了相当大的英勇气概。

他的弟弟方孝友临刑时口占一绝,其中有两句是“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他的两个女儿被追捕时,不屈投河而死。

方孝孺,字希直,明初浙江宁海人,著名学者,被誉为“天下读书种子”。

他出生在一个中级官僚家庭,父亲方克勤是儒学大家,也是著名的忠臣。

方孝孺 早年拜在名士宋濂门下,刻苦读书,宋濂对他寄以厚望,称方孝孺是“孤凤”。

洪武九年,在明初三大案的“空印案”中,刚上任没几天的方克勤被朱元璋冤杀,五年后宋濂又因胡惟庸案的牵连而死。

方孝孺对政治充满了失望,回乡隐居,朱元璋两次征召不至。直到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强召方孝孺出仕。


(诛十族)

朱元璋对方孝孺的才学十分敬佩,将他视为自己死后留给孙子朱允炆的政治遗产,是建文帝兴旺大明的倚仗。而建文帝在朱元璋死后十分信任方孝孺,将他当作政治上的第一顾问,不论大小事情,全都要向方孝孺请教。

朱棣起兵夺取了天下之后,为了取得天下人心,他迫切需要以方孝孺为代表的旧朝重臣的合作,利用方孝孺重臣和大儒的双重身份,显示自己当皇帝在法理上和道义上的正统性。

但是在方孝孺眼中,朱棣就是一个篡位的奸贼,自己不可能与之合作。

朱棣在劝降方孝孺时以周公自居,用“周公辅成王”的典故来为自己辩护,但被方孝孺驳得体无完肤。

朱档恼羞成怒,以诛九族来威胁方孝儒,方孝儒以一句“便十族奈何”顶了回去。

残忍的朱棣果然将方孝孺的九族加上门生一起列为“十族”,当着方孝孺的面杀了八百多人。


方孝孺最后写下“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的绝命诗,慷慨就义。

方孝孺该不该杀?这一点我们从后世的评价中可以很清楚的得到答案。

方孝孺一生以圣贤自任。他“持守之严,刚大之气,为有明之学祖”。

他代表的是明初的那一股高洁的儒家之气。 可是当方孝孺死后,他身上的这种正气,慢慢的在读书人中消失了。

他死后,朱棣对他不断丑化,禁止读方孝孺的著作,将方孝孺打扮成一个祸国的奸臣,都是他和齐泰等人误国,才使建文帝成为昏君,他朱棣这才无奈之下行周公之举。

而世人见取义成仁带来的是十族被灭的惨状,读书人的生命价值取向渐渐被扭曲了。

从方孝孺死后,“成仁取义之训,为世大禁”。读书人放弃了理想,屈服于恐怖的政治势力。


其实一开始,朱棣恨的人不包括方孝孺,他恨的是齐泰、黄子澄这两个力主削藩的建文大臣。

朱棣不过是想利用方孝孺为自己篡位寻找一个遮羞布。如果方孝孺合作,不但不会死,反而高官厚禄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

可是方孝孺选择了反抗,他不肯背叛自己的内心,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伟大的,是不该死的。

方孝孺死后,虽然朱棣严禁人民读方孝孺的著作,但仍有很多读书人偷偷的保存了方孝孺的作品。

朱棣一死,为方孝孺平反的声音便此起彼伏,几乎贯穿了明朝中前期整个历史时期。

这说明在天下人心中,方孝孺是无罪的,是冤死的,朱棣杀方孝孺,是不得人心的。

方孝孺是当时士林领袖,又是朱元璋亲选的托孤大臣,正在方孝孺用他的学识,推行他的理想的时候,朱棣打破了方孝孺的理想。

在一个品德高尚的士林领袖和一个篡位的奸臣之间,矛盾是根本不可能调和的。

明代大儒刘宗周说过,方孝孺“非孔孟不师,非伊周不任”,他的死,是儒家传统中忠君顺道精神的最好体现。

相比之下,挥舞屠刀的朱棣的形象是那么渺小,那么低贱。 所以,方孝孺之死,“世人多惜之矣”!

