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僅用3000人圍困有10萬軍隊的成都,為何劉禪就輕易投降?

官兒迷


首先要更正一點,鄧艾確實是帶著3000多人偷渡陰平,最後圍困成都。

但是此時的成都並沒有10萬大軍,蜀國境內的軍隊幾乎都被姜維帶走了,可以說此時的成都兵力空虛,所以劉禪才會輕易投降。


鄧艾的3000多人,如同一把利劍直插劉禪胸口

公元263年,姜維率領蜀國10萬大軍與鍾會在劍閣對峙,而鄧艾卻帶著3000多人偷渡陰平。此時消息傳到了成都,劉禪讓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領軍隊迎敵。

結果諸葛瞻失策,不聽從他人建議,沒有去佔據地勢險要的地方,因此被鄧艾擊敗。這讓諸葛瞻只能退守綿竹,之後兩軍決戰,諸葛瞻再次被鄧艾擊敗,他本人也死於此戰。

諸葛瞻戰敗後,鄧艾兵鋒直指成都,此時的成都兵力空虛,鄧艾的3000大軍就像是一把利劍直插劉禪胸口,劉禪此時已經六神無主,他不知道是不是要選擇投降。


劉禪沒有決一死戰的勇氣

此時成都的10萬大軍還在劍閣,城中只剩下一批文臣,這些人在收到鄧艾發出的勸降信後,只擔心自己的榮華富貴,根本不去想蜀國的江山社稷,因此他們極力勸諫劉禪投降。

面對這樣的局面,劉禪心中也很惶恐,雖然劉禪算不上庸主,但他沒有那種與敵人決一死戰的勇氣。

尤其是他手下的很多大臣都在勸他投降,這讓劉禪更加不知所措,皇帝的寶座他不想放棄,但相比於皇位,他更看重自己的生命。

如果他堅決抵抗很可能會讓他丟了性命,直接投降反而還有可能保住他後半生的榮華富貴。

而且此時的天下形式已經很明朗,蜀國已經失去了爭霸天下的實力,遲早會被魏國滅國。


因此在權衡利弊之下,劉禪選擇投降。


東方大史


從題目可以看出,題主很顯然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劉禪在成都擁有重兵的情況下居然選擇投降,這就進一步襯托出諸葛亮的偉岸。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中,劉禪面臨的問題可比《三國演義》描述的要嚴峻的多,鄧艾奇襲陰平後,擁有的部眾遠遠超過了三千人,否則劉禪也不至於就這樣輕易的投降了。我們一起仔細的分析一下。

鄧艾的實際兵力。

鄧艾的兵力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從出征開始一直到擊敗諸葛瞻之後,數量都是在不斷變化中的,而軍隊的質量也是在變化的。

第一,出征時的兵力。

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

詔諸軍大舉伐漢,遣徵西將軍鄧艾督三萬餘人自狄道趣甘松、沓中,以連綴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督三萬餘人自祁山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鍾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子午谷趣漢中。

鄧艾率領三萬人馬從狄道出發,其目的就是牽制姜維於沓中,讓他無法救援漢中,而鍾會則統領十餘萬人進攻漢中;鍾會才是主力,漢中才是主攻方向。

從祁山出發的還有諸葛緒,他的人馬也不少,也有三萬人;從這裡可以看出,司馬昭出動了六萬人來前後夾擊沓中的姜維。

鄧艾人馬直接攻擊姜維大營,姜維見勢頭不好,趕忙往漢中跑,但是在強川口和鄧艾的三萬人馬遭遇,在這裡發生了一場慘烈的遭遇戰,為了突圍,姜維犧牲了所有的無當飛軍,包括趙雲的兒子趙廣。

姜維雖然損失慘重,但是此戰後鄧艾的損失同樣也是如此,此時總人馬應該不足三萬了。

第二,過陰平小道後兵力。

姜維軍退去守劍閣後,鄧艾就失去了牽制的對象,就精選士卒,準備從陰平小道直接偷襲成都。鄧艾駐守隴右很多年,為了對付姜維確實費了不少心血,鄧艾從隴右羌胡中招募了數千人從當勇士,這些人專門對付姜維,正是有這些人在手中,才擁有了屢次擊敗姜維的本錢。

那麼這次精選的士卒絕大部分就是這數千羌胡勇士,他們擅長山地作戰,熟悉如何穿越山嶺,因此這些人數可不是《三國演義》提到的只有寥寥兩千人。能夠在沓中擊敗擁有五萬人的姜維,這些精銳兵力絕對不少於一萬人。

第三,過江油城後兵力。

走完陰平小道,就碰到了擊敗馬邈埋伏在半路上田章,這個田章是鍾會派過來接應鄧艾。田章在距離江油關不遠的地方擊敗了馬邈埋伏在半路的伏兵,伏兵大約有三千人,那麼由此可見田章的先遣部隊人數應該在五千人以上,否則是很難完全擊敗半路埋伏的馬邈部隊。

