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強如大漢,硬氣如大明都無法徹底征服蒙古,而清朝就做到了?

煙郭說歷史


隆慶開關後,明蒙之間就實現了和議。清朝也沒有徵服蒙古,只是延續了明朝對蒙古的和平政策。


阮景東


不說別的,就領土問題而言,清政府確實要比明朝做的好上許多。清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力,要遠遠強於明朝在當地的羈縻統治。

因此,有一個歷史事實不得不承認,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對其他各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力,要遠遠強於漢人王朝!


元朝如此,清朝同樣是如此。

就拿西藏地區來舉個例子,眾所周知,元朝建立的行省制,直到今天都還在沿用,而西藏地區,正是在元朝時,第一次被納入到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

當時元政府在中央專門設立了管理西藏事物的部門,宣政院。這是在元朝之前,歷代王朝所沒實現的。元朝滅亡後,對與西藏的管理,明政府實行的是名義上的羈縻統治,並無實際控制和管理權。

直到清朝建立,中央王朝才重新恢復對西藏的直接統治。


而蒙古高原,歷來是遊牧民族的聚居地,就算是人們口中最有“血性”的明王朝,也沒能實現對蒙古高原的控制,反過來還不斷受到瓦剌,韃靼的侵略。

滿洲崛起後,關於蒙古各部,主要還是通過和親和戰爭的方式,拉攏一批攻打一批,從內部分化蒙古各部,並將其逐一收服。

滿洲人是遊牧,漁獵民族,生活習性與蒙古有諸多相似,且明朝歷來是被蒙古人視作最大的威脅,因此,很容易被崛起的滿洲拉攏。
而滿洲人本就是以關外人的身份入主中原,很清楚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們想要的是平等對待,想要的是同內地通商和交流的機會,因此,清政府順勢而為,各民族一律平等,這樣就增加了內部團結及各民族間的向心力。


Mr這史香


有時候要征服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僅僅靠軍事手段是遠遠不夠的。當今的美國,軍事實力足以毀滅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但是連中東小國都不能徹底征服。那麼為什麼明朝無法徹底征服蒙古、而清朝卻可以呢?

明朝不能徹底征服蒙古的主要原因:手段上比較單一,主要以軍事打擊為主;自土木堡之變後,國力大幅下滑;草原上民族結構單一,主要就是蒙古族,語言相通、文化相同,便於實現統一;北方廣袤的草原也為蒙古軍隊提供了天然的戰略迴旋區域;經過優勝劣汰的幾百年發展,蒙古族已經適應了草原的生活,並且相對惡劣的生存環境使得蒙古人的戰鬥力非常強大。以上種種原因使得明朝可以說在打擊蒙古方面既顯得捉襟見肘,又顯得有心無力,這些都是明朝軍隊無法徹底征服蒙古的原因。自建國伊始到皇朝結束,蒙古都是明朝的心腹大患。

清朝能徹底征服蒙古的主要原因:清朝打擊蒙古的手段更豐富、策略更陰狠、措施更精準,直接從政治上、軍事上、文化上對蒙古實施毀滅性打擊。

政治上:廣泛深入的開展聯姻。

清朝很早就有與蒙古人聯姻的傳統,時間應該是從努爾哈赤開始,清朝就通過與蒙古的一些部落建立姻親關係,皇室男性成員娶蒙古族貴族女子,皇室女性也不斷地下嫁蒙古族王子,在政治上實現利益捆綁和結盟,一方面穩固後方,另一方面共同對抗明朝或者其他與清朝關係不好的部落。清朝歷史上一共有三位蒙古族皇后,其中孝莊太后就是其中鼎鼎大名的一位,妃子數那更是不勝枚舉。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所謂聯姻只是手段和外殼,政治利益才是本質和驅動力。

