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有袁術傳,但是我們所認識的袁術卻大多從別人傳中而來

《三國志》魏書第六篇《董二袁劉傳》這其中就有袁術傳,本來以為在袁術傳裡可以瞭解袁術的所有事蹟,但是事實上,袁術傳寫得非常簡單,根本沒法瞭解這個人。

《袁術傳》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早期,董卓入朝之前,袁術在洛陽都城中乃一紈絝子弟,後來舉孝廉、任官職;第二部分是董卓入朝之後,袁術不肯歸附董卓,奔往南陽,割據一方。但是跟哥哥袁紹因為政見不和,鬧掰了。袁紹跟劉表聯合,袁術跟公孫瓚聯合,兩兄弟就這樣對著幹。第三部分是寫袁術在淮南坐大以後,整天想著做皇帝,先拉攏徐州的陳珪,陳珪不應,後來又告訴自己的臣屬,屬下也都反對,可即使如此,袁術依然稱帝,建號“仲氏”。聽這個名字也不像一個國家。稱帝以後,袁術地盤沒多,錢也沒漲,荒淫更甚,坐吃山空,眾叛親離。到處都打他,落個兵敗身死。

三國志有袁術傳,但是我們所認識的袁術卻大多從別人傳中而來

他的本傳中所描述的這些事情,我們也多多少少了解一點,但是相比於我們瞭解的袁術,在袁術本傳裡面根本沒寫嘛!

我們所瞭解的袁術是什麼樣子的?

1.何進除宦官時,袁術帶兵進宮見到沒鬍子的全都殺掉!

術將虎賁燒南宮嘉德殿青瑣門,欲以迫出珪等

這段英雄事蹟卻見於袁紹傳中,袁術傳中隻字未提。

2.袁術在諸侯會盟之時,擔任糧草官,卻因為擔心孫堅尾大不掉,拒發糧草。

三國志有袁術傳,但是我們所認識的袁術卻大多從別人傳中而來

是時,或間堅於術,術懷疑,不運軍糧。

此見於孫堅傳中,在袁術傳中也無提及。

3.徐州爭奪戰期間,曹操施驅虎吞狼之計,使得袁術多次與劉備交戰,袁術與呂布聯合又毀約,三方你爭我奪。

備東擊術,布襲取下邳,備還歸布。術遣將紀靈等步騎三萬攻備,備求救於布。術欲結布為援,乃為子索布女,布許之。術遣使韓胤以僣號議告布,並求迎婦。袁術來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陰。

其中來龍去脈,都詳細記載於呂布傳和劉備傳中,而袁術始終是個配角。

4.袁術借兵給孫策

在《三國演義》中孫策用傳國玉璽換了袁術的三千軍士、五百馬匹。傳國玉璽之事在《三國志》中未有提及,但是孫策借兵卻真有其事。

三國志有袁術傳,但是我們所認識的袁術卻大多從別人傳中而來

術表策為折衝校尉,行殄寇將軍,兵財千餘,騎數十匹,賓客願從者數百人。

此事寫在孫策傳中,孫策是藉口想去幫助舅舅吳景平定江東禍亂,袁術才肯給他一千多兵。

5.袁術之死

將歸帝號於紹,欲至青州從袁譚,發病道死。

這是袁術本傳對袁術之死的記載。就是想北上跟袁紹聯合,並把帝位讓給袁紹,沒想到在路上就發病死了。但是傳中對袁術病死的過程記載得很模糊,陳壽在《三國志》中只寫了這麼多。後來是裴松之注引用了《吳書》的記載我們才能詳細瞭解袁術這個二世祖的死亡過程。

術既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眾絕糧,乃還至江亭,去壽春八十里。問廚下,尚有麥屑三十斛。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坐床上,嘆息良久,乃大吒曰:"袁術至於此乎!"因頓伏床下,嘔血鬥餘而死。

《三國演義》對於袁術之死的描寫,應該就是參照於此。蜜水成為壓死袁術的最後一根稻草,袁術的死可笑又可嘆。

三國志有袁術傳,但是我們所認識的袁術卻大多從別人傳中而來

《三國志袁術傳》對袁術事蹟的記載,在我們看來都是不重要的事情,真正涉及到天下形勢的事件也就一件稱帝之事。或許這就是袁術的一生追求吧,永遠在活在自我的世界裡,一旦出去和諸侯們相爭的時候,即使是在呂布這種有勇無謀之輩面前,袁術也只是個活脫脫的配角!

袁術死後,子女被江東所擄。女兒嫁給了孫權當夫人,兒子成為東吳的官吏,沒有成為奴隸,也算是上天眷顧。

用羅貫中的詩對袁術作個結尾吧:

漢末刀兵起四方,無端袁術太猖狂,不思累世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強暴枉誇傳國璽,驕奢妄說應天祥。渴思蜜水無由得,獨臥空床嘔血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