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马皇后生的吗?有何依据?

熊猫哥集团董事长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先说观点: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但是马皇后是朱棣的妈妈,这一点是得到包括建文一朝人的承认的。下面是我的分析。

一、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

首先明确一点,马皇后一生一个孩子都没有,包括太子朱标在内都不是马皇后的亲生子。那么朱棣是马皇后亲生的这个说法是谁传出去的呢?恰恰是朱棣自己。在靖难之役后,朱棣为了宣传自己的来位之正,编了一本书叫做《奉天靖难事迹》,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云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次秦愍王樉,次晋恭王㭎,次上,次周定王橚。”

《奉天靖难事迹》是朱棣找人在自己的授意下编的,这本书的可信度大家就可想而知了。根据《南京太常寺志》的记载来看,马皇后一生其实是没有孩子的。朱棣实际上是朱元璋的一位妃子硕妃所生。

那么朱棣一直说自己是马皇后的孩子有错吗?没错。因为马皇后不是朱棣的亲生母亲,但是马皇后是朱棣的养母。正是因为马皇后没有孩子,因此就从其他妃子那里抱来孩子养,这些孩子便以马皇后为母而不是以自己的生母为母了,这也是朱棣为什么一直说自己是马皇后的儿子的原因。那么朱棣认马皇后为生母此事对吗?

二、朱棣认马皇后为母一事

我们现在说一提到朱棣认马皇后为母一事,我们往往都十分愤慨,认为朱棣为了权力抛弃了自己的生母而选择了马皇后当自己的母亲,这是不孝的,朱棣来位不正。

说实话,我们怎么认为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明朝的人怎么认为。如果明朝的人包括建文一朝的人都承认了这个事实,那么朱棣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值得谴责的了。

《太常寺志》中关于朱棣身世的一章是编于朱棣称帝之前,可靠性比较高,当时有大臣看过这本书,他如实记载:

“臣于南京见《太常寺志》,云帝为硕妃所生,玉牒则高后第四子。”

也就是说《太常寺志》里很明确地说了,朱棣的生母是硕妃,但是他的“户口簿”上写的母亲则是马皇后。也就是说朱棣官方层面的母亲是马皇后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

有人会说了,《太常寺志》可能伪造,大臣可能说假话。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建文一朝人的记载吧。方孝孺可以说是建文帝的心腹大臣,也是对朱棣这种乱臣贼子的做法仇恨度很高的一个人,我们来看看方孝孺怎么说。方孝孺曾经写过讨伐朱棣的诏书,里面有这么一个开头:

“朕以燕王棣孝康皇帝母弟……”

里面方孝孺将朱棣称为朱标的母弟。朱标是马皇后的儿子,母弟说明朱棣也是马皇后的儿子。虽然不是亲生儿子,但是说明方孝孺也是承认朱棣的嫡子身份的。

另外,建文朝另一位大臣耿炳文曾经给朱允炆说过这么一句话:

“燕王与上皇父为同母弟,陛下之嫡叔父,其性尚未离骨……”

里面有这么几个关键词:“同母弟”,“嫡叔父”,“骨肉”。要知道,耿炳文是在跟朱允炆说这些话的,如果不是朱允炆心理也默认了这样的事实,耿炳文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这些话的。因此朱允炆、方孝孺、耿炳文都承认朱棣是马皇后的儿子的身份,因此这一点是不造假的。

而我们后人往往有一个问题就是以己度人。因为朱棣篡位这个举动,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将朱棣视作了乱臣贼子,朱棣的种种合法身份在我们眼中也变成了不合法,因此朱棣认马皇后为母亲这个事情在我们看来便成为了朱棣攀附马皇后,忘记自己生母的事情。但是实际上,马皇后为朱棣母亲一事并没有错误。

三、朱棣的生母是谁?

朱棣的生母其实就是硕妃了。关于硕妃的身份,史书上只字未提。因此也引来了人们的猜测纷纷。有人说硕妃与人通奸生下了朱棣,因此被朱元璋处死;有人说硕妃实际上是蒙古元顺帝的妃子,被朱元璋俘获时已经有了身孕,此后便有了朱棣;有人说硕妃实际上是从高丽进献来的妃子。

关于以上这些言论,我想说全部都是假的!通奸一事是民间传说;元顺帝的妃子一事时间根本对不上;高丽进贡的妃子都有明确记载,但是从来就没有一个硕妃。因此以上三种说法完全都是错误的!