参考资料:《明史》、黄宗羲《明儒学案》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方孝孺字希直,是大儒宋濂的弟子,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因拒绝为“靖难之役”起草即位诏书被明成祖朱棣残忍杀害并被“灭十族”。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灭十族的人。

朱棣杀方孝孺是因为方孝孺的“正义”会让朱棣“靖难”变成“谋逆”,方孝孺越是正义凛然,就会越提醒朱棣帝位不正,这正是统治者朱棣最忌讳的。同时朱棣杀方孝孺也是也表现了不同时期下思想阶级之间的矛盾。杀方孝孺是对还是错 只能说对于不同立场的人观点不同。方孝孺作为天下读书人的代表他不该杀 但对朱棣来说他不得不杀。

一、方孝孺不死,会阻碍燕王称帝

方孝孺是绝对的反燕一党。他是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跟你死磕到底的 绝对不会妥协的那种人。而方孝孺之所如此反对燕王称帝主要有三种原因。

(一)从小受儒学、礼仪的熏陶

方孝孺从小就非常聪明好学,他的父亲方克勤祖上三代都从儒,他的父亲曾担任济宁的知府,深受百姓爱戴,以“以德为本”著称,受家庭的影响方孝孺自幼便喜欢读一些儒学经典。儒家最讲究仁义道德,在他看来燕王是打着“靖难”的口号公然谋逆。而仁义思想根深蒂固的他是绝对不会认同的。

(二)建文帝对方孝孺有知遇之恩

朱允炆继位后遵照朱元璋的遗命受任翰林学士。

《明史·方孝孺传》: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

朱允炆非常器重方孝孺,经常听取他的意见。在很多国家大事上都征询方孝孺的意见。在朝堂上如果一些大臣提出来一些意见,下朝之后也会跟方孝孺商量对策,即便是在平时读书时遇到疑问也会咨询方孝孺。方孝孺算是建文帝的老师了。方孝孺因此在当时地位很高,大家都很尊重大。方孝孺也因为建文帝自己的很多理念得到的实施。

比如:“立法”精神。朱元璋时期由于朱元璋杀戮太重,法治太严导致方孝孺的父亲也因“空印案”被牵冤死在狱中,由此激发了方孝孺的立法精神,他结合儒家思想“仁义”为主的精神,为“君臣关系”立法。方孝孺认为君主要有量度:“才能高于众人者才能夺取天下,而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坚守天下。”

《明史·恭闵帝纪》:“尝请於太祖,遍考礼经,参之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天下莫不颂德焉。”

而建文帝在方孝孺的建议了放宽了刑狱、改变了管制。

(三)建文帝成就了方孝孺,而朱棣上位意味着方孝孺梦想将破灭

对于方孝孺来说很多在朱元璋时期没有实现的抱负,在建文帝这里方孝得以施展。作为一名学者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也是因为朱允炆对方孝孺的态度,让方孝孺在当时名气非常大。

然而朱棣和朱允炆不一样,朱允炆因为从小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加上他年纪尚小,非常愿意听取方孝孺的意见。而朱棣是个非常有野心和主见的人,不一定会听取他的意见。

对于一个文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气节,气节比命还重要。如果违背本心给燕王下了诏书历史对的评价也就只停留在学术这一层了。他为之一生的信仰也将灰飞烟灭。

这三个理由决定了方孝孺绝对不会向朱棣低头,不仅如此他还可能会以文人特有的工具(手诛笔伐)攻击燕王朱棣。再加上他在当时的影响力,如果再煽动其他人一起作乱的话,对燕王称帝影响地非常大的。

二、方孝孺不死,朱棣皇位“不正”

在古代是非常看重名声的,地位越高的人越是如此。就像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其实就是叔叔想夺取侄子的帝位,但为了名正言顺打一个正义的旗号。“靖难”就是清君侧,这个词也是朱棣好不容易从太祖遗训里找出来的理由,如果被方孝孺推翻了就彻底了成了“篡位弑君”了。

《皇明祖训·法律》: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让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不仅不写而且还当着群臣的面 对朱棣破口大骂。

