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过年,为什么现在感觉年味并不浓?您小时候是怎么过的呢?

眼镜er在农村


年年都过年,为什么现在年味并不浓?


我在看来就是因为你长大了,思考的多了,小时候的童真逝去了,更多的是生活压力以及工作的压力,一切都想化繁为简,没有太多繁琐的东西,回家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也没有小时候的童无忧无虑的感觉。


放鞭炮,收压岁钱,一起玩耍好像都离着很远很远!


而且过年拜年的人也少了,有的选择不回家过年,有的已经去世,可拜年的人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少!年味也就越来越淡。


对我个人而言我爷爷的去世是让我最为伤心的事情,想着小时候一起到爷爷家等着大伯哥哥姐姐们一起拜年,可以自从爷爷走后,各种都变了,去哪里都不是那种感觉,少了亲人陪伴是最让人伤心的事情。


您小时候是怎么过的呢?


小时候盼着过年能收压岁钱,穿新衣服,很多亲戚朋友会来家里做客,我们也会各处的去走动做客,非常的热闹,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好是热闹!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过年有一套流,而这套流程可能就是年味吧!


1.腊月八号就是年,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有一句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2.小年也就是农历的23号或者是24号,这个要看地区,小年是用来辞别灶王爷的,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大年三十在请回灶王爷,下地降吉祥!


3.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12点要再吃一顿,就是接灶王爷回来,烧黄纸,放鞭炮,一般吃几个水饺就可以,小时候12点,爸妈都会让吃水饺。


放鞭炮的目的就是为了除夕,传说有一个怪兽的名字就叫“夕”,它怕红色,怕火烧的时候有爆裂的声音,鞭炮还叫炮竹!


还有就是“夕”怕红色,所以过年我们要发红包,在窗户上或者门上贴上红色的窗纸和对联!


4.三十过后就是初一,初二,初一拜年,初二走亲戚,初二一般是家里的女儿会娘家!


5.最后是正月十五吃元宵,整个年才算是过年。


当然整个过程还会有上坟祭祖的民俗,根据不同地区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以上一般来说就是整个过年的步骤,年的味道就在这里面,而不是单纯的一个法定节假日!

或许是长大,或许是一切化繁为简,或许是懒了,不愿意在进行这些繁琐复杂的步骤,种种原因都是导致年味变淡了,其实每个人应该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小方爱举铁


小时候,刚放寒假就开始盼着赶快过年。

小时候虽然穷,可过年非常隆重。就拿贴春联来说吧,春联都是自己家里写的:所有有门框的地方(甭管有没有门)都要贴对联,出了大门前院的墙上要贴“出门见喜”,水缸上贴个“年年有鱼”,面缸上贴个“粮食满仓”,梯子上贴个“步步高升”,牛圈贴个“牛羊满圈”,猪圈贴个“肥猪满圈”,屋里房梁上贴个“抬头见喜”。还要写一摞小福字到处贴。

年三十贴完春联,午饭自然要吃点好的,北方的冬天平日除了白菜就是土豆(土豆得买,比白菜还金贵),过年就会买点蒜黄、蒜苗这种金贵菜吃。当然还会准备不少肉,还有带鱼,不过我真不怎么爱吃带鱼,刺儿多。对了还要炸不少“嘎吱”,就是炸点春卷、面片,当个凉菜吃,花生豆肉皮冻也会准备些。

三十晚上自然是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还要洗一枚硬币放饺子里,看谁运气好能吃到(有一年饺子都吃完了也没找到硬币,后来在狗的饭盆里发现了。。。)。

初一一大早,奶奶烧大锅准备煮饺子,爸爸在院里枣树上挂一挂鞭炮,妈妈一边扫地一边催我们起床,在鞭炮声中我们穿好衣服,忙着去看开锅的饺子是正着多还是翻着的多。——因为翻着的饺子代表戴着草帽,草帽多的话意味着来年雨水勤。

