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正常后还用继续吃药吗?

11随风48741202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治疗不仅和药物有关,更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这个时候可以停药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说。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应该随便停药。因为这个时候的血糖水平是“饮食+运动+药物”共同的结果,如果停止药物治疗,“金三角”就会出现失衡的状态,对于血糖的控制力度下降很多,血糖可能再次升高。血糖的忽高忽低容易引发一些急性并发症,因此随便停药不可取。

糖尿病患者随着治疗,胰岛功能是可以部分恢复的。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造成的,有些患者尤其是早期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胰岛功能可以恢复一些功能,机体控制血糖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加,这个时候在“饮食+运动”不变的情况下,药物的用量要减少的。当然这个减少的过程是逐渐进行的,并且在调整药物的过程中要及时检查血糖,以免出现减药过快,血糖升高。理论上,如果患者发现糖尿病足够早,治疗足够及时规范,胰岛功能受损不严重,药物是可以停止的。

现在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的水平为目的。我们是否需要服药取决于我们血糖的控制水平。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治疗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当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不用服用降糖药物。


注:图片均下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糖尿病联盟


夏天可谓是糖友最喜爱的季节,这时血糖会偏低。但专家提醒,即使血糖已经趋于正常,也不能突然停药。那何时才能停药或减药呢?

案例:65岁的刘伯患糖尿病已经7年了,通过吃降糖药再加上饮食和运动,血糖控制得也还比较理想。可前阵子,刘伯晨练突然出现头晕、心慌、冒冷汗的症状,一开始他还没在意,可后来连续几次都出现这种症状,家里人马上把他送往医院。后经检查,发现刘伯已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

刘伯听到结果后很是纳闷,明明生活方式没有改变,降糖药也没有增加,怎么就会出现低血糖呢?

专家解释说,到了夏天,糖友很容易出现低血糖。

其主要原因有四点:

一是新陈代谢旺盛

夏天气温升高,人体出汗多,能量消耗加快,血糖值自然会下降。再加上夏天白昼比较长,天气闷热也易使人睡眠不足,新陈代谢增加的同时,血糖也会下降。

二是运动量增多

夏天天气好,很多人喜欢外出游玩,尤其喜欢游泳,人的体能消耗增加,血糖也会有所降低。

三是食欲下降

很多人到了夏季体重就会下降,一方面是因为穿的衣服少了,另一方面是因为食欲下降,导致体重减轻。夏天人们更倾向于吃清淡的食物,而这些食物含糖量和脂肪量都较少,有利于控制血糖。

四是胰岛素分泌增多

夏季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相对于其他季节,它的分泌量更多,所以血糖就会偏低。

血糖控制好了能不能减药呢?

是药三分毒,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也希望在某一天能脱离药物,即使不能完全脱离,少吃一点也是好的。于是,当血糖控制好后,很多人都会问医生能不能减药。

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已经正常,也不能立即停服降糖药。

就目前来说,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糖友之所以血糖正常,那都是药物、饮食和运动共同维持的结果,没人能保证停药后不反弹。

更何况,药物还有一个半衰期,就比如糖友今天忘记吃药,但昨天吃的药还存在体内,所以血糖并不会上升。可一旦这个血药浓度下降后,血糖立马就会上升,甚至比之前来得更凶猛。

但是,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血糖已经稳定,医生可能会逐渐减药甚至慢慢停药。

不过,糖尿病人在停药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 糖友停药要遵照医嘱,不可心急,要循序渐进,以免发生意外或使病情加重。

2. 病人停药后更要注重饮食和运动调理,否则血糖很有可能“卷土重来”。

3. 最好选血糖偏低的时候再停药。

4. 停药后,一定要定时监测血糖。


39健康网


你好!养生君以为,最好是在征求医生的意见以后,慢慢减量,然后停药。

首先,养生君恭喜你,控糖成功。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近三个月的血糖水平,它的指标正常,说明你近三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较佳。其次,通过运动锻炼、服药,减重5公斤。如果以前是偏胖的话,减掉体重肯定是好事。有了这么多好消息,是不是意味着就可以停药了呢?