田章擊敗伏兵後就和鄧艾兵合作一起進攻江油關,取勝無望的馬邈選擇了投降,至此鄧艾的人馬應該在一萬左右,這些人馬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可不是一般的蜀兵可以抵擋的。

第四,擊敗諸葛瞻後的兵力。

在蜀漢滅亡後,根據《資治通鑑》記載:

漢主遣太僕蔣顯別敕姜維使降鍾會,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於艾,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甲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蜀漢總計士卒人數為十萬兩千人,姜維在沓中大約有五萬,漢中和劍閣大約有一萬五千人,其他地方大約有三萬,那麼成都防守部隊大約為不到一萬人。而諸葛瞻率領了大約五千人出戰,在綿竹戰敗後,鄧艾軍應該還有一萬左右。

由此可見,經過陰平小道,江油關之戰,綿竹之戰後,鄧艾大約還有一萬之眾,並非題主提到的只有區區三千人。而且在實際歷史中,鄧艾軍隊並沒有到成都,而是距離成都不到四十里的雒城,因此並不存在圍困成都的事情,劉禪就選擇投降了。

劉禪投降的原因。

其實劉禪的投降是大勢所趨,並非他膽小懦弱,或者無能,無論誰碰到他那個境況,除了投降就是戰死,並沒有其他的出路可言,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沒有做好成都防守。

自始至終成都就沒有做好防守的準備,絕大多數人以為有諸葛瞻的出戰就可以挽救蜀漢的危亡,因此根本就沒有做好防守事宜。根據《資治通鑑》記載:

漢人不意魏兵卒至,不為城守調度;聞艾已入平土,百姓擾擾,皆迸山野,不可禁制。

當鄧艾來到距離成都不遠的雒城的時候,成都已經是驚慌失措了,沒有人想著怎麼去防守,而是向外逃往,這個逃往即使基本的城防部隊也沒有能夠阻止住。

第二,人心渙散。

當鄧艾兵臨城下的時候,絕大多數人並沒有想過如何做好防守,固守待援而是想著要麼跑去南中,要麼去東吳,大多數人只想著如何逃跑來保護自己,唯獨沒有想著怎麼去防守成都。

由此可見,再堅固的城池並不是從外部被攻破的,而是從內部攻破;即使成都城牆再高大堅固,沒有必死的心去防守,依然會轟然倒塌,這也是劉禪不得不選擇投降的原因吧。


笑看三國風雲


因為鄧艾從來沒有用3000人圍困10萬軍隊的成都。

凡是說鄧艾用3000人圍困10萬人成都的,都是看書不仔細的。大約逮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句就開跑。實際上,演義中是鄧艾用五六萬為圍困守軍1萬的成都。原書為證:

鄧艾最初起兵伐蜀,兵力是9萬人:

艾遂遣雍州刺史諸葛緒,引兵一萬五千,先斷姜維歸路;次遣天水 太守王頎,引兵一萬五千,從左攻沓中;隴西太守牽弘,引一萬五千人,從右攻沓中;又遣 金城太守楊欣,引一萬五千人,於甘松邀姜維之後。艾自引兵三萬,往來接應。


這9萬人跟姜維打了一陣,基本勝多敗少,後來趕往劍閣。諸葛緒一軍被鍾會給吞併了:

會乃 將諸葛緒用檻車載赴洛陽,任晉公發落;隨將緒所領之兵,收在部下調遣。

這樣鄧艾剩下的兵力,還有7萬左右。


然後,鄧艾偷渡陰平,過程如下:

艾乃先令子鄧 忠引五千精兵,……鑿山開路,搭造橋閣,以便軍行。艾選兵三萬,各帶乾糧繩索進發。約行百餘里,選下三千兵,就彼紮寨;又行百餘里, 又選三千兵下寨。……沿途下了數寨,只剩下二千人馬。……鄧艾、鄧忠, 並二千軍,及開山壯士,皆度了摩天嶺。


這時候,鄧艾的軍隊分佈如下:摩天嶺下有2000精兵+5000沒兵器的開路軍;七百里陰平道有約28000士兵,另外在陰平北口有3-4萬軍隊。

接下來,鄧艾帶著二千人馬攻下了江油城。這大概就是很多帖子說鄧艾只有兩千人的原因。然而接下來鄧艾明顯有徵召部下的舉動:

鄧艾取了江油,遂接陰平小路諸軍,皆到江油取齊,徑來攻涪城。

這裡寫鄧艾接應陰平小路諸軍來取齊,那麼手下的兵力至少也增加到了3.5萬。實際上從後面的格局來看,他有可能把陰平路口的3萬多軍隊也調來了。

接下來,鄧艾和諸葛瞻交戰。諸葛瞻的兵力,書上有描述,是7萬:

後主即撥成都兵將七萬與瞻。

雙方交戰,前兩次鄧艾都輸了,損失了萬餘人馬:

乃與眾將商議曰:“蜀有諸葛瞻善繼父志,兩番殺吾萬餘人馬,今若不速破,後必 為禍。”監軍丘本曰:“何不作一書以誘之?”艾從其言,遂作書一封,遣使送人蜀寨。

鄧艾損失萬餘人馬,如果之前兵力是3萬多,則剩下2萬多人;如果之前兵力是7萬,則剩下6萬人左右。問題是假設鄧艾之前是3萬多,剩下2萬多人,而諸葛瞻有7萬人,顯然是魏軍數量遠遠少於蜀軍,鄧艾哪來的臉皮去勸降?

