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貨以玄貝,秦,廢貝行錢”——淺說“貝幣”始末

中國最早貨幣一一貝幣誕生之後,中國古代曾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使用貝作貨幣。海貝因多彩光潔、便於攜帶、堅固耐用,在人類進入漁獵、採集農耕勞作的原始社會階段,僅作為飾品流傳於世。有學者經過研究論證,認為中國最早使用的貨幣是新石器晚期的天然貝殼,時間上限約在公元前2000年。

《鹽鐵論錯幣篇》中就有"夏後以玄貝"的說法。《說文》解釋,貝,海介蟲也…象形。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海介蟲"就是海洋中帶甲殼的動物,"泉"就是"錢"。這段解釋的大意是說,貝是一種帶甲殼的海洋生物,古時代以貝為貨幣,以龜為寶物,周代開始有了錢這種貨幣形式,至秦代廢棄了貝,而錢得以廣泛流通。

從貝到貨幣,經歷了一個氏族首領賜予到禮品交換的過程。用數顆"貝"穿在一起謂之"貫",氏族首領將這些"聖物"戴在自己的脖子上,當氏族成員狩獵豐厚、生殖繁茂或與外族征戰有功時,氏族首領會從自己的項鍊上摘下一枚"貝"賞賜給她的臣民。得到"貝"的人,視為一種榮耀,他可以用這枚"貝"作為禮物送給自己心愛的人,或者以這枚"貝"換取食物、獸皮、石斧等物件。隨著物質的漸漸豐富,人們之間的交換也越來越多,"貝"就有了貨幣的功能,成為日常生活中交換的一種信物,這就是錢的起源。那時候,擁有財富多少的象徵,就看你有多少"貝"了。


“夏,貨以玄貝,秦,廢貝行錢”——淺說“貝幣”始末

據郭沫若的考證,用貝作貨幣的時間約在商周之際。在西周時期,人們用各式各樣的貝幣交換商品,互通有無。荀子的《王制篇》形容當時貨物流通的情形說:北方的走馬大狗,南方的羽毛象牙犀皮顏料,東方的海魚海鹽,西方的皮革毛織品旄牛尾,中國市場上都能買到,住在澤地的人可以得到木材、住在山地的人可以得到水產,農民不動刀斧不陶不治可以得到器械,工商不耕不種可以得到糧食。據此,商業的興盛,乃貨幣從中使然。反過來又促進了生產,經濟也得到發展。而這些品種眾多的貝幣,成了中國質地最多的同形制貨幣。

直至秦(公元前221年)廢除貝幣體系,此間這種幣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它們不但為當時社會地區性商業繁榮起到了經濟槓桿作用,而且也是華夏幣史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不能實際見到遠古人類使用貝幣的場面,如何斷定貝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呢?這就是根據考古發現。甲骨文中所見到的主要貨幣形式是貝,這是我國考古資料所能證明的最早的貨幣。考古發掘證實,商周的銅器銘文和甲骨文中都有關於用貝作賞賜的記載,墓葬發掘的陪葬品中有大量可推斷用作貨幣的貝。

河南二里頭夏文化遺址出土的貝幣,見證了中國出現最早的原始實物貨貝。考古發現了很多商代前期的貝,僅僅鄭州白家莊一個奴隸主的墓葬中,就出土了穿孔貝460餘枚,這是一種財富的象徵。在青海省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墓葬中,均有發現產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海貝。在卡約文化墓葬中,海貝出土相當普遍,還發現骨貝石貝和銅貝,反映了當時商品交換的程度。


“夏,貨以玄貝,秦,廢貝行錢”——淺說“貝幣”始末

商代晚期的墓葬中隨葬貝的現象非常普遍,1953年在河南省安陽市的大司空村發掘的165座墓葬中在83座墓葬中發現了貝,大多數含在死者口裡或握在手中,代表財富商代後期和西周初期的金文中有"錫(賜)貝"的記載。在西周早期的墓葬中,殉葬幣也非常普遍,如河南浚縣(河南省鶴壁市浚縣)是辛村西周墓出土3472枚貝。陝西灃西(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成新區)張家坡客省莊西周墓出土了千枚以上的海貝。考古發現不僅證實了貝幣的存在,還論證了貝幣的計量單位。貝幣的單位是朋,最終定量為一朋十貝,即每10枚海貝為1朋。這結論來自一個稱為"通伯葬"的青銅器的銘文,上面記載了"遽伯作寶尊彝,用貝十朋又三朋"的事,意思是說遽伯這個人用13朋貝的代價製作了這件青銅器。

