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方孝孺是唯一被滅十族的人,方孝孺被殺是對還是錯,該殺嗎?

生先I驢


探討歷史,我將用最精煉語言回答這個問題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方孝孺必殺無疑,但是株連九族不管從人道還是影響來說都是不正確的。那麼為何說殺方孝孺是正確的的呢?

第一,方孝孺雖有大才,但不可用

方孝孺品學兼備,不管是在為官還是做學問都乃人中龍鳳,奉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講究的是忠君愛國,除了仁還有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下犯上乃大逆不道,這就造就了方孝孺的愚忠。以及對朱棣篡位的憎恨,與不屑。朱棣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方孝孺雖有才,但忠君而非忠國,度量不及魏徵。魏徵忠國忠民。

第二,建文帝在位期間,凡事請教方孝孺。臣子過分干預朝政這是明朝宗室所不能容忍。

眾所周知,明朝專制,皇權加強,國家大事皆乃皇帝做主,建文帝優柔寡斷,凡是請教聽從方孝孺,方孝孺過度干預國事,此乃大忌。

第三,朱棣起兵,多次求和,方孝孺堅決主戰。

方孝孺在朱棣起兵階段積極輔佐建文帝,而且拒絕朱棣的求和請求,並離間朱棣兩兒子爭奪世子之位。

第四,方孝孺於朝廷影響較大,如果不殺,恐生變亂。

畢竟朝廷之上還有有支持方孝孺的勢力,方孝孺如果不殺,恐其聯合,號召天下儒士反抗朱棣。

以上所述說明方孝孺是必殺無疑,但是株連十族確實會給明成祖朱棣留下千古罵名,有點得不償失。


老劉品讀歷史


靖難之初,當朱棣發兵南下時,他的第一高參姚廣孝提出了一個請求:“

如果奪取了建文帝的天下,一定不要殺方教孺,否則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三年後,方孝孺面對坐在皇帝寶座上的朱棣,誓死不肯為朱棣寫詔書,最終被殺,連累十族八百七十三人一起被誅。

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他的死是“古今成仁之禍烈,未如此也”。


(方孝孺)

在死亡面前,方孝孺沒有退縮,他的家人也表現了相當大的英勇氣概。

他的弟弟方孝友臨刑時口占一絕,其中有兩句是“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到家山”;他的兩個女兒被追捕時,不屈投河而死。

方孝孺,字希直,明初浙江寧海人,著名學者,被譽為“天下讀書種子”。

他出生在一箇中級官僚家庭,父親方克勤是儒學大家,也是著名的忠臣。

方孝孺 早年拜在名士宋濂門下,刻苦讀書,宋濂對他寄以厚望,稱方孝孺是“孤鳳”。

洪武九年,在明初三大案的“空印案”中,剛上任沒幾天的方克勤被朱元璋冤殺,五年後宋濂又因胡惟庸案的牽連而死。

方孝孺對政治充滿了失望,回鄉隱居,朱元璋兩次徵召不至。直到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強召方孝孺出仕。


(誅十族)

朱元璋對方孝孺的才學十分敬佩,將他視為自己死後留給孫子朱允炆的政治遺產,是建文帝興旺大明的倚仗。而建文帝在朱元璋死後十分信任方孝孺,將他當作政治上的第一顧問,不論大小事情,全都要向方孝孺請教。

