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對節度使說,你兒媳是皇后,節度使起兵失敗,兒媳卻成了皇后

後唐時期,諸侯割據,國家動盪不安,到了五代十國之亂,有實力的節度使都想趁亂世分一杯羹,河西節度使李守貞便是其中一位。

曾經有個和尚預言他家兒媳將來貴為皇后,李守貞聽罷隨即起兵造反,結果全家被滅,但是他的兒媳確實成了皇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話說五代時期有這麼一個傳奇的和尚,給人看看相、聽聽走路說話的聲音就能預判對方命運,而且非常之準。至於其中緣由,眾說紛紜,但是不管怎麼說,和尚的名聲是傳出去了,而且越傳越神乎,找到和尚的人也越來越多,而且很多都是大人物。亂世之中,這種風氣大概更受歡迎

和尚對節度使說,你兒媳是皇后,節度使起兵失敗,兒媳卻成了皇后

在朝代更迭的動亂年代,節度使儼然成了地方諸侯,實力強勁,後周、後蜀、北漢等政權都是這麼建立起來的。在這些地方實力派中,河西節度使李守貞是個實力不俗又野心勃勃的傢伙,而且早就有異心,想在亂世之中做一方霸主,但是能不能起兵、起兵結果會如何,他心裡沒底。後來他聽聞和尚傳言,便想辦法請和尚來到府上來為家人相面。

一開始,相面的結果並不好,和尚看完李守貞的家人之後都搖頭。李守貞並不甘心,他知道和尚還會通過聽聲音判斷個人前程,正好女眷不好出面,便讓包括妻子、女兒和兒媳婦在內的女眷從幕後一一走過,讓和尚通過走路說話的聲音來預斷前程。

和尚對節度使說,你兒媳是皇后,節度使起兵失敗,兒媳卻成了皇后

當女眷一一走過的時候,和尚依然一直搖頭,李守貞眉頭緊鎖,內心也一直往下沉。直到李守貞家老二的媳婦符氏走過的時候,和尚突然精神為之一振,脫口而出:"此天下之母也!"

李守貞聽罷大為高興,何為天下之母?在封建社會,只有皇后才配得上這個稱呼。說符氏是天下之母,那自己的二兒子豈不就是皇上了?自己當不了皇帝,讓兒子坐上皇位,自己當個太上皇也是可以的嘛,看來自己起兵是必然的。

和尚對節度使說,你兒媳是皇后,節度使起兵失敗,兒媳卻成了皇后

於是,大喜過望的李守貞重賞和尚。由於平時早有準備,李守貞馬上便起兵造反,和尚的一番預言只是更加堅定了李守貞的信心。不過,當政的後漢隱帝也不是輕易吃虧的主,面對李守貞的造反,後漢隱帝派出了得力干將郭威,統帥大隊人馬殺奔李守貞。

郭威乃是後漢隱帝的一員猛將,智勇雙全。李守貞雖然經過一番抵抗,但還是沒敵過郭威,最後困守孤城。眼看郭威大軍即將攻破城池,彈盡糧絕的李守貞決定舉家自焚,但是在點火的時候,卻發現不見了符氏。李守貞的二兒子倉促之中經過尋找也沒有發現,後來也就放棄了,自己跳入了熊熊烈火之中。就這樣,李守貞一家滅亡,只走了李守貞的二兒媳婦符氏

和尚對節度使說,你兒媳是皇后,節度使起兵失敗,兒媳卻成了皇后

那符氏到底去哪裡了呢?原來,當郭威的士兵衝進李府的時候,符氏並不慌張,而是"儼然坐堂上",並且對士兵說,她的家父和郭將軍是好友,你們不能傷害我。士兵聽說這是郭將軍好友的女兒,哪個敢輕舉妄動,並且把情況及時報告給郭威。

郭威見到符氏,果然十分鎮定,心裡也十分佩服。雖是叛軍家屬,但符氏確實是自己好友的女兒,於是便命人悄悄把符氏送回家中。

符氏的父母為了躲避禍端,也為了女兒性命著想,便力勸女兒去尼姑庵,因為按照當時的社會風氣,這樣做可以免受處罰,也便於隱匿。但是符氏不從,並且認為人死生由命,毀掉頭髮去做尼姑也沒有用。

和尚對節度使說,你兒媳是皇后,節度使起兵失敗,兒媳卻成了皇后

為了不連累家人,符氏決定在父母的帶領下再次去見郭威。見到郭威後,符氏納頭便拜,認郭威當義父。第一次見面之時,郭威便佩服符氏的冷靜大氣,自己和符氏的父親關係很好,更重要的是,郭威有個義子叫柴榮,當時五代十國的風氣依然比較開放,二婚也沒人太在意,郭威就想將符氏嫁給柴榮。所以,這次見面,郭威很痛快地認了這個義女,這下符氏一家安全了

後來郭威如願以償,柴榮和符氏性格相投,成婚之後十分恩愛。郭威後來建立後周,取代後漢,郭威死後,柴榮想法登基,成為後周的皇上,符氏自然成為後周的皇后。到這裡,才明白和尚的預言確實比較準,只不過應在了這裡,而不是李守貞一家

和尚對節度使說,你兒媳是皇后,節度使起兵失敗,兒媳卻成了皇后

符氏在歷史上的口碑還算不錯,史書記載,在周世宗柴榮犯渾時,別人不敢說,但是符氏"從容伺顏色,漸為解說,世宗意亦隨解"。用母儀天下來形容符氏不為過,可惜的是,符氏英年早逝,不到三十歲便去世了。

關注富三代,點讚美一生,您的點評和支持是對創作者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