軍事上:針對不服大清統治的部落,給予毀滅性打擊。

蒙古部落中,最不服清朝的當屬準格爾。一開始準格爾實力不濟,就假裝表現得無慾無求,可當其猥瑣發展到一定實力後,其野心也在逐漸增長。終於,在1690年後的6年間,康熙帝曾經多次親征蒙古準格爾部落,打敗了準格爾軍隊的進犯,算是暫時穩住了北方的形勢。到了乾隆十年,準格爾發生內亂,乾隆帝瞅準時機,對準格爾發動猛烈攻擊,這一時期的打擊真的是稱得上毀滅性的,準格爾直接被滅族,其領地西域也徹底被清朝佔領,改名新疆,要不是乾隆帝對準格爾的毀滅,現在的新疆的第一大民族應該是蒙古族,那些種田的民族根本就可能不可能有今天人數。

文化上:改變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個民族文化最典型的外在表現,信仰是人的精神內核,作用的是人的大腦,信仰決定國家的力量,民族的未來,信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戰鬥力創造力的源泉。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宗教信仰,就相當於改造了這個民族,消滅的這個民族的精神。

我們都知道,綿綿細雨對土地的滋潤往往比疾風驟雨更徹底,效果更好。相比于軍事手段的剛性,對別人文化上的改造顯得更加溫和,真的是潤物細無聲,悄然之間就可以讓人喪失靈魂,相當於把大腦交給別人武裝,這樣的方式對敵人的打擊效果往往更加隱秘、更加徹底、更加高效。我們都知道,蒙古人最開始信仰的是薩滿教,薩滿教的教義是催人奮進、鼓舞人戰鬥的,在薩滿教的作用下,蒙古人總是那麼勇往直前、戰無不勝。這一點,精明的清朝統治者當然是看在眼裡、記在心頭,並且為蒙古人找到了新的宗教信仰——藏傳佛教。在清朝統治者的軟硬兼施下,蒙古人開始漸漸丟失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是信起了更加溫和、更加順從的藏傳佛教,在藏傳佛教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蒙古人的反抗和戰鬥的意識、能力也在逐漸消弭。

當然,蒙古人最終被征服,也在一方面證明了蒙古族的文化不夠強大,底蘊薄弱,軟實力的韌性不夠,他們沒有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教育家,沒有人為他們建立完整的人倫道義,沒有人創造和傳播真善美的東西,對人性的正確引導不夠,民眾的追求主要停留在吃飽穿暖上,其精神生活很單一,信仰的只是儀式性質大於文明性質的薩滿教。而文化軟實力在支撐民族戰鬥力創造力方面才是根本性的,文化是文明的本源,我大中華能夠飽經滄桑而重新崛起,其根源是我們文化的博大精深、文明的偉力深沉而雄渾。

綜上,清朝統治者在對付蒙古人方面,確實比明朝統治者更加得心應手,他們更願意放下身段與蒙古人交往並研究蒙古人,對蒙古人研究得更加深刻,對蒙古人的弱點看得更準,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用在清朝對蒙古的征服上那是再合適不過。


鐵匠波波


說實在的滿清治理蒙古人的手段實在是太高明瞭,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兵不血刃就把縱橫了大半個地球人的蒙古治得衰落到只能唱歌跳舞的地步了,而且將永遠衰落下去,再也翻不了身。這個就是在蒙古推行喇嘛教的政策,當時就是蒙古人一家只能留下一丁,其他的都得入教。精神上的打壓比肉體上的打壓可怕多了,效果也好多了。


我家有龍鳳494


首先說一句,清朝並非征服了蒙古,而是採取了比較正確的民族政策,和蒙古人保持了和睦的關係而已。下面說說蒙古為何在清朝時期比較和諧和融洽:

從政治方面來說:

盟旗制度使蒙古力量分散。清朝統治者將蒙古分為漠南蒙古六盟四十九旗,漠北蒙古分為四盟八十六旗,此外還有“蒙古八旗”、“群旗”等。總之,將蒙古分為二百多個不同的旗。各個不同的旗之間不同統屬,分解了蒙古力量。