《明史·方孝孺传》: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

朱棣其实是不想杀方孝孺的,毕竟方孝孺是一代大儒,对明朝文人学士的影响非常大。朱棣身边的第一谋臣姚广孝也告诉过他千万不要杀方孝孺,他是天下文人的种子,杀了他会上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所以在方孝孺的高声大骂下朱棣并没有立刻翻脸,而是加先加以安抚,表示像写诏示天下这种事,也就只有先生这种大儒才能完成。但这招对方孝孺这种文人是没用的。他坚持正义宁死不屈,继续哭骂。

《明史·方孝孺传》: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 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

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燕王朱棣,朱棣不是一个可受威胁的人,况且他经历了千辛万苦才终于走到这一步,不能因为方孝孺而前功尽弃了,于是下令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甚至一怒之下灭其十足,可以说是残忍至极了。

毕竟哪个帝王都不想在历史上留一个篡位的坏名声。这个是帝王最忌讳的,而方孝孺恰恰触犯了朱棣这个大忌,这也是方孝孺必死的原因。而被灭十族主要是方孝孺言辞太过激烈,皇威之下,焉有完卵。

三、朱棣杀方孝孺也表现了一定时期下儒学(方孝孺)和法学(朱棣)的矛盾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一直都是并行存在的,在隋唐时期法家思想得到了发展,统治者主张依法治国,"德礼为本,刑罚为用"。

《唐律疏议》把"三纲"法律化、制度化。凡是反对"三纲"的,均被认为触犯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列为"十恶"大罪。

到了宋朝时期,在唐朝的基础下国运强盛,文学盛行,儒家思想又占据了主导地位。到明朝时期其实还是偏于儒家思想的。但对于统治者来说儒外法里,二者结合才是最好的治国理念。在天下太平时期减轻刑罚,以德服人,实施仁义,百姓才能安居乐。但在乱世需要借助法的威严来制裁那些“顽劣”、“难以教化”、“恶意作乱的人”以此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比如,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时,为了完成彻底的统一也使用了很多法治手段,曾得罪了一大批读书人(焚书坑儒)。

此时的朱棣只能通过法的手段来治方孝孺的儒生思想。方孝孺最终为自己的信仰而死也算死得其所。但被族灭十族,确实有点冤。

纵观方孝孺的一生,可敬可叹之处非常多,为了坚持正义、信仰宁死不屈的精神,被后世所赞扬。郭沫若曾评价方孝孺“骨鲠千秋”。靖难之疫,说到底是皇家内部争权夺利,于天下百姓而言,是非正义战争。方孝孺用十族人生命声讨战争的非正义性,应该歌颂,而不是讽刺。


历史湮灭的足迹


方孝孺被诛十族纯粹是后世文人杜撰出来的,方孝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要被杀的。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下了南京城,杀了一大批建文帝时期的臣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朱元璋留给建文帝的三个肱骨辅佐之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朱棣连一半的侍郎都杀,更何况这三个呢。

至于方孝孺的死有各种说法,这就很有意思了,仔细查找这些方孝孺之死的出处,我们就能很清楚这些说法的用意。

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方孝孺被捉后,朱棣要求他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不但不从,反而蔑视朱棣,朱棣大怒,要诛其九族,方孝孺怼了回去:“诛我十族又如何!”,朱棣一怒之下就诛了方孝孺的十族。

第一种说法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一本小说,上面不但记录了朱棣与方孝孺的详细对话,而且连方孝孺的哪十族都有详细的记录,这基本是不靠谱的。首先时间来看,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大赦建文罪臣,唯独没有提及方孝孺,更没有说到方孝孺十族被诛的事情,这就很清楚了,被诛十族就是个没根据的说法。

后世文人为彰显明朝士子文人的风骨刻意美化方孝孺,历朝历代都有,明朝更甚。

第二种说法来源于《明史》,同样是说朱棣要求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拒绝,遭到了朱棣的杀害。

这种说法还具有可信度,至少删除十族被诛的情节。《明史》是清朝官方编撰,清朝官方历来对明朝的很多史实都进行了篡改,这是公认的事实,如果方孝孺被诛十族确有其事,清朝史官那还不大书特书,以达到抹黑明朝皇帝的目的。