再看後面的描述:

艾從其言,遂令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伏兩軍於後, 艾自引兵而來。此時諸葛瞻正欲搦戰,忽報鄧艾自引兵到。瞻大怒,即引兵出,徑殺入魏陣 中。鄧艾敗走,瞻隨後掩殺將來。忽然兩下伏兵殺出。蜀兵大敗,退入綿竹。艾令圍之。於是魏兵一齊吶喊,將綿竹圍的鐵桶相似。……瞻自 披掛上馬,引三軍大開三門殺出。鄧艾見兵出,便撤兵退。瞻奮力追殺,忽然一聲炮響,四 面兵合,把瞻困在垓心。瞻引兵左衝右突,殺死數百人。艾令眾軍放箭射之,蜀兵四散。瞻中箭落馬,乃大呼曰:“吾力竭矣,當以一死報國!”遂拔劍自刎而死。……張遵、黃崇、李球三人,各引一軍殺出。 蜀兵寡,魏兵眾,三人亦皆戰死。

鄧艾伏兵把蜀軍圍住,後面又說蜀兵寡,魏兵眾,因此可見魏軍兵力至少不少於蜀軍。再者,鄧艾手下一共四個地方官,除了諸葛緒被鍾會拿下,其餘三個至少有兩個都出現在了此處,可見大概率鄧艾是全軍過來了,而不是還留了一半人馬在陰平道北口。

由此可知,按三國演義,鄧艾在兵臨成都時,兵力大概率是有五六萬這個量級,至少是有兩三萬這個量級。


而此時成都兵力是多少呢?三國演義毛本沒有提到,嘉靖本卻是有描述的:

後主稍安,即撥成都見在兵七萬與瞻。瞻留一萬兵守成都,辭了後主,整頓軍馬。

毛本沒有敘述,嘉靖本有明確敘述,且兩者沒有矛盾衝突的,以嘉靖本為準是合理的。可見,成都在諸葛瞻全軍覆沒後,只剩下一萬守軍。鄧艾的兵力佔絕對優勢。

演義原文也說:多官議曰:“兵微將寡,難以迎敵……”顯然,蜀軍一萬,魏軍兩三萬到五六萬,才符合“兵微將寡”這個說法。

至於十萬人馬又是什麼呢?在演義中,這段是出現在這裡:

遣尚書郎李虎,送文簿與艾:共 戶二十八萬,男女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倉糧四十餘萬,金銀各二千 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餘物在庫,不及具數。

這裡的數字實際上是史書上的數字。在史書而言,十萬二千是指蜀漢戰爭爆發前的全國兵力。而在演義裡,蜀漢戰前兵力是二三十萬,因此十萬二千可以理解為蜀漢尚存兵力的總數。畢竟諸葛瞻那裡就損失了七萬人馬,姜維再損失個幾萬人,剩下也就這點了。

由此可知,按三國演義而言,鄧艾並不是3000人圍困10萬軍隊的成都,而是用數萬人圍困1萬守軍的成都。


巴山夜雨涮鍋


題主說的是《三國演義》,根本不是歷史。阿斗在成都養不起10萬人!諸葛亮幾次北伐使用的全部兵力,都沒有超過五六萬人。

司馬昭滅蜀國,可是“徵四方之兵十八萬”!

這18萬人,並分三路:鍾會率主力10餘萬人,由漢中,直逼陽安關;鄧艾率兵3萬餘人,由狄道進軍向甘松、沓中牽制姜維駐守沓中的主力;諸葛緒率3萬餘人,向武街、橋頭等地截斷姜維的退路。

注意,鍾會才是滅蜀國的主力,鄧艾的任務只是“牽制”。

而蜀國在滅亡之前,只有十萬兵力:“帶甲將士十萬二千”。主要分佈在三個地方:沓中的姜維布有3-4萬,留守成都的有4萬餘人,漢中、東部、南部等要地有兩三萬人。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鍾會吞併了諸葛緒的兵馬,帶著13萬人直奔劍閣。鄧艾挑選本部(三萬人中挑出)精兵2萬餘人奇襲陰平,將配角演成了主角。

