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唯一比《三國志》要寫得真實的人物,用死釘死司馬家

大家知道《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三國志》才是正史。通常來說,《三國志》比《三國演義》要更真實。《三國演義》往往會有一些虛構。比如《三國演義》對蜀漢集團的人員大多進行了美化修飾。把關二哥的義、張飛的勇、諸葛亮的智、劉備的仁都進行了誇大。

《三國演義》唯一比《三國志》要寫得真實的人物,用死釘死司馬家

這些誇大中,有做得非常好的,比如關二哥的形象就特別的高大,但也有誇大得太多,導致人物形象走樣的。比如劉備就因為誇得太仁,使得劉備失去了梟雄的本業面目,反而顯得虛假,這使得後人說到劉備,都是假仁假義,靠哭鼻子得天下。事實上,劉備很少哭,在三國志中,真正哭得多的是曹操。

還有諸葛亮,智謀誇得太過,反而跟一個妖道一般。

那《三國演義》中有沒有寫比《三國志》好,甚至更真實的呢?

有的,比如曹髦。

《三國演義》唯一比《三國志》要寫得真實的人物,用死釘死司馬家

曹髦是曹丕的孫子,齊王曹芳被廢以後,曹髦被選為曹魏的新皇帝。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陳壽在三國志裡評價:高貴公才慧夙成,好問尚辭,蓋亦文帝之風流也;然輕躁忿肆,自蹈大禍。

就是一個文藝青年,只是很浮躁,所以自蹈大禍。

蹈了什麼大禍呢?

在寫到曹髦之死時,三國志一句話就交代了:高貴鄉公卒,年二十。

怎麼死的?為什麼死呢?三國志在後面又寫到皇太后對曹髦之死給出了宮方最終解釋:

皇太后令曰:“吾以不德,遭家不造,昔援立東海王子髦,以為明帝嗣,見其好書疏文章,冀可成濟,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吾數呵責,遂更忿恚,造作醜逆不道之言以誣謗吾,遂隔絕兩宮。其所言道,不可忍聽,非天地所覆載。吾即密有令語大將軍,不可以奉宗廟,恐顛覆社稷,死無面目以見先帝。

大將軍以其尚幼,謂當改心為善,殷勤執據。而此兒忿戾,所行益甚,舉弩遙射吾宮,祝當令中吾項,箭親墮吾前。吾語大將軍,不可不廢之,前後數次。此兒具聞,自知罪重,便圖為弒逆,賂遺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藥,密行鴆毒,重相設計。事已覺露,直欲因際會舉兵入西宮殺吾,出取大將軍,呼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王業、尚書王經,出懷中黃素詔示之,言今日便當施行。吾之危殆,過於累卵。吾老寡,豈復多惜餘命邪?但傷先帝遺意不遂,社稷顛覆為痛耳。賴宗廟之靈,沈、業即馳語大將軍,得先嚴警,而此兒便將左右出雲龍門,雷戰鼓,躬自拔刃,與左右雜衛共入兵陣間,為前鋒所害。

此兒既行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禍,重令吾悼心不可言。昔漢昌邑王以罪廢為庶人,此兒亦宜以民禮葬之,當令內外鹹知此兒所行。又尚書王經,凶逆無狀,其收經及家屬,皆詣廷尉。”

從這段話看,這個曹髦幹了一件大壞事,平時行為不端,被太后警告之後,不但不改正,反而拿弓箭朝宮裡射,希望能射中太后的脖子。太后準備廢了這熊孩子,曹髦率先發難,領著兵馬衝進西宮要殺太后,最後死在前鋒手下。

《三國演義》唯一比《三國志》要寫得真實的人物,用死釘死司馬家

這樣的人悖逆不道,當然要廢為庶人。

從這段記錄來看,這個曹髦簡直就是春秋晉國的晉靈公,這樣的人危害社會,早點弄死也是應該的。

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曹髦是不是這樣的混蛋呢?