连清朝官方都没有采取“被诛十族”的说法,说明这种说法就纯粹是民间野史,传闻杂说。

第三种说法出自《明太宗实录》,朱棣对建文帝的三个辅佐大臣,丝毫没有客气,直接下令处死。杀方孝孺的原因也没有那么多说法,罪其三人怂恿、挑唆建文帝肆意妄为,不但没有对建文帝起到辅佐的作用,反而扰乱朝纲。

这种说法前部分是真实的,朱棣毫不客气杀了三个建文帝的肱骨大臣,后半部份就是明朝史官为朱棣脸上贴金了,窃国大盗总是要粉饰龌蹉的行径。

这个说法应该是相当的靠谱,《明太宗实录》是记录皇帝的实时记录,在时间上几乎是当天发生当天记录,其次作为皇宫内的史官记录皇帝的日常行为,必须保持其真实性,所以,方孝孺的被杀的真相基本就是如此。

那么,方孝孺该不该杀呢?该杀,无论是建文帝还是朱棣都会杀了他。

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对建文帝只有忠心,其他都是一无是处,特别是对建文朝的削藩策略起了极坏的作用,建文帝被颠覆,他们三人要负主要责任。作为肱骨之臣,没有认清朝廷局势和藩王的反弹,一意孤行,执意快速削藩,逼反了朱棣,只此一点,就该杀。

朱棣为什么一定要杀方孝孺呢,就是因为姚广孝评价他的那句话: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方孝孺在读书人心里是一座丰碑,在士子、文人心里地位很高,如果他不能被朱棣所用,那么他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非常的大,文人士族在民间影响和对朝政的影响都是无形的。朱棣杀方孝孺既是对天下文人一种震慑,也是向天下人展示自己强硬的决心。

方孝孺只是一个卓有成就的读书人,他根本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能力,他的死既是读书人的悲剧,更是一种必然。


沉墨I方之城


方孝孺就是愚忠害死了他,以他这样的性格,在哪个朝代都难逃一死,为了他所谓的名节,他自己死了,还要拉上873条人垫背,可悲啊。


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在宋濂的门生中,很多的知名文人都不如他,方孝孺常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在25岁的时候就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

朱元璋曾对太子朱标说“方孝孺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才,你应该一直用他到老。”
朱元璋虽然非常看重方孝孺,但又暂时不能用他,此时大明才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只有等到国家非常稳定的时候才能施以仁政,那时才可以重用方孝孺。
朱允炆即位后,征召方孝孺到翰林院侍讲,第二年又提升他为翰林学士,国家的一些主要事务,朱允炆都要向他询问,因此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一个大臣,可以说建文帝是他的知遇之君,所以,方孝孺对朱允炆是忠心不二的。
在历史上很多的忠臣,他们的下场都是很惨的,尤其方孝孺是其中最惨的一个,相传他被灭了十族。

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后要当皇帝,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但方孝孺坚决不写,朱棣说“难道不怕我灭你九族吗?”
方孝孺说“你即便诛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一气之下就说“那我就成全你吧”,所以,朱棣就诛了他十族。其实,朱棣应该没有灭掉方孝孺的十族,这里有满清污蔑朱棣的成分,在方孝孺被杀600年之际,方孝孺的后人曾募款修缮方孝孺墓,可见,灭十族的说法不可靠。
朱棣登基的第八天,在南京的聚宝门,也就是现在的中华门外,当着方孝孺的面,将他的家人一个一个的进行诛杀,每杀一个还问方孝孺后不后悔,后悔还来得及,但方孝孺不但不后悔,还不断的谩骂朱棣,就因为方孝孺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节,却因他而死了873条人命。
其实,朱棣在攻克南京之前,他有一个黑衣宰相姚广孝,曾一再叮嘱朱棣,夺取政权后千万不要杀了方孝孺,如若杀了方孝孺,那么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当时朱棣也答应姚广孝不杀方孝孺,但方孝孺把这个名节看得太重了,不写诏书就不写吧,他偏偏写了四个字“燕贼篡位”,他这样的舍身取义就是愚忠,所以也因为这四个字,白白的丢了873条人命。

