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牢之的死,史书未免写得太晦涩,怎么突然就众叛亲离了?

用户61902021


元兴元年(402年),桓玄起兵叛乱,沿长江顺流而下直逼建康。朝廷任命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征西将军,领江州刺史,率军讨伐桓玄。此前一直表现勇猛的刘牢之突然变得畏首畏尾起来,担心打不过桓玄,又担心打胜以后功高震主而被掌权的司马元显猜忌。桓玄派人一劝,刘牢之居然不顾刘裕以及儿子刘敬宣、外甥何无忌等人的极力劝阻,轻易就向桓玄投降,让桓玄轻松攻入建康,导致司马元显及其父司马道子被杀。

图:司马元显

这次反叛实在有些莫名其妙,让人难以理解。刘牢之以建军元老的资历掌握北府兵,坐镇战略要地京口,挟平定孙恩卢循起义的胜利之威,可谓名声大振。以此时的地位和实力,桓玄多半不敢轻举妄动,而朝廷也没有能力说拿下就拿下,真不知刘牢之的恐惧从何而来。刘牢之完全可以从道义或者利益的角度出发,从容做出决策,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其实这应该算刘牢之的绝佳机会,如果当时选择打起拥护朝廷的旗帜率军平叛,毫无疑问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声望和实力。要是有点野心,那以后恐怕就没有刘裕什么事了;没有野心的话,则可以效仿陶侃,自保也不成问题。

就算刘牢之不帮朝廷对付桓玄,那么也可以坐山观虎斗静观其变,突然毫无来由地向桓玄拱手投降,直接就跪了,表现得何其怯懦。与其担心打败桓玄以后不为司马元显所容,倒不如担心桓玄过河拆桥。事实上桓玄攻入建康诛杀司马元显后便立即翻脸,第一件事就是任命刘牢之为会稽内史,意图夺其兵权。刘牢之这次反叛让自己身负背叛恶名,不但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反而惹祸上身,真是枉作小人。

而等到桓玄动手收夺刘牢之兵权时,刘牢之这才如梦初醒,找刘裕商量,想要到广陵与女婿高雅之会合,打起匡扶社稷的旗号讨伐桓玄。刘裕认为此前坐拥强兵数万却望风投降,已导致威望和人情尽失,而桓玄则因此名震天下,此消彼长,已无可与抗,拉着何无忌自行返回京口。

刘牢之随后召集部属商议,参军刘袭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刘牢之一人而三反,人品太差,不能自立,与众多佐吏当场散去。刘牢之信心崩溃,后来又见刘敬宣去京口搬取家人没有如期返回,以为已被刘袭所杀,绝望之下自杀。

刘裕和刘袭的话可谓五味杂陈,既有惋惜,又有鄙视,还有掩盖不住的愤怒,并且流露出对刘牢之怯懦表现的极度失望。部属纷纷抛弃刘牢之,并非是因为刘牢之反复无常而不可信,而是认为刘牢之太过无能,继续跟随刘牢之,不但没有前途,还会跟着取祸。这完全是从利益角度出发,并不是从道义角度考虑。

刘牢之此时的状况确实非常被动,但也不至于到了刘裕说的大势已去的地步,刘裕夸大其辞,恐怕也是为自己的离去找个合适的理由。刘袭等人既然打定主意抛弃刘牢之,直接明说跟着你干没有出路,也有见利忘义的嫌疑,而指责刘牢之不忠诚当然就是极好的借口。就像现在要跳槽,如果老板为人厚道,多少还会有些愧疚;但要是老板本就刻薄抠门,弃之而去自然不会被人指责,自己也不会有心理负担。

即便是刘袭等人离开后,也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从刘牢之自杀后将吏还收葬其遗体归丧丹徒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力量。以北府兵的战斗力,奋起一搏,未必便输。然而刘牢之最终居然选择自杀,心态已脆弱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如果说之前拱手投降堪比曹魏末年高平陵政变时面对司马懿讹诈的曹爽,此时自杀则堪比东汉末年拱手让出冀州后面对袁绍恐吓的韩馥。回想刘牢之当年率领北府兵在洛涧临险冲击前秦军队的勇气和胆略,简直怀疑这是不是同一个人。

而众人抛弃刘牢之,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刘牢之多次反叛,而是认为刘牢之怯懦而不能成事,不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是众人趋利避害的现实选择。换句话说,刘牢之不是败在人品,而是败在能力。只是刚好人品上出现了反复无常的硬伤,又与传统的道德观相违背,于是替能力上的不足背了锅。