朱棣起兵奪取了天下之後,為了取得天下人心,他迫切需要以方孝孺為代表的舊朝重臣的合作,利用方孝孺重臣和大儒的雙重身份,顯示自己當皇帝在法理上和道義上的正統性。

但是在方孝孺眼中,朱棣就是一個篡位的奸賊,自己不可能與之合作。

朱棣在勸降方孝孺時以周公自居,用“周公輔成王”的典故來為自己辯護,但被方孝孺駁得體無完膚。

朱檔惱羞成怒,以誅九族來威脅方孝儒,方孝儒以一句“便十族奈何”頂了回去。

殘忍的朱棣果然將方孝孺的九族加上門生一起列為“十族”,當著方孝孺的面殺了八百多人。


方孝孺最後寫下“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的絕命詩,慷慨就義。

方孝孺該不該殺?這一點我們從後世的評價中可以很清楚的得到答案。

方孝孺一生以聖賢自任。他“持守之嚴,剛大之氣,為有明之學祖”。

他代表的是明初的那一股高潔的儒家之氣。 可是當方孝孺死後,他身上的這種正氣,慢慢的在讀書人中消失了。

他死後,朱棣對他不斷醜化,禁止讀方孝孺的著作,將方孝孺打扮成一個禍國的奸臣,都是他和齊泰等人誤國,才使建文帝成為昏君,他朱棣這才無奈之下行周公之舉。

而世人見取義成仁帶來的是十族被滅的慘狀,讀書人的生命價值取向漸漸被扭曲了。

從方孝孺死後,“成仁取義之訓,為世大禁”。讀書人放棄了理想,屈服於恐怖的政治勢力。


其實一開始,朱棣恨的人不包括方孝孺,他恨的是齊泰、黃子澄這兩個力主削藩的建文大臣。

朱棣不過是想利用方孝孺為自己篡位尋找一個遮羞布。如果方孝孺合作,不但不會死,反而高官厚祿就在不遠處向他招手。

可是方孝孺選擇了反抗,他不肯背叛自己的內心,從這一點上來說,他是偉大的,是不該死的。

方孝孺死後,雖然朱棣嚴禁人民讀方孝孺的著作,但仍有很多讀書人偷偷的保存了方孝孺的作品。

朱棣一死,為方孝孺平反的聲音便此起彼伏,幾乎貫穿了明朝中前期整個歷史時期。

這說明在天下人心中,方孝孺是無罪的,是冤死的,朱棣殺方孝孺,是不得人心的。

方孝孺是當時士林領袖,又是朱元璋親選的託孤大臣,正在方孝孺用他的學識,推行他的理想的時候,朱棣打破了方孝孺的理想。

在一個品德高尚的士林領袖和一個篡位的奸臣之間,矛盾是根本不可能調和的。

明代大儒劉宗周說過,方孝孺“非孔孟不師,非伊周不任”,他的死,是儒家傳統中忠君順道精神的最好體現。

相比之下,揮舞屠刀的朱棣的形象是那麼渺小,那麼低賤。 所以,方孝孺之死,“世人多惜之矣”!

參考資料:《明史》、黃宗羲《明儒學案》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方孝孺字希直,是大儒宋濂的弟子,是明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因拒絕為“靖難之役”起草即位詔書被明成祖朱棣殘忍殺害並被“滅十族”。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滅十族的人。

朱棣殺方孝孺是因為方孝孺的“正義”會讓朱棣“靖難”變成“謀逆”,方孝孺越是正義凜然,就會越提醒朱棣帝位不正,這正是統治者朱棣最忌諱的。同時朱棣殺方孝孺也是也表現了不同時期下思想階級之間的矛盾。殺方孝孺是對還是錯 只能說對於不同立場的人觀點不同。方孝孺作為天下讀書人的代表他不該殺 但對朱棣來說他不得不殺。

一、方孝孺不死,會阻礙燕王稱帝

方孝孺是絕對的反燕一黨。他是隻要有一口氣在就跟你死磕到底的 絕對不會妥協的那種人。而方孝孺之所如此反對燕王稱帝主要有三種原因。

(一)從小受儒學、禮儀的薰陶

方孝孺從小就非常聰明好學,他的父親方克勤祖上三代都從儒,他的父親曾擔任濟寧的知府,深受百姓愛戴,以“以德為本”著稱,受家庭的影響方孝孺自幼便喜歡讀一些儒學經典。儒家最講究仁義道德,在他看來燕王是打著“靖難”的口號公然謀逆。而仁義思想根深蒂固的他是絕對不會認同的。

(二)建文帝對方孝孺有知遇之恩

朱允炆繼位後遵照朱元璋的遺命受任翰林學士。

《明史·方孝孺傳》:及惠帝即位,召為翰林侍講。明年遷侍講學士,國家大政事輒諮之。帝好讀書,每有疑,即召使講解。

朱允炆非常器重方孝孺,經常聽取他的意見。在很多國家大事上都徵詢方孝孺的意見。在朝堂上如果一些大臣提出來一些意見,下朝之後也會跟方孝孺商量對策,即便是在平時讀書時遇到疑問也會諮詢方孝孺。方孝孺算是建文帝的老師了。方孝孺因此在當時地位很高,大家都很尊重大。方孝孺也因為建文帝自己的很多理念得到的實施。