养生君以为不然,目前你之所以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是因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结果。目前,就你所提到的两个因素:药物、运动。如果突然停药,光靠运动难控糖,是很难保证血糖水平,仍然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波动。据养生君所了解,目前最理想的控糖状态,也是需要饮食加上运动。

那么,糖尿病人应该怎样安全停药呢?

养生君分享一个实例:刘先生是一名2型糖尿病人,医生开了2种降糖药让他服用。前段时间,刘先生总是觉得头晕、心慌,还觉得饿的厉害。然后一测血糖,3.8mmol/L,于是他把他的情况跟医生说明了一下,医生建议他先停掉一种药,只服用另外一种。可是没过几天,刘先生的头晕、心慌症状又来了,血糖值仍然偏低。于是医生告诉他,可能是他的胰岛功能有所恢复,或者是胰岛素抵抗有所下降,建议他先停药试试,并嘱托他多测血糖。停掉药以后,刘先生果然就没有出现那些症状了,几次测血糖也都是正常范围。现在,刘先生成功摆脱了药物,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糖。

综上所述,停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来,并勤检测血糖的变化。停药后,更要注意血糖的变化,如果有瞬感检测,那就更好。另外,还需注意的是,不管停药与否,饮食与运动一定不能少!

最后,养生君祝糖尿病友们,都能控糖成功!

希望以上建议可以帮到你,获取更多糖尿病资讯,请关注养生细谈!


锐光医线


很多初发糖尿病患者以及服药一段时间后血糖控制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常常都会受到停药的诱惑,血糖已经正常了,是不是就能停用降糖药物呢?

答案是否定的。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治病也是如此

1.对于发病机制明了的疾病,我们往往可以通过治疗而达到治愈。

2.而对于那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疾病,我们往往就只能通过治疗达到控制病情及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并发症发生,并不能达到完全的治愈。而不幸的是,糖尿病便属于后者。

有些人会问,我通过服药的确能使我的血糖降至正常水平,这难道不是治愈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对糖尿病的发病有一定的了解。

1.目前的研究提示,糖尿病的发病主要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相关,而究竟人体中对上述两方面是通过什么具体调控的呢,目前还是未解之谜。

2.通过药物只是通过促进自身胰岛素分泌(磺脲类)或直接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补足身体所缺少的胰岛素。

或者通过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噻唑烷二酮类)以及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双胍类)、减缓葡萄糖的吸收(糖苷酶抑制剂)从而缓解胰岛素抵抗所致后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所以对于服药后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的患者,切勿盲目停药,继续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监测血糖并定期于医院复诊。

而对于那些服药后血糖控制不佳(偏低或偏高)的患者,则要在医师建议下及时调整药物使用方案并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只是缺一个提醒你的人,为你的健康打开一线天!


医线天


即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已正常,但还是不建议停药,另外,未经主治医生的允许而自行停药的行为更是不可取,您得明白,您现在的血糖和糖化之所以正常完全是在“服药+运动”的方式下获得的,也就是说,若此时停药的话,单独依靠运动的方式是否还能够将如此稳定的血糖水平继续维持下去呢?这个真不一定了,最大的可能是血糖水平会出现反弹性升高;

虽然不能停药,但是却可以考虑将药物减量了,只不过,这种事情还是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另外,还有两件事需要特别注意,其一,饮食方面也应该稍加控制,尽量做到低盐低糖低脂低热量饮食,并且限制每天总热量的摄入;第二,药物减量期间尽可能做到每天按时测定血糖,及时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以便于用药方案的调整!