當然不是,在《魏氏春秋》裡,有這麼一個事情,當曹髦登基時,司馬師曾經問鍾會,說你看皇上是什麼樣的人啊。

鍾會答:才同陳思,武類太祖。

這就是說,論才華跟曹植差不多(曹植封陳王,諡號思),論武功跟曹操差不多。

這個評價就太高了,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幹殺太后的事情呢?

《三國演義》唯一比《三國志》要寫得真實的人物,用死釘死司馬家

原因是三國志隱藏了事情的真相,我們看三國志對曹髦之死,完全沒有實際的描寫。都是通過太后,通過群臣的說辭來講述。這就是史書的羅生門寫法。通過眾人的描述來講一段事情,說明這是眾人的看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取決他們有沒有說謊。

那有沒有說呢?當然是說謊了。如果沒說謊,陳壽直接描寫事情經過就可以了,他放棄直接描寫,反而費事的採用眾人的描述,就是因為事情的真正經過是不能寫的。

那事情的真相是什麼呢?

這個大家都知道,是司馬家族飛揚跋扈、藐視皇權,曹髦憤怒之下,帶著數百家丁衝向司馬府,半路上被司馬昭的心腹賈充指使成濟刺殺了曹髦。這屬於弒君事件,是司馬家族發家史上無論無何都抹不掉的汙跡。而陳壽是西晉的史官,屁股決定腦袋,他當然不能寫司馬家的黑史。

《三國演義》唯一比《三國志》要寫得真實的人物,用死釘死司馬家

所以,三國志裡寫曹髦是隱寫的,稍不留神就會以為曹髦真是個壞皇帝。

而在三國演義,羅貫中就沒有這些顧忌了,他通過更多的史料,真正還原了那一段歷史。

【魏甘露五年夏四月,司馬昭帶劍上殿,髦起迎之。群臣皆奏曰:“大將軍功德巍巍,合為晉公,加九錫。”髦低頭不答。昭厲聲曰:“吾父子兄弟三人有大功於魏,今為晉公,得毋不宜耶?”髦乃應曰:“敢不如命?”……昭冷笑下殿,眾官凜然。

……

髦泣曰:“司馬昭將懷篡逆,人所共知!朕不能坐受廢辱,卿等可助朕討之!”

……髦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朕意已決,便死何懼!”

言訖,即入告太后。

……

少頃,魏主曹髦出內,令護衛焦伯,聚集殿中宿衛蒼頭官僮三百餘人,鼓譟而出。髦仗劍升輦,叱左右徑出南闕。

……

只見賈充戎服乘馬,左有成倅,右有成濟,引數千鐵甲禁兵,吶喊殺來。髦仗劍大喝曰:“吾乃天子也!汝等突入宮庭,欲弒君耶?”禁兵見了曹髦,皆不敢動。賈充呼成濟曰:“司馬公養你何用?正為今日之事也!”濟乃綽戟在手,回顧充曰:“當殺耶?當縛耶?”充曰:“司馬公有令;只要死的。”成濟撚戟直奔輦前。髦大喝曰:“匹夫敢無禮乎!”言未訖,被成濟一戟刺中前胸,撞出輦來;再一戟,刃從背上透出,死於輦傍。焦伯挺槍來迎,被成濟一戟刺死。眾皆逃走。王經隨後趕來,大罵賈充曰:“逆賊安敢弒君耶!”充大怒,叱左右縛定,報知司馬昭。昭入內,見髦已死,乃佯作大驚之狀,以頭撞輦而哭,令人報知各大臣。 】

可見,曹髦是被司馬昭逼迫,憤怒之下率兵誅逆,反被司馬家奴殺害。

《三國演義》唯一比《三國志》要寫得真實的人物,用死釘死司馬家

那最後,曹髦此舉是不是魯莽呢?

從短期來看,確實是魯莽,曹髦也因此而死。

但是,曹髦卻用此舉捍衛了曹家的尊嚴,試想一下,如果曹髦不暴走,司馬家族以晉代魏就會變得順理成章。司馬家的野心又誰來拔露呢?

曹髦用自己的死,將司馬家族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才有了後面晉明帝司馬紹聽王導說起當年弒君奪天下的事情,這才慚愧得以面覆床,無地自容。

可以說,曹髦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才不愧為曹操的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