比如:“立法”精神。朱元璋時期由於朱元璋殺戮太重,法治太嚴導致方孝孺的父親也因“空印案”被牽冤死在獄中,由此激發了方孝孺的立法精神,他結合儒家思想“仁義”為主的精神,為“君臣關係”立法。方孝孺認為君主要有量度:“才能高於眾人者才能奪取天下,而只有實行仁政才能堅守天下。”

《明史·恭閔帝紀》:“嘗請於太祖,遍考禮經,參之歷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條,天下莫不頌德焉。”

而建文帝在方孝孺的建議了放寬了刑獄、改變了管制。

(三)建文帝成就了方孝孺,而朱棣上位意味著方孝孺夢想將破滅

對於方孝孺來說很多在朱元璋時期沒有實現的抱負,在建文帝這裡方孝得以施展。作為一名學者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譽,而也是因為朱允炆對方孝孺的態度,讓方孝孺在當時名氣非常大。

然而朱棣和朱允炆不一樣,朱允炆因為從小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加上他年紀尚小,非常願意聽取方孝孺的意見。而朱棣是個非常有野心和主見的人,不一定會聽取他的意見。

對於一個文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氣節,氣節比命還重要。如果違背本心給燕王下了詔書歷史對的評價也就只停留在學術這一層了。他為之一生的信仰也將灰飛煙滅。

這三個理由決定了方孝孺絕對不會向朱棣低頭,不僅如此他還可能會以文人特有的工具(手誅筆伐)攻擊燕王朱棣。再加上他在當時的影響力,如果再煽動其他人一起作亂的話,對燕王稱帝影響地非常大的。

二、方孝孺不死,朱棣皇位“不正”

在古代是非常看重名聲的,地位越高的人越是如此。就像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其實就是叔叔想奪取侄子的帝位,但為了名正言順打一個正義的旗號。“靖難”就是清君側,這個詞也是朱棣好不容易從太祖遺訓裡找出來的理由,如果被方孝孺推翻了就徹底了成了“篡位弒君”了。

《皇明祖訓·法律》: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後,讓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孺不僅不寫而且還當著群臣的面 對朱棣破口大罵。

《明史·方孝孺傳》:先是,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託,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成祖頷之。至是欲使草詔。召至,悲慟聲徹殿陛。

朱棣其實是不想殺方孝孺的,畢竟方孝孺是一代大儒,對明朝文人學士的影響非常大。朱棣身邊的第一謀臣姚廣孝也告訴過他千萬不要殺方孝孺,他是天下文人的種子,殺了他會上了天下讀書人的心。

所以在方孝孺的高聲大罵下朱棣並沒有立刻翻臉,而是加先加以安撫,表示像寫詔示天下這種事,也就只有先生這種大儒才能完成。但這招對方孝孺這種文人是沒用的。他堅持正義寧死不屈,繼續哭罵。

《明史·方孝孺傳》:成祖降榻,勞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輔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 國賴長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顧左右授筆札,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諸市。

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燕王朱棣,朱棣不是一個可受威脅的人,況且他經歷了千辛萬苦才終於走到這一步,不能因為方孝孺而前功盡棄了,於是下令將方孝孺車裂於街市,甚至一怒之下滅其十足,可以說是殘忍至極了。

畢竟哪個帝王都不想在歷史上留一個篡位的壞名聲。這個是帝王最忌諱的,而方孝孺恰恰觸犯了朱棣這個大忌,這也是方孝孺必死的原因。而被滅十族主要是方孝孺言辭太過激烈,皇威之下,焉有完卵。

三、朱棣殺方孝孺也表現了一定時期下儒學(方孝孺)和法學(朱棣)的矛盾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一直都是並行存在的,在隋唐時期法家思想得到了發展,統治者主張依法治國,"德禮為本,刑罰為用"。

《唐律疏議》把"三綱"法律化、制度化。凡是反對"三綱"的,均被認為觸犯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列為"十惡"大罪。