就算为了自己的名节而死,也不能不顾这873条人命啊,最后方孝孺自己也被朱棣割下舌头,一刀一刀剐死在聚宝门外。
其实何必呢,这都是朱家人自己的事,谁当皇帝只有他能有所作为,造福人民,他就是个好皇帝,方孝孺作为外臣, 他就是陷得太深,800多条人命都没换回所谓忠臣的一句后悔,这真验证了朱棣的残暴和方孝孺的愚钝啊。








遗产君


相传,方孝孺家被杀十族计874人

靖难胜利,朱棣登基在望,于是派人请方孝孺上殿起草登基诏书,那时候方孝孺代表天下读书人,如果方孝孺能起草诏书,那天下读书人也就归了心

不过方孝孺死脑筋,无论谁去劝说,他都不肯起草那份诏书,而且还会痛骂。后来朱棣亲自劝说加威胁:你不写,诛你九族。方孝孺蔑视朱棣一眼,写下四个大字:燕王篡位!并且说到,你就是诛我十族我也就这四个字

朱棣是什么人?那是开东厂的大角。看着方孝孺油盐不进,也火了,派人抓了方孝孺十族873人押进刑场,在方孝孺面前一字排开,用意很明显:你不写,那就杀!看着全族老幼跪在身边,方孝孺仍然无动于衷。那没啥好说的了,斩吧!

监斩官每杀一个,就问方孝孺一句,是否回心转意?当最后一个杀绝,方孝孺仍然无动于衷,最后监斩官一声令下,方孝孺惨遭腰斩!被腰斩的方孝孺一时半会也断不了气,便用手肘拄着身子,在地面上连写十二个“篡”……

其实,这个事情由清初学者谷应泰所撰《明史纪事本末》一书记载,真实性到底如何,我们虽无从分辨,不过按照史料记载,方孝孺自己家确实死绝了,但被砍头的只有方孝孺一人,家中妻儿是自尽,方孝孺一案波及的所谓十族,大部分属于流放,到朱棣儿子朱高炽登基后,这部分人后人也都被被赦免……

别说诛十族了,就是方孝孺兄弟那一房也仅杀了家主,儿子也没杀,压根就没有诛十族这回事!

至于方孝孺被杀是对是错,这个没有必要问,那时候大势在朱棣,不听皇命,必然必杀,皇权即真理。如果问方孝孺是否后悔牵连十族遭诛,这个方孝孺也做不了主,因为他没干过这事啊。事情具体得问《明史纪事本末》作者谷应泰,都是他编的,自然得问他……

在谷心中,方孝孺是不后悔的,谷应泰塑造方孝孺这事,不过是表达自身观点:涉及道统之争,灭十足又何妨?


灵石蕴珠宝


说起方孝孺,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史上第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但其实呢,方孝孺所谓的被诛十族,不过是民间野史记载而已。

事实上,关于方孝孺之死,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三种说法:

第一种:按照明王朝的官方史书《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抓住方孝儒后,方孝儒向朱棣叩头祈哀。但朱棣认为他与黄、齐是怂恿建文帝肆意胡为的罪魁,所以还是把他同齐泰、黄子澄一块杀了。(“执奸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至阙下。上数其罪,咸伏辜遂戮于市。”)

第二种:按照后来满清修定的史书《明史》记载,说是明成祖叫方孝儒起草及位诏书。方孝儒大骂成祖并拒绝起草诏书。于是明成祖杀害了他。(“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



除了这两种官方说法,民间还有一种说法,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种说法,它是出自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叫做黄佐的大文人所写的一本杂文小说,叫做《革除遗事》。

按照这本书中的记载,说是明成祖要方孝儒起草继位诏书,方孝儒不肯起草,明成祖就以诛他九族恐吓威胁他。方孝儒却说,你就是诛我十族又能怎样?于是明成祖遂诛了他十族。

对于以上这三种说法,虽然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但从可信度来说,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显然要远远高于第三种说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不说官方的权威性,就按照正常人的情理和逻辑来推断,第三种说法也是非常不可信的。

首先,朱棣继位的诏书是件何等神圣和意义重大的事情,他却以诛九族来威胁方孝儒写,就算最后方孝孺屈服,那这样的继位诏书又有什么意义呢?反而会让自己成为后世人的笑柄。

因为,朱棣这样做,不就相当于告诉天下,人们对他当皇帝根本就不服,只是迫于他的淫威才敢怒不敢言。换句话说,方孝儒根本不想为他起草继位诏书,只是害怕被诛九族才不得已写!