授予蒙古貴族以爵位。保持蒙古貴族特權的同時達到了間接控制蒙古的目的。

建立了會盟制度和年班制度。會盟三年一次,主要是編審戶籍,為徵兵做準備。會盟不到的蒙古貴族將被嚴厲處罰。年班制度規定每年一班,蒙古貴族輪流進京朝覲。

政治聯姻不斷。據統計,清代公主外嫁蒙古有六十一名。清代皇帝的后妃和皇后也大多出自蒙古。比如說著名的孝莊皇后就出自蒙古貴族。

漢蒙隔離的政策。在《蒙古則例》中禁止漢人越過長城以北的蒙古地區,更禁止蒙古人到內地,對“有私行來內地者,查出即發即還”。即使是篤信喇嘛教的蒙古人想去五臺山進香也嚴格規定人數。

從經濟方面來說:

開放互市的同時對漢蒙雙方予以盤剝。明朝對蒙古互市採取牴觸態度,清朝統治者採取了開放態度,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清政府指定的幾大蒙商對雙方予以盤剝。這使蒙古人窮困潦倒,但又能獲得所必須的漢族手工業品,不致造反。

蒙古本身是遊牧民族,但被牢牢限定在所屬盟旗範圍內。這樣造成漢蒙不通,蒙古內部各盟旗也交流不暢。如乾隆所說:“蒙古衰弱,中國之利也。”

採取“移民實邊”政策。清朝末年內憂外困,清政府推出了“移民實邊”的政策,就是允許漢人交一部分錢,就可以獲得一塊蒙古地區尚未開發的土地進行開墾種植。結果漢人踴躍而響應,清政府“日入千金”,缺乏生產技能的蒙古人更是瀕臨破產。

從當時世界局勢來說:

現代科技的發展,是蒙古“馬背上的優勢”蕩然無存。明末時期,火炮已經給遊牧民族軍隊造成了很大麻煩。隨著科技的進步,遊牧民族的優勢更是蕩然無存。

歐洲先進文明的傳入,將中國人注意力從蒙古轉向海洋。從康熙開始,歐洲傳教士和商人紛紛來到中國,和歐洲各國的交往日趨頻繁,歐洲人新式的科技使中國人眼花繚亂的同時,也將注意力從蒙古放到了海洋。比如說左宗棠收復新疆時,就有“海防”和“塞防”之爭,其中心論點就是是否放棄邊塞而集中注意力對付歐洲各國。

從思想文化方面來說:

清政府嚴禁在蒙古地區傳播現代思想文化,宣揚“滿蒙同源”論。這包括使蒙古地區文化知識落後、思想麻木,也包括禁止漢蒙文化交流。另外利用自己出身少數民族的優勢,宣傳“滿蒙同源”,使蒙古人的反抗失去理論支持。

傳播黃教麻痺蒙古人民神經。清政府利用黃教的“行善積德”理論減少蒙古人好戰之風,鼓勵蒙古地區聰慧男子成為喇嘛,大興土木建寺院。這都是為了讓蒙古人民失去桀驁不馴的鬥志,“不修今世修來世”。

總結

和漢代和明代相比,清朝統治者確實採取了更為靈活多變的少數民族政策。對蒙古地區人民採取了懷柔兼洗腦的政策,致使清朝不到三百年的時間蒙古地區從未出現大的動亂,值得肯定。但也需要看到,這首先是由於清朝統治者本身出身少數民族,對蒙古有天然的親近感,而沒有漢朝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霸氣和明朝“不妥協,不議和,不和親”的僵化民族政策。另外,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蒙古人“馬背上的優勢”逐漸消失以致蕩然無存也是原因之一。畢竟少數民族戰士再勇猛,也抵不住馬克沁重機槍一擊。


