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企招人年龄不限而内资企业招人却有年龄限制?

负不起责


最直接原因就是外企不用加班,而国内企业需要玩命加班,比如996、8106、8107工作制都是国内企业搞出来的,由于中年人需要照顾家庭而不能加班太多,进而引发职场中的中年危机,最后,大龄的员工也只能被迫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号召,其实,大家都知前路就是个坑,但还是不得不跳,因为你没办法,超过40岁你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国外企业为什么招大龄的员工?最核心原因就是外企基本不用加班,不存在年龄大的员工拼不过年轻员工的问题,抛开加班这一点,年龄大的员工比年轻员工有更多优势,比如经验更丰富、业务更熟悉,办事效率也更高,所以外企喜欢用有经验的员工,哪怕年龄大一点也无所谓,像德国、像日本,到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员工,而且一做就是几十年。

国内企业为什么不愿招年龄大的员工?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需要加班,而且加班太猛,什么996、8106,甚至8107都有,而一名40岁左右的中年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锁碎事很多,所以一般不能抽出太多时间去加班,而年轻人则不一样,特别是那些单身狗,晚上加班既可以干更多的活,多锻炼自己,多拿点钱,还可以打发晚上无聊的时间,也可以省下不少逛街所需花的钱呢。本人之前单身的时候,晚上加到9点-10点是常态,周日如果没有节目也会到公司加班打发时间呢,甚至项目紧急上线生产的时候,哪怕生产车间在凌晨2-3点打电话过来,也要爬起床去现场跟进呢,而这些晚上和周日的加班,全部不用老板出一分钱,作为老板,那当然是高兴啊,所以招聘的时候当然会优先考虑年轻的员工了。

综上,要不要加班、能不能加班等因素才是影响他们用不用大龄员工的核心因素,而其它的都不是关键的。


设计制造迷


我有一个老同事,十年前辞职以后去了一家意资企业。当时他都快四十岁了。去的时候,只是普通技术人员,经过十年打拼,现在在一个美资企业做总监。还有一个同事,四十多岁以后也辞职去了外企,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按他们的年龄,是不符合很多内资企业招聘条件的。

很多求职者都有同感,外资企业不太看重年龄。据我同事讲,他们公司四五十岁的普通工程师有好几个。这与外企和内资企业的文化有关。外企的高管很多都是总部派驻,他们的管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不同的。他们奉行实用主义,招人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求职者有无工作经验,是不是与公司的岗位需求相匹配。其他的考虑的少一些。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外企没有年龄歧视,这与他们的社会文化和平等意识是分不开的。

而国内企业就不一样了,招聘的时候大都有年龄限制。特别是一些生产和服务类岗位,很多都要求45岁以下。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年龄歧视。就如中国的空姐普遍是年轻貌美的女人,都是吃青春饭,过了三十以后就得离开一线空乘岗位。而很多国家不但有空嫂,还有空中大妈。

国内企业愿意招聘年轻人,其实是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年轻人工资低。在很多技术岗位,年轻人和一个资深工程师的工资可以相差好几倍。二是年轻人精力旺盛,工作效率高。很多人过了四十岁以后,反应开始迟钝,记忆开始减退,在一些体力型劳动岗位,工作效率肯定比不上眼疾手快的年轻人。而企业是逐利的,所以不愿意招聘岁数大的员工。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关注本号阅读相关文章!


管理那点事


我就在外企,外企基本不招应届生,5年以上经验,10年以上经验最好。我所在办公室300多人,一眼往去,你能看到很多阿姨级的工程师,外企基本不加班,因为大家都经验丰富,工作效率奇高,写出来的代码水平,文档水平不是内企公司可以比拟的。

外企很人性化,福利待遇基本也是吃大锅饭的形式,但是由于大家都是成熟社会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反而是一个优势,少了各种内耗。


AIphaDao


我以前就是外企,还是500强。人性化得很,跟个大学一样单纯,同事关系非常和谐,领导特别好,虽然都不在同一个地方了,但是直到现在我们都保持很好的关系,现在像朋友、姐妹,还说给她寄香肠呢。

提倡平等,所有人坐的位置都是一样的,不存在领导就要单独搞一间办公室。最大的头,碰到了也就是笑着打个招呼,hi xx就完了。对方也会回之一个温暖的笑容。

经常搞团建。我们有自己的舞蹈房,练瑜伽,跳操,练舞什么的。有乒乓球台,有打游戏的,有桌上足球。还有啥family day,带孩子来玩的。还有美食节,大家来做好吃的。还有义卖节,大家来卖二手物品。还有啥运动节额,大家做运动挣奖品。

节假日都会搞活动

每周发一次水果

有健康基金,教育基金

有补充医疗保险

15天年假起步,每年增加一天,二十天封顶。五年满了的话,再加送30天年假,等于说就是50个工作日年假。产假好像是96个工作日,婚假10个。朋友圈同事都是各种晒国外旅游。各个开心轻松,笑脸盈盈。