这样一来,朱棣的这个继位诏书,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事实上,朱棣想让人给他起草继位诏书,从哪里找不到一个人,非得用这种手段逼方孝儒写?这不是让自己难堪么?我想朱棣再弱智,也不会弱智到这个地步吧!



其次,按照野史的说法,在明成祖攻打南京之前,姚广孝曾劝他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的读书种子就会灭绝。

但其实,以姚广孝这种雄才大略之人,真会把方孝儒当成非常了不起的读书人吗?这可靠性实在太低。

因为,方孝儒辅佐建文帝期间,既没有献出什么让人佩服的奇谋妙策,也没有做出什么力挽狂澜的政治革新,更没有推举除什么杰出的人才,反而建文帝重用他,一年之内帝国内部大乱,四年之后帝国都城被敌人攻破。这期间,他也没做过什么有意义的、积极的事情。

更何况,即便是单论文学上的成就,方孝孺也没有留下任何让大家膜拜的文学作品;同时,说起明朝最厉害的文学家们,方孝儒那是连前二十名都挤不进去。这样的一个人,真会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真会因为他的死,天下读书人就绝种?明显是不可能。



更重要的,都说方孝孺被诛十族,也就是除了他的亲人,还包括他的门生也被杀,但问题是,方孝孺被杀后,恰恰就是他的得意门生廖镛替他收尸,并将他掩埋在聚宝门外的山上。另外方孝孺被杀后,他的堂弟方孝复、侄子方琬也一直都活得好好的。从这层意义上说,这个诛十族明显就不成立。

事实上,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说法之所以大行其道,不过某些御用文人们为神话皇权而已。

因为,方孝儒的故事告诉人们,人们应该永远忠于皇帝。为此就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毫不犹豫;甚至而言就是舍弃全家、全族人的生命,也应该坦然自若、没有半分迟疑!

在这种背景下,方孝儒自然就逐渐被神话,被树立成为皇权时代的忠臣典范!否则,如果没有方孝孺被诛十族这个故事,那朱棣一杀到南京城,天下都传檄而定,文武百官都跪地迎接,甚至就是建文帝最信任的大臣,也没有任何表示,那皇权所需要的忠君思想,又体现在何处?

最后,对于方孝孺这个人,如果客观评价,朱棣杀他一点都不过分。因为,建文帝信任他,让他负责治理国家,结果仅仅四年时间,就弄得建文帝国破家亡,多少人因这场战乱而死亡,方孝孺作为罪魁祸首之一,不该杀么?


我是赵帅锅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方孝孺被灭十族这个事件的前后经过。 方孝孺是明初著名的儒学大家,明朝第二个黄帝建文帝的老师,在建文帝登基之后,把他当做作为自己治理江山总参谋。也正是在他的力建之下,建文帝下令削藩。然后,理论上的政治大家在军事上并没有帮助到建文帝,当朱棣攻下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方孝孺也成为了阶下囚。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出于惜才想要劝降方孝孺,然而却遭严词拒绝,并手书 “燕贼篡位”彻底激怒朱棣,朱棣以灭九族相威胁,方孝孺却回之,灭我十族又何妨!于是方孝孺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灭十族故事的主人公。


首先,方孝孺被杀十族,就事论事肯定是不对的,既违背人伦常情,在当时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又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当时虽然朱棣在和朱允炆的争夺皇位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在人心民心上却丝毫占不到优势,这时候对于朱棣来说,当务之急便是安抚天下臣民之心。