综合内科张医生


可是,如果您现在在用药以及饮食运动配合下,血糖不仅控制平稳而且还有点偏低的话,那我是建议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的减药或者调药的。并不是说需要糖友终身用药,您的用药方案就是永远不变的,这是要随着您的血糖情况以及身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您现在将血糖控制的这么好,您是可以跟您的医生探讨是否可以合理的减药的。

那么糖友得了糖尿病就一定要用药吗?有一种阶段糖友是可以摆脱用药的:

糖尿病蜜月期一般是指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相对少)在发病初期,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有少数病人进入了典型的缓解期,在这段时间,病人胰岛B细胞功能不同程度得到改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甚至个别病人可以停止使用胰岛素,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糖尿病蜜月期。

1997年以色列Erol Cerasi医生首先提出了2型糖尿病的“蜜月期”的概念。一般病程短、体重偏胖、降糖药物用量较少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获得「蜜月期」。

如何进入“蜜月期”

研究发现,“蜜月期”的出现、延长与血糖控制,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改善密切相关。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有将各个时段的血糖都控制在正常水平,才能消除高血糖毒性,才有可能促使胰岛素第1相分泌的恢复,延长“蜜月期”。

糖尿病患者进入“蜜月期”的最简单办法就是在确诊后立即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到3个月内把血糖控制平稳,逐渐减少胰岛素用量,直至停药。

如何判断进入“蜜月期”

需要注意的是,调整或停用胰岛素,确认进入「蜜月期」,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糖友在不用药的情况下,血糖的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 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10.0 mmol/L。

如何延长“蜜月期”

● 延长“蜜月期”的关键在于:

戒烟限酒

坚持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减轻压力,注意正常排便,减少久坐少动的生活习惯等。

控制饮食

坚持低GI饮食,控制高糖、高油、高盐的食物包括糕点、饮料、冰淇淋、快餐食物(汉堡、薯条、披萨、炸鸡)、膨化小食品、果干蜜饯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控制吃饭时间15-20分钟。晚上8点以后尽量避免进食。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坚持每天保持30-4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每周不少于5天。

监测血糖

起初可以每天测 1~2 次血糖,比如今天测早餐前空腹血糖,明天测早餐后的餐后血糖,后天监测中餐前血糖等等,以此类推。稳定后,可以 3 天监测一次血糖,以便及时发现「蜜月期」可能要结束了的情况。

如果,出现了明显口渴、多饮、多尿、乏力,以及体重下降等,可能是血糖升高的信号。如感冒了、受伤了,或者有其他的一些什么突发问题,也会造成血糖升高,这些情况都需要尽快就医。

当血糖再次升高,比如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 2 小时血糖>10.0 mmol/L 时,要重新开始药物治疗。

综上,您可以根据您的情况跟自己的医生探讨一下,适当的调整一下用药。但是千万不要排斥用药,要知道高血糖给您带来的影响可比用药要大的多呀~~


知一堂糖尿食疗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以能或不能来直接回答。这得看患者的具体病情。糖尿病是以胰岛功能受损,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类疾病,它和人的生活习惯、饮食、身体的病理生理情况都相关。胰岛素是人体内的一种降血糖的生物激素,如果其生物作用受损或分泌缺陷,或是两种情况均有,就会导致高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是绝对缺乏,所以答案必须是一万个必须吃药。而对2型糖尿病患者,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当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高血糖时,其胰岛细胞其实已经损失三分之一以上了。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所以对大多数的患者,尤其是病程长,并发症多的患者来说,即使在用药和生活习惯控制的较好的情况下,降糖药也不可以停。如果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监测血糖趋于正常并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改用口服药。如果使用口服药的患者,在监测血糖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量维持血糖稳定。

上面提到了不能一概而论,那另一种情况是什么呢?那就是新发的、病程短、没有出现并发症的、而且最最最重要的是生活极其自律的患者,如果在用药一段时间后,监测血糖,血糖值恢复正常并且稳定。在饮食上,采取低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蔬菜、粗粮、水果,但也要控制量,不能吃太多。运动上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减轻体重并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那么这类患者就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消耗掉多余的糖,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这样的患者就可以不断减少药量,并在不断监测血糖,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停药。