鄧艾奇襲得手後,率軍(帶著田章的部隊)攻破綿竹,在綿竹打敗諸葛瞻父子。要知道,諸葛瞻可是把守成都的禁軍主力帶過來的。兵力肯定不會少於鄧艾所部的兩萬人。諸葛瞻父子死了,守成都的主力就沒了。

所以,此時成都阿斗手下也就有萬餘人罷了。

所以,鄧艾不是用3000人圍困有10萬軍隊的成都。因為成都此時就一萬來士兵,而鄧艾應該有不到2萬人。後面還有鍾會的十餘萬大軍。阿斗肯定要投降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題主的這個問題並不正確,鄧艾圍攻成都時他應該具有兵力優勢。

題主說鄧艾僅用3千人圍困成都,這應該是誤解了《三國演義》裡的意思。

在《三國演義》第117回鄧艾選了3萬5千精兵偷渡陰平,一路上隔百餘里就留3千人下寨,作為接應,最後翻越摩天嶺抵達江油時,身邊只有2千人馬。但是在鄧艾奪取了江油城以後,就命令留在陰平小路上的各路軍馬全部到江油會合,然後才去攻打涪城。所以在圍攻成都時,鄧艾肯定不止3千人。

而在正史裡,並沒有提到鄧艾帶了多少人馬偷渡陰平。不過在《三國志》裡曾經提到司馬昭命鄧艾、諸葛緒各率3萬多人前後夾擊姜維,鄧艾追擊姜維到陰平以後,從軍中選拔精銳,打算從陰平小道經江由、綿竹攻打成都,並邀請諸葛緒一起行動。諸葛緒認為給自己的命令是攻打姜維,因此沒有同意鄧艾的方案,而是去和鍾會匯合。

此外和《三國演義》裡鍾會私下嘲笑鄧艾的計劃不同的是,歷史上鍾會在得知鄧艾的計劃以後認為可行,於是派遣將軍田章等人從劍閣出發,經小路抵達江油和鄧艾會師,共同攻打綿竹。

所以鄧艾在偷越陰平以後,他的部隊應該包括自己3萬多大軍中的精銳加上田章等人所率的部隊,總兵力至少也有2、3萬人了。

而成都也沒有10萬大軍。

在蜀漢投降時,蜀軍根據史書記載,共有“帶甲將士十萬二千”,不過這可不是成都城內的蜀軍,而是整個蜀漢所有軍隊數量的總和。這其中包括了姜維在劍閣的4、5萬人,漢中的樂城、漢城各有5千人,還有南中、永安和其他地方的駐軍,剩下的才是成都的守軍。

而且在魏國伐蜀以後,劉禪派遣右車騎廖化、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人率軍增援姜維,鄧艾偷渡陰平以後又派諸葛瞻率軍去綿竹禦敵,這些部隊都是蜀軍的機動部隊和成都附近抽調的駐軍,所以此時成都能有多少部隊是很值得懷疑的。

結語

劉禪選擇投降,固然是因為其個性懦弱,但是鄧艾在擊敗諸葛瞻以後,成都城內防禦空虛也是事實,劉禪只有投降或者逃亡兩條路可選,繼續堅守成都已經基本不可能了。


不沉的經遠


這個數據有比較大的錯誤。

魏國伐蜀時,總共出動十六萬大軍,兵分三路:由徵西將軍鄧艾率三萬人馬由狄道出擊,攻甘松、沓中,牽制姜維主力兵團;由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人馬從祁山出擊,攻武街橋頭,截斷姜維退路;伐蜀主力部隊由鍾會指揮,共計十餘萬人馬,分別走斜谷、駱谷、子午谷,分進合擊,目標直指漢中。

據戰前魏國的情報顯示,蜀國總兵力只有九萬,駐守首都及其他軍事基地的部隊有四萬人,能機動作戰的人數只有五萬人。這五萬機動部隊,主要由姜維統領,駐紮在沓中。

伐蜀之戰開始後,蜀帝劉禪又派右車騎將軍廖化馳援沓中,同時令左車騎將軍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率部進屯陽安關口,以防止魏軍從東線進攻,其餘部隊集結於漢、樂兩城。應該說,蜀國把大後方的部隊,也基本上派往前線了。

鄧艾佔領陰平後,除了自己的三萬人馬外,還節制諸葛緒的三萬人馬,總共六萬人。不過,鍾會搞了個陰謀詭計,向朝廷打小報告,指控諸葛緒畏敵不前。朝廷一紙令下,諸葛緒被捕,用囚車送往京師,他的三萬人馬,被鍾會接管了。因此,鄧艾進軍成都,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三萬人。

鄧艾穿越七百里無人區後,兵不血刃佔領江油。由於鄧艾的軍事行動相當隱密,蜀軍在前線的部隊已經來不及召回。劉禪派諸葛瞻領兵抵抗,那麼這時諸葛瞻有多少兵力呢?史書上沒說,考慮到蜀國全國正規軍不超過十萬,多數又在前線作戰,即便徵召新的軍隊,我想諸葛瞻的總兵力絕不超過三萬人。從兵力上說,蜀軍不比魏軍多,考慮到還是很多新兵,戰鬥力要大打折扣。