至于刘牢之为何突然变得如此怯懦,大好局面下突然脑袋短路,可能与其深受门第等级观念影响形成的的自卑心态有关。

自东汉以来,门阀制度经过长期发展,到东晋时期已经登峰造极,门第等级观念根深蒂固。高门面对低门有着理所当然的心理优势,鄙视是存在于骨子里的。像太原王氏这样的高门,甚至连陈郡谢氏这样的大族都看不起,认为是新出门户。龙亢桓氏也算士族,在代表人物桓温权倾一时的情况下,太原王氏的王述仍蔑称其为“兵”,拒绝嫁女到桓家。即使经过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断打压,门第等级观念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视,到唐代时唐文宗都还忿忿不平,自家两百年天子,门第居然还不如崔卢。

刘牢之虽不是寒族,但最多也就算低级士族,何况还出身历来被士族看不起的将门,在鄙视链中只能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即使打仗再厉害,掌权的高门大姓也只是毫不客气加以利用而已,能给予多少尊重是谈不上的,王恭的态度就足以证明。

总之,连贵为皇室都得屈服于门第等级观念的环境下,刘牢之他无力摆脱思维定势,面对高门大姓自觉气短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刘牢之相比,刘裕则是彻彻底底从最底层起步,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而能够不拿门第等级当回事。没有刘牢之的心理阴影和思想顾虑,刘裕敢于向士族阶层发起挑战,聚集北府兵残余力量,毫无悬念地打败已然徒有虚名的士族阶层,取而代之也就是必然的了。而刘牢之不能突破这一层障碍,则连自保都做不到,更不用说改变历史了。

本篇为“千古名将英雄梦”特约作者“手挥五弦”所作,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千古名将英雄梦


刘牢之本是名将,后来的南朝第一帝刘裕便是出自他帐下,谢玄初创北府兵时以刘牢之为参军,紧跟着便击退前秦大将句难。后五年淝水之战爆发,刘牢之阵斩苻坚大将梁成、梁云,杀获万人,立有大功。又参与救援苻丕,与慕容氏名将、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相持于邺城而不落下风。

这样一个人物,本该是乱世的弄潮儿,可是却在桓楚未立、刘裕未起、大时代未来之前便选择了自缢而死,实在可惜。


刘牢之为什么众叛亲离得如此突然呢?

纵观其一生,有两次改变时局的倒戈,即其参军刘袭所谓:

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

王兖州,指王恭。王恭有两次起兵,第一次起兵讨王国宝,第二次讨司马元显(权臣)。司马元显派高素成功游说刘牢之背叛王恭。原来王恭眼高于顶,虽然仗牢之以为爪牙,心里其实很是轻视。等到司马元显许诺说事成之后,让刘牢之继承王恭的官职(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晋陵军事)时,刘牢之马上答应了。这次倒戈使还不错的直臣王恭兵败身死。

司马郎君,即指司马元显。元显以桓玄势大、渐不能制,举兵讨之,以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征西将军,领江州事。然而刘牢之一来对桓玄恐惧已极,怕打不过;二来又怕真打过了,从此功盖天下,必不为元显所容。因此深怀疑贰之心。一经桓玄遣使陈说其中厉害:

今君战败则倾宗,战胜亦覆族,欲以安归乎?

倾宗、覆族,都可以理解成家破人亡之意。

刘牢之带着自己的小九九,又倒戈了一次。


桓玄取胜之后,让刘牢之做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刘牢之这回看明白了,仰天长叹:

始尔,便夺我兵,祸将至矣(这就开始夺我的兵士,马上将祸到临头了)!

于是聚众商议,打算投奔高雅之(名将)。

这相当于倒戈桓玄,吕布有个千古骂名叫“三姓家奴”,这回连手下也不干了,无不深以为耻。参军刘袭就说出了那番直接置刘牢之于死地的话:

事不可者莫大于反,而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

这是用大义及为人之本、立身处世之本来指责和拷问一生反复的刘牢之,“一个人反叛了自己的主将三次,怎么有脸活着?”

此时“佐吏多散走”,显是深以刘袭之言为然,刘牢之看着一片树倒猢狲散的景象,枯坐着如同孤家寡人。

正好他的儿子刘敬宣回京口接家小打算远走高飞,约好的时间已经到了却还没有回来,刘牢之想,家小或孩子大概已经被刘袭派人杀了。

在这三重打击之下,刘牢之自缢而死。


其实事情远没到那么糟糕的地步!

