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億!又見兩隻日光基,來談談“爆款魔咒”

導讀:上個月bo姐寫了篇交銀施羅德楊浩的分析,《4年賺138%,跑贏滬深300指數10倍!楊浩是怎樣煉成的?》,閱讀大爆炸,1.5萬,後臺留言都刷的bo姐回覆不過來了,當真是實力派人氣選手(當然,也是bo姐妙筆生花,哈哈~)。然後這兩天,楊浩的新基也大賣,一隻500億,一隻165億。不過,有道是福兮禍所依,現在這時點買基金,會是刀尖起舞嗎?


1,一天大賣543億


由楊浩管理的交銀施羅德內核驅動,一天就募集了超過500億元。60億元的規模限額,一天售罄。


按最新公佈配售比例,僅為11.0631%。


700億!又見兩隻日光基,來談談“爆款魔咒”


但是,這並不是爆款基金的結束。爆款基金並沒有停歇,隨後,兩隻科創主題基金及一隻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新基金,同日發售,均一日售罄。


細分來看:


銀華科技創新單日募集規模約47億;鵬華基金梁浩掌舵的鵬華科技創新,整體募集規模或超60億;鄔傳雁管理的泓德豐潤三年,發售約60億,併發布提前結束募集公告。


700億!又見兩隻日光基,來談談“爆款魔咒”


而創出一天銷售543億天量之後,1月15日,楊浩再次披掛上陣,他和田彧龍共同擔任基金經理的新基金——交銀施羅德科銳科技創新混合發售。



作為科創主題基金,募集上限是10億。


但是呢,這隻限額10億的科創主題基金,認購資金達到165億,配售比例創今年新基金髮行新低!


700億!又見兩隻日光基,來談談“爆款魔咒”


截至1月15日,共7只新基一日售罄。


1月2日發行的萬家科技創新基金是今年第一隻單日售罄的新基金,10億發行額度一日募集完畢。


隨後發行的偏債混合基金——東方紅安鑫甄選一年持有混合也遭到基民搶購。


還有bo姐前面提到的3只“日光基”,銀華科技創新、鵬華科技創新、泓德豐潤三年持有期混合。


以及,由楊浩任基金經理的兩隻基金。


最後,今年1月8日成立的匯添富大盤核心資產混合,成立規模113.20億,成為今年首隻百億規模新基金;安信民穩增長混合兩天募集50億;景順長城品質成長大賣67.23億……


2,兩大魔咒疊加


然而,在新基金大賣的同時,爆款魔咒的討論聲也不絕於耳。


畢竟,往事太過不堪回首。


遠有12年前的一隻QDII基金,大賣千億,至今虧損仍然超過10%。


近有2018年的1月發行的興全基金合宜,發行一天募資高達327億,此後9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完成最後的衝頂,見頂3587點之後一路下跌,至今仍未收復。


另一邊,88魔咒的魅影也再次浮現。


隨著科創主題基金上市交易書陸續披露,最新持倉動態曝光!與之前的科創主題基金建倉快慢不一不同,最新披露上市交易書的幾隻科創主題基金火速建倉,最高倉位接近90%。


比如銀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基金最新發布的上市交易書顯示,基金產品的股票倉位高達89.02%。


700億!又見兩隻日光基,來談談“爆款魔咒”


bo姐也看到一些數據,最新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倉位中位數90.5%,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位數87.3%。


處於歷史高位,均處於88%的敏感地帶(基金圈的發行魔咒和88魔咒,bo姐後面和大家分析哈)。


火速建倉,也使這些基金成立以來收益豐厚。截至1月14日,銀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中金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淨值漲幅分別為22.65%、22.82%、20.02%。


從持倉來看,科創主題基金均參與了科技板塊的投資。


以銀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式基金為例,前十大重倉股中包括廣聯達、恆生電子、吉比特、完美世界、三七互娛、芒果超媒、藍思科技等受益5G產業鏈的雲計算、雲遊戲板塊及消費電子個股。


700億!又見兩隻日光基,來談談“爆款魔咒”


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式基金的重倉股,也是清一色科技股,包括精測電子、長電科技、浪潮信息、立訊精密、兆易創新等科技龍頭個股。還有美團點評、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寒銳鈷業。


700億!又見兩隻日光基,來談談“爆款魔咒”


3,bo姐對兩個魔咒的看法


短短几個交易日,誕生了多隻爆款基金。基金們的倉位也創歷史新高,臨近了88%倉位線敏感地帶。一些基民,眼前浮現起“對韭當割”,人生幾何的感嘆……


bo姐有5個思考點,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這輪爆款基,“暴發戶”的產品並不多,更多是業績長跑牛人的產品。


bo姐認為,這輪基金髮行出現爆款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2019年公募基金集體豐收,業績不錯。


再看基金經理和背後公司,實力滿滿。


比如楊浩,任職年化回報達到21.04%。交銀施羅德這些年整體業績也很亮眼,投資副總監的王崇,管理的交銀新成長任內回報225.19%;交銀經濟新動力郭斐任期內回報86.07%。


700億!又見兩隻日光基,來談談“爆款魔咒”


第二,基金有一些發售限額。


楊浩的基金有限額,60億規模限額,也間接的提高了認購額度。再考慮到一日售罄,很多投資者,不由自主就調動資金超額認購,想在配售上多一些份額。


也就是說,爆款基大賣的數據含水分。大賣幾百億億,但實際只有60億,屬於合理範圍。這些基金經理還是愛惜羽毛的,不拿收益換規模。


第三,今時不同往日。


爆款魔咒和99魔咒,在過去經常出現在基金大賣,同時也是高點之時。比如2007年動輒百億基金;2015年一些300億募集規模的產品。隨著行情大跌,這些爆款基金跟著涼涼。


但是現在,顯然不是2007、2015那種。


指數高度仍然是在3000點左右,上證指數估值也只有13倍的PE。股市裡,也沒有那種人聲鼎沸。


700億!又見兩隻日光基,來談談“爆款魔咒”


第四,瞅瞅一些爆款基的業績。從數據來看,2019年成立的多隻爆款基金,成立以來均取得正回報。


比如睿遠成長價值、中歐遠見,均為“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2019年3月底和4月底相繼成立,此後A股呈震盪走勢,但兩隻基金成立以來回報分別達到26.63%、28.89%。


最後,相比於龐大的居民財富大轉移,從存款、理財、房地產向基金們轉移,這些爆款只是小意思。


額外的,bo姐也說說自己的一點思考:


相比於基金經理的信息優勢、資金優勢、專職時間和精力,投資其實是炒股不如買基金。自己炒股“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賬戶兩塊五”,得不償失。


市場結構已經變了,監管導向也變了。市場越來越成為機構博弈的市場,非專業散戶沒有迎戰能力。交點管理費,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也是享受高素質人口的紅利……


大家對兩大魔咒咋看?

部分內容來源:中國基金報、證券時報。


文章來源:小波思基;作者:bo姐。大號V信那裡,喜歡bo姐文章的朋友,可以搜哈關注,還可以領基金組合、書籍、打新可轉債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