到了宋朝時期,在唐朝的基礎下國運強盛,文學盛行,儒家思想又佔據了主導地位。到明朝時期其實還是偏於儒家思想的。但對於統治者來說儒外法裡,二者結合才是最好的治國理念。在天下太平時期減輕刑罰,以德服人,實施仁義,百姓才能安居樂。但在亂世需要藉助法的威嚴來制裁那些“頑劣”、“難以教化”、“惡意作亂的人”以此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比如,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時,為了完成徹底的統一也使用了很多法治手段,曾得罪了一大批讀書人(焚書坑儒)。

此時的朱棣只能通過法的手段來治方孝孺的儒生思想。方孝孺最終為自己的信仰而死也算死得其所。但被族滅十族,確實有點冤。

縱觀方孝孺的一生,可敬可嘆之處非常多,為了堅持正義、信仰寧死不屈的精神,被後世所讚揚。郭沫若曾評價方孝孺“骨鯁千秋”。靖難之疫,說到底是皇家內部爭權奪利,於天下百姓而言,是非正義戰爭。方孝孺用十族人生命聲討戰爭的非正義性,應該歌頌,而不是諷刺。


歷史湮滅的足跡


方孝孺被誅十族純粹是後世文人杜撰出來的,方孝孺無論放在哪個朝代,都是要被殺的。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下了南京城,殺了一大批建文帝時期的臣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朱元璋留給建文帝的三個肱骨輔佐之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朱棣連一半的侍郎都殺,更何況這三個呢。

至於方孝孺的死有各種說法,這就很有意思了,仔細查找這些方孝孺之死的出處,我們就能很清楚這些說法的用意。

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方孝孺被捉後,朱棣要求他起草登基詔書,方孝孺不但不從,反而蔑視朱棣,朱棣大怒,要誅其九族,方孝孺懟了回去:“誅我十族又如何!”,朱棣一怒之下就誅了方孝孺的十族。

第一種說法源於明朝嘉靖年間的一本小說,上面不但記錄了朱棣與方孝孺的詳細對話,而且連方孝孺的哪十族都有詳細的記錄,這基本是不靠譜的。首先時間來看,朱棣死後,明仁宗朱高熾登基,大赦建文罪臣,唯獨沒有提及方孝孺,更沒有說到方孝孺十族被誅的事情,這就很清楚了,被誅十族就是個沒根據的說法。

後世文人為彰顯明朝士子文人的風骨刻意美化方孝孺,歷朝歷代都有,明朝更甚。

第二種說法來源於《明史》,同樣是說朱棣要求方孝孺起草登基詔書,方孝孺拒絕,遭到了朱棣的殺害。

這種說法還具有可信度,至少刪除十族被誅的情節。《明史》是清朝官方編撰,清朝官方歷來對明朝的很多史實都進行了篡改,這是公認的事實,如果方孝孺被誅十族確有其事,清朝史官那還不大書特書,以達到抹黑明朝皇帝的目的。

連清朝官方都沒有采取“被誅十族”的說法,說明這種說法就純粹是民間野史,傳聞雜說。

第三種說法出自《明太宗實錄》,朱棣對建文帝的三個輔佐大臣,絲毫沒有客氣,直接下令處死。殺方孝孺的原因也沒有那麼多說法,罪其三人慫恿、挑唆建文帝肆意妄為,不但沒有對建文帝起到輔佐的作用,反而擾亂朝綱。

這種說法前部分是真實的,朱棣毫不客氣殺了三個建文帝的肱骨大臣,後半部份就是明朝史官為朱棣臉上貼金了,竊國大盜總是要粉飾齷蹉的行徑。

這個說法應該是相當的靠譜,《明太宗實錄》是記錄皇帝的實時記錄,在時間上幾乎是當天發生當天記錄,其次作為皇宮內的史官記錄皇帝的日常行為,必須保持其真實性,所以,方孝孺的被殺的真相基本就是如此。

那麼,方孝孺該不該殺呢?該殺,無論是建文帝還是朱棣都會殺了他。

方孝孺、齊泰、黃子澄三人對建文帝只有忠心,其他都是一無是處,特別是對建文朝的削藩策略起了極壞的作用,建文帝被顛覆,他們三人要負主要責任。作為肱骨之臣,沒有認清朝廷局勢和藩王的反彈,一意孤行,執意快速削藩,逼反了朱棣,只此一點,就該殺。