药事健康


血糖正常后是否可以停药,是很多糖尿病人最关心的问题,其关注度不亚于可否适当甜食的摄入,而其答案还是应视情况而定。

有研究发现新发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冲击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后停药,部分可以做到两到三年不吃药不打针,早发现早治疗可以使得损伤的胰岛功能得到恢复;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严格控制饮食、规律有氧运动、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使升高的血糖得以恢复,后期可以停药;长期慢性糖尿病患者,主要通过基础治疗及长期应用降糖药物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是在用药的情况下,血糖才得以稳定,血糖不稳及升高对靶器官损害较重,因而仍需继续服用降糖药物。

对于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如应激状态下高血糖、妊娠性高血糖、药物性高血糖、肝脏、胰腺疾病所致高血糖、内分泌疾病继发高血糖等,在诱发因素撤除之后,血糖一般会恢复正常,故可停服降糖药物。


科学运动与健康


血糖正常后就认为血糖好了,可以停药了,是很多糖友的误区。自行减药或停药往往就是部分糖尿病患者长时间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只是糖尿病的一种生理特征,血糖正常不代表糖尿病就治愈了,目前为止,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还是不可治愈的。在吃药的情况下可以保持血糖正常的话,就需要继续维持这种治疗方式,如果贸然停药,那么血糖势必会卷土重来,如此,反反复复的血糖波动反而是极大的损害机体健康。

但是的确是有一些人在血糖控制正常之后就停药了,并且一直以来血糖也很好啊!这种情况是要有前提的。

1.停药之前,血糖控制很好,解除了“糖毒性“,并且前期治疗较好,胰岛功能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害,血糖控制以后,胰岛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2.患者尽管是降糖药停服了,但是饮食治疗和运动锻炼并没有停止,可能还更加严格,而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药物的作用。比如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至少30min的运动可以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这和α葡糖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是差不多的;通过规律运动和合理减重,可以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这和胰岛素增敏剂格列酮类是差不多的。

因此,糖友对付血糖千万不可见好就收,要乘胜追击,以防血糖再卷土重来。如果糖尿病发现的早,后期治疗又比较及时,在血糖控制正常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直至停药。但是在减药期间要严密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持续不达标,还是不能停药的。即便可以停药,也要坚持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糖人健康网


段医生答疑在线🚀血糖正常后需继续服药🚀

用药期间,血糖正常,那是药的作用,并没有解决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糖尿病并没有根治,所以需要继续服药。如果血糖持续达标,根据情况可以减量。



血糖升高的原因: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物质,由胰腺产生。

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胰岛素不能产生。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起初是胰岛素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胰岛素的量足够,也就是胰岛素相对不足;逐渐出现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也就是胰岛素绝对不足。



而口服药或者胰岛素不能解决糖尿病的根本问题:

胰岛素是补充体内缺乏的胰岛素。

口服药:①有些是减少食物中葡萄糖从肠道吸收,减少葡萄糖的来源,如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利拉鲁肽。②有些是提高胰岛素的作用,如二甲双胍、吡格列酮。③有些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增加,如格列美脲之类和瑞格列奈。

而胰腺的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没有得到改善。

因此,即使血糖正常,也得继续服药。如果停药,会出现血糖再次升高。

哪些情况下可以减量,直至停药?

①如果空腹持续处于4.4~7.0的较低值,糖化血红蛋白<6.5%。老年人可能放宽松点。

②如果用药期间经常出现低血糖。

段医生特别提醒:

(1)坚持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有助于血糖降低,减少用药量。

(2)到了糖尿病后期,体内缺乏胰岛素,可能必须补充,或者注射胰岛素。

(3)对于初次发现血糖特别高,糖化血红蛋白≥9%,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改善胰腺的作用。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