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走排除篩選法(選股不再難補充說明)

前面簡單介紹了一些有關選股的基本方法,因為時間倉促圖文沒經校對就匆匆發出,後發現多處出現錯漏,圖片重複,文字說明不清晰,典型圖例不夠代表性等等,但是大體上還是說明了我個人在選股上常用的一些方法,前面主要偏重於介紹了當前個股走勢,這次主要補充怎麼從個股的歷史走勢去大致判斷個股的未來走勢特徵。

歷史走排除篩選法(選股不再難補充說明)


在股市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麼個詞:“壓力位”或“套牢盤”。

個股壓力位和套牢盤叫法不同本質是一樣的,“壓”是自上而下的一種力。有套牢必然有壓力,有壓力就必然有套牢。

股市中的歷史壓力大概可以分為較有代表性的三大類:

第一,斜坡下降(點狀分佈壓力)。

第二,階梯式或叫平臺式下降(線狀分佈壓力)。

第三,斷崖式下降壓力。

我們在選股過程中可以順帶看一下個股的歷史走勢來預估個股當前所處位置和他前期的壓力點分佈,再判斷後期有可能出現的走勢,最後決定該股是不是該加入關注。

第一:拒絕斷崖式個股。這裡我們還是用淘汰法進行對個股進行前期篩選,首先我們應該淘汰近期(幾個月內)出現過斷崖式下跌的個股,斷崖式也就是閃崩,連續跌停等因素造成個股籌碼分佈出現巨大斷層,這種個股壓力山大,中間的連串跳空缺口會給市場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股價會長時間在缺口下方晃盪,即使出現反彈幅度也很有限隨後還得打回原形。(如圖)

歷史走排除篩選法(選股不再難補充說明)


歷史走排除篩選法(選股不再難補充說明)

這種壓力想要突破非常困難,因為前面的連續跳空不是我們小散可以主導生產製造的,而是主力刻意連續跳空或跌停,鐵了心要把上面追高的散戶封死在高崗上與自己拉開大幅度距離,既然刻意蓄謀要封死上面一大片,你想他可能短期就再次反彈上漲解放大眾麼?當然不可能,如果短期就反彈解放這費盡心機製造的斷裂帶豈不是白費?所以主力會在缺口下方半死不活的反覆晃悠,磨滅散戶的耐心,直到散戶崩潰紛紛割肉,這樣主力製造斷裂層的最終目的也就達到了,有人會說:“連續跌停主力也同歸於盡了,”如果這麼想就太天真了,別忘了股市話語權在誰手上?10元封死到3元然後打開震盪,等著上面的割肉,他可以連續封跌停自然也可以連續封漲停,不漲是因為大家不割肉。

第二:拒絕前期階梯式下跌到低位的個股。這類個與斷崖式下跌功效幾乎相同,只是沒斷崖式那樣讓人看著瘮的慌。階梯式是主力把散戶分階段價位一層層的套死,這樣的個股套牢籌碼是一個平臺一個平臺的套,呈線型分佈,如圖:

歷史走排除篩選法(選股不再難補充說明)

這種一根陰線一個坎的落差會對後期上漲增添巨大的壓力,因為這種套牢是平臺式,每個階段的套牢在極小範圍內,籌碼基本是扁平線型分佈,而不是拋物斜線下降那種點狀分佈,拋物線斜面下降籌碼分佈是順著斜坡分散排列,不會統一套在一個陣線上。相反如果上漲是這樣臺階式每個上升臺階都會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如圖:

歷史走排除篩選法(選股不再難補充說明)

這種上漲速度不快,但是卻很平穩,一步一個腳印,底子非常結實。

第三:斜坡下跌。這個就簡單了,下跌就像拋物線順著下來,這樣上方套牢籌碼分佈也相對分散順著坡下來,後期化解套牢盤也相對容易,這類個股才是首選。當然這個坡也要看距離當前有多久?前期有多高?假如前期一路下降是近期下到坡底的也最好繞道,這類股反彈70%的概率是反彈失敗,頂多只是緩解下行動力,讓下跌放緩或進入橫盤震盪。這是我個人總結出來的一點小經驗:

所有下降通道中的個股首次反彈成功的概率不超30%

最後簡單介紹一下上漲途中最有爆發力的個股走勢。

短線爆發力強且相對穩的個股應該就是小弧形上漲的個股(非絕對),弧形調整幅度在7~~到15天線區間(也就是弧線不破持股線)如圖:

歷史走排除篩選法(選股不再難補充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