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戒指,扯出人情世故,为何湘云会认为袭人的戒指是黛玉送的?

薛佩萁


史湘云的一枚戒指,确实扯出了人情世故。因为这个戒指引起的故事,可以很好的理解林黛玉、薛宝钗以及史湘云三个人之间关系和各自性格。除了三大女主之外,还牵扯到了《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两个丫环之一,袭人。

这个情节,在《红楼梦》的三十一和三十二回中。《红楼梦》的作者特别善于利用一些小小的道具,加强小说的故事情节。贾宝玉有玉,薛宝钗有金锁,史湘云有金麒麟。除了这些之外,绛纹石戒指,是另一个小道具。

这里提到了人情世故。这里先说一说世故。它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圆滑的处世态度,而带有贬损的意味。但世故确实是一种洞察世态的精明。世故的态度是在处世中尽力达到一种人人满意的状态。世故的人虽然功利,但并不唯利是图,相反,他们能准确的看到别人的内心需要,并在不损害自己的前提之下,给予满足。世故的人,是在意道德约束的。他们会尽力把自己的行为纳入道德规范。因此,世故的人,在世俗的眼中,会表现出有“德”。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就是这样一位有德之人。

“人情世故”四个字中,除了“世故”之外,还有一个“情”字,林黛玉与薛宝钗相比,薛重在德,在林重在情。林黛玉是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至情至性。在那个时代。女孩子的性感是不能随意表露的。婚姻之事,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林黛玉不管这些,既然爱了,就毫不遮掩。这是林与薛的性格底色。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林黛玉对贾宝玉已经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可是,由于贾宝玉博爱的个性特征。林黛玉还没有与贾宝玉搭成心里的默契,患得患失,正是爱情中最主要的特征。而女人陷入爱情中时,大概会有很强的攻击性。

在史湘云送戒指之前,贾宝玉偶然得到了一只金麒麟。由于史湘云也有一只同样的麒麟,林黛玉因此对史湘云产生了敌意。并因此,引起了史湘云的不满。以上这些,都是这个问题的背景。

史湘云送戒指分了两次。第一次是派史府的小厮送来给黛玉宝钗以及贾府小姐们的。第二次史湘云自己来,亲自带给与自己关系好的四个丫环,袭人、金钏、鸳鸯、平儿的。见到袭人的时候,发现袭人已经有一只了。因为湘云只送了宝钗、黛玉及三位小姐。当袭人说她已经得了的时候,史湘云第一反应是林黛玉送的。而袭人告诉她的结果是宝钗送的。为什么湘云会有这样的误解?其原因皆来自钗、黛、湘三人性格的不同。不同的性格,体现出对人情世故理解的不同。因此,题主说,一枚戒指引出人情世故,是很有眼光的。

宝钗是世故的,黛玉是性情的,而史湘云是介于二人之间,世故不及宝钗,却远超黛玉;性情不及黛玉,而又远超宝钗。于是史才能与薛林鼎足而三,成为《红楼梦》中最光彩照人的女主之一。

我们一起看看这两回中的世故。三十一回,史湘云来到贾府,当她说到给袭人他们带礼物的时候。贾宝玉说:“你到不如把前日的那绛纹石的戒指带两只给她。”史湘云打开绢子说:“这是什么?”里边包的果然是宝玉说的绛纹石戒指。这个情节说明什么?史湘云前两天给小姐们送戒指的事贾宝玉知道。贾宝玉为什么这样说,很明显他知道袭人喜欢这东西。贾宝玉为什么知道袭人喜欢,说明袭人也知道了史湘云送戒指的事。或是神情和语言上有所表露贾宝玉才知道的,因此,才向史湘云讨要。可见,宝钗送戒指给袭人,宝玉是不知道的。但是,宝钗已经做了的事情,正是宝玉想做的。薛宝钗的处世水平可见一斑。真正是“人情练达”。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说这是薛宝钗的心机和做作,故意做给贾宝玉看的。或许真是这样,但这有错吗?况且。大观园里的人们,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史湘云送个戒指还分了两次。这是宝钗的世故。

