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学学校的选择很重要吗?

灯芯109


选择好的中学校虽然是重要,因好的学校老师会好些,最主要还是要看学生肯不肯学习。


深水他乡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认为中学的选择还是很重要的。

我初中一年级在乡下的初中上学,我英语考70分都是全班第一,生病休假半个月,回来语文考了60多还是全班第三,我还是生物课代表,老师经常把我叫到办公室给学生批改作业,只要老师不在,自习教室马上变成菜市场,除了学习,干啥的都有。这样的学校继续读下去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初二时,父母把我送到了县城的中学,当时的我真的不想去,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初一下半学期我数学考30多分,到了县城中学,每次数学考试都是80分以上,中考更是考了95分(满分100),对于我这样一个资质平平的人来说,已经很好了,而且还遇到了免费给我们寄宿学生补课的英语老师,现在怕是没有这样的老师了吧。

我去县城上学后,班里有好多跟我一样转学过来的学生,我们几个转校生比较亲近,其中有几位转校生的成绩并不好,所以不能说选择了好的中学就一定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有较大提升。

我们都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如果孩子特别排斥学习,转到哪里都没用,毕竟从内心深处喜欢学习才是王道。但是对于大部分上中学的孩子来说,意志力还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时就显现出外部环境的重要性。因为好的中学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浓厚的学习氛围,先进的硬件设施等,这些因素都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正面的影响。

应根据孩子和附近中学的实际情况,决定孩子是就近上学还是选择较好的中学。


homework


我认为孩子中学学校和老师的选择都很重要,我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吧,希望能给你一点参考。

我老家是一个小县城,读初中的时候,公立初中有两所。某一年忽然兴起私立学校,县城里一下子多了三所私立中学,宣传工作做的很好,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就转去读私立学校了。

我家隔壁邻居家的女孩就是我的同学,从小学我俩就在一个班,她人聪明漂亮,字也写的很漂亮。我妈妈是我们小学老师,经常都会夸奖她,让我向人家学习,她就是我妈妈眼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她家里爸妈是做生意的,有点钱,所以小学上初中的时候,她爸妈把家里三个孩子全部转去了私立学校。

再次见面的时候,是她从私立学校转回来到我所就读的公立学校读初三,那年我们从小一起玩大的几个孩子都已经在冲刺重点高中了,可她转学回来以后,成绩很不理想,跟不上进度。后来我们都如愿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她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

当然,我不是说私立学校不好,现在我知道很多私立学校其实是高端教育领悟的了。可能20年前我们小县城的私立学校没有那个水平吧。当年我有大概五六个小伙伴转去私立中学的,后来成绩都不理想,再后来基本都在初三转回来公立学校继续读了,有的能够跟上后来成绩也很好,有的就不行了,后来大学也没有考上。上文说的那个隔壁邻居的女孩,就没有考上大学,很早就回家结婚生子了。我想以她的资质,如果一路跟上的话,会很优秀的。

我想说的是,不同的学校,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学风环境都大相径庭,需要家长认真考察,综合比较,帮孩子做出最优的选择。

另外一方面就是老师的选择也很重要。我初三那年,县城教育改革,新建了一所中学,从我就读的学校抽了一批老师过去,所以我们班级的三个老师都被替换成了从乡镇学校借调过来的新老师。当时我父母也已经帮我联系了另外一个没有替换老师的班级,因为成绩比较好,那个班级的老师也很愿意接收我过去。然而,新来的班主任居然是我妈妈的同学,他特意到我家跟我妈妈聊了关于我的事情,我妈妈碍于情面没有让我转班级。没想到这个成为我之后很多年的一个痛点。新来的班主任是教数学的,说实话他的水平真的不行,据说是教育局过来的,很多年没有上过课了,我们班级整体数学成绩下滑严重,我个人也从数学接近满分的水平下滑了二三十分。后来的中考,我虽然勉强考上重点高中,但是因为数学成绩的拖后腿,没有进入重点班。高二的时候文理分班,我有机会重新进入了重点班,但是依然是数学成绩很拖后腿。之后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我通通都在数学书跌了跟头,没有能走的更远更好。

或许你会说,自己成绩不好找借口,但我说的是自己的切身感受,整个班级中考数学没有一个同学100分以上(满分120),而在初一初二我的数学成绩基本不会低于115。换了老师以后,我提不起对数学的兴趣,而且极度不适应他的讲课风格。但那时候年龄太小,也没有这个意识去跟父母沟通,父母因为我的整体成绩还可以,也没有特别去留意单科成绩的下滑。虽然一路也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但是数学却从原来我很喜欢很得意的科目变成我内心的痛点,在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的每一个重要人生节点拖了我的后腿。

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不是想再去责怪谁,只是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借鉴作用,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一定要给孩子最优的选择,并且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关注孩子对老师和课程的评价。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见人生


选择什么样的中学就读,对一个孩子来讲当然很重要。

两年前老家一个朋友找到我,想把他在一所镇中学就读的孩子转往我所任教的重点中学。孩子成绩也还不错,经过一系列的考查,最终获得了进入学校就读的资格,但读了将近一年后,由于孩子始终不习惯父母不在身边照顾自己,一学期下来,不但成绩没有什么起色,性格也变得有些孤僻,每周父母来看他的时候,经常会哭着不让父母离开。经过再三思考,他父母又把他转回到了他之前就读的镇中学,又是一年过去了,孩子成绩有了进步不说,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了。这样的做法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也许不一定很好,但却能够让他快乐成长。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中学就读,还得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科学客观的判断。