我翻了一下《晋史》,暂未查到这位参军刘袭的后续下落,又因其言语虽然很大义凛然,但言辞间却尊称桓玄为“桓公”,姑且小人一回,算他接着投降桓玄了吧。

再根据“佐吏多散走”之句,姑且算他的谋士都走了一大半吧。

然而——

“多散走”毕竟不是“尽散走”,可见还有一部分人是忠于刘牢之的;刘牢之死后,“将吏共殡敛牢之,丧归丹徒”,手下将士把他的尸身装进了棺中,还让其叶落归根,可见将士也有多半可用。

再,其子刘敬宣并未死,看到父亲自缢后,和高雅之一起投奔了南燕,后来又再次南归于晋,官至征虏将军、青州刺史。

他只要心理强大一些、自尊不崩溃如此之早,是可以活下来的。

可是,刘牢之毕竟还是要脸的。

也正因此,知耻便是闪光点。



王事情


刘牢之众叛亲离,并不奇怪。因为他曾三次背叛主子,反反复复,你能背叛别人,别人就不背叛你么?

在东晋历史上,刘牢之是非常出色的一名将领,北府军的伟大历史,一半归功于谢玄,一半归功于刘牢之。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淝水之战中,刘牢之是历史功臣之一。然而,刘牢之的悲剧,也是东晋的悲剧。我们常说东晋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偏是偏了,安却未必。东晋三天两头内斗,朝廷与地方大吏斗个不停,一言不合就见血。在这种背景下,军事将领的站队就成问题,站对了,飞黄腾达,站错了,人头落地。



刘牢之有过三次背叛。

第一次背叛王恭,投靠朝廷;第二次背叛朝廷,投靠军阀桓玄。桓玄能轻而易举地颠覆执掌朝政的司马道子父子,与刘牢之的背叛有直接的关系。然而,桓玄对手握重兵的刘牢之怎么放心呢,只是任命他为会稽内史,明摆着要削夺其兵权。在此之前,刘牢之曾都督七州诸军事,可谓是权重天下,区区一个会稽内史,着实与其身份、地位不相匹配。

这口气,他当然咽不下去。可是,如今桓玄已经全面把控朝廷,威震天下,如日中天,刘牢之没有把握打得赢。他决定将部队从京口撤离,向广陵方向转移,打算联合驻扎在广陵的高雅之部众,共同举事。刚刚投靠桓玄,马上又起兵相抗,这是他的第三次背叛。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便是最能干、最有才华的部将刘裕。当初桓玄起兵时,刘裕便进劝刘牢之进兵击之,刘牢之却选择投降。刚刚投降,又要起兵反叛,如此反反复复,试问将士们会支持吗?百姓会支持吗?刘裕看清一个事实:刘牢之必败无疑。既然如此,为什么要陪他去送死呢?他洞观全局,决定与老上级刘牢之分道扬镳,返回京口,以观事态变化。

刘裕离去后,刘牢之召集军官们开会,商议割据长江以北之地以讨伐桓玄。这个决定惹恼了部将们,参军刘袭反对道:“最不可做的事,莫过于背叛。将军以前背叛王恭,最近背叛司马元显,如今又要背叛桓玄。一个人三次背叛,要如何立于天地呢?”说完后,他拂袖而去。将佐官吏们见刘袭退席,也纷纷跟着离去。



自从背叛王恭之后,刘牢之便声名狼藉,史书称“众情不悦”。要知道北府军是一支光荣的、英勇的部队,你一而再地叛变,荣誉心何在呢?对刘牢之早有不满的部将们,终于厌倦了他的反反复复,纷纷选择离去。

刘牢之把反叛之弓拉开了,却尴尬地发现没了箭矢。没有刘裕、刘袭等一大帮能征惯战的战将,军心都散了,还打个屁战。作为一代名将,这时的刘牢之心里已经十分清楚,凭这支军心离散的部队,只是去送死罢了,这是百分百的确定性。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刘牢之的境况就是无算,毫无胜算,死路已经铺好,与其被屠,自杀总是比较体面了。

这位曾经为东晋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终因政治投机的失败而命丧黄泉。当桓玄得知刘牢之谋反之企图后,对死人亦不宽恕,剖棺斩首,暴尸于市。


君山话史


很多人在说起刘牢之的失败时,总喜欢说他是因为三次背叛自己的主子,反复无常言而无信,所以才导致众叛亲离。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因为在历史上反复背叛的人实在太多了,比如勾践和刘备,只不过他们最后都成为胜利者,所以他们的背叛才变成了卧薪尝胆,而吕布和刘牢之因为失败,就变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

事实上,关于刘牢之的这段历史,不过是御用文人的加工而已,只因为后来刘牢之的小弟刘裕成了一代开国皇帝,为了显示刘裕伟大形象,就只能将刘牢之的形象给艺术加工,因为刘裕作为刘牢之的下属,却在刘牢之最需要刘裕的时候,他却投降了恒玄。如果不把刘牢之丑化成言而无信的小人,那刘裕的背叛又算什么呢?这不影响刘裕的光辉形象吗?