諸葛瞻戰死後,成都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兵力了。後來劉禪向鄧艾投降,遞交降表,根據此降表,甲士總共是十萬二千人。這十萬軍隊,絕大部分在前線與鍾會對峙呢。由此分析可以看出,成都的確守備非常弱,並不是題主所說的有十萬人,我想最多就一萬人。


君山話史


你當劉禪是傻子,有十萬人馬在成都,幹不過鄧艾的三千軍隊?歷史的真實情況遠比演義要嚴酷得多!劉禪開門投降幾乎算是最佳的選擇。

鄧艾遠不止三千人馬

司馬昭派遣鄧艾和鍾會兩路人馬攻蜀,動用的兵力十多萬,兵分兩路,一路是鍾會走原來諸葛亮北伐曹魏的路線反向攻打蜀漢,鍾會領軍在劍閣與姜維率領的蜀漢守軍對峙。

一路是鄧艾率領的三萬多人馬走今天的岷縣、武都、文縣,借陰平小道,翻隴南勾樓山,繞過劍閣,直撲現在的綿竹市,攻克綿竹後,就是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直接領兵打到了成都城下。

鄧艾一路的傷亡很小,不要以為鄧艾翻山越嶺的會損失很多人馬,事實上鄧艾走得很順利,除了翻越勾樓山,略有損失外,基本上大軍沒有多大的傷亡。現在的鄧艾偷襲陰平的道路遺蹟都還存在,比如隴南岷縣還有鄧艾大軍搭建的棧道和橋樑,甚至還有一個村今天的名字就叫“鄧艾村”。

【鄧艾偷襲大軍所修棧道】

駐守成都的軍隊遠沒有十萬之眾

曹魏伐蜀的時候大概在公元263年前後,而當時整個蜀漢的人口總數100萬都不到,這是淨人口基數,能夠參軍入伍的人口總數不超過12萬,所以當時蜀漢的總兵力大概就在十萬。

全國兵力才十萬,怎麼可能成都就駐紮有十萬人馬,更何況姜維率領著當時蜀漢的主力屯田軍在前線抵禦曹魏的入侵,數量有三萬人馬,而作為前線的漢中,南中、永安郡又各有兩萬人馬,這些地方都是屬於軍事要地,不可能兵力薄弱。

那麼衛戍成都的軍隊有多少呢?大概不到一萬人馬,關鍵是這一萬人馬並不是全部駐紮在成都城內,城內一部分,成都周邊的衛所一部分,比如現在的雙流、邛崍一帶,鄧艾來得太過突然,成都周邊郡縣的軍隊毫無反應,而成都城內的守軍又嚴重不足。

當鄧艾率領三萬大軍忽然兵逼成都城下,而成都真實的守軍數量才不到一萬人,劉禪並不是一個鐵血強硬的帝王,他完全沒有勇氣與成都誓死存亡。

劉禪的選擇

面臨鄧艾大軍兵臨城下,蜀漢皇帝劉禪的選擇只有兩種:血戰到底;開門投降。

毫無疑問,劉禪選擇了後者,這種選擇既是因為他沒有血戰到底的勇氣,更沒有血戰到底的資本。劉禪不是一個有成就的皇帝,年少登基,有丞相諸葛亮打理國政,自己混混僵僵的就過來了,諸葛亮死後,姜維主外,黃皓主內,自己也樂得個清閒。

劉禪的帝王生涯基本上沒有經歷過大的波折,雖然不能算是個傀儡皇帝,但是他自己能夠完全自主決定的事情並不多,到了這個城破國亡的危機時刻,期望劉禪能夠幡然醒悟,熱血沸騰,這是不現實的。

懦弱是劉禪性格的最大特點,加上當時成都的主戰派毫無話語權,唯一能夠左右朝局的姜維又被牽制在劍閣,劉禪在黃皓的建議下,主動的開門投降了鄧艾。

劉禪的選擇是相當的明智,他既得到了曹魏最大的優厚待遇,更是讓川蜀百姓免受戰亂之苦,而且由於他的投降,蜀漢官員們能夠非常順利的承接到曹魏對當地的統治之下,曹魏對蜀漢的管轄接收幾乎就是無縫對接。

綜上來看,當鄧艾率領三萬大軍兵逼成都時,後主劉禪選擇開門投降,既是因為實力不足以抗衡鄧艾,更多的卻是因為劉禪自身就是一個懦弱無為的人,他沒有君死國破的勇氣!


