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與曾國藩的兩首家教詩,境界不同,各有千秋,你喜歡哪一首


得兒女消息

文天祥

故國斜陽草自春,爭元作相總成塵。

孔明已負金刀志,元亮猶憐典午身。

骯髒到頭方是漢,娉婷更欲向何人。

痴兒莫問今生計,還種來生未了因。

文天祥(1236-1283),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佑四年(1256)狀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國公。於五坡嶺兵敗被俘,寧死不降。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等。其中《正氣歌》,千古以來,為人稱頌。

故國斜陽草自春,爭元作相總成塵—— 祖國(故國)夕陽(斜陽)西下,綠草依然春色。而我獲得狀元、封為宰相的往事都已經化為了塵煙。

孔明已負金刀志,元亮猶憐典午身—— 諸葛亮(孔明)六出祁山,病逝五丈願,未能完成劉備的志願。意即我亦宰相,未能挽大宋河山於不倒,非常內疚。陶淵明(元亮)十分愛惜晉朝人的身份,對篡奪了帝位改國為楚之事不屑一顧,不願為官。意即我終身只是大宋子民。“金刀”是繁體字“劉”的組成部分,“典午”是指“司馬”,是晉朝的隱稱。晉朝後期的《三國志•蜀志•譙周傳》中就有:“周語次,因書版示立曰:‘典午忽兮,月酉沒兮。’典午者,謂司馬也;月酉者,謂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司馬昭)果崩。”

骯髒到頭方是漢,娉婷更欲向何人——只有剛正不阿,到頭來才是錚錚鐵漢。又何必象一些美貌的女子,隨便獻媚於他人。這兩句意即“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兩夫”,這是中國的倫理道德。骯髒,剛正不阿的意思。漢朝趙壹《疾邪詩》之二:“伊優北堂上,骯髒倚門邊。”娉婷,指姿態美好,最早用於形容男子形貌。後來一般用在形容女人上,如柳宗元《韋道安》詩:“貨財足非恡,二女皆娉婷。”

痴兒莫問今生計,還種來生未了因——你們(痴兒)不要問今生怎麼辦,我們來生還要種下父子不了的因緣。未了因,佛教語,謂此生未了的因緣。蘇軾《獄中寄子由》詩句:“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這首詩寫在作者被囚禁大都期間,終於得到失散兒女的消息。他抒發了誓不仕元的家國情懷,也希望子孫後代要高揚忠於祖國的氣節。有人評價說,正當國事播遷之際,降易,戰難;隱易,顯難;死易,生難;理易,情難。每一次,文天祥都選擇了最難的那一種,真正成為“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忮詩

曾國藩

善莫大於恕,德莫兇於妒。

妒者妾婦行,瑣瑣奚比數。

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

己若無事功,忌人得成務。

己若無黨援,忌人得多助。

勢位苟相敵,長逼又相惡。

己無好聞望,忌人文名著。

己無賢子孫,忌人後嗣裕。

爭名日夜奔,爭利東西篤。

但期一身榮,不惜他人汙。

聞災或欣幸,聞禍或悅豫。

問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

爾室神來格,高明鬼所顧,

天道常好還,嫉人還自誤。

幽明叢詬忌,乖氣相回互,

重者災汝躬,輕亦減汝祚。

我今告後生,悚然大覺悟。

終身讓人道,曾不失寸步;

終身祝人善,曾不損尺布。

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

家家獲吉祥,我亦無恐怖。

曾國藩(1811-1872),湖南雙峰縣人。字伯涵,號滌生。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巨大成功。毛對其評價甚高:“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美無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 ”蔣介石一向佩服,評價他:“曾公乃國人精神之典範。”

曾國藩治家甚嚴,從《不忮詩》可見一斑。不忮,就是不妒忌。全詩圍繞著不妒忌對家庭進行告誡。詩一開頭寫道:“善莫大於恕,德莫兇於妒。妒者妾婦行,瑣瑣奚比數。”善行大不過寬恕,品德最兇惡大不過妒忌。妒忌本來是女人的行為,而現在卑微的男人也不在少數。

接著,用了幾個排比句,敘述妒忌的各種表現:“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己若無事功,忌人得成務。己若無黨援,忌人得多助。勢位苟相敵,長逼又相惡。己無好聞望,忌人文名著。己無賢子孫,忌人後嗣裕。”自己笨拙妒忌他人能幹,自己無人交往妒忌他人多有交識。自己沒有作為妒忌他人得到成功,自己沒有朋友支援妒忌他人多有朋友相助。在位有勢時,有人為敵,經常相逼,為之交惡。自己沒有好聲望,妒忌他人著書立說。自己沒有好子孫,妒忌他人子孫後代衣物豐饒(裕)。

接下來進一步加以刻劃:“爭名日夜奔,爭利東西篤。但期一身榮,不惜他人汙。聞災或欣幸,聞禍或悅豫。問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為了爭名日夜奔走,為了奪利四處活動而孜孜不倦(篤)。為了期望自己的一身榮耀,而不惜汙衊他人。聞他人蒙災則欣喜慶幸,知他人逢禍暗自喜悅。或問他(渠)為何這樣,他也不知什麼緣故。豫:歡喜,快樂。

作者進而闡明妒忌後果:“爾室神來格,高明鬼所顧,天道常好還,嫉人還自誤。幽明叢詬忌,乖氣相回互,重者災汝躬,輕亦減汝祚。”你的住室常搞祭祀,高明的鬼仍然光顧。上天偏愛好人,妒忌人家結果是遺誤自己。有形和無形的事物(幽明),都充斥恥辱與辱罵(詬),這樣邪惡之氣就會來回互匯。重則影響你的身體與壽命(躬),輕則減去你的福份(祚)。

最後作者告誡全家後輩:“我今告後生,悚然大覺悟。終身讓人道,曾不失寸步;終身祝人善,曾不損尺布。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獲吉祥,我亦無恐怖。”我今天告訴你們,對此要惶恐不安,幡然醒悟。終身為人讓道,自己不會失去一步道路;終身與人為善,自己也不會損失一尺粗布。消除妒忌之心,普天下降下(零)甘霖,家家都獲得到吉祥,我也就不擔心不害怕。(譚南周 未來教育家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