史湘云给大观园的丫环小姐们送戒指,也是她的“人情练达”之处。她既是重情的。但也还是懂得情感在某些情况下,要有点利益加固一下会更好。

这一次,史湘云和林黛玉之间,闹了点别扭。肇事者应该是黛玉。说起史湘云与林黛玉以及薛宝钗的关系。史与林,类似于发小;而史湘云与宝钗之间,更象闺密。发小之间特点是打不散,今天吵了,明天好了,类似于亲情。而闺密之间更多的是友情,友情的维系,更需要人情练达的处世技巧。

我们把这个故事颠倒一下,假如史湘云分别把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东西送人了。二人分别会是什么态度呢?表现肯定不一样。林黛玉是重情派,她送朋友的东西,代表着双方的情谊,你把它送人,那还得了?而薛宝钗是现实派,在她看来,东西都是拿来用的。不代表什么。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才是重要的。

史湘云是中间派,有时候重情,有时重实际。所以,她是无可无不可的。因此,当湘云听袭人说戒指是宝钗送的时,才会说:“我只当林姐姐送你的,原来是宝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没妨碍的!”

史湘云与薛宝钗和林黛玉谁的感情更好一些,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这里史湘云与袭人一起说林黛玉的不好,而夸宝钗。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林黛玉刚刚攻击侵犯了史湘云。林黛玉的行为,是因为“吃醋”,史湘云的表现,也有吃醋的意味。可是,二人吃的醋不是一个牌子的。林黛玉吃的是爱情醋,史湘云吃的是友情醋。林黛玉因为在爱情上没有安全感,把史湘云当成了“情敌”。而史湘云这时,已经定婚了。自己应该也是满意的。所以,她对贾宝玉的感情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妹之情,与林黛玉,也差不多。可是,现在长大了,这种从小一起感情总会改变,总会失去。曹雪芹以他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少男少女们从儿童走向青春时这种情感的变化。

在史湘云来说,她第一时间想起林黛玉,说明在她的心里,和林黛玉是十分亲密的。既然亲密,就会理解,她与袭人之间从小一起长大的情感。如果林黛玉做为小姐,不太在乎这种一般的戒指,把她送给袭人也挺好的。史湘云的这种下意识的想法,恰恰表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孤独的。在思想情感上和她保持一致的,只有贾宝玉一个人。薛宝钗、史湘云以及袭人等等,他们的思想和情感要更近一些。他们都是懂得人情世故的。而只有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他们或者是不懂或是不屑于去懂得所谓的人情世故。他们只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时时向社会展示他们的真情真爱。而社会却容不下这一切。于是他们悲剧了。


七月流火140400643


因为史湘云早已看出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感情不一般,另外她认为林黛玉是了解自己与袭人之间的深厚感情的,所以在袭人没得到降纹石戒指的时候,她认为是林黛玉将自己的给了袭人。

那么,这件小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件事发生在史湘云第二次进贾府的时候。《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原文如下:

“袭人感谢不尽,因笑道:‘你前儿送你姐姐们的,我已得了,今儿你亲自又送来,可见是没忘了我。只这个就试出你来了。戒指儿能值多少,可见你的心真。’史湘云道:‘是谁给你的?’袭人道:‘是宝姑娘给我的。’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史湘云先是将降纹石戒指赠送给三春、宝姑娘和林姑娘,接着又赠送给四位丫鬟:鸳鸯、金钏、平儿和袭人。到袭人时,发现她早得了,便发问谁给的,袭人说是宝姑娘,这让史湘云有些意外,她本以为是林姐姐给的。

那么,她怎么就认为是林黛玉给的呢?

1、史湘云了解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感情,而袭人又是贾宝玉的首席丫鬟,自然想到是林黛玉给的

见《红梦楼》第二十回,史湘云第一次进贾府。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可见史湘云早已知道宝黛之间的亲密关系。

又见《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史湘云拿黛玉比戏子,贾宝玉会意忙使眼色,但于事无补,林黛玉当即就恼了。可见林黛玉恼的并不是史湘云,而是使眼色的贾宝玉,夹杂着醋意。

这两回可以看出,史湘云是了解林黛玉的小心思的,对于照顾贾宝玉的丫鬟袭人,相信林黛玉也是上心的。

2、林黛玉早早就来到了贾府,史湘云认为林黛玉是了解她与袭人之间的深厚友情的

袭人曾经服侍过史湘云,两人情同姐妹。见《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袭人道:“这会子又害臊了。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那会子不害臊,这会子怎么又害臊了?"史湘云笑道:“你还说呢。那会子咱们那么好。后来我们太太没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么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来了,你就不象先待我了。”