沉墨I方之城


鄧艾的軍隊遠遠不止3千人,而是有3萬多人,算上穿越七百里無人區的陰平小道有人員損耗,也至少有3萬人。

公元263年,魏軍大舉伐蜀,總共出動軍隊約18萬餘人,魏軍是這樣部署的:

魏軍兵分三路,分為西路軍、中路軍、東路軍三大主力。



其中西路軍由徵西將軍鄧艾統兵三萬餘人,由狄道(今甘肅臨洮)進軍,以牽制蜀漢大將軍姜維駐守在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的主力。

中路軍由雍州刺史諸葛亮緒統兵3萬餘人,出祁山負責切斷姜維後路。

東路軍由鎮西將軍鍾會率領12萬餘人,出斜谷、駱谷主攻漢中各據點。



蜀漢除了在漢中各地的駐軍,主要依託漢城、樂城及陽平關等主要據點防守魏軍,而蜀軍主力則由姜維率領駐屯在沓中屯田,對付姜維的主力,正是鄧艾所率領的3萬餘人的軍隊。

換句話,司馬昭南征蜀漢之時,蜀漢軍隊除了姜維在積極備戰外,包括後主劉禪在內的群臣是一徵歌舞昇平,毫無防備。



在魏軍南征前,姜維根據魏軍的人事變動,司馬昭下令鍾會在關中治軍,推斷出鍾會及魏軍可能會有伐蜀的戰爭,並因此向皇帝劉禪報告,因為姜維只是推斷,沒有掌握實際情況,再加上黃皓掌權,迷信鬼神,卻告訴劉禪敵軍不會來,因此蜀漢朝廷沒有做任何防備魏軍來襲的準備。這也成為蜀漢滅亡的一大原因。

在263年,整個蜀漢的人口有94萬,全國軍隊約有10萬人,鎮守南中、永安等邊境地區的蜀軍約有2萬人,鎮守漢中的蜀軍約有2萬人,姜維率領的屯田中央軍約有3萬人,留在成都的中央衛戍部隊約有2萬人,還有一些是分散各地的郡縣兵。



戰爭開打後,漢中蜀軍收縮防線,退入漢城、樂城及陽平關等險要據點,姜維率領的主力與和鄧艾虛晃一槍,並躲開諸葛緒的軍隊,退到劍閣險關,擋住了鍾會的主力。

姜維利用險要關隘擋住了魏軍主力,鍾會前進不得,而這個時候鄧艾就提出了從陰平小道經漢德陽亭,奔赴涪縣,直接攻打成都的計劃。



於是鄧艾率軍開始穿越七百里無人險區,同時鍾會也派遣田章率軍跟隨鄧艾,鄧艾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行軍,鑿山開路,懸崖修棧,遇水架橋,裹氈身滾,出乎不意如天兵天將般降臨江油,迫降守將馬邈。

接著鄧艾繼續進軍到綿竹與諸葛瞻率領的蜀軍對峙,成都原本有中央衛戍部隊約2萬人,戰爭打響後,劉禪派出廖化增援姜維,同時又派張翼和董厥到陽安關口防守鍾會軍,已經派出了一萬多軍隊,此時成都只有1萬餘人的軍隊,並沒有10萬人,10萬人是蜀漢全部的軍隊。



而鄧艾原本就是有三萬餘人的軍隊,基本上沒有戰爭損虛,只有一些自然損耗,在穿越無人區摔死的、餓死的和病死的,到達綿竹時,鄧艾手下至少有3萬人。

而諸葛瞻率領的蜀軍,是成都最後僅存的部隊,人數估計有1萬餘人,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拼湊起來的保衛部隊,蜀漢能打仗的正規野戰軍已經全部派出去了,成都幾近空虛。



綿竹之戰,鄧艾又擊敗了諸葛瞻的軍隊,成都僅有的軍事力量全部崩潰,要麼被殺,要麼投降,鄧艾繼續進軍成都,兵臨成都城下時,鄧艾至少還有2.5萬人的軍隊,而成都城中已經沒有軍隊了,或者說沒有正規軍隊了。

劉禪為何輕易投降?

很簡單,敵人有2萬多人,而自已已經沒有軍隊抵抗了,不投降怎麼辦?蜀漢分散在各地的軍隊,又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再加上朝中一些投降的勸諫,於是劉禪投降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識時務者為俊傑,在正確的時機做出正確選擇才是保全自己的最佳方式。

或許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對於蜀漢政權都有著獨特的情感,似乎它就是我們心靈的寄託場所。看著劉備、諸葛亮等人白手起家,一步步將蜀漢帝國發展壯大,我們的內心也逐漸激動起來,復興漢室彷彿指日可待。

可是好景不長,劉備病逝後,即使有諸葛亮掌權也是獨木難支,在諸葛亮死後蜀漢更是雪上加霜,人才青黃不接,國力日漸衰弱,最後還是無法逃避被吞併的下場。那麼問題來了——當時鄧艾偷渡陰平後帶著僅有的三千人馬圍困成都,而劉禪還有著十萬兵馬與之抗衡,可為何他如此輕易就投降了呢?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當時鄧艾軍與成都守衛的兵力對比絕對不是題目中所說的那樣,常言道:一力降十會。用三千人對抗十萬人,再加上後者完全可以固守城池,這樣的戰鬥根本不可能取勝,即使兵仙韓信再世也做不到。