朱棣為什麼一定要殺方孝孺呢,就是因為姚廣孝評價他的那句話: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方孝孺在讀書人心裡是一座豐碑,在士子、文人心裡地位很高,如果他不能被朱棣所用,那麼他帶來的負面影響將非常的大,文人士族在民間影響和對朝政的影響都是無形的。朱棣殺方孝孺既是對天下文人一種震懾,也是向天下人展示自己強硬的決心。

方孝孺只是一個卓有成就的讀書人,他根本不具備一個政治家的能力,他的死既是讀書人的悲劇,更是一種必然。


沉墨I方之城


方孝孺就是愚忠害死了他,以他這樣的性格,在哪個朝代都難逃一死,為了他所謂的名節,他自己死了,還要拉上873條人墊背,可悲啊。


方孝孺是浙江寧海人,自幼聰明好學,機警敏捷,長大後拜大儒宋濂為師,在宋濂的門生中,很多的知名文人都不如他,方孝孺常以宣明仁義治天下之道,達到時世太平為己任,在25歲的時候就得到了朱元璋的賞識。

朱元璋曾對太子朱標說“方孝孺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才,你應該一直用他到老。”
朱元璋雖然非常看重方孝孺,但又暫時不能用他,此時大明才剛剛建立,百廢待興,只有等到國家非常穩定的時候才能施以仁政,那時才可以重用方孝孺。
朱允炆即位後,徵召方孝孺到翰林院侍講,第二年又提升他為翰林學士,國家的一些主要事務,朱允炆都要向他詢問,因此方孝孺是建文帝最親近的一個大臣,可以說建文帝是他的知遇之君,所以,方孝孺對朱允炆是忠心不二的。
在歷史上很多的忠臣,他們的下場都是很慘的,尤其方孝孺是其中最慘的一個,相傳他被滅了十族。

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後要當皇帝,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書,但方孝孺堅決不寫,朱棣說“難道不怕我滅你九族嗎?”
方孝孺說“你即便誅我十族又如何?”

朱棣一氣之下就說“那我就成全你吧”,所以,朱棣就誅了他十族。其實,朱棣應該沒有滅掉方孝孺的十族,這裡有滿清汙衊朱棣的成分,在方孝孺被殺600年之際,方孝孺的後人曾募款修繕方孝孺墓,可見,滅十族的說法不可靠。
朱棣登基的第八天,在南京的聚寶門,也就是現在的中華門外,當著方孝孺的面,將他的家人一個一個的進行誅殺,每殺一個還問方孝孺後不後悔,後悔還來得及,但方孝孺不但不後悔,還不斷的謾罵朱棣,就因為方孝孺為了保住自己的名節,卻因他而死了873條人命。
其實,朱棣在攻克南京之前,他有一個黑衣宰相姚廣孝,曾一再叮囑朱棣,奪取政權後千萬不要殺了方孝孺,如若殺了方孝孺,那麼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當時朱棣也答應姚廣孝不殺方孝孺,但方孝孺把這個名節看得太重了,不寫詔書就不寫吧,他偏偏寫了四個字“燕賊篡位”,他這樣的捨身取義就是愚忠,所以也因為這四個字,白白的丟了873條人命。

就算為了自己的名節而死,也不能不顧這873條人命啊,最後方孝孺自己也被朱棣割下舌頭,一刀一刀剮死在聚寶門外。
其實何必呢,這都是朱家人自己的事,誰當皇帝只有他能有所作為,造福人民,他就是個好皇帝,方孝孺作為外臣, 他就是陷得太深,800多條人命都沒換回所謂忠臣的一句後悔,這真驗證了朱棣的殘暴和方孝孺的愚鈍啊。








遺產君


相傳,方孝孺家被殺十族計874人

靖難勝利,朱棣登基在望,於是派人請方孝孺上殿起草登基詔書,那時候方孝孺代表天下讀書人,如果方孝孺能起草詔書,那天下讀書人也就歸了心

不過方孝孺死腦筋,無論誰去勸說,他都不肯起草那份詔書,而且還會痛罵。後來朱棣親自勸說加威脅:你不寫,誅你九族。方孝孺蔑視朱棣一眼,寫下四個大字:燕王篡位!並且說到,你就是誅我十族我也就這四個字

朱棣是什麼人?那是開東廠的大角。看著方孝孺油鹽不進,也火了,派人抓了方孝孺十族873人押進刑場,在方孝孺面前一字排開,用意很明顯:你不寫,那就殺!看著全族老幼跪在身邊,方孝孺仍然無動於衷。那沒啥好說的了,斬吧!