那么究竟硕妃是谁呢?我推测硕妃是朱元璋的妃子之一,但是地位不高,因此也不是很受朱元璋的宠爱。她生下了朱棣之后,被加封为了硕妃。但是她的亲生孩子却被马皇后带去抚养,可以说她一生几乎都没有和自己的亲儿子朱棣有什么交往。最终这个可怜的妃子身死。我想这可能就是硕妃的一生吧。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根据《燕王令旨》、《明太宗实录》、《明史·成祖本纪》的记载,朱棣是马皇后所生。朱棣1360年5月出生于南京,此时他的父亲朱元璋32岁,马皇后28岁,正值生育年龄。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再未立过皇后。马皇后的亲生儿子自然是毫无争议的嫡子。


丢失的瞬间貌似永远67987852


这个问题在目前来说争议比较大,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和确凿的证据来说明朱棣到底是不是马皇后所生,朱棣到底是不是朱元璋嫡子?如果朱棣没有篡位登基,也不会有人关心这个问题。由于朱棣得位不正,后来就传出朱棣非马皇后所生的说法。有野史记载碽妃(朝鲜后妃)就是朱棣生母。《明朝那些事》采纳这个说法。还有一种更离奇的说法是,朱棣之母是元顺帝宠妃所生。甚至说成朱棣是元顺帝高丽妃所遗腹子。

之所以有这么些谣言。就是因为朱棣是篡位登基杀戮太重,为了恶心朱棣,更加坐实朱棣不仅是篡位而且是庶子登基。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与结发妻子马皇后育有五个儿子好和两 个公主分别是朱标,朱樉,朱棡,朱棣和朱橚。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其他所有子女都没有异议。唯独朱棣存在非议。民国史学大家傅斯年经过考证认为朱棣是碽妃所生。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朱棣的身世产生质疑。但这以说发没有得到其他明史专家的认可。

而公认的明史第一大家吴晗对此却另有说法 。吴晗认为即便朱棣不是马皇后所生,所有的“官方文件”肯定会被全部销毁。不仅如此,朱棣登基以后,建文时期所有的文字基本都销毁了,存在的只是私人笔记。但很难确定这些私人笔记的准确性。朱棣登基以后,不仅篡改史料 。而且多次强调自己是马皇后所生,朱棣对于建文修订的太祖实录一改再改,其用意在嫡出一事。从侧面说明朱棣非马皇后所生的证据。再就是马皇后五个儿子出生间隔时间太短。过于频繁有为生理常识。

正史记载是马皇后生的朱棣,而《太常寺志》记载的是里朱棣是瑣妃所生。但问题是《太常寺志》原书已经散失,是从其他史料里引用所提到的。所谓孤证不证这个史料并不足信。在就是然如果朱棣碽妃所生,朱棣真敢给删的一点痕迹没有?这在封建时代可是不可想象的,朱棣登基的时候已经39岁,真是碽妃所生真隐瞒不住,最关键一点碽妃如果真是朝鲜人,朝鲜李氏王朝一定会有官方记载。以现在韩国的性格,有这样的“好事”还不大肆炫耀说朱棣朝鲜人?

就目前的证据看来,是马皇后的可能性最大的,所有的非议都发生在朱棣的身上,而没有怀疑其他儿子,本身就说明 这件事情是后世编排和胡说。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朱棣应当不是马皇后生的。

有何依据?

