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對越親近的人越不耐煩,每次我對我爸都大吼大叫的,脾氣暴躁,我知道這樣不對,但控制不了?

fujunda


因為對自己最親的人,發脾氣不用付出代價,你所有情緒的爆發,都知道親人不會和你記仇,親人會包容你,親人理解你的洩憤,親人能默默承受你的壞脾氣,而不會和你計較。

所以你不要無限制傷害你的親人,等到有一天失去他們的時候,你才知道親人是多麼的珍貴。

你死去的時候,最先忘記你的是同事,然後是朋友和親戚。而親人會記住你一輩子,直到他也死去。把脾氣發給父母妻兒是最無能的表現,因為你知道他們是你最親的人,永遠不會傷害你。而把一顆心都獻給朋友的人,你自己在天坪上稱量一下吧,誰會為了你拋家舍業。


谷香情感


這種情況在好多地方都存在,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你習慣了家人的縱容,從而學會了放肆。

我兒子小時候,十分怕我,我的一個眼神就會讓他規規矩矩,但卻不怕我妻子,甚至動不動就衝我妻子吼叫。有一次,又衝我妻子吼叫,我輕聲地問他:“你剛才說了一句什麼,可不可以再重複一下?”他馬上便發現了自己的不對,低頭道了歉。

二,你把家人的愛當成了軟弱。

或許是因為從小到大,你爸都沒有對你發過脾氣,所以讓你的脾氣見漲。

還是以我兒子為例,那一年,在一次過失中,我兒子拒不承認。我當時十分火大,沒有思考,直接一個巴掌甩過去,把他打出有三米多遠。也正是因為那一次,他以後的言行,小心了很多。

三,常常衝著家人吼叫,是懦弱的表現,在我們這裡,叫“家王子”,在外面受了氣,回家裡發洩。

我們兄弟脾氣都不好,但在父母面前,卻從未表現過什麼。

作為子女,需要的是在外打天下,而不是在家逞英雄。

在自己家張牙舞爪,算什麼好漢?


大漠綠海和諧音


謝謝,看了這個問題後,就是我目前的現實版,我女兒對所有的人都比較尊敬,唯獨對我們老爸老媽態度的確不好,我一直都在是考這個問題。

我們一直都認為獨生女兒在單位工作壓力太大了,遇到不順心的事,沒有地方發洩,只能對自己的父母發洩一下。

作為我們倆夫妻,家裡沒有父母親幫忙,又要照顧雙方父母家庭成員,又要一把尿一把屎的養育大自己的子女,簡直付出了難以想象的艱辛,所以女兒長大了,工作了,進入社會了,遇到委屈,遇到什麼壓力,沒有地方渲洩,那隻能向自己最親的人發洩了,因為只有自己的父母才能包容自己的一切。

女兒發洩後,又常常後悔,經常打電話尋問我們是否注意自己的病情,因為我是四高病人〈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可憐天下父母心,所以我認為天底下只有父母才能包容自己的子女。


大肚68


我用我的例子說說吧,我媽對我在外人看來很好,幫我照顧孩子,給洗衣,做飯收拾家,但是我告訴過她的話她就跟不長腦子似的,永遠不改,一身毛病(當然我也有很多毛病),我覺得特別煩。我想對她態度不好主要原因源於:第一長時間的反覆的就一個問題說都不好用,現在沒有了耐心,這也是最主要的問題。第二小時候的她時常對我的不耐煩也會映射到現在。


隨遇而安的丹


父親去世十年了,母親無論從生活上還是精神上都很依靠自己,母親也很堅強每週及各種節日無論任何都把母親接到我家,給母親最愛吃,給母親洗澡,收拾清洗衣物!十幾年如一日照顧母親!沒有讓媽媽感到孤獨和無助!可事事無常2019年最痛苦的日子老公突然去世,打擊的我體無完膚,悲傷痛苦把我佔據,無心做任何事,對老公的思念變得什麼都不想說不想做,整個變了一個人!母親說什麼也不聽甚至會懟她!儘管這樣也想給母親做好吃的食物!媽媽沒來想見來了又嫌煩!和媽媽變成了相愛相殺的人!心疼不已![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人生好難啊!太想我老公了!什麼年節不想過了!沒心思!你不在了自己的魂跟你走了![流淚]想你啊!


文質彬彬138373203


我前夫就是這樣的人,對自己的父母,老婆孩子不管不問,家裡的事從來不操心!但是對朋友,同事的事卻非常上心,基本上是有求必應!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從來不考慮家裡人的感受,總感覺家裡面的人都對不起他一樣!雖然他不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爸爸,但在外人看來他卻是一個善良,熱心,仗義的好人!最後因為實在受不了就選擇離婚了!所以勸樓主這種脾氣還是要改改的,不要總是傷害你最親近的人!


乖囡愛追劇


你小時候父母有沒有對你經常發脾氣大聲說教,如果他們這樣對待過你你就很容易出現對他們不耐煩的情緒,我老公一家人就這樣,婆婆對自己家人說話從來沒有好聲氣和吵架一樣,他們一開口就會吵起來哪怕是句關心的話從他們嘴裡說出來就是指責,我老公也從來不和他媽好好說話,我和他說過很多次以後有孩子絕對不允許這樣講話否則以後孩子也會這樣對待我們


藍藍230258413


因為你內心深知他們不會把你怎麼樣,可以噬無忌憚的發洩,其實就是太任性了,不成熟的表現,也有可能就,從小你父母與你溝通方式也是通過發脾氣,他們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我過年回家跟父母也大吼了兩次,當時完全控制不了自己

有1次我爸因為一件小事大聲吼我,有點像吼一條狗一樣!所以我非常氣的懟了回去,還把桌子拍壞了,真的是很生氣,當父母的就不懂尊重人嘛?自那次以後,我爸說話再也沒跟家人大聲吼過