監斬官每殺一個,就問方孝孺一句,是否回心轉意?當最後一個殺絕,方孝孺仍然無動於衷,最後監斬官一聲令下,方孝孺慘遭腰斬!被腰斬的方孝孺一時半會也斷不了氣,便用手肘拄著身子,在地面上連寫十二個“篡”……

其實,這個事情由清初學者谷應泰所撰《明史紀事本末》一書記載,真實性到底如何,我們雖無從分辨,不過按照史料記載,方孝孺自己家確實死絕了,但被砍頭的只有方孝孺一人,家中妻兒是自盡,方孝孺一案波及的所謂十族,大部分屬於流放,到朱棣兒子朱高熾登基後,這部分人後人也都被被赦免……

別說誅十族了,就是方孝孺兄弟那一房也僅殺了家主,兒子也沒殺,壓根就沒有誅十族這回事!

至於方孝孺被殺是對是錯,這個沒有必要問,那時候大勢在朱棣,不聽皇命,必然必殺,皇權即真理。如果問方孝孺是否後悔牽連十族遭誅,這個方孝孺也做不了主,因為他沒幹過這事啊。事情具體得問《明史紀事本末》作者谷應泰,都是他編的,自然得問他……

在谷心中,方孝孺是不後悔的,谷應泰塑造方孝孺這事,不過是表達自身觀點:涉及道統之爭,滅十足又何妨?


靈石蘊珠寶


說起方孝孺,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國史上第一個被誅十族的人,但其實呢,方孝孺所謂的被誅十族,不過是民間野史記載而已。

事實上,關於方孝孺之死,一直以來都有這樣三種說法:

第一種:按照明王朝的官方史書《明太宗實錄》記載,朱棣抓住方孝儒後,方孝儒向朱棣叩頭祈哀。但朱棣認為他與黃、齊是慫恿建文帝肆意胡為的罪魁,所以還是把他同齊泰、黃子澄一塊殺了。(“執奸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至闕下。上數其罪,鹹伏辜遂戮於市。”)

第二種:按照後來滿清修定的史書《明史》記載,說是明成祖叫方孝儒起草及位詔書。方孝儒大罵成祖並拒絕起草詔書。於是明成祖殺害了他。(“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諸市)



除了這兩種官方說法,民間還有一種說法,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那種說法,它是出自明朝嘉靖年間一個叫做黃佐的大文人所寫的一本雜文小說,叫做《革除遺事》。

按照這本書中的記載,說是明成祖要方孝儒起草繼位詔書,方孝儒不肯起草,明成祖就以誅他九族恐嚇威脅他。方孝儒卻說,你就是誅我十族又能怎樣?於是明成祖遂誅了他十族。

對於以上這三種說法,雖然第三種說法最為流行,但從可信度來說,第一種說法和第二種說法顯然要遠遠高於第三種說法。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不說官方的權威性,就按照正常人的情理和邏輯來推斷,第三種說法也是非常不可信的。

首先,朱棣繼位的詔書是件何等神聖和意義重大的事情,他卻以誅九族來威脅方孝儒寫,就算最後方孝孺屈服,那這樣的繼位詔書又有什麼意義呢?反而會讓自己成為後世人的笑柄。

因為,朱棣這樣做,不就相當於告訴天下,人們對他當皇帝根本就不服,只是迫於他的淫威才敢怒不敢言。換句話說,方孝儒根本不想為他起草繼位詔書,只是害怕被誅九族才不得已寫!

這樣一來,朱棣的這個繼位詔書,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麼? 事實上,朱棣想讓人給他起草繼位詔書,從哪裡找不到一個人,非得用這種手段逼方孝儒寫?這不是讓自己難堪麼?我想朱棣再弱智,也不會弱智到這個地步吧!