《明史》记载朱元璋前五个儿子、第二女和第四女都是马皇后所生。

根据《明实录》第四子明太宗生于至正二十年4月17日,第五子周定王生于至正二十一年7月9日。

马皇后这种过于频繁的生育情况历来都被怀疑,认为五位皇子并非是马皇后所生。而且明人早就指出“或曰高皇后无子”。


《南京太常志》:“孝陵神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 孙贵妃生周王。”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三沈元华条:“奉先庙制(南京太庙奉先殿)高后南面,诸妃尽东列,西序惟碽妃一人,具载南京太常寺志。善高后从未怀妊,岂惟长陵,即懿文太子亦非后生也。”李清《三垣笔记》:“南太常志载成祖为碽妃所生,讶之。钱宗伯谦益有博学名,问之,亦不能决,以志言东侧列妃嫔二十余,西侧止一碽妃。因启寝殿验之,入视果然,乃信。”刘继庄《广阳杂记》明成祖母为瓮氏,蒙古人,以其为元顺帝妃,故隐其事。“宫中别有庙藏神主,世世祀之,不关宗伯。有司礼监为彭躬庵言之,少时闻燕之故老为此说,今乃信也。”


以上都是明人的记载。靖难后朱棣自称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的嫡子。但谈迁、朱彝尊、傅斯年、吴晗考证其生母为高丽人碽妃。

综合诸位大家的推测,大概率上,朱棣生母并不显,为示法统,朱棣才攀上先皇后的。

不过皇位更替,争权夺利中,有太多彼此污蔑构陷,谁是谁非,后人也难定论。


钱多多读文史


说起明朝最有能力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外,应该非明成祖朱棣莫属了,但是,作为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的皇位来的属实不是多么名正言顺。

太子朱标暴毙之后,朱元璋开始面临立谁为储君的问题,几个儿子里面,燕王朱棣是最有能力的,常年驻守帝国的北方门户,为明朝立下了赫赫功劳,但按照继位顺序,此时的嫡次子朱樉应为太子,奈何这个朱樉是个 草包,将皇位交到他手上,朱元璋显然是不放心的。


也就是因为这样,朱元璋直接绕过了几个儿子,立嫡长孙朱允炆为太子,这是朱棣为什么不能上位的原因之一。

再一个原因,便是传闻朱棣并非嫡出,更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明成祖朱棣登基为帝之后做了一件叫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朱棣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昭告天下,自己是马皇后所生。你见过哪个皇帝登基之后就急着告诉大家自己是先帝皇后所生的,这怎么看怎么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

而且之后朱棣还叫人编了一本书叫做「奉天靖难记」,讲的是自己夺取皇位是为了顺应天意,而且自己也确实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

但是经过后人的推敲,并且结合多重史料发现,这本书中的记载很多都是自相矛盾的,不免令人揣测,朱棣是不是在刻意洗白自己?

后来又有新的证据指向朱棣非马皇后所生。朱棣称帝之后,翻盖了南京的天禧寺,对外宣称是为了报答生母马皇后的恩情,但是寺庙大门却始终关着,不让人们进去祭拜,后来有人说这里面供奉的其实就是朱棣的生母。

其实,之所以大家会纠结朱棣的生母是谁,无非是在质疑朱棣继位的合法性而已,但综合各种史料不难发现,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虽然朱棣继位后刻意修改了历史来粉饰自己,但无论怎么掩饰都掩盖不了历史的真实。


轻侃古今


明代历史记得其实是很清楚的,明代历史说,朱元璋的皇后——大脚马皇后,一连生了五个儿子,包括太子朱标,也包括燕王朱棣。也就是说朱元璋的前五个儿子都是嫡子,这个记录是非常清楚明白的。

那么这么清楚明白的记录,后来又为什么遭到别人的质疑呢?因为在明末的时候,对于朱棣的生母就有很多议论,那个时候甚至有人都拿出历史文件了,拿出了南太常寺志。

明代本身是定都南京的,后来靖难之役之后朱棣当了皇帝,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明代的中央机构就变成两套了,北京有一套真的,南京还有一套后备的,基本上的北京各大中央机构在南京都有一个备份。

所以在明代末年的时候,有人就查看南京的中央机构的历史文献。这个历史文献记录朱棣的生母不是马皇后,而是另外一位妃子,甚至同样一份历史记录还说,朱标的生母也不是马皇后,朱标、秦王、晋王这仨人都是另一位李淑妃所生,也就是说马皇后根本就没儿子。

那么朱棣怎么变成了马皇后的儿子呢?是朱棣登基之后大幅度的篡改历史,把自己的生母改成了马皇后,朱棣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有人就解读了,说靖难之役之后,朱棣可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来向中央进攻的。建文帝失踪之后,朱棣不客气的自己当皇帝了,这个时候他得对天下黎民百姓有个交代,你说皇帝身边有坏人,你来清君侧了,结果坏人没抓着,皇帝失踪了,你凭什么当皇帝?