億動能


主要還是耐心不夠,老年人思想老套做什麼事都需要照著以前的黃曆一板一眼地去做缺少變通,我也是想盡量用耐心去跟父母相處,可有時候還是會忍不住發火,同一件事我要這麼做父母非要那樣做,按照他們的做法感覺特別煩瑣特別累,特別是快過年這幾天,一天下來事沒做什麼卻吵鬧得精疲力盡,還是忍無可忍地發火了。思來想去還是自己不夠好,總之面對父母該忍得還得忍。


海122


對越親近的人越不耐煩,對父母或親人更是如此,甚至是脾氣暴躁的大吼大叫,這就是人類的負性情緒轉移性和發洩性的充分體現,但這種體現並非完全由自我的主觀意識所能控制的,也可以說是一種情緒過程性。

為什麼對親近或者親人會產生不耐煩的情緒?

心理學家認為:人性的體現都會有將情緒轉移給他人的特性。

當你博士畢業的時候,你不會拿著你的博士畢業證書到大街上去向那些陌生人去炫耀,因為這些陌生人以為你有病,禮貌點的人也只會向你微微一笑也就罷了,不會去和你分享你的快樂。

如果你將博士畢業證書拿到你比較親近或親人面前,尤其是父母面前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熟知你的刻苦學習,才贏得了今天的成就,會與你一同分享這一快樂的時刻,你的父母更會因為由於有你這樣的子女而感到驕傲和興奮(正向情緒)。

相反,你受到了某種指責或挫折、甚至失敗,你情緒低落,心情自然就不悅,你到大街上面對那些陌生的人,暴跳如雷的大喊大叫,同樣這些陌生人會認為你有病,甚至會用拳頭招待你,這些你心裡都非常清楚,所以你不會選擇這種形式來釋放你的情緒(負向情緒)。

同樣,你在這種情緒低落的時候,你要將這種情緒發洩出去,你會找你比較親近,或者你的親人父母身上,不論這些親近的人或父母做什麼你都能找出不對的地方,然後用發洩情緒的方法,將你心情不悅的的情緒傾瀉到他們身上。

而實際上這就是一種情緒性的轉移,由於人們自私的天性,這種轉移也就形成了有針對性的轉移,而非盲目性的,因為你這種情緒性的轉移是要選擇有結果性的要求,也就是能夠達到你宣洩的目的,而又不受到自我傷害而形成的一種行為體現。

人有兩種情緒轉移,一個是正向情緒的轉移,一個是負向情緒的轉移,兩種轉移你都會有目的性的,更存在著針對性,面對陌生人和比較親近的人或你的父母,就是你針對性的選擇,因為兩種你要得到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正向情緒的轉移可以使他人心情愉悅,也就是高興或興奮,也屬於一種正向性的“分享”。而負向情緒的轉移,則容易傷害別人,讓別人心情不悅,甚至鬱悶,同樣也屬於一種負向性“分享”,自然兩種分享造成他人的感受,肯定就不一樣。

尤其是一個人,當他向別人負向情緒轉移的時候,就等於在傷害一個人,但是與此同時他自己往往也正處於痛苦之中,他對別人的傷害只是自己不良情緒的轉移,並非完全能自主主觀意識所控制,所以也是無意識行為的體現,並非想給他人造成一種傷害。

對親近的人或父母大喊大叫發脾氣自然是不對的,那這些人尤其是父母,為什麼能夠容忍你?因為你的父母能夠用驕傲的心情接納你的喜悅或高興事情的分享,同樣他們也能夠用包容的心態來接納你,脾氣暴躁和心情不悅的“分享”。

這主要是因為你親近的人或你的父母對你是瞭解的,他們能夠包容你的暴躁脾氣和大喊大叫,你現在的經歷都是父母曾經走過的路,其中的艱辛萬苦和不容易,你的父母太瞭解了,都深深的刻在他們心中,所以你的父母對你此時此刻的脾氣暴躁,大喊大叫是理解的,特別是他們對你的包容性此事顯得是那麼偉大。

如果你知道這樣不對,那麼就要學會控制

只有寬厚容忍者才是真正的強者,乘口舌之利,拳腳之爭,即使得勝也會大傷元氣,不能容忍者往往反映出內心的脆弱和缺乏自信。

這一點你的父母已經做到了,因為他們有太多的經歷和體驗,你所有的痛苦幾乎他們都經歷或者體驗過了,他們更明白你這種負性情緒轉移到他們身上,也是為了讓你這種不良的情緒釋放出去,更好的健康成長。

父母已經包容和接納了你的一切,你就必須去學會如何禮貌性的,也可以說是尊重父母,你親近的人或父母理解了父親情緒的轉移性,讓你避免了許多無謂的煩惱,但你必須改變這種方式,可以向父母宣洩,但是是理智性的宣洩。

學會再讓父母得到尊重的同時,又能夠理解你此時此刻的互相情緒的宣洩,並不是脾氣暴躁大喊大叫的方式,而是與溝通的方式,去傾聽父母曾經的經歷來為你此時的困難和挫折提供一些間接性的觀點或建議。

在滿足自己互相情緒宣洩的同時,也同樣要照顧及他人,尤其是父母情緒的穩定和家庭的團結,尤其是不能夠讓自己的父母,因為你的情緒變化而更加擔憂你的成長過程,當你能夠感覺到,不想使自己成為一個內心脆弱和缺乏自信的人的時候,你就應該無條件的調整自己的情緒。

尤其是知道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或環境下、將自己的情緒調整好,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情商”,雖然我們不能在自己父母面前面面俱到的去孝敬老人,但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是父母可以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少操一些心,少接納一些我們的互相情緒的宣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