其次,按照野史的說法,在明成祖攻打南京之前,姚廣孝曾勸他不要殺方孝孺,否則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會滅絕。

但其實,以姚廣孝這種雄才大略之人,真會把方孝儒當成非常了不起的讀書人嗎?這可靠性實在太低。

因為,方孝儒輔佐建文帝期間,既沒有獻出什麼讓人佩服的奇謀妙策,也沒有做出什麼力挽狂瀾的政治革新,更沒有推舉除什麼傑出的人才,反而建文帝重用他,一年之內帝國內部大亂,四年之後帝國都城被敵人攻破。這期間,他也沒做過什麼有意義的、積極的事情。

更何況,即便是單論文學上的成就,方孝孺也沒有留下任何讓大家膜拜的文學作品;同時,說起明朝最厲害的文學家們,方孝儒那是連前二十名都擠不進去。這樣的一個人,真會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真會因為他的死,天下讀書人就絕種?明顯是不可能。



更重要的,都說方孝孺被誅十族,也就是除了他的親人,還包括他的門生也被殺,但問題是,方孝孺被殺後,恰恰就是他的得意門生廖鏞替他收屍,並將他掩埋在聚寶門外的山上。另外方孝孺被殺後,他的堂弟方孝復、侄子方琬也一直都活得好好的。從這層意義上說,這個誅十族明顯就不成立。

事實上,方孝孺被誅十族的說法之所以大行其道,不過某些御用文人們為神話皇權而已。

因為,方孝儒的故事告訴人們,人們應該永遠忠於皇帝。為此就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要毫不猶豫;甚至而言就是捨棄全家、全族人的生命,也應該坦然自若、沒有半分遲疑!

在這種背景下,方孝儒自然就逐漸被神話,被樹立成為皇權時代的忠臣典範!否則,如果沒有方孝孺被誅十族這個故事,那朱棣一殺到南京城,天下都傳檄而定,文武百官都跪地迎接,甚至就是建文帝最信任的大臣,也沒有任何表示,那皇權所需要的忠君思想,又體現在何處?

最後,對於方孝孺這個人,如果客觀評價,朱棣殺他一點都不過分。因為,建文帝信任他,讓他負責治理國家,結果僅僅四年時間,就弄得建文帝國破家亡,多少人因這場戰亂而死亡,方孝孺作為罪魁禍首之一,不該殺麼?


我是趙帥鍋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了解一下方孝孺被滅十族這個事件的前後經過。 方孝孺是明初著名的儒學大家,明朝第二個黃帝建文帝的老師,在建文帝登基之後,把他當做作為自己治理江山總參謀。也正是在他的力建之下,建文帝下令削藩。然後,理論上的政治大家在軍事上並沒有幫助到建文帝,當朱棣攻下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方孝孺也成為了階下囚。朱棣,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祖出於惜才想要勸降方孝孺,然而卻遭嚴詞拒絕,並手書 “燕賊篡位”徹底激怒朱棣,朱棣以滅九族相威脅,方孝孺卻回之,滅我十族又何妨!於是方孝孺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個滅十族故事的主人公。


首先,方孝孺被殺十族,就事論事肯定是不對的,既違揹人倫常情,在當時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又不符合當時的社會形勢。

當時雖然朱棣在和朱允炆的爭奪皇位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但是在人心民心上卻絲毫佔不到優勢,這時候對於朱棣來說,當務之急便是安撫天下臣民之心。

回顧建文帝時期,自登基以後一改朱元璋時期的苛政暴政,始以仁政治國,這時候,大批的學士文人開始被重用,建文帝在天下讀書人的心中地位很高。其中,方孝孺就是最好的代表。他既是建文帝的授業老師,又是明初文學大家宋濂的得意門生,在明初文人學士心中的地位很高,當戰爭失敗,方孝孺淪為階下囚,幾乎所有人都在看這位新皇帝是怎麼樣對待這位前朝元勳的。如若方孝孺都能被朱棣勸降成功併為新皇帝效力,那麼他們就不用在乎面子,心存擔憂了。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位新皇帝像極了他的父親朱元璋。一言不合,哪怕你是儒學大家,哪怕你威望甚高,一樣照殺不誤。這一殺,也堵死了全天下讀書人進仕的路。在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明成祖一朝文人學士入仕的人非常之少,之後,而也可能當時的統治者朱棣也發現了這一問題,於是提出編撰《永樂大典》來籠絡天下讀書人為國效力,這也算是朱棣因此事而做的改變吧。