加上林黛玉与史湘云从小一起长大,相互比较了解。林黛玉早早进了贾府,和宝玉袭人住一块,按理更清楚史湘云与袭人之间的友情。

综合以上两点,史湘云便说只当是林姐姐给的。

当然她这样说,有人认为是为了引出薛宝钗,道出宝姑娘的为人处事更受欢迎。也有人说,这是为了暗示宝黛爱情悲剧,两宝才是金玉良缘等等,不一而论。





苔花文轩


史湘云为什么开始觉得戒指是林黛玉送的?这段在三十二回,原文我就没手动输入文字,从头条悟空问答回答这个问题的文化领域创作者梦途客栈老师复制的这段原文,谢谢梦途客栈老师!🌷🙏:

(史湘云)一面说,一面打开手帕子,将戒指递于袭人。袭人感谢不尽,因笑道:“你前儿送你姐姐们的,我已得了;今儿你亲自又送来,可见是没忘了我。只这个就试出你来了。戒指儿能值多少,可见你的心真。”史湘云道:“是谁给你的?”袭人道:“是宝姑娘给我的。”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分析文中的句子,湘云说“原来是宝姐姐给了你”,这里“原来”两字以我的理解,蕴含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两层意思,这意料之外也就是为什么预想的是林黛玉送的。

意料之外的层面含义,宝钗是外亲,从关系亲疏礼仪来说,应该是黛玉送袭人戒指,大家都知道宝玉和黛玉的特殊感情。大观园姐妹也都知道袭人是许配给宝玉的贴身丫鬟,相当于宝玉之妾,黛玉还曾管袭人叫“嫂子”来着。在湘云心目中宝钗所送却也为意料之中,因为湘云觉得宝钗待人好。

那么为什么结果不是黛玉送的呢?黛玉出生的家庭和从小读四书受的教育,黛玉一个明白人,礼数应该肯定知道。这里写宝钗送戒指而不是黛玉,红楼梦中,黛玉送出的礼物如给宝玉擦眼泪的手帕、帮宝玉做作业给贾政交差,逼真的模仿宝玉的字体抄四书等,印象中通篇没看到黛玉的珠宝穿戴的描写。黛玉是离恨天上的一株仙草和宝玉互为木石前盟,与金玉姻缘无缘,这也是黛玉最敏感顾虑的,戒指属于金首饰,断不会从黛玉手中送出。

宝钗送袭人戒指💍,黛玉缘于感情真性情因素,从湘云口中宝钗待人大方,也是情理之中。两者都超越了按当时的礼数意料之外,又都是情理之中,湘云是十二钗中心直口快的典型,就有了开头的那句“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这也是作者的一个伏笔,预示金玉良缘的最终结果。





夏薇496


湘云给贾府几位姑娘送了绛纹石的戒指,过了几天又亲自带了四个来,送给几个大丫鬟。这种戒指大概不是太贵重,所以能这样批量化地赠送;但样子一定很新鲜可爱,以至于宝玉这样挑剔的人,也说“你倒不如把前儿送来的那种绛纹石的戒指儿带两个给他”。

但是等湘云把戒指送给袭人的时候,袭人这样说:“你前儿送你姐姐们的,我已经得了。”

把得到的礼物转手送人(或者赏赐),这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平儿过生日,收到大量寿礼,“不过留下几样,也有不收的,也有收了即刻赏与人的”。南安太妃送给湘黛钗琴探的“金玉戒指各五个,腕香珠五串”,也是客气地说“你姊妹们别笑话,留着赏丫头吧”。同样的道理,大观园各位姑娘得到湘云送的绛纹石戒指,转手送(或赏)人,是非常正常的。而袭人作为宝玉的首席大丫鬟、未过明路的屋里人,得到这样的赏赐,也毫不奇怪。

奇怪的是湘云的话:“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姐姐给了你。”

这句话的后半句,也没什么奇怪的:宝钗原来是刻章结交众人、喜欢帮助、赠送的。她曾向黛玉赠送过燕窝,向湘云赠送过螃蟹宴,向岫烟赠送过日用品、赎过棉衣,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对于袭人,她有一种特别的欣赏:“倒别错看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那么,她送袭人一个戒指,就更是理所当然了。

后半句话不奇怪,奇怪的是前半句:“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从来没有任何人告诉过她,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林黛玉把戒指给了袭人。湘云为什么会这样想?