按照古代礼法,皇帝失踪了,皇帝有儿子,你可以立皇帝的儿子,哪怕你当个摄政王有实权,可是你没资格当皇帝。

那么朱棣是怎么解释这个事的呢?朱棣只好说他的生母是马皇后,她就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嫡子,而且在那个时候太子朱标、秦王、晋王也就是他的大哥二哥三哥都撒手人寰了,所以朱棣是现存的嫡长子。

根据我国宗法,嫡长子继承大统也是可以的,所以朱棣才有资格不立建文帝的儿子而立自己,也就是说朱棣是为了能够顺利继承皇位,才把自己的母亲改成马皇后的。

从明代以来,这种说法就甚嚣尘上,几百年来很多人都采信这种说法,认为朱棣这个人大逆不道,为了当皇帝把自己生母都给改了。

可就是这同样一份历史文献记录——南太常寺志,可说了不单朱棣的生母不是马皇后,太子朱标的生母也不是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另一个妃子——李淑妃。但是李淑妃嫁给朱元璋那一年,朱标已经一岁多了,朱标怎么可能是李淑妃的儿子呢?

而且众所周知,马皇后可是一个贤后,遇到朱元璋时间也很早,也没有听历史记载她有任何疾病,怎么可能终其一生一个儿子都没给朱元璋生下来呢?所以更大的可能是,明史的记载就是准确的,朱棣还真就是马皇后的儿子。

大家想想朱棣什么样人?反攻倒算攻击中央的事都能干出来,他怎么能在乎到底自己母亲是谁呢?退一万步讲,那个当口就算他母亲不是马皇后,天下又有谁能挑战得了他呢?说朱棣生母不是马皇后,只不过是后世文人捏造的又一个诋毁攻击朱棣的借口!


福子说历史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影子!

明成祖朱棣生身之母究竟是谁?六百多年来,史家众说纷纭,一直争论不休。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篡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第三任国君。

也许是朱棣的行为在封建时代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关于他的身世一直存在着争议。

《明史》记载:明成祖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孝慈高皇后即马皇后。后世史学家认为,这里的“母”指的是嫡母,而非生身之母。

朱棣的生身之母究竟是谁,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疑似朱棣的生母的有马皇后、碽[gōng]妃、李妃、元顺帝妃洪吉喇氏、翁氏等人。

朱棣在正式场合有句口头禅:“朕高皇后第四子也!”意思是马皇后生的第四个儿子。

有专家认为,这是朱棣在为自己篡位捞取名正言顺的资本,既然是马皇后嫡子,继承皇位就是合法的,为此,朱棣不惜篡改正史。

主管礼仪太常寺官员撰写的《南京太常寺志》记载了孝陵神位的排列顺位:“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是皆享于陵殿,掌于祠官,三百年来未之有改者。”

正中的神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左边第一位是淑妃李氏,她之所以排在左侧的首位,是因为她生了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三个儿子;右边首位是碽妃,生明成祖,这个顺序三百多年没有改动。

《枣林杂俎》记载:“孝慈高皇后无子,即懿文太子及秦、晋二王,亦李淑妃产也。”从这段记载可以得知,马皇后没有生育,她所谓的四个儿子,都是嫔妃生育。

《南京太常寺志》这本书后来遗失,但是《国史异考》、《三垣笔记》等史料延续了这一说法。

《三垣笔记》还特意强调指出: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正月初一,学者钱谦益到孝陵拜谒,他发现孝陵神位的排列顺位和《南京太常寺志》所记载的完全吻合。

也就是说,右侧首位是碽妃,很显然,碽妃的地位仅次于李淑妃。

碽妃在《明史》中不见记载,姓氏不详,“碽”也许是姓氏,也或许是封号,这位地位高贵却又不见于正史记载,令人生疑。

明代史学家张岱也曾去过孝陵,亲眼看到了孝陵神位的排列顺位。

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记载:“近阁下一座,稍前,为碽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姙,为己子,事甚秘…