歷史上,包括民間對於方孝孺一事都是持肯定讚揚的態度,他的高風亮節,誓死不向權貴低頭的錚錚傲骨值得我們後來人學習。


小宋拾趣


朱棣原本沒想殺方孝孺,是想爭取為自己所用,但最終因方孝孺不肯臣服,最終不得以而殺之。

方孝孺是明初大孺,天下文人士子的代表,其影響力非同小可。朱棣從自己的侄子手裡奪得皇帝寶座,不管他的找什麼樣的理由和藉口,在儒家倫理中,其政權的合法性都先天不足,這一點朱棣心裡非常清楚。所以朱棣千方百計要爭取方孝孺,爭取方孝孺就是爭取天下人心,就是要為其執政合法性站臺。

方孝孺雖是一介儒生,但骨頭極硬,絲毫不給朱棣面子,多次在朝堂之上大罵朱棣,弄的朱棣下不來臺。這樣的人,爭取過來為自己所用,就是正面力量;反之,如果不能為自己所用,其破壞力也極其強大。當時擺在方孝孺面前的其實只有兩條路,要麼為朱棣所用,要麼為建文帝殯葬。方孝孺一代大儒,而“忠”“孝”為儒家思想核心,所以他寧死也要捍衛儒家尊嚴,他坦然選擇了死。

但方孝儒被誅殺十族,實為人倫和歷史之慘案。對於朱棣來說,這是他殘忍、暴虐性格的一次證明,是讓歷史和後人所詬病之處。對於方孝孺來說,為了個人氣節,致千萬人無辜受害,也有其不可取之處。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現實,評論其對錯,那就要看站在什麼樣的立場之上,站在什麼樣的角度看問題,不能拋開當時的歷史形勢和政治需要而簡單下結論。但明朝從建國開始,在朱元璋時代,專制之趨勢已經顯露,到了朱棣時代因其合法性先天不足,殺方孝孺確有禁天下悠悠之口的目的。進一步禁錮思想和言論,明朝的專制已經不可逆轉,中國的歷史也從此進入了專制和獨裁和黑暗時代,直到清朝滅亡,歷經了數百年。


和諧湘聲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去定義對錯,因為站在各方角度,都能有所理由。

朱棣

在那個年代,朱棣當上皇帝的方式,無論如何,都是不被認可的。

朱棣就是篡位。

所以,朱棣終於坐上皇帝寶座的那一刻,最急切需要做的,就是在贏得了戰場的勝利之後,鞏固朝堂之上的穩定。

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一批支持自己的朝臣,排除掉那些和自己唱反調,甚至是反對自己的朝臣。

方孝孺是大儒,如果方孝孺肯支持朱棣,對朱棣的通知而言,是很有幫助的,而如果方孝孺反其道而行之,同樣的,對朱棣的威信,是有很大的損害的。

所以,當方孝孺當眾反對朱棣的時候,朱棣的做法很簡單,我已經是皇帝了,你反對我,你就去死,你要我誅你十族,那我就滿足你。

朱棣是拿方孝孺殺雞儆猴了。

方孝孺

在那個年代,作為一個讀書人,一個儒生,方孝孺所受的教育就是維護君王的正統。

所以,他眼裡的朱棣就是一個亂臣賊子。

讓方孝孺侍奉這樣的亂賊為君,方孝孺是如何做不出來的。

方孝孺很有儒生的氣節,危難面前,威武不能屈。

只是方孝孺你自己有你要堅持的理想,你為什麼要把你的族人全拖下水?

這真的值得嗎?這真的合理嗎?

就因為你一句意氣使然的話:誅我十族又怎樣?

多少人隨著你的這句話,就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很多人可能正在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就因為你一句話,結束了。

在無月看來,一人做事一人當,方孝孺不怕死是好樣的,但別輕易替別人做生死的主意。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