在夏、商以前的原始社會中,人們主要以狩獵和原始採摘為生。天的勞動所得勉強維持勞動者及其家族的溫飽,沒有剩餘的東西供交換。生產力的發展,使不少氏族有了剩餘產品去交換,人們當時用牲畜、器皿進行交易。所以,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了以物易物作為商品交換手段。由於存在地域差,為獲所需,部族之間以物易物是自然存在的。但是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剩餘物品越來越多,交換的物品種類不斷增加,實物交換就顯得不太方便,於起就需要以某種天然物作為交換商品的手段。當時我們的先民在商品交換中,尋找和探索過一種所有產品都能和它交換的物品,交換最多的馬、牛、帛、刀、玉、貝等,它們都曾充當過一般等價物。

由於其他所有的一般等價物都太大,不便於攜帶,於是人們在交換中選擇了最小也最美麗堅硬的貝。因為貝本身具有天然的單位,而且輕巧堅固,便於攜帶,同時在原始社會先民早已用貝作為裝飾品,對它很熟悉。"貝"作為古錢流通較廣,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牛、羊、豬等牲畜不能分割,五穀會腐爛珠玉太少,刀鏟笨重,故最後集中到海貝這一實物。貝殼不用分割,本身即可成為天然的計算單位,是充當貨幣的好材料。所以用貝作為交換商品的手段是最方便合適的。


“夏,貨以玄貝,秦,廢貝行錢”——淺說“貝幣”始末

貝在當時社會還具有稀缺性。貝產自南方海中,對於北方的夏商、周來說,是一種外來物品。當時交通不便,內地居民很難獲得海貝,它對於大多數內地區域的人們具有珍稀性,因此這種貴重的外來物被當作最初的貨幣是很自然的。河南仰韶村墓葬出土的貝飾距今約有7000年。顯然這些貝多半是從別的沿海部落輾轉到內陸交換,在物換中有產生貨幣形態的可能。進入奴隸社會夏代,經商族和南方各部族往來,商品交換日漸活躍,海貝隨之增多的同時,其應用範圍也從單一向多重性轉變。由於商品不斷出現,促使海貝開始有了商品交換充當媒介的資格,誕生了中國最原始的貨幣。

漢字中的"貝"字,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最早的貝字出現在甲骨文中,甲骨文字形,像貝売之形。西周金文中,逐步將貝字上部和下部的開口處寫成閉合狀,並在字的下部衍生出"八"形。戰國睡虎地秦簡字形進一步將字形頂部的兩個尖角拉平,使字形主體部分寫作"目"形,與繁體字"貝"已經十分接近。"貝"還具有民俗學上的意義。在今人的眼裡,貝也許算不上什麼,不過是一種海生物,一種在人類母系氏族社會被當作錢使的東西而已。但在當時,"貝"卻是人們敬畏的圖騰,是人類生命誕生的通道,是人們得以繁衍生息的聖物。在中國象形文字最初的甲骨文中,"貝"就是女性兩條大腿中間的生殖器官的圖示。

作為貨幣,貝的計量單位為"朋"。"朋"字的甲骨文、金文,形似兩串玉或貝連在一起。原本連綴一體的字形後來逐漸分為兩部分,同時筆畫稍加延長,已近似於現在的寫法。王國維《觀堂集林·說珏朋》中寫道,殷時玉與貝皆貨幣也…其用為貨幣及服御者,皆小玉小貝而有物焉以系之。所繫之貝玉,於玉則謂之珏,於貝則謂之朋,然二者於古實為一字。


“夏,貨以玄貝,秦,廢貝行錢”——淺說“貝幣”始末

"朋"的數量是多少呢?有人說是五個,有人說是十個。《詩經小雅・青青者莪》:"既見君子,錫我百朋。"鄭箋:"古者貨幣,五貝為朋。"這是一朋五貝的例證。而王國維則認為一朋十貝,其《說珏朋》中說,餘意古制貝、玉,皆五枚為系,合二係為一珏,若一朋。郭沫若也贊同一朋即十貝的觀點。就"朋"字的金文形體來看,雙數似乎更具合理性。

作為代表古代流通貨幣的文字,貝與錢財有關,如貴、資、貪貧等。還有很多選擇"貝"作義符,有"財、購、貸、賺"等。留心一下中國的漢字,但凡與財貨有關的字,往往會有個"貝"字做偏旁、做部首,如貢、賬、賄、賒、贖、賑、貫、貨、贈、贍、賠,甚至連"賊"字也是"貝"字旁。這說明在漢字最初形成時,人們在觀念上已把"貝"與錢財密切地聯繫在一起。

貨幣的"貨"字自然也離不開"貝"。《說文》:“貨,財也。從貝,化聲。”其實,其中的聲符"化"在"貨"的構形中也有示源作用。貨的詞源是"化",貨表示通過交易使自己所擁有的財物發生變化。在文獻中,也有將貨幣之"貨"直接寫成"化"的,如戰國時期齊國的刀幣上就寫有"齊之法化",意思就是齊國的法定貨幣,這就更加證明了"化"和"貨"之間的密切關係。


“夏,貨以玄貝,秦,廢貝行錢”——淺說“貝幣”始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