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也不容易

我們總在孩子面前強調自己多不容易,告誡他們要好好讀書,但孩子從來沒在我們面前,強調他們也不容易。

你可能會想,孩子有什麼不容易的?但其實他們也過得不容易。

成人的世界不容易,但孩子的世界同樣沒有容易二字。

從他們出生時,他們每做一件事都是用上了自己的全部力氣,即使是他們主動發脾氣,心裡也是不好受的。

其實,孩子也不容易

孩子的第一次抬頭練習。一次不行,兩次,三次,直到最後的成功。其實他抬頭的一瞬間也很累。

我們在驚喜於孩子的成長時,也該看到,花費力氣最大的是孩子自己,而不是我們。

其實,孩子也不容易

孩子初學走路時,好像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這股勁支撐著他一定要學會走路。

所以,不管他們跌倒多少次,摔得鼻青臉腫,還是孜孜不倦地練習走路。

雖然只是他成長路上的一個標誌、必經過程,但當時他們是拼盡了全力的。

其實,孩子也不容易

媽媽上班後,一個人就坐在陽臺上等啊等,“媽媽什麼時候下班啊?我一個人在家好無聊,我想你了”。

孩子這麼小就體驗這種望眼欲穿的感受,揪心、期待、失望和喜悅交織在一起。

這還是父母把小孩帶著身邊的,如果是留守兒童呢?等待的時間就不是幾個小時,而是一年,365天,4380個小時。

原來孩子過得也不容易。

其實,孩子也不容易

孩子在幼兒園的第一天是在忐忑不安中度過的。

對幼兒園的不適應,對夥伴的不相信,對老師的敬畏,讓他感到害怕,更可怕的是媽媽不在身邊,自己要獨自度過幾個小時。

雖然知道孩子過幾天都會適應的,但初入幼兒園的感受,的確會讓孩子惶恐。

所以,讓孩子愉快地上幼兒園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孩子也不容易

還記得孩子第一次給你倒水嗎?

兩隻小手顫顫巍巍地拿起水壺,踮起腳,一點一點地看著水倒入杯子裡,成功會讓他有成就感,不小心摔破杯子,就會讓他自責。

不管什麼結果,對他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

我們大人能輕鬆做到的事,而孩子卻是滿心緊張。

其實,孩子也不容易

心愛的玩具被迫要求分享是什麼感覺?心痛、氣憤。

大人想到的只是孩子要懂禮貌,卻沒想到孩子就那麼大,心愛的東西怎麼可能不維護呢?

玩具被迫分享,他們心裡很難受,卻不敢表現出來,想做個你所說的聽話的孩子。

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時,可以讓他“自私”點,等他稍大點,心裡能夠裝下更多的東西時再要求他不遲。

畢竟,孩子心裡的委屈你也要看見。

其實,孩子也不容易

其實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堅強,例如寫作業,不管自己多不願意寫,為了不被老師罵,哭著也要寫完作業。

寫作業是孩子必須要做的事,但誰沒過掙扎,糾結,下定決心的過程呢?小小年紀就要經歷這個過程,也是不容易的。

貌似我們大人都很難做到,邊哭邊工作的吧。

還有那些被作業壓垮的孩子,更是不容易。

其實,孩子也不容易

你還記不記得自己小時候在課堂上被叫到名字起來回答問題,沒回答出時臉上火一樣燒的窘狀嗎?無論什麼時候,這個情況都存在。

可能你的孩子也正經歷著,所有人的目光投射在自己身上,壓力山大。

連回答問題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場挑戰。

類似的還有,考試考得差,面對老師的職責,父母的責罵,同學的嘲笑,這些孩子雖然不說,但心裡是不好受的。

只是次數多了之後,讓孩子習以為常。

其實在學校時,孩子面臨的困境更多,例如孩子之間的攀比,校園霸凌,不被老師重視等等,都是在考驗孩子的承受力。

但是,家長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他們必須靠自己。

他們過得真不容易。

其實,孩子也不容易

現在小學就開始上補習班,已經成了風尚,感覺不給孩子報,孩子就會落後一般。

輕鬆點的報1門,吃力點的6門,每天連軸轉,壓的孩子都有點喘不過氣來。

帶著孩子奔跑時,不要忘記他的步伐能不能跟得上。

即使你是花了錢,花了精力,但最終付出的努力還是比不過孩子。

因為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遠遠超過我們那時候。

其實,孩子也不容易

雖然孩子看似比我們大人快樂得多,不用操心什麼,只是他們的世界我們不願懂,我們的世界他們懂不了。

只是各自在各自的領域有各自的煩惱罷了。

我們會為了升職而焦慮,他們會為了沒零食吃而失落,誰過得容不容易不是看事情的大小,而是看承受力的大小。

孩子的世界本就那麼點大,自然想的就是那些小事,零食、玩具、分數等。

寫此文的目的不是強調孩子多麼可憐,就放鬆教育;而是希望我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多想想孩子的感受。

他們考得差時,最難過的是他;他們第一次求學時,最忐忑的是他;他們第一次走路時,拼盡全力的也是他。

希望我們能用心感受孩子的感受,誰都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