怀孕的,带孩子的一般可以晚点到公司,早点离开。

但是那时候,天天工作太过安逸,没加过班,自己还得给自己找事儿做。每天工作很重复,对于一个想奋斗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待得心慌。就跳槽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民营公司老火得很。没有任何企业文化,没几个上心工作的,互相推诿责任,拖拖拉拉,加班经常。。。。。不想奋斗了。。。。。。

额,我跳槽4个月后,那家公司后来裁了我们部门,赔了n+4工资,大家没闹,闹一下可能更多,深圳那边裁员,闹了一下赔了n+6。还有一个刚怀孕的,赔了她两年收入。我再坚持几个月就好了😐。这公司吧如果不是碰到裁员,一般情况下只要自己不想走,那就可以赖着,不容易赶走啊。

所以我现在好想去我原来的那种公司额,可是几乎找不到了。这种外企比普通外企还好,太难得。现在越来越觉得好。

薪酬还是比较有竞争力,按市场来的,每年涨个10%多点。

企业文化是collaboration,wellness,inclusive,innovation。

包容就是不歧视,不歧视性别,年龄,性取向等等,还招了残疾人呢,有个其他部门的人说她是已婚未育其他公司都歧视,但是我们公司没有这样的其歧视,所以她才进来了,很感激。

值得推荐的公司,永远赞美。这样的公司对客户也很好,据说打过客服的都会爱上客服妹子。

这公司工作过的人即使离开都会赞美它的好,只是工作内容可能不符合有些人预期。

当然,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职位坐高了有利益争斗了也就没那么单纯了。但是比一般公司好太多了。

悄悄说,希望这里不要遇到老同事🤐

随便放几张以前照片吧











一朵小发发


我在外企工作过3年多,我是经过给他们建厂设计被要去的,当时如果不是为了我们设计院的那几百万设计费我才不会去呢!建厂是很苦的。可是在建完厂子之后,外企的几个老外经理联名要我留下。我就又干了几年,从44岁干到48岁。我是搞建筑设计的,在那里从事管理工作有点不适应,尽管当时的工资待遇不错我还是辞职到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工作。一看中国的私企太不正规了!后来又换了两家企业一个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另一个是设计公司总共又干了6年多吧,一看还真不如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结果又被老板要了回来!现在又过来三年,该准备退休了。


阿伟38095546


先说外企招人为啥不限年龄(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一、除非是特定需要,外企一般不对年龄限制,甚至很多外企还喜欢聘用年长的员工,在外企管理层眼里,年长者一般都有一定经验和人脉,这对外企扎根地方发展有利。

二、外企管理层不会因为某个员工年长从而影响决定,他们的管理思路很单纯:这个活儿你能干就上,不会考虑其他因素,因此在外企经常有年轻的带着年长的干活,企业文化一旦简单化,职工的思维也就随之简单了。

三、外企作为一个外来户,如果把用人赤裸裸的表述起来,各方面的压力会扑面而来,因此在用人机制上,他们不会想方设法来钻律法的空子,一句话:你只要能把活儿干好就行,干不好直接走人就是。

再说内资企业招人为啥喜欢年龄限制(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一、受传统文化“尊老爱幼”的影响,一个“尊”字就限定了企业里年轻领导在发布指令时会面临很多尴尬,工作任务分布还得充分考虑年长者的体力、情绪等因素,做错了事情,年轻领导还不敢大声指责,毕竟老人好“面子”!

二、一个老员工必定有其社交圈,在企业里,当一个人的社交圈影响到领导要考虑的程度时,工作任务和酬劳分配就很难做到“公平”,这对团队很不利。年轻人受点委屈,很多人会以“吃亏是福”来戒勉,年长者受点委屈,流言蛮语就会出来,在中国这个讲“人情”“义气”的文化熏陶下的社交圈里转一圈后,说不定某个实权大佬就会给企业领导“谈话”了。


君子不善言


我离开国企后进了一家外企,那年四十岁,感觉到了文化的不同。这里不允许加班,下班时间到了必须快点离开,否则要说明原因 ,工资奖金及社保都按规定发和交,公休假必须歇,并必须做好年度休假计划。这里没有勾心斗角与多头管理,我的上级是英国读高中与大学的,那年他五十出头了,但他孩子才上学。毕业于牛津大学,在普华永道和沃尔玛当过区域领导,经历丰富,他是个基督徒,我们除了讨论专业,也讨论哲学,相互尊重,这里不需要考虑小报告,也不用担心别的领导插手你的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别的部门也都积极配合,大家都很客气。当然,也有一些人不自觉,但总体是正能量,仅从制度上看是人性化的。好几年后我跳槽,但我的老上级每次来内地都会跟我打电话聊天,问的最多的就是最近看什么书,有什么推荐的。呵呵,逼得我不停地看书。想想,不同的经历有不同的收获。