…”

张岱考证认为,明成祖朱棣出生的时候,马皇后也有孕在身,于是就把朱棣收养在自己身边,对外宣称是自己所生的儿子,这件事在当时属于宫廷秘密。

正史没有碽妃的详细记载,笔记类野史则振振有词。

民国学者陈作霖在《养和轩随笔》一书中记载:“予幼时游城南大报恩寺,见正门内,大殿封闭不开。

问诸父老,云:‘此成祖生母碽妃殿也。妃本高丽人,生燕王,高后养为己子。”

陈作霖说他幼年时到南京大报恩寺游玩,发现正门内的大殿一直封闭不开,咨询一些当地老人得知,这个大殿是祭祀碽妃地方,碽妃本是高丽人,生下燕王朱棣,后被马皇后收为养子


历史的影子


成祖的生母是谁,一直存在着争议,至今学术界未有定论。

总起来看,关于成祖生母问题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一、马皇后说。

明成祖朱棣自称是孝慈高皇后(即马皇后)所生。马皇后,凤阳宿县(今安徽宿 县)人,濠州红巾军郭子兴养女。《太祖实录》和《太宗实录》都说朱棣为马皇后所生,后来的史籍如《明史》等正史多因循这种说法。朱棣在夺取皇位后,马上让人编了一部叫《奉天靖难记》的书,为自己篡夺皇位辩解。该书开卷就标榜自己是马皇后的嫡子:“今上皇帝(指成祖朱棣 ),太祖高皇帝第四子。母孝慈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次秦王,次晋王,次今上皇帝 ,次周王也。”《太祖实录》为成祖朱棣所修,《太宗实录》为宣宗所修,其中自然有粉饰的成分。

二、妃说。

成祖为马皇后所生的说法到了明中后期就受到了质疑,而妃说浮出水面。有人认为妃是高丽人,也有人称她是元顺帝的妃子,抑或是高丽人而成了元顺帝妃子,不得而知。

这种说法的直接证据是《太常寺志》。太常寺是明朝管理祭祀礼乐的机构,皇家宗庙的祭祀,就由其负责。《太常寺志》对孝陵(即太祖朱元璋的陵寝)神位的记载如下: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

太常寺是皇家机构,这样严肃的问题不应该胡乱记载,可惜这本书没有流传下来。

三、元主妃洪吉喇氏说

社会上更加流行的却是另外一种说法,即成祖生母是蒙古人洪吉喇氏。洪吉喇氏是元顺帝的第三福晋,是太师洪吉喇特托克托的女儿。元顺帝败,朱元璋入大都( 今北京)见洪吉喇氏貌美,就留在身边。然而她入明宫时就已经怀孕,所生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所以朱棣即元顺帝的遗腹子。其实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元朝散布谣言的意思是你明朝最后还不是我们元朝人来统治,其实这个应该就是个传说,最不可信的版本。

那么,朱棣为何一再强调自己是嫡出呢?

这是因为明朝的皇位继承制为嫡长子继承制,只有嫡子继承皇位才是顺天应民的,否则会危及皇权的稳定。特别是朱棣夺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他担心后人说他篡权,所以才千方百计强调自己嫡出的身份。


历史盛典


关于朱棣的身世,目前史学界要两种说法:

  1. 为孝慈高皇后马氏的亲生儿子
  2. 为蒙古妃子所生

朱棣是马皇后生的?

像第一种说法,最早出自于《明朝小史》所记的“成祖起兵檄文”:奈其(朱允炆)诛灭五王,又来杀我,顾余虽匪才,乃父皇太祖高皇帝亲子,母后孝慈高皇后亲生皇太子亲弟,忝居众王之长。

朱棣自己这说法几乎被所有正史所采纳:

像清朝张廷玉所著《明史》: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母孝慈高皇后。

大明宣德朝所著的《明太宗实录》:大明太宗讳棣,太祖高皇帝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标,次秦愍王樉,次晋闵王棡,次上(朱棣),次周定王橚。

朱棣是蒙古贵妃生的?