对了初一的饺子不能捞干净,要留一个在锅里,吉利。

吃完饺子,全村开始互相串门拜年,街上遇到都会打招呼:大爷、大妈、大爷爷、大奶奶,过年好啊!初一中午,爸爸的几个叔伯兄弟们会轮流请大伙吃饭。

初二我家最热闹了,四个姑姑带着全家人都来我家聚会,中午吃饭要两桌才能坐下。

初三是我们回姥姥家的日子,姥姥做的饺子更好吃。

初四姨奶奶家的姑姑们会来看奶奶。

初五叫破五,又吃饺子喽!初五村里还有高跷会,非常热闹,踩高跷的人们一进腊月就开始练习,就为了初五这天沿着全村的街走一遍。

过了初五年基本就算过完了,我呢就盼着元宵节的饺子和元宵啦。


——这是十几年前的年了,自从妈妈和奶奶走了以后,家就散了,再也没有年了。

妈妈,奶奶,你们在那个世界也会在一起过年吗?我和妹妹都会好好的生活,再过几十年和你们团聚,到时候不要不认识我啦,我们还会一起过年。


懂车的硕姐


记得小时候,虽然穷吧,但是一进腊月就开始盼着日子等待过年,因为有漂亮的新衣服,还有串门子拜年的压岁钱,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各种糖果,我们那个年代记得最清楚的是喔喔奶糖,酒心巧克力糖,还有家家户户放鞭炮,小孩们玩摔炮,到了正月十五还有闹花灯,闹红火,红火的不得了,再看看现在,条件好了,吃的穿的都不缺了,过年是鞭炮不让放了,红火也不闹了,悄悄咪咪的就把年过了






NIu二猫


小时候很期盼过年。

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我们家兄弟姐妹多,我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三个弟弟。我平时大多穿姐姐们穿不下的衣服,到过年才有新衣服穿。

因为过年有好吃的吃。那时家里很少买零食,到过年才可以吃到好多好吃的。比如炸的菜丸子或肉丸子,红薯丸子或芋头丸子(虽然也叫丸子,但实际上是把红薯和芋头切片裹上面糊炸出来的)。还有大人们做的花生糕或绿豆糕!

过年可以去外婆家聚会。到大年初二,我们一大帮孩子坐上小姨夫开的拖拉机,突突突就往外婆家开去。那时就喜欢凑热闹。

现在的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过年,不再是给我自己买衣服,而是要给孩子们买;过年,不再想着吃好吃的,因为平时想吃好吃的就去超市买来吃了;过年,再也没机会去外婆家了。因为远嫁,我不一定每年春节都能回家,因为外婆她老人家已经去世了。




妙想花开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

生活越变,越不像记忆中的模样了

童年的我们不懂得世故

但是却过的很开心

年纪越大生活物质越丰富

却发现那种开心劲儿很难再找回了

曾经,过年就是吃好吃的

曾经

一年难得吃几次肉

只有到过年才宰羊杀鸡

一来庆祝新年,补偿一年付出的劳动

二来招待亲朋好友,感谢过去一年的帮助

现在

一年365天不说天天都在吃肉,300天至少是有的

甚至过年都只想吃点素

再也不是盼过年吃点肉了~

曾经,过年期盼着穿新衣

曾经

过年就是终于可以穿新衣服了

每年初一都要穿上新衣服

就算是提前一个星期甚至更久就买好了

攒也要攒到初一那天才穿

每晚上睡之前都还忍不住要试穿~

现在

过年对新衣的期待也渐渐没有了

想啥时候穿都可以

动动鼠标和手指

就能买买买!

曾经,过年总有新愿望

曾经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门神

有的自己写,有的买来贴

人们把自己的愿望都写在春联上

用春联来表达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现在

很少有家庭门口再贴春联了

有的嫌麻烦

有的过年也回不了家…

曾经,过年就是吃不完的零食

曾经,

每到过年,小朋友们就兴奋得不行

因为过年家里会备着各种零食

瓜子、旺旺雪饼、奶糖、葡萄干、话梅、橙子

那时候的小幸福

就是和兄弟姐妹一起嗑瓜子看电视!

现在

小朋友们对这个已经不感兴趣了

大家都是埋着头

自己玩自己的手机

或者平板电脑

曾经,年三十是最欢乐的时刻

曾经

年夜饭就是年夜饭

一大家人都围在一起

其乐融融看春晚

现在

年夜饭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顿饭

春晚只是个背景音乐

主旋律还是打麻将

或者手机抢红包

曾经,过年盼着压岁钱

曾经

初一就是拜大年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

要先向长辈拜年

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

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现在

初一天亮大家都早早出门

奔向各个热闹的地方

景区是人头攒动

老家农村却是人烟稀少~

曾经,过年就要放鞭炮

曾经

大家都热衷于放鞭炮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要做第一个

逢年过节

鞭炮声总是络绎不绝

现在

深圳也禁止放炮了

所以总觉得少了些年味儿

当然也有好处

起码空气是清新了一点

曾经,过年充满团聚的温暖

曾经

过年就要拍一张全家福

一大家人好不容易聚齐

看着几代同堂的温馨场面

整个家庭就充满温暖、和谐与快乐

现在

手机自拍无所不在

朋友圈随时都在被照片刷屏

没有了再见面那种温情的感觉~

随着时代的变迁

很多环节能省则省

已经少了很多以往的年味了!