上尧村夫


外企对年龄要求更高,就是要年轻、拼命的那种,而且没有培养计划,也不想培养!来了就是所谓“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圈子”,你不到这个圈子,根本没人介绍,就找不到工作!我之前,在事业单位工作5年,一心想有些作为,投了简历给好多外企,他们面试,所谓HR,有的年龄比我轻,故作老成,提出的问题很幼稚,我对他们的工作组织框架很担心!我反正一直面试,没有一家欧美外企要我,要么说我没有经验,要么说我为何先辞职再找工作,可疑!没办法,我只好还是到了另一家大型事业单位就业,后来,大学同学来找我办事,她一直在外企,我感觉她换了不少单位,好多单位都是曾经看都不看我的单位,我很好奇,为何我怎么也进不去,她为何能换来换去呢,我就问了她,她说外企是要人介绍的,没人介绍,永远进不去!另外,声明下,我这个同学除了长得比我好看些,她的工作能力,说话、办事,她不能跟我比!这是12年前的事了,我现在倒很庆幸没去外企,这些年,我在单位组织的培养下,成长很多,资源掌握也多了,这个同学估计还在外企吧,我近年有意疏远她,她老拎不清,找我办事太多!我觉得外企,一,对年龄要求更高,他们更喜欢年轻的;二、不会对员工培养,不给成长时间、空间;三、不稳定,老是啥签合同云云!


蛛蛛侠A


说实话中国的企业就像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任性、无赖、无法无天、后面还有大人庇护,企业一旦违法职工却面临工会软弱的尴尬,仲裁人员的态度粗暴,打官司时间太久等问题,企业不怕你打官司,因为他们知道你耗不起。当中国企业业绩亏损需要裁员时,老板首先考虑的是先把自己的人留下(包括老婆、子女、亲戚、还有及时送礼的人)。而政府对企业裁谁不加干涉。而同样的外资企业裁人时,老板会很人性的把家中只有一个劳动力的人首先留下,再把家中供养人多的人留下,因为他们国家有这方面的法律监督。老板也要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这就是差别。


用户93179940514


为什么外企招人年龄不限内资企业招人却有年龄限制?

大家好,我是匠心。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两个企业的管理高层身处两个国家,中间存在着地域差异,导致了对公司整体的管理模式的不同,我们在意的年龄大,导致效率低,在他们眼里可能更看重的是年龄所沉淀下来的经验,以及对事物追求极致的那种心。

记得去年,我们公司因为一台进口设备的需要一名德国的工程师过来维修,因为是技术类的维修,派来了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工程师。通过了解,原来这个工程师已经在这个公司工作有十五年了,现在经验比较丰富,就是专门负责比较难的项目,公司给的福利也比较高。工程师告诉我,像他这样在公司十几年的,在他们部门还不少。

从这个工程师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知道原因

地域文化的差异

对于外企来说,他们更多的不是希望自己的员工像牛一样的劳作,他们希望的是自己的员工或者招聘的人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做好事情,而年纪小的更显得浮躁。

对于外企的人来说,年纪大点,不影响效率,甚至说在很多经验上还是比较丰富,更能把事情做好。

在工程师告诉我说,像他一样年纪的人还是很多的,我就明白了,他们更重视的是经验,而非最看重的是效率。

管理模式的差异

之前一个同事,现在工作在一家外企的新能源公司中。我们经常聊天的时候告诉我。他们公司的福利非常的好,没有加班,每年都有旅游的机会,对于表现比较好的部门,每年还有出国旅游的机会。

我同事是一个很有技术的工程师,现在在外企里,每年都加工资,想想我就很羡慕。

对于外企公司来说,他们的管理模式相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松的,并且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力,在能力面前,一切都显的没那么重要了。

大家都很明白,年轻的人,由于经历和各种知识储备的量都是有限的,等他们综合实力强的时候,年纪又已经开始大了。

结果导向的差异

对于外企来说,他们更看重的你对事情的处理能力,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相比于内资企业来说,很多时候,在看重结果的同时,也是一直在核算着成本。

大家都知道,内资企业在很多公司为了增加员工的忠诚度,都增加了工龄工资这一条,随着公司年限的增长,每年都有小幅度的增加。对于年轻来说这个是非常好的方式。

随着年纪的增加,员工所产生的收益很多都已经低于或者靠近与他们的支出。

对于内资来说,一个员工的存在价值,就是他们产生的收益价值。

而年纪越大,收益的价值则就越来越低。

总结结语:对于外企来说,年龄是知识沉淀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思考更多的是从事件的本身完成度去考虑,更多是希望发挥员工精益求精的工作方式,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而内资更多的是从员工的效率去考虑,他们更多的是从完成的时效去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