再比如,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如果选择读一所入学成绩比较高的学校,进去之后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最后,那这样对他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无疑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而这种伤害完全有可能会给他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现在有这样一些家长,总喜欢盲目跟风,觉得哪所学校好,那就想方设法都要把孩子弄进去,至于学校是不是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成长却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论证和考察,等到发现问题以后已经耽误了很多的时间。

由此看来,对于一个小升初的孩子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中学显然十分重要,但选择的重点不应该只停留在学风、校风、师资水平、教学质量上,还应该更多的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成才顾然重要,但成人无疑更重要,适合自己的,能够使自己得到更大发展的无疑才是最好的。


冷却的第三只眼


当然重要!说说我和我老公的经历吧!

小学我们都在村里的小学。我的成绩比他的好。到了初中,他醒悟比我高。当年大家都是留守学生,我安分的在小学对口的镇上初中上学。他在镇上读了一个学期,发现学校校风很差,他自己跑去市里找了所学校。三年后我没考上重点高中,上了所普通高中。而他考上重点高中。再三年后我上的是普通大学。他上的是重点大学。差距就是这么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普通中学的师资和校风都是不能和重点高中的相比较的。升学率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有那些自欺欺人的人才会说:人聪明 在哪里读都一样。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怎么静心去学习?没有竞争 怎么能进步?


1104627


就本人自身经历而言,学校选择很重要。先说我的读书故事。小学二年级之前成绩一塌糊涂难得有及格,经常二三十分。三年级开球就有起色,特别是语文。当然小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打基础的过程。小学看不出谁真的有多大差异。但可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基础。写字、语言表达、初步思维逻辑、阅读等。到了初中就是上了个台阶,基础的语、数、英在,物理、化学这些理科方面的课程就会给学习带来很大变化。有的喜欢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的很难跟上节奏就会选择性放弃。这个时候良莠就会有明显区分。如果是好的学校,班上老师就会重视这种变化,通过各种方法尽量不让学生掉队。初中说实话还容易,补补突突还是能跟上,但这个跟学校班集体氛围关系很大。初中关系到能不能上个好的高中,高中关系到能不能上个重点大学,所以学校选择能好就要好。


闲云野鹤95590


重要但不是根本。我孩子上的是镇级中学,这所学校目前在全县排五名以外,当年他基本上靠自己努力(老师一样教)考上了北大。学校教育提供了土址、基础,最终努力还得靠自己。当然,学校设施完备加上老师水平高,孩子会更省力些。


jin兰草


好学校各个方面都是好的,师资力量,学校配置和学校管理,学生及家长素质等,俗语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大,不仅是学习成绩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家孩子初中就借读去了四中,她希望做凤尾也不**头,我们也赞同她。中考时很顺利地考上了一中。如今就要高考了,正常发挥的话,应该取得很不错的成绩的。好学校有好的学习氛围,有高层次的竞争,爱拼才会赢,敢于和高手比才会有进步,才能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我老公的亲身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年他高考时校长的一句“争取突破零的大关”彻底粉碎了他的高考梦。如今在孩子身上他就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的条件,也圆他自己的梦想


龙JL龙


非常重要。名牌中学,教学经验,师之力量,文化底蕴,都要高于一般的中学,学生考上大学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普通的中学。中国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计代价,削尖脑袋,千方百计也想要把孩子送进名牌中学,接受更加的教育,期待着将来,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光宗耀祖,前程似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学生家长的心愿。



水金304


学校的选择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管理对学生的影响。不同学校,由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不同,展现出的人文素养,工作积极性不一样,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同。比如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由于教育机智和奖惩方案不同,私立学校是做的多得的多,公立学校工资体现不出太大的差距,所以教育工作者态度有所不同;另一个原因是公立学校各种检查繁琐,适用性却不强,导致老师用在搞学习的时间不足。

第二,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同学校,人文气息是不同的。比如,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单亲,留守的学生比例更大一些,如果学生长期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慢慢的思想上会相互影响,性格上易被同化。

第三,师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现在教师行业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农村学校考教师要求低,城里学校要求高。有的城里学校几乎不招老师,只会在有工作几年的考试中选拔,也就是所谓的选调。因此,农村的老师大多数是才毕业的大学生,等工作几年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就考到城里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这里并不是要表达新老师就比老教师差的意思,只是想说城里教师从教学经验上说会更加丰富一些。

第四,学校资源不同。就拿班班通电脑为例,有的学校每班都会有电脑显示器,在教学上大大降低了难度,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尤其是一些抽象的教学现象,能更加直观地展现,而有些资源匮乏的学校还停留在粉笔+黑板的时代。

第五,班级配置不同,有的学校受条件限制,班上人满为患,老师的经历本来有限,对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少一些;而有的学校一个班20-30人,早已实现优质化教学。即使在同一个学校,班级配置也是有一定区别的。俗话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个班已经成功了一半。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精神领袖,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也会活力四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