回顾建文帝时期,自登基以后一改朱元璋时期的苛政暴政,始以仁政治国,这时候,大批的学士文人开始被重用,建文帝在天下读书人的心中地位很高。其中,方孝孺就是最好的代表。他既是建文帝的授业老师,又是明初文学大家宋濂的得意门生,在明初文人学士心中的地位很高,当战争失败,方孝孺沦为阶下囚,几乎所有人都在看这位新皇帝是怎么样对待这位前朝元勋的。如若方孝孺都能被朱棣劝降成功并为新皇帝效力,那么他们就不用在乎面子,心存担忧了。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位新皇帝像极了他的父亲朱元璋。一言不合,哪怕你是儒学大家,哪怕你威望甚高,一样照杀不误。这一杀,也堵死了全天下读书人进仕的路。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明成祖一朝文人学士入仕的人非常之少,之后,而也可能当时的统治者朱棣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提出编撰《永乐大典》来笼络天下读书人为国效力,这也算是朱棣因此事而做的改变吧。

历史上,包括民间对于方孝孺一事都是持肯定赞扬的态度,他的高风亮节,誓死不向权贵低头的铮铮傲骨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


小宋拾趣


朱棣原本没想杀方孝孺,是想争取为自己所用,但最终因方孝孺不肯臣服,最终不得以而杀之。

方孝孺是明初大孺,天下文人士子的代表,其影响力非同小可。朱棣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得皇帝宝座,不管他的找什么样的理由和借口,在儒家伦理中,其政权的合法性都先天不足,这一点朱棣心里非常清楚。所以朱棣千方百计要争取方孝孺,争取方孝孺就是争取天下人心,就是要为其执政合法性站台。

方孝孺虽是一介儒生,但骨头极硬,丝毫不给朱棣面子,多次在朝堂之上大骂朱棣,弄的朱棣下不来台。这样的人,争取过来为自己所用,就是正面力量;反之,如果不能为自己所用,其破坏力也极其强大。当时摆在方孝孺面前的其实只有两条路,要么为朱棣所用,要么为建文帝殡葬。方孝孺一代大儒,而“忠”“孝”为儒家思想核心,所以他宁死也要捍卫儒家尊严,他坦然选择了死。

但方孝儒被诛杀十族,实为人伦和历史之惨案。对于朱棣来说,这是他残忍、暴虐性格的一次证明,是让历史和后人所诟病之处。对于方孝孺来说,为了个人气节,致千万人无辜受害,也有其不可取之处。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评论其对错,那就要看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之上,站在什么样的角度看问题,不能抛开当时的历史形势和政治需要而简单下结论。但明朝从建国开始,在朱元璋时代,专制之趋势已经显露,到了朱棣时代因其合法性先天不足,杀方孝孺确有禁天下悠悠之口的目的。进一步禁锢思想和言论,明朝的专制已经不可逆转,中国的历史也从此进入了专制和独裁和黑暗时代,直到清朝灭亡,历经了数百年。


和谐湘声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去定义对错,因为站在各方角度,都能有所理由。

朱棣

在那个年代,朱棣当上皇帝的方式,无论如何,都是不被认可的。

朱棣就是篡位。

所以,朱棣终于坐上皇帝宝座的那一刻,最急切需要做的,就是在赢得了战场的胜利之后,巩固朝堂之上的稳定。

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一批支持自己的朝臣,排除掉那些和自己唱反调,甚至是反对自己的朝臣。

方孝孺是大儒,如果方孝孺肯支持朱棣,对朱棣的通知而言,是很有帮助的,而如果方孝孺反其道而行之,同样的,对朱棣的威信,是有很大的损害的。

所以,当方孝孺当众反对朱棣的时候,朱棣的做法很简单,我已经是皇帝了,你反对我,你就去死,你要我诛你十族,那我就满足你。

朱棣是拿方孝孺杀鸡儆猴了。

方孝孺

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儒生,方孝孺所受的教育就是维护君王的正统。

所以,他眼里的朱棣就是一个乱臣贼子。

让方孝孺侍奉这样的乱贼为君,方孝孺是如何做不出来的。

方孝孺很有儒生的气节,危难面前,威武不能屈。

只是方孝孺你自己有你要坚持的理想,你为什么要把你的族人全拖下水?

这真的值得吗?这真的合理吗?

就因为你一句意气使然的话:诛我十族又怎样?

多少人随着你的这句话,就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很多人可能正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因为你一句话,结束了。

在無月看来,一人做事一人当,方孝孺不怕死是好样的,但别轻易替别人做生死的主意。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