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问题”太多,可能预示着他更“聪明”,父母应该知道这些

相信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都会遇到一些困扰,那就是孩子的问题太多了,简直就是“小话痨”并且喜欢刨根问底

,仿佛他的问题永远都问不完,而且还是在成人看来很幼稚的一些问题。

比如,妈妈,家里的水龙头为什么会出水?我们为什么要晚上才睡觉,为什么白天不睡觉?我们为什么要吃饭?我为什么要上学?天上的鸟儿为什么会飞?等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当孩子将这些问题抛给我们时,我们可能会惊讶,有一些问题是我们也未曾想过的,甚至我们都回答不上来。

于是,不同父母的做法就出现了两种结果。一种父母可能会耐心的解答,当孩子的问题自己不懂时,会与孩子一起查阅资料来获取答案。

另一种父母长时间被问题问烦了,就会回答:哪儿来的那么多为什么,一边玩去,自己想去。看是无关紧要,但相同的事情,不同的结果就会造就孩子以后不一样的人生。

孩子的“问题”太多,可能预示着他更“聪明”,父母应该知道这些

不同的父母,造就不同结果

有一个孩子叫咚咚6岁,他的问题就特别多,有一次他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人会长指甲,为什么在手指长出来,为什么不是其他地方?

这一下给这位妈妈难住了,她确实没想过这个问题,而且也不知道。于是,他回家以后和孩子一起上网查阅资料,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理

并且她还给孩子买了很多关于“为什么”之类的书,还会拿出手机记录孩子问的一些她不知道的问题,然后回家或者去图书馆寻找答案。

虽然为了儿子的疑惑她辛苦了一点,但是孩子知道的越来越多,智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并且也养成了勇于好问的习惯。

孩子的“问题”太多,可能预示着他更“聪明”,父母应该知道这些

另一个孩子面对同样的事情,却是不同的结果,齐齐7岁,他的问题也很多,可是长时间下来,他的父母已经免疫了,并且在不耐烦的时候还会说:你一天就知道问,作业写好了吗?还有心思问我,你先把学习学好了再来问我。

或者是:你哪儿来那么多问题,一边玩去,问你老师去。时间长齐齐就不在问爸爸妈妈了,因为他知道就算他问了,父母也不会告诉自己。时间长齐齐变得话少了,经常一个人发呆,往日的活泼、聪明伶俐的灵性都没了。

在生活中,许多的父母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提问,甚至嫌他们的问题多,认为孩子小不需要回答他们的问题,有一些父母还粗暴的打断孩子的提问,结果使得孩子不敢在提问,对一切失去了好奇心。

如果真到了这时,想在重新让孩子拾起他丢掉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很难的

孩子的“问题”太多,可能预示着他更“聪明”,父母应该知道这些

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对于孩子的提问要表示认同和赞扬,并及时的回答孩子的问题,父母应该注意这些方面。

对孩子的提问应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对于孩子的提问,刚开始时我们还能接受,但是随着时间长,好像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从来不会停止一样,这时很多父母就没有了耐心,面对孩子“幼稚”的问题,就会敷衍了事,或者直接粗暴的打断,这样是不对的。

我们应该认同孩子的观点,保留孩子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在他提出问题时,及时的给予回答,遇到不明白的不要觉得丢人,要带着孩子一起查阅资料,让他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

即使你很忙,也要告诉孩子,妈妈很忙稍后回答你好吗?然后答应孩子的不要食言,当你忙完一定要回答孩子。

孩子的“问题”太多,可能预示着他更“聪明”,父母应该知道这些

反问孩子让他获得更深入思考

当孩子有问题问你时,你可以通过反问他,让他获得更深入思考,让他的想象力与好奇心思维扩展出去。

比如,当孩子问你: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呢?这时我们可以反问他:

那你觉得我们不吃饭会怎样,你会不会饿?这样孩子就会反过来思考你的问题。

而且,小孩子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也许他在思考的同时,还会触发其它一些问题,这样我们在解答与反问中,让孩子学会了更多的知识,也锻炼了他的思维能力。

孩子的“问题”太多,可能预示着他更“聪明”,父母应该知道这些

父母不知道并不丢人

有时候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会把父母给难住,这时候不要觉得丢人,你要如实的告诉孩子:哎呀,你的问题把妈妈难住了,妈妈也不知道,不过你不要急我们一起查资料学习一下。

这时,孩子肯定会很自豪,我的问题妈妈都不知道,我真厉害。这会让他下回更有信心提出更多的问题,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更会让他以后面对未知事物时,勇于提出疑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的“问题”太多,可能预示着他更“聪明”,父母应该知道这些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小时候的想象力都是很丰富的,只是后来父母不同的教育,导致孩子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结果,只要你耐心一些,面对孩子的提问,不要敷衍或者打断,保留孩子宝贵的求知欲,他们都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以后面对困难时也会想办法来解决。

但是,还有一点,父母要切忌千万不要将一些荒诞、不科学的答案灌输给孩子

因为,孩子对于你的话总是很相信的,他会把这些当做是真实答案,这会误导他,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还会害了孩子。

只要父母多注意以上这些,相信你的孩子会成为一个面对困难勇于前进、面对未知敢于探索优秀的孩子。



大家好,我是奶妈说成长,多次获得青云计划奖励,并且专注于0-15岁孩子成长方面的诸多困扰、难题,有这方面疑惑的家长,可以关注我或者给我留言,我看到会为您解答,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