那些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综艺现场看


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近几年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我们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过新年,从从前最有仪式感的一件事情变成了当今人们每年最大的一项任务,这项任务包括:家庭大扫除,终于等到的休假,精心的安排几天的饭菜,象征性的和各路朋友聚会,固定的探访几家除了过年过节都不联系的亲戚......

这种情况的出现使我们不禁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从前这一项最重要新年仪式变成了很多人心中最麻烦的一项年度任务,下面就我能考虑到的几个方面分析。

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与之伴随的生活节奏的加快。

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是大幅度的提高。从前的人们,过年总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用到平时不能用的,特别是孩子们,还能添新衣,带新帽。现如今,新年能吃到的,我们平时都能吃到,而我们关注的新衣新帽新鞋子,并不是只有过年才能买,反之随着过新年集中性的购买,我们关注的很多东西都要伴随着涨价,学长一直关注着的球鞋市场,一到过年,各类鞋款价格上涨,使得过年对学长而言,并不是一个购入的最佳时机。

同时,当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当代学生,学业压力已经变得无比重,已大学为例,为了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已争取来年的各项奖励以及自己的将来,大学生每天在学校中过着紧锣密鼓的生活,他们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个安静的假期。

二、当代青年越来越直接,不再愿意做无用的客套。

曾今看过一项调查,接近九成的大学生认为,靠过年走亲戚维护的亲戚关系,是无用的,没有必要再维持,而过年靠聚会维持的朋友关系,,是没有必要的。

由此可见,当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过年那种虚假的客套,没有必要继续留存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在处理人事问题的时候更加直接,这也更符合当下青年人的处事风格,可能渐渐的,那种赶好长时间的路,只为去向远方亲戚问一身过年好的景象,将不再存在。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样并不好,但是时代在进步,一项东西被时代抛弃,必然是时代已经产生了一项新的东西来顶替他。如今,伴随着人人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很多老人们,也学会了用自己的微信,过年的礼仪,很多在线上视频中就可以完成,既避免了见面不知聊些什么的尴尬,又可以用最简单的手段维护这段关系,何乐而不为?

三、时代在发展,过年这项习俗正在革新。

不得不说,人类社会现如今发展的已经极快,而我们也正处在一项变革的拐点上,当下青年们,十年后你们孩子所过的新年,和你在当一个孩子时所过的新年,一定大不相同,而你,就处在这一变化的节点上。

我们现在感到的“年味”缺失所带来的不适,正是过去的“年味”即将要被新的“年味”顶替的预兆,在我们习惯了“旧年味”缺失后,我们会无意中诞生”新年味”,而那时,我们的孩子也将在浓浓的“新年味”中长大。

比如过年在家族微信群里群前红包,代替的就是当年一群小孩子围着长辈抢红包的仪式;越来越多的人家选择新年期间出去旅游,代替的就是当年一家人在过年闲暇之余带着孩子上街溜达的仪式,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年味并没有缺失,只是换了一个模样,变成了更符合当下社会的样子,继续留在我们身边。


快听学长说


小时候过年因为我们家里穷,一年也吃不上一回肉,除非过年买上一点肉,一到大年初一早上给老人拜年给压岁钱五元,不过现在好了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孙子也上小学了有时间帮他们接送下孩子上学问题


张虎威


年年都过年,年年岁岁人不同!小时候最高兴的就是过年吧!过年可以贴对联,放鞭炮,收压岁钱,穿新衣服,可以吃好多好吃的!现在长大了,少了这些童年的乐趣,虽说生活水平提高了,随之而来的也有更多的压力,人们在互相攀比,生怕别人过的比他家好,关起门来过日子!随之而来年味越来越淡!不管怎么样,过年吗!都要开心点,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怪我喽741


小时候盼望过年,一到过年的时候就有新衣服穿,晚上睡不着,大年初三跟着亲戚写,还有大队的人们一起狂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8893b67f2f424c319410010fd443c180\

爱在飞翔普通人


个人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第一就是在外面打工的人有一部分人不回家,在外面过年。另一个原因是现在农村村存在一个不量现象,就是现在农村断亲很严重,导致过年没年味,不热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