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思想是不是就是“一种放下,不在乎的思想”呢?

用户5024731289364


说的是佛教的思想吧!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阳明学的逻辑起点,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供的方法论,致良知是修行的最高境界,按照吾心之之良知指引去做事,就是致良知


知行至善


王阳明的思想是不是就是“一种放下,不在乎的思想”呢?这个问题似乎是很有道理的,确实就是“一种放下,不在乎的思想”表现。

王阳明《心学》中心思想就是“致良知”。致良知就是“心”即理,知天理。是很自然的良知,不需要从外面添加一丝一毫的纯天理,为此也可说是“一种放下,不在乎的思想。”

一个人的思想心愿如果很在乎,就变成了有目的心态,那就不是纯天理了,也不是心的本体表现。

王阳明在回答学生提问时回答的一段话“心就是天理,世上哪还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

从这句很强调的话,就更加好理解心的本体思想很重要,也就是“心无外物”使人会更有良知。一个人在这种有良知的状态下,其实就是“一种放下,不在乎的思想。”

再说,天与地是大公无私的,是很公平的,万物生长都是公平对待。对人心来说其实也是一样,只要心无外物,也会对任何人和事都会公平对待。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也会看得平淡,不会对自己的思想产生纠结感到不安而不快乐。其实也是“一种放下,不在乎的思想”的体现。

总之,王阳明《心学》中心思想“致良知”,就是突出人的心本体表现出来,确实就是“一种放下,不在乎的思想”表现,完全正确!


刘梦辉1445414400581


还真不是。不曾拿起,何来放下?

王阳明的思想中,比较经典的理论就在于其“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和“知行合一”了,

“心外无理”主要是王阳明在反驳朱熹的物理能离开心的观点,说白了,王阳明指明“心即理”,本心至善。而“心外无物”则是王阳明为了巩固“心外无理”这个理论而进一步阐述“心”和“外物”的关系。所谓的“知行合一”则是“致良知”的体现。

所以,王阳明的思想不是所谓“放下,不在乎”,颇有些“万物皆备于我”的感觉,“我本来就有”,“世界只在我眼中”,又何来“放下”、“不在乎”的说法呢。

1、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与“心外无理”

王阳明提出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实则更多是在消解程朱的天理,以求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变成内在的“良知”,继而成为生来固有的存在。

如王阳明曾说: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而爱物,即仁民而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心外无之理,心外物之物”。

王阳明是在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外在的事物之所以存在,在于人自身的意识,这世间万事万物的意义,是人意识所赋予的。比如,山在人的眼中是山,是因为人的意识赋予了眼前这个物体为“山”的意义。王阳明这句话实则就是在强调“心”的作用了,外界的万物之所以是万物,是因为人的“心”在发挥作用。对人而言,没有离开人的意识(也就是王阳明所谓“心”)而独存的。

因为赋予“万物”意义的,是人心,所以心外无物,而所谓的让万物之所以是万物的“理”,便随着万物,与心紧密连接起来。“心即理”,心赋予万物存在的意义,也相当于说,是心赋予万物存在的“理”。

或者换种比较好理解的说法来理解一下王阳明的逻辑。假设有一个自然规律,人的意识并未发现它,所以它对于人来说,是不存在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人意识下的世界,意识没有“顾及”的,对于人来说,就是“不存在”的。所以,人眼中世界之万物之所以是万物,实则是人的意识在去赋予万物意义。

基于上述逻辑,从社会伦理层面来理解,道德规范便成了本心之内的先天良知,于是,王阳明进一步指出“知行合一”。

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这里的“知”和“行”有两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却是理解阳明心学的关键。

第一层含义中的“知”是人之主观意识中心理感受的“知”和心理活动的“行”,这层含义中的“知”源于人本身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而“行”则是人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指导下的心理活动。

第二层含义,则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导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就是人的实际行为与心里所想是一致的。

虽然第二层含义更令人接受,也传播得更加广泛一些,但是从阳明的“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来看,第一层含义更加接近其本意。

3、总结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其精华大抵在于其“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从社会伦理层面来看他的思想,他将道德规范上升到了人之先天良知良能的层面,让道德规范对于人来说不再是冰冷外在的教条,这某种程度上也对僵化教条禁锢身心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王阳明的心学不能看成是一种“放下”或者说“不在乎”的思想。因为“心外无物”,万物本在我心,就不存在所谓的拿起,那么又何来所谓的放下呢?