至于刘牢之后来为什么会众叛亲离,则要从当时的政治环境说起,大家应该都知道,东晋的政治格局是王与司马共天下,其实也就是天下不是皇帝一个人说得算,而是像王家这样的豪门贵族共同说得算。当时司马元显之所以与桓玄开战,其本质就是司马皇族想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各个豪门贵族的势力,结果遭到所有豪门贵族集体反扑。

在桓玄攻打司马元显的时候,刘牢之一直在观望,他期待能够坐收渔翁之利,只可惜桓玄的军事行动进展实在太过顺利,当然这到不是因为桓玄的军事水平有多牛逼,而是因为当年时除了司马家族以外,几乎所有的豪门贵族全部都站在桓玄的后面,所以桓玄几乎兵不血刃的打到东晋的都城下面,一路上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这个时候的司马元显实际上已经大势已去,刘牢之虽然有数万将士,但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他不赶紧投降,那他和司马元显的结局将会是一样,换句话说,如果他当时不投降,他的副官也会拿着他的脑袋去投降,所以他只能选择投靠了恒桓玄。从这层意义上讲,绝不是刘牢之倒戈造成了司马元显的失败,而是司马元显的快速失败,导致刘牢之的倒戈。

后来当桓玄掌控朝政后,因为桓玄本来就是豪门贵族成员,所以当时的贵族都以为桓玄会恢复豪门贵族共同治理天下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支持桓玄对北府兵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洗。而之所以要对北府兵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洗,那是因为北府兵是由寒门子弟组成的一支军事武装,是司马皇族用来加强中央集权的力量,他们的存在与豪门贵族存在一条天然的鸿沟,而北府兵的领头人刘牢之本身又是豪门子弟出身,在这种情况下,豪门贵族和桓玄都不希望由一个豪门子弟来领衔这支军队,所以他们都希望对北府兵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洗。

这里大家肯定会好奇,既然桓玄为代表的豪门贵族打算清洗北府兵,那北府兵的将领,也就是刘牢之的手下们为什么还会一个个和刘牢之划清界限?他们不应该和刘牢之同仇敌忾么?因为他们和刘牢之都是寒门出身,利益应该是一致的呀?

答案是这样的,当时刘牢之之所以会众叛亲离,就是因为北府兵的将领以及各个豪门贵族,都觉得桓玄会恢复贵族共同治理国家的格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对北府兵的清洗就仅仅停留在最高层上面,换句话说,除了北府兵的领头人外,其他人都不会受到打击,因为桓玄如果打击面过广,那整个北府兵的中高级将领岂不是全部要换血,但问题是,换血之后的北府兵,会不会成为桓玄的私人部队?所以各大豪门贵族虽然支持桓玄清洗北府兵高层,但绝不会允许他大规模清洗。

在这种情况下,当桓玄开始收拾刘牢之时,刘牢之身边的人立马与他划清界限,因为他们知道,桓玄只是针对刘牢之一个人,所以他们犯不着为刘牢之去冒险,因为正常情况下,不管换谁来统领北府兵,他们都依然还是北府兵的中高级将领,他们的利益不会有丝毫损伤。在这种背景下,刘牢之瞬间就变成了众叛亲离的下场,当然,不少人北府兵将领为了显示自己的背叛是正义的,于是还趁火打劫刘牢之,比如一个叫做刘袭的高级将领就骂刘牢之:“你刘牢之一身反三,何以立足?”

可最后的结果却是,他们都估算错桓玄的野心了,当时的桓玄,已经不再想着恢复贵族共同治理天下的格局,而是期待改朝换代,将自己凌驾于所有人之上,把国家变成他一个人的,所以他在在清洗北府兵时,那是把中高级将领全部给杀了,那个骂刘牢之的刘袭自然也被杀了,如果当时刘裕的官职再高一点,恐怕也会成为被清洗的对象。

桓玄的举动,自然惹怒了所有豪门贵族,而北府兵也被搞得人人自危,在这种情况下,刘裕为了自保,不得不带领一批人起来反叛,其他的北府兵将领很快就一个个响应,因为桓玄的打击面实在太大了,大家都搞不准桓玄会不会清洗到自己头上,所以自然只能跟着反抗。在再加上有豪门贵族的支持,刘裕最终成为了胜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