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

車臣共和國(車臣語:Нохчийн Республика;英語:Republic of Chechnya)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

地處於北高加索山區,西接印古什共和國和北奧塞梯共和國,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東連達吉斯坦共和國,南部與格魯吉亞分享一條很長的邊界。首府格羅茲尼。

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和俄羅斯軍隊進行了多次衝突,最大的衝突爆發在蘇聯解體後的10年內,最終車臣非法武裝全軍覆沒。但小規模衝突時有發生。

車臣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

有關車臣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初以前。"車臣人"這一稱呼最早源自阿爾貢河邊的"大車臣"這一村莊的名稱,以後逐漸成為車臣民族的族稱。車臣人自稱"納赫喬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車臣人在13世紀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為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戰爭。自15世紀奧斯曼帝國入侵開始,車臣人民在高加索山區不斷抵抗外來入侵。自從投向穆斯林的陣營,便緩和了與奧斯曼帝國的緊張關係,但卻與信奉基督教的格魯吉亞人及哥薩克人及信奉佛教的卡爾梅克人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

車臣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

18世紀末,葉卡捷琳娜二世發動第五次俄土戰爭,擊敗奧斯曼帝國,並控制克里米亞汗國,俄國的勢力擴張至北高加索。格魯吉亞三王國之一的卡特利-卡赫季王國於1783年與俄國簽訂格魯吉亞夫斯克條約(或以俄方稱格奧爾基夫斯克條約),希拉剋略二世承認俄羅斯帝國對格魯吉亞之宗主權,而俄國則幫助格魯吉亞之統一,令俄國有機會將勢力範圍拓展至高加索全境。此時高加索地區由格利高裡·波將金主導下軍事管制,在吞併克里米亞汗國後,交由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蘇沃洛夫接管,俄軍只是廣建堡壘,容許山民半自治,並不進行任何軍事行動。1785年,因高加索總督區成立,蘇沃洛夫撤軍,毛拉謝赫曼蘇爾乘概率眾起事,以其穆裡德派信眾為號召,在奧斯曼帝國支援下,對俄國進行吉哈德(聖戰),並在蘇扎戰役中擊敗俄軍。因兵器過於落後,無法攻陷俄國稜堡。唯一著名的戰績僅為俘虜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其後連戰連敗,淪為賊匪。在第六次俄土戰爭中加入奧斯曼帝國,被伊凡·古杜維奇在1791年率軍攻滅,此時穆裡德派已融入車臣社會之中。

車臣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

19世紀初,亞歷山大一世在百日王朝被消滅後,對北高加索進行征服行動,並於1829年引發全面戰爭,是為高加索戰爭。伊瑪目加齊‧穆罕默德在高加索戰爭中為了抵抗俄國,組成車臣尼亞(日後的高加索伊瑪目國),是車臣國家之始。全國戰爭開始後,雙方互相屠殺,雙方戰爭手段日漸激進和血腥。1845年,在伊瑪目沙米爾的領導下,伊瑪目國達致最大疆域,直接接觸俄國本土,後被俄國大規模動員擊破。在1859年伊瑪目國滅亡後,車臣地區便併入帝俄版圖。被征服後的車臣地區多有暴亂,因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巴米亞京斯基元帥平定,成功於1860年建立政權。1867年,俄國對車臣人開始大規模施行暴政,激起大規模反抗,車臣地區復亂。1875年,亞歷山大·帕夫諾維奇·斯維斯圖諾夫率兵至車臣大規模屠殺,令車臣人分化成親俄和抗俄兩大派別。1877年車臣及達吉斯坦起義後,抗俄之車臣人近乎滅絕。因獲得特赦,大部分抗俄之車臣人投降,車臣人再度統一。1881年開始工業化,車臣地區基本穩定,未曾再現大規模暴亂。

十月革命之後,車臣繼續留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裡。蘇聯成立後的1922年11月30日,成立車臣自治州,隸屬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34年1月15日和同屬俄羅斯聯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併為車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斯大林人為地把車臣-印古什地區分離出來單獨建立了一個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由於在二戰中,部分車臣人試圖與德國軍隊合作謀求獨立,1944年,在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將幾乎整個車臣民族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被驅逐到中亞哈薩克和西伯利亞境內,並撤消了車臣的自治共和國地位。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執政時期,允許車臣人迴歸,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方才得以恢復。

1989年後,蘇聯局勢急劇動盪,民族分離勢力在車臣、印古什和北奧塞梯等高加索地區嚴重膨脹,車臣和北奧塞梯等自治共和國的均有流血衝突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