这个原因,在接下来的话里,就透露出一点消息。既然提到宝钗,湘云就顺着话夸宝钗:“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引起宝玉的劝阻:“罢罢罢,不用提这个话。”

宝玉的劝阻,也许仅仅是阻止湘云伤心,因为湘云已经红了眼圈。但是湘云的理解是:“恐怕你林的林妹妹听见,又怪嗔我赞了宝姐姐,可是为这个不是?”

其实湘云的理解,也太偏激了一点。黛玉再多心嫉妒小性子,也不可能不允许别人赞美别人;宝玉再爱护重视林妹妹,也不可能阻止别人赞美别人。

湘云的偏激,是出于她自己的独特心理。曾经的时候,她是贾府尊贵的客人,与袭人亲厚,也与宝玉亲厚。那时候的袭人并没有服侍宝玉。也就是说,袭人的感情,宝玉的感情,都是单独指向湘云的。

回家住了几年,再来时情形大变,袭人跟了宝玉还不要紧,关键是宝玉有了黛玉,对湘云再喜欢,也明显不是第一位的了。湘云对黛玉,天然有一股醋意,有点类似于幼儿对新生弟妹的嫉妒,觉得自己被夺宠的感觉。

另一方面,袭人毕竟只是个丫鬟,是依附于某个主子,而不是独立的存在。在湘云看来(事实上也是如此),别人对袭人好,就是看在宝玉的面子上。这样推论下去,不难猜想,谁跟宝玉最要好,就会把绛纹石戒指送给袭人。谁跟宝玉最要好呢?当然是黛玉。

这是湘云的逻辑。不能说没有道理。只不过这道理还是有点片面。黛玉跟宝玉要好不假,因为宝玉而与袭人接近也不假,但黛玉的为人,可不是随便把什么东西送人的。

黛玉也不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比如宝玉得到北静王送的香串转赠黛玉,被黛玉“掷还”;把元春赏的端午节礼送给黛玉挑选,黛玉一件也不要;要向北静王弄一套精巧的蓑衣雨笠,也被黛玉拒绝了。

黛玉这个人,重视的是感情,尤其对于宝玉,重视的是他一个人的感情。别人的东西再好,“转赠”有了别人的意味,她就不肯接受了。

而对其他人,虽然不像对宝玉那样专情,黛玉也能体会东西背后的感情。就像对宝钗所赠燕窝:“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你不会以为林黛玉就这么眼小,被一包燕窝轻易收买了吧?真正“收买”她的,是宝钗的关心。

对湘云,黛玉虽不乏醋意,但也重视绛纹石戒指上附加的感情。只是黛玉不肯承认她对湘云的感情,湘云也不知道黛玉有这份感情。湘云只从宝玉的角度去理解:黛玉只跟宝玉好,是不是把我的戒指顺手送给宝玉的人了?

而真正赠送给袭人戒指的宝钗,也不能说她完全无情,只是她更看重戒指的实际用途。要说以此来收买袭人、甚至在宝玉身边培养“间谍”,未免太腹黑了。只看袭人与宝钗三观一致,她们是真正的同道中人。

站在宝钗的立场,湘云送我的戒指,我收了,这份情我已经领了;戒指留着我也没什么用(“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些富丽闲妆?”),不如送给喜欢的人,她得了所好,我收了人情。这样一来,可以把一枚戒指的功用,发挥到最大化,何乐而不为?

我们在生活中,也追求利益最大化、一物多用,所以宝钗的作法无可厚非。而感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黛玉重情当然值得肯定。湘云在对宝玉的感情(不是爱情)中,是失败者,对胜利者有天然的敌意,和特别的注意,也是人之常情。《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就是在许多个有理有情的人物之间,生发出不可调和的矛盾来。

如果非要用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谁矫情谁腹黑、谁脑残女谁心机婊来判断,那就太简单化了。


栖鸿看红楼


以黛玉的性格不入眼的小玩意儿会随手扔掉或给人,并不太多考虑赠者和受者的感受。而宝钗考虑更多的是人情世故,转赠戒指,一表明敬重袭人,二加深湘云和袭人的友情,三让戒指物尽所用。湘云了解釵黛个性,知道若黛玉转赠戒指是随意,而宝钗转赠是善意,所以同样的事,湘云会有不同的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