那當時又是怎麼樣一種情況呢?對於鄧艾偷渡陰平之事《晉書·帝紀》這樣記載:

“十一月,鄧艾帥萬餘人自陰平逾絕險至江由,破蜀將諸葛瞻於綿竹,斬瞻,傳首。進軍雒縣,劉禪降。”

《三國志•鄧艾傳》也有記載: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雖然史料中沒有明確說明鄧艾偷渡陰平後兵力損失了多少,但是從這裡我們不難推測出,鄧艾利用自己的智慧率領眾將士成功越過天險,並且幾乎毫髮無損,當然在殺死諸葛瞻之後鄧艾可能還會招降一些蜀國士兵,不過數量不會太多,那我們就姑且算他當時有兩萬的兵馬。

那麼再來看看成都此時有多少守軍。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東漢時期每個郡所擁有的兵力在5000至10000之間,而當時蜀漢所處的益州共有22個郡,不過相較於繁華的中原地區,益州大多數地區人口密度並不高,所以平均每個郡的兵力應該在6000人左右,這也就是說當時蜀漢全國上下共有13萬左右的兵力。

而《三國志•鍾會傳》又這樣寫道:

維等所統步騎四五萬人,擐甲厲兵,塞川填谷,數百里中首尾相繼,憑恃其眾,方軌而西。

由此可知,當時姜維正率領4、5萬人在正面戰場迎擊鐘會,然後扣除用來防禦南蠻地區的1萬多人馬以及防範東吳的3萬常駐兵馬,此時的成都應該還有3萬左右的兵力。對此《三國志》也有相關說明:

十九年,進圍成都數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萬人,谷帛支一年,吏民鹹欲死戰。

這裡提到,鄧艾進圍成都之時,城內還有3萬精銳的守軍,並且所剩糧草還能夠支持一年,反觀鄧艾軍,他們在經歷了偷渡與大戰後早已疲憊不堪,此消彼長,劉禪完全有能力堅守城池直到姜維等人前來救駕,可為什麼他最後還是選擇了投降呢?



在我看來,劉禪會投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 諸葛瞻之死帶來巨大的衝擊。諸葛瞻何許人也?他可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兒子,在蜀漢諸葛亮可是頗受老百姓的愛戴,有道是“愛屋及烏”,在諸葛亮死後人們又將蜀漢富強的希望寄託於諸葛瞻之上,即使很多政令不是諸葛瞻提議的,人們也會不自覺地將一切功勞都強加給他。對於這個相父的兒子,後主劉禪自然也是無比器重,諸葛瞻剛滿十七歲的時候就被他選為駙馬,而後更是想方設法地提拔他,將他當成蜀國的棟樑之材才來培養。
  • 但就是這麼一個人,面對疲憊不堪的鄧艾軍的攻勢居然毫無還手之力,就連自己的性命也沒有保住,這件事情給劉禪內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他捫心自問手中已經沒有拿得出手的將領能夠對抗鄧艾,所以還沒打心裡就先膽怯了。
  • 受朝中眾臣子的影響。當鄧艾圍困成都之時,劉禪便向朝中眾臣子詢問對策,結果他們不是說逃往南中以圖謀東山再起,就是說逃亡東吳,借用他們的力量對抗魏國,沒有一個人認為堅守城池是可行的方案。不僅如此,當光祿大夫譙周提出一番洋洋灑灑的投降論之後,滿朝文武居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駁他的,彷彿失敗已成定局。
  • 劉禪內心本來就沒有什麼底氣,想要讓大臣們出出主意,但是這些人在平日裡表現得都很積極,可一到關鍵時刻就暴露自己貪生怕死的本性,全都想著逃跑,在這種人人自危的低落氛圍影響之下,劉禪想要投降的衝動就更加堅定了。



