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手持和金刚手串有什么区别?

千岁寒44625189


你这个问题呀,实际上是在问手串和手持有什么区别?

手串主要以佩戴为主,起到一个装饰作用。手串分为长款和短款。

常见的长款一般有108颗珠子组成,也有216颗或者几十颗珠子组成的。长款珠子常见的尺寸大概有4mm,5mm,6mm,7mm,8mm基本上是一些小规格的珠子,当然也有10mm,12mm等稍微大一点的珠子

短款手串常见的尺寸和颗数,大概有12mm19颗,14mm16颗,15mm15颗,16mm14颗,18mm13颗以及20mm12颗。

这些就是手串常见的一些尺寸和规格,可以根据不同人手腕的粗细,选择合适的规格进行佩戴装饰。

手串除了佩戴功能以外,还有一类文玩手串主要是用来把玩的。比如小叶紫檀,黄花梨等一些高端红木类的,还有你所说的金刚菩提等等。当然,文玩手串也是可以拿来佩戴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手持,手持主要是用来盘玩的。相对于手串来说,一串手持的颗数比较多。而且,手串可以是单圈的,就是可以不加三通和佛塔,但是手持一般都有三通和佛塔的,并且配有弟子珠或者是尾坠。

除了一些用于宗教类的有特殊意义的手持外,通常手持珠是没有固定颗数,但一般大于18颗,如果颗数少的话那可能就成手串了。

手持珠除了可以盘玩外,还可以作为挂饰或者摆饰,有些手持珠稍加改动还可以作为压襟。

金刚手串和金刚手持,材质都是金刚菩提,区别也就是手串和手持的区别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我是 ,喜欢传统文化和中式器物。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深度思考的内容,洞察生活和人生的本质。








洪门三少


以下是鸿璐的一些浅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今文玩的内涵差距很大,文玩一词最早出现于康乾盛世,那时候国富民强、人民安居乐业、文人雅士寄情于山水之间吟诗作对成为了流行!人们把文人雅士随身携带的笔墨纸砚以及书桌案头摆放的印章、镇纸、笔筒等等称作文玩,这也是文玩鼻祖的内涵!现代文玩因为受到佛教的影响所以以佛珠手串居多!要是说古代文玩充满书生气,那么现代文玩则更具佛性!那么现代文玩金刚菩提的手持和手串有什么区别呢?



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来说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佛珠、念珠是两回事儿!那么这两样东西如何区分呢?其实佛珠和念珠的区别在于佛头,佛头这个物件是佛教佛祖的象征所以一旦有了佛头说明这串珠子就心中有佛这串珠子就是佛珠不再是随意盘玩的念珠,那么金刚菩提的手持和手串区别又在哪里呢?手持一般为18子,这个数量加上金刚菩提的大小作为手串佩戴太大,又不及108颗那么长可以佩戴在脖子里所以只能拿在手里!故得名手持!金刚菩提手串则不同手串一般没有佛头,数量较少可直接佩戴在手腕上方便盘玩!手持虽然处境尴尬既不能佩戴在手腕上又不能佩戴在脖子上但是却备受佛家修行者喜爱,手持正因为不变佩戴所以需要一直霸占一只手,佛家修行者将这种执念视为修行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佛家的高僧和宫廷太后为什么喜欢手持18子的原因!



从包浆盘玩的角度来说

现代文玩更讲究盘玩,抛开诵经念佛的功能,如今的玩家更佳追逐于手串的红润包浆和通透玉化!金刚菩提是出了名的难盘、磨心、磨神的菩提品种盘玩难度很大!所以人们为了盘玩出一串包浆红润玉化通透的金刚菩提都会准备丰富一点的备子,金刚菩提的数量一上去手串是肯定做不成了,备子也不可能多到108颗所以就出现了18、24等等数量级的手持,这种手持就是为了在盘玩中方便替换!用手持的数量盘玩,盘玩一段时间后再从手持中优胜劣汰精挑出一串手串,这样出来的金刚菩提手串就为精品手串了!这也是盘一串精品金刚菩提手串的一个方法!



结语

不论是手持还是手串在佛家的视角中都是诵经念佛的工具只是形式不同风格不同罢了,但是在盘玩者的角度手持是一串精品手串的前身!


鸿璐宣说文玩收藏


首先是籽的数量不同!一般大金刚手串的数量是13颗左右,戴手上大小数量正合适!手持的话呢一般都是数量在13颗以上68颗左右的居多,一般都是拿在手上盘完!

图一是手串!图二三四都是手持






老赵文玩小金刚


凡佛教所用各种器物不能一律归于古玩艺术品的收藏范畴,对古和玩要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刘学贤85141598


金刚手持与金刚手串有什么区别?首先金刚是对手持或手串的材质菩提籽而言,但佛曰:菩提本无树:,又那有菩提籽呢?因而只能是指,可以作为手持或手串的植物籽如硬度大,籽质坚实耐磨就是金刚菩提籽先说手串,也可叫手圈,是作为飾物佩戴在手腕上的文玩用品,手串可按自身手腕大少,及自己的审美观点,选择顆粒的大小及颗粒的数量,这个因人而异,一般要以取戴方便为准則。手串经常盘玩,可使其油润早日形成漂亮包浆,尤其是名贵木料如黄花梨,紫檀等木料盘玩更有讲究。一般手串不用加佩三通,葫芦等饰物。手持原应是佛家弟子在功课时唸经文计数之用,手持的珠粒数应为九进位,18颗,27颗36颗等。在每九颗中间可用一个小点的珠作隔断,称弟子珠或隔珠,也可用一个三通与一个葫芦作为尾串装飾以增加手持的整体美。既是手持,就经常单手持珠串来回反复的盘玩。佛家弟子,居士等在功课颂经文时或一遍一圈的计数盘玩,很多高僧大德用过的手持,据说其功力大无限。很多已看不出是什么材质的手持但其漂亮的外形已令人爱不釋手。最近的二十年来手持和手串一样,在收藏的热潮中也进入了文玩圈,并受广大藏家青睐,尤其是一些名贵木质和玉石,玛瑙,虎魄之类的手串和手持非常被玩家们追寻收藏。个人认识仅供参考。謝謝编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