这种说法多出自于野史或者是私人编的笔记等,其权威性自然比不上《明史》这些官方修史了,像清朝刘献廷所写的《广阳杂记》里就有“明成祖,非马后之子也。其母翁氏,蒙古人。以其为元顺帝之妃,故隐其事”。

可是仔细想一下:朱棣为什么偏偏要强调自己是马皇后所生的呢?

要知道朱元璋是很看重嫡长子继承制的,朱标作为其长子,很受朱元璋器重,不论发生什么都没有过废立的念头,甚至为了这个制度,朱元璋不惜把少不更事的朱允炆扶上了帝位,为此还制造蓝玉冤案,屠杀了三万多人。

而朱棣故意强调自己是马皇后所生,有可能就是要把自己的身世提高,显示自己继承帝位的合法性,何况此时排在前面的两位哥哥: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都已经去世,剩下的由马皇后所生的朱棣自然就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啦!


朱棣最有可能是谁生的?

我认为朱棣很可能不是马皇后生的,原因就是: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四月十七日(1360年5月2日),这时的朱元璋正在和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以火烧连船大破陈友谅的水军,而往前一年则是攻略浙东,几乎每天都在打仗,而马皇后则留守后方南京。没有随军出征。

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江宁,吴汉交境,战无虚日。

而且马皇后如果真的有五个儿子的话,把她又何必去收养朱文正、李文忠等人为养子呢?难道真的是母爱泛滥了,所以我个人觉得朱棣未必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他的生母应该是朱元璋在战时俘获的敌国女子或者是良家妇女。

这事朱元璋是有前科的,像明初大臣刘辰所著的《国初事迹》里就有他强娶民女胡氏为妻,并封为胡妃,朱元璋侍卫俞本所著的《纪事录》里也有他强抢下属老婆为妻,生了个私生子叫朱生的。

这两本书都是明初时所写,而且和朱元璋都比较亲近,其真实性比较可靠。虽说之前我认为:有马皇后在,朱元璋不至于强抢民女为妻,可如今看来:如果马皇后真的无后的话,那朱元璋强抢民女的事也是合情合理的。

由于朱元璋害怕外戚专政,所以重开前朝的殉葬模式,让大部分妃子给自己陪葬,朱棣的母亲有可能就在这场大祸中,成为了朱元璋的陪葬品。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流亡大草原的北元政权写了一本书,说朱棣其实是蒙古人,而且是黄金家族的成员。但是这本书里面记载的时间太超前,跟朱棣真实的生辰不搭。民间还有一种传说,是朱元璋本来想立朱棣为太子,朱棣在朱元璋面前表示愿意将来会杀了自己的儿子立大哥朱标的儿子为继承人,但是这个传说明显是把唐太宗李世民次子魏王李泰的故事放到朱棣身上,古代人最喜欢搞这些张冠李戴的破事,还就有人信。历史上的朱棣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最像他的一个,但是在朱元璋立太子的时候却把朱棣排开在外了,原因很简单。其一,朱棣不是自己的嫡子,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其二,朱元璋很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为了大杀功臣,此杀伐决断的果敢,也只是适用在自己一朝。朱棣跟自己太像,不适合。后继之君只能实行仁政,而太子朱标最为适合,奈何上天不眷顾,朱标早逝。在想到这些后,朱元璋就把目光放在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的身上。经过仔细一想,朱元璋眼前一亮。其一,朱允炆和其父亲朱标一样拥有一颗仁心,如若做为后继之君定能实行仁政,一改洪武朝的弊端。其二,这个皇位本来就是朱标的,朱标死后也会传给其儿子朱允炆,从我这里直接传给朱允炆,虽说是嫡长孙,按照宗法制也算是嫡长子继承啊。所以朱元璋就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自己死后由朱允炆继位。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朱元璋封了二十多个藩王,这些藩王军政大权一把抓,拥有私人军队,更可怕的是有“清君侧”的权利。朱允炆曾经跟朱元璋说,如果叔叔们造我的反怎么办😱?朱元璋无言以对。或许朱元璋再有十年寿命,说不定就会动了杀儿子削藩的念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