  • 前人的影響。東漢前期,有一個名為公孫述的人就曾割據巴蜀之地對抗朝廷,並且不顧城中黎民百姓的死活與劉秀抗爭到底,結果到最後他被擊潰,而城中的百姓也被戰亂波及損失慘重,因此公孫述落了個千古罵名。有這樣的前車之鑑,劉禪在做決定時不但不慎重考慮自己後世的名聲,倘若繼續負隅頑抗很可能會給百姓帶來難以估量的傷害,這種對於百姓和後世名聲的顧忌也進一步加深了他投降的想法。
  • 受大勢的影響。劉禪投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蜀漢王朝大勢已去,或者說蜀漢幾乎就沒有過一統江山的可能性。想當初先帝劉備白手起家,從販賣草鞋的平民百姓一步步成長為割據一方的天下大諸侯,甚至還開創了蜀漢王朝。
  • 這些經歷看似振奮人心,可實際上它也可能是在昭示著蜀漢王朝的上限。眾所周知蜀漢一直都是三國當中實力最弱小的,無論是從人口、軍隊還是經濟上看都是如此。在蜀漢實力尚且較為強大之時,先帝劉備就曾出兵攻打東吳,結果被打得大敗而逃;丞相諸葛亮為了興復漢室也曾五次北伐,但是每次都是以失敗告終,這一次次的失敗都在暗示著蜀漢難以完成統一大業。
  • 現如今,先帝劉備駕崩,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等有能力的人才又全都逝世,即使還有姜維這一個能堪大用的人才,可總的來說蜀漢政權早已呈現出青黃不接的局面,再加上這麼多年時間的積累,蜀國與其他兩國的實力差距也越來越大,如此一來,劉禪還能憑藉什麼以守住先帝辛苦開創的基業呢?即使現在拼死反抗鄧艾,最多也只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到最後蜀漢終究是要滅亡的。在這種難以扭轉頹勢的大勢影響之下,劉禪終究還是選擇了投降。



  • 為保全自己。劉禪投降還有一個重要的私人原因那就是為了更好地保全自己。通常來說,古時候那些負隅頑抗的亡國之君下場都很悲慘,輕則身首異處,重則禍連家族,而劉禪自然也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他才會在知曉自己必敗無疑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選擇投降,這樣還能博取對方的好感,自己得以保全的概率也就更大了。
  • 事實證明劉禪的做法是無比明智的,投降以後劉禪並沒有被殺死,而是隨眾大臣遷往洛陽居住,自己還被封為安樂公,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一直到公元271年才離世,享年64歲,我想他這也算是善終了。

很多人都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在我看來即使他稱不上雄主也絕非無能之輩,試問一個昏庸無能的君主能夠在諸葛亮死後還執政近三十年?至於後來的投降之舉更是充滿了大智慧,這絕對是當時走出困境的最佳選擇。

懂得審時度勢才能更好立足於世,一味地兇猛強硬只會讓自己遍體鱗傷,諸位看客,你們說呢?


執筆灬寫史


鄧艾是魏國大將,能戰善戰,最著名的戰役就是偷渡平陰,直搗成都,逼迫劉嬋投降,滅掉了蜀國。

蜀國大將姜維據守天險,堅守劍閣,魏軍久攻不下,雙方就這麼一直僵持著。這個時候鄧艾上書司馬懿,詳細說出他偷渡平陰,繞過姜維守軍,攻擊蜀軍的大後方,對姜維形成前後夾擊之勢。如果姜維撤兵救援,正好雙面夾擊,如果姜維不帶兵救援,鄧艾則攻擊成都,直搗黃龍。

這個想法很大膽,同時風險極大,然後高風險意味著高回報,如果這個想法能夠實現,滅蜀就是指日可待,司馬懿看後立刻同意這個大膽又具有戰略意義的策略。

既然是偷襲,所帶兵力自然不會多,而且所經之地都是羊腸小道,懸崖峭壁,不宜大隊人馬行動,所有人員均是輕裝上陣,這樣以來作戰就必須速戰速決。

經過急行軍,穿越了七百多里的無人山區,鄧艾一行終於繞過了平陰,到達了江油,蜀軍守將萬萬沒有想到魏軍能夠繞行到後方,頓時士氣大亂,無心戀戰。姜維這個時候並沒有選擇回援,因為他知道,如果他一動,必然會別前後夾擊,失去天險,蜀軍便無險可守。另外,姜維考慮到鄧艾兵馬不多,而且糧草有限,加上在大山中行軍七百多里,即使繞到了江油,也只能做困獸之鬥。

姜維的想法是對的,如果他後撤,那麼進川的大門便向魏軍敞開,遭受夾擊,蜀軍的主力可能會被全殲,那麼蜀國可真就沒有希望了。然而姜維太高估後方這些守軍了,同時也低估鄧艾的指揮作戰能力。

鄧艾見姜維沒有中計,便下令向成都方向進軍,一直打到現在的廣漢。由此可見,蜀軍已經沒有心思打下去了,後方的軍隊全線崩潰,兵敗如山倒。

諸葛亮死後,劉嬋在國事上再無依靠,加上當時的蜀國內部的投降派佔據上風,後期的蜀國已經是空殼子了,從君王到臣民無心再戰,想著如何自保,在這種氛圍下,蜀軍哪還有什麼戰鬥力,蜀國哪還有抵抗的決心。

於是劉嬋率領了文武百官向鄧艾投降,並命令還在堅守劍閣關的姜維放棄抵抗,向魏軍投降。

蜀國的滅亡不僅僅是因為鄧艾的奇襲,讓蜀軍亂了陣腳,士氣大亂,更主要的是蜀國的統治者和官員們的懦弱和無能,造成蜀國被一點點蠶食殆盡,最終滅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