物質文化史


先來說說為什麼清朝能成功統治蒙古200多年。

清朝本身就是遊牧民族為領導的國家,而且一直推行蒙滿聯婚的政策,清朝的皇后絕大部分都是蒙古人,當時的清政府是很注重和蒙古人打好關係的。

再來說說為什麼漢朝,明朝的統治失敗。

農耕民族也曾多次試圖找到統治遊牧民族的辦法,但都失敗了。

1、和親:農耕民族是最重視血緣關係的,所以周代實行了宗法制度。中國人至今也有這個習慣,為了加強關係,不惜拜把子、認乾爹,總之,一定要建立起某種親戚關係才算穩妥。

漢唐兩代,都有大量與邊疆民族和親的事例,希望能化干戈為玉帛,甚至倚為屏藩,但效果一般都不理想,政治動物是隻看利益不講感情的,唐朝雖然把公主嫁到了吐蕃,但是長安還是被吐蕃兵給洗劫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雖然取了清太宗的女兒,算是康熙的姑父了,但他老爹在南方一造反,康熙立刻下令殺了吳應熊,連同公主給他生的那個兒子也一塊給宰了,可見親情根本靠不住。

2、設立行政機構:唐太宗似乎吸取了歷史的教訓,在打敗突厥人後,設立了“安北都護府”,在遊牧民族的土地上首次建立行政機構。但也沒有成效。

原因是: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基本上都是以部落為單位的,由於這些部落成員只認酋長,不認外來的官員,所以中國古代對少數民族的管理,都是採用羈縻制度,也就是讓部落的酋長來擔任地方官,間接的統治底層民眾。這種做法的弊端是少數民族群眾缺乏國家意識,對本部落的酋長唯命是從,所以很容易跟隨酋長一起叛亂,漢唐宋明時代,都是如此,有一些邊遠的民族,長期不能融入中華,比如朝鮮,有一些曾經融入,但又脫離了,比如越南。漢唐都在異族地區實行羈縻制度,最慘痛的教訓就是胡人安祿山的造反,讓唐朝三分之二的時間裡陷入了被動挨打的窘境。

事實證明,單純的羈縻統治難以實現長治久安。

3、封王:這種方法在中國歷史上很普遍,但效果說不好,比如明朝就多次封蒙古部落中的強大者為王,但總是反叛,雙方關係時好時壞,原因很多,比如蒙古人則桀驁難馴。還有,明朝皇帝是守財奴,比宋朝要“摳門”得多,不太捨得用金銀去滿足異族的貪慾,明明沒有打仗的能耐,卻好勇鬥狠,處理民族關係很粗暴,結果明英宗成了俘虜,人財兩空。

以上便是為什麼強如大漢,硬氣如大明都無法徹底征服蒙古,而清朝做到了一題的解答。


土豆歷史解說


要佔別人地盤,單憑軍事遠不夠,必須見縫插針收買離間民心,條件是他們失去民心,同時,看你開出的條件是否優厚,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瓦解力,是否合乎民意,老百姓自有分辨力,空頭支票還是少開,這樣你才有機會見縫插針,才有正治基礎,否則,會受到頑強抵抗,沒有縫插不進針怎麼辦?那就收買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廣泛的製造民怨,如此以來,就能加速其土崩瓦解了,即便是一二次世界大戰,沒有這樣一個縫兒,很難對付一個團結的民族,無論是大漢還是元朝滿清無不見縫插針恰到好處。


guanshanyhhy


歷史是許多許多人和事,在同一時空不同地域相互糾結糾纏的結果,誰是最後者誰就是贏家。固然有文明因素——軍事政治文化等等,但一切皆是人在做啊。

人才是歷史的動力,尤其是人民。



伍增傑書法詩詞


清朝征服,開玩笑吧。解決蒙古問題根本是俄羅斯的崛起,整個中北亞草原部落被先進的現代科技按在地上摩擦。



八水繞


因為他們本來就在山海關外,出征方便。他們先就征服了蒙古,建立了蒙古八旗,後來建立了漢八旗。

而從中原出兵,不方便,草原又不適合耕種,覺得草原土地拿來無用。打下來了也不佔領,還給人家讓他們又慢慢恢復元氣。

要是草原適合耕種你試試,古代農耕文明對能種植糧食的土地的執著,那是眼珠子都能瞪出血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