颜小二述哲文


王阳明作为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所开创的心学可不是“一种放下,不在乎的思想”。心学是脱胎于儒家,受道家、佛家的影响从而产生的。心学了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阳明思想的核心在于“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就是心中的行为准则和自己的行动做到一致,不知道问题中的放下,不在乎是从何得来?英语中,“知行合一”译为:“The unity of Inner knowledge and action”,意思是:内心、行动要一致,就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意思。而王阳明也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知行合一”的思想。

  •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至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王阳明在江西平定了为患数十年的盗贼。
  •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只借助江西一省的力量,未借助朝廷的援助独自率军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
  • 嘉靖四年(1525年),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传播心学。
  •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

王阳明步入仕途后基本都是在平叛中度过的,作为一个学说的开创者却能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就是知行合一的最好的实践。

心学后来影响了很多人包括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

这里以朱载垕对王阳明的评价结尾:

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E往无前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经验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行动。知与行的合一,既知才能行。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王阳明的致良知跟孟子的“性本善”相近。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天理、是善、是光明,是人性本就固有的一物。

注意,这个理论是他在早期时的主张,在王阳明后期时,他也感知到了这个理论的不足,所以就没有那么肯定的如此说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他后期的思想主张,格物就是穷理,穷理才能致知。





朔风书思语


王阳明的思想并不是一种放下,所谓的’放下’那是佛家思想的精髓,包括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名与利、权与势的统统放下,佛家是站在出世的立场上求真解脱的放下,追求的是无为而有为的思想境界。佛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如来的佛性,只是由于贪嗔痴慢疑遮蔽了他。只要你按照佛的方法去修心,人人皆可成佛。天下事一切为心造,只要改变心力,就能成就一切,并走向解脱道。

而王阳明的思想是集儒家、佛家、道家思想的融合和贯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王阳明心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指在让后人修炼内心強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获得幸福完美的人生。正如他所言:“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思想在明朝后期很有一定影响力,但与佛家、道家的学说还相差甚远。他的思想准确地说不过是儒家思想的延伸而已。像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种种现象统统概括了。

作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已是学界的共识,其学术思想传至日夲、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第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响有俊爽之气。这是历代学者中肯的评价。


锦绣三月春


你说的不是王阳明,有一点点佛学的感觉

王阳明心学,主要是修心,知行合一

但是放下,也并不代表不在乎吧?

佛劝我执太重的人放下,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走心,想来是让你别太执着于外物,迷失自己,让你换个角度,眼光放远看。


瑞瑞务农


道祖,佛祖认为跳出三界,那也是思想。真正跳的出吗


汪会宇


心即理如何解决烦恼,例如,如何看待老太太闯红灯,老太太心里是没有红灯绿灯的安全认识,所以才敢闯红灯;如果只以闯红灯是不对的,这一表像去看待老太太闯红灯就会产生是非厌恶之心,从而引起心情不好,抱怨等烦恼。

王阳明的思想是解决个人认识的,因为他立志成圣贤,帮助人安心立命。按照他的思想去认识这个世界,看这个世界,可以达到安心立命的目的。

对事物只有正确认识到位了,才可能成事,往往我们认识都是片面的,或者错误的,不符合这个世界的规律的,所以王阳明提出要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一体的,知到的要去做了才叫知(真知),只知不行叫盲知,只行不知叫瞎行。

王阳明的思想只对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能力有用,只能解决自身的认识问题。


行者小巷


是真正进入化境的表现,装是装不出来的![耶][我想静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