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在中國人的眼裡面,科技跟宗教,一向是涇渭分明的,但實際上,這兩樣,又是殊途同歸的。

只要我們可以花些心思去了解,就能發現這兩者之間的聯繫。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黑洞”是啥?

通俗來講,黑洞就是存在天地宇宙之中的一種天天體,它的吸引力非常的強大,可以讓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因此,黑洞的時空曲率非常大,就連光都無法比得上。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德國物理學家史瓦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它計算出來,第一個星體靜態精確解,甚至它還提出來一個數值,叫做史瓦西半徑,但凡是小於這個半徑的天體,就是稱它是黑洞。

黑洞的特殊,可以把光都束縛住,假如你無法明白這種說法,可以或許想象,在一張宏大的白紙的中央有一顆品質很大的鐵球,跟著鐵球品質的添加,白紙的兩端向上曲折的幅度也越大,等鐵球品質到達肯定水平,這張白紙的兩端就可以或許呈垂直狀態了。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黑洞跟老子有啥關係?

霍金曾經說過,黑洞裡面是存在輻射的,被稱作是霍金輻射。

意思就是說,黑洞是逐步在消失的,黑洞的質量越大,那麼輻射就會越來越小了,直到消失。

在黑洞完全消失的時候,一些物質就會以信息的形式被壓縮在奇點,就會被黑洞給釋放出來。

用科學來講解的話,意思就是,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毀掉一個物品,比如燒掉一張紙,如果把這張紙的灰燼熱量氣體都收集起來得話,還可以利用一些手段來複原這張紙,這就是所謂的“宇宙的起源”。

老子,早就在2000多年前,就把這個問題悟透了。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老子是怎麼看的呢?

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在《道德經·第六章》已經形象地暗示了:“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玄牝值得就是黑洞!玄指的是黑色,牝指的是鳥獸人的磁性生殖器官,而從捕捉到的黑洞照片來看,是不是很像一個宮頸口呢?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老子早就表明,宇宙的誕生,就跟牛羊豬等等,都是從玄牝裡面產生的。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宇宙就是從此產生的。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就是指,這個宇宙是無窮的,並且永遠不會枯竭,以及停止。

老子的道,暗通天地,肉體凡胎的人類是根本無法把 它們參透的,也不會參透道。並且人類如果想要參透道,進入黑洞的話,勢必就要放棄肉身,達到精神上的純粹。將自身的信息,變成真正進入“道”的狀態。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老子一直推崇的就是這種大智慧,放在古代,現在甚至宇宙都是通用的。

它是一種勘破宇宙的大智慧,跳出了人本位的思考!

圍繞著“道”在轉,卻並沒有忽略人的主觀能動性。

老子寫了《道德經》一書,完全出於對自己感官和直覺的深度體驗,因此被稱之為是中國古代超級智慧,偉大的東方哲學,中國至今的智慧思想都無法超越

5000多字,81條,就把《道德經》就弄成了除《聖經》外翻譯語種最多、發行量最大的書籍。短短的59個字,便輕鬆勝過黑格爾的全部哲學思想。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司馬遷就曾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紀曉嵐也對《道德經》讚不絕口:“綜羅百代,廣博精微。”

就連魯迅先生也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不同的人讀《道德經》,也會有不同的理解,這就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的哲學性,指導性非常的高,西方哲學家研究的終極問題,你都能在《道德經》裡面找到,並且作出了中國式的解答,凝聚著中國智慧,實力不容小覷。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曾國藩就是一個受益者。

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一以貫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領導者。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因為道德經全書字字珠璣,因此非常深奧,讀不懂的人,覺得晦澀,讀起來更是一臉懵逼。

但就是因為這種深奧性,很多人都讀不懂,因此對道德經這本書,人們又愛又恨,因此,我推薦大家可以嘗試讀一下全注全譯圖解的版本的《道德經》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原文,註解等等,一應俱全,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方便快捷的掌握書裡面的精髓,為了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還精心設計了600多副的插畫

大家都知道,孩子天生就對於圖畫沒有抵抗力,因此孩子看了都會很喜歡。

同時,道德經還是一篇非常經典的韻文,它的字字句句之間全是語言美的高度濃縮,堪比藝術品

因此,在道德經中尋找大智慧的同時,千萬別忘了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讀一讀,一起感受國學文化的魅力,通過念道德經,還能讓孩子體會道德經中的語言美感,孩子能瞭解到什麼是句子的重音所在等等,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對國學的興趣

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黑洞”就是“道”,是宇宙起源

馬雲有一次看《道德經》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後世的書。

不管是買給自己還是孩子,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