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都是演出來的嗎?你怎麼看?

小貓鹿啊


首先綜藝一定是有劇本的,但劇本的詳細程度不同,有些只有一個大綱和框架,錄製之前溝通一下重點,剩下的就任由嘉賓發揮。就像舉辦一場婚禮,所有的流程環節在之前一定都是提前溝通好的。比如一場室內節目的錄製,有些是連對話都設計好的。你可以自由發揮但最終還是要按照提前設計好的流程去走。

真人秀之類的節目也都是事先規劃好劇情走向的,導演組會根據劇本,參照嘉賓的性格來引導不同嘉賓在節目裡的人設定位,甚至矛盾衝突,但不會去設計臺詞,也就是給你自由發揮的空間,但也不會放任你去做一匹脫韁野馬。再配合節目組的後期剪輯,呈現出最終的效果。

也有人說,無論怎麼有劇本,導演組怎麼去跟嘉賓溝通,究竟怎麼做還是要看嘉賓本身。這話也有一定道理,有一些嘉賓,給他們一個大概框架已經足夠。因為他們懂得規則,知道怎麼做節目會更好看,給他們的限制越少,驚喜反倒越多。

最後我想說,管他們真真假假,看的樂呵不就行了。我們連自己經常接觸的人都未必能分清真假,又何況鏡頭上的明星。


樂多客棧


綜藝嘉賓有兩種,明星和素人。明星我不瞭解,不過我以前也作為小素人有過一些綜藝經歷。我的感受是:為了節目效果,終歸還是演一下比較好。

節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好看。如果你在攝像機前就像個正常人一樣,不努力拋梗接梗,該笑、驚訝、感動的時候也沒有反應,還上這節目幹啥呢?所以還是要適當演一演!不是說演了就不是真實的自我了,還是真實的你,只不過是一個精心修飾過的你。

對大部分人而言,如果啥也不準備,就直挺挺地去錄節目,很容易不出彩,在觀眾那也會沒啥存在感,那真不如不去。

給大家分享一下我2017年在錄央視一檔科學答題節目《加油向未來》的經歷吧。那是一個60人答題的節目,30個小孩30個大人。每期幾道科學實驗題,小孩隊和大人隊各自的第一名再對決,決出冠軍。

比如這題,15個杯子,每個杯子後面放了一個喇叭,問唱哪首歌能把玻璃杯震碎?

選完後,現場請到《天高地厚》的原唱信樂團的主唱撒貝寧(誤)以及《回來》的翻唱者黃綺珊(黃媽是真的來了)進行實驗驗證!真的用聲音的共振把玻璃杯給唱碎了!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錄節目,對於我有著啟蒙級的意義!它不僅滿足了我的好奇,更塑造了我的人生!錄第一期的時候我還是一個靦腆內向羞澀怯場的理工男,到第八期時我已經成為了中央戲精學院的狀元。也讓我理解了“演”在綜藝中是什麼概念。

前期專門有編導來給我視頻面試,考查我的科學知識面以及鏡頭表現力。我的科學知識對這個節目而言肯定是夠用了,但鏡頭表現力我就很擔心。最後我問了個問題。

--“我之前沒錄過節目,你們到時候會不會培訓一下鏡頭感什麼的。”

--“不,我特別喜歡你這樣天然蠢萌的。而且你不是上過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嗎?”

兩邊良久的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上節目的人是不是都比較好看啊……我會不會一對比就很醜……”

--“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們選手隊伍裡還有比你更醜的,不也來了。”

開始我以為,這種科學答題節目應該是各種理工科同學的巔峰對決。然而來到錄製現場後,我發現大部分人和理工科沒啥關係……畢竟我們理工男真的很容易從一群人中分辨出自己的同類……

我們大人隊的30個人,大部分之前都錄過節目,有幾個人還是專門跑各種綜藝的,還有很多人顏值超高!我暗自告訴自己,在顏值上輸掉的,我要在物理化學上贏回來!然而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

開始錄製後,我發現來錄節目的人分大概三類:帥的美的、有故事的、悶頭答題的。面對同一道題時,這三類人的心理活動區別很大。給大家看一道很棒的例題《懸崖勒馬》

長5 m、高3 m的木質平板懸崖上有一輛30 kg的小車,下面掛60 kg的配重,鬆手後配重會把小車拉下懸崖。

問:如果讓重70 kg的尼格買提坐車上,多大的配重可以讓小車停在懸崖邊?

這是一道很優秀的題目,配重太輕,可能根本拉不動;配重太重,可能就拉下懸崖了。注意到定滑輪的位置在懸崖邊上,隨小車前進,繩子的角度減小導致正壓力和摩擦力增大,因此有可能使小車停住。

這時長得帥的人心裡在想

錄節目經驗豐富的的人心裡在想

此時我的表情是一臉懵逼的……

因為我的心裡在想……

節目裡的題還是蠻難的,掌握數理化知識固然非常重要,不過我們後來逐漸摸出瞭解題的制勝法寶:“國產最強定理”。

比如這道題,張培萌和FTC-2000教練機50米賽跑誰會贏?

如果這時你去思考張培萌的50米成績,再去算教練機的加速度的話,問題就複雜化了。這種時候果斷採用“國產最強定理”!

你們想想,節目現場請到了百米飛人張培萌,VCR裡面也放了他氣勢洶洶的準備。一聲槍響,結果FTC-2000嗖的一下就到了,裁判宣佈張培萌輸了,換你你尷不尷尬?張培萌作為我國國產的短跑飛人,代表著國家的榮譽,必須要贏!

第二題,張培萌對陣殲-10,100米賽跑誰會贏?

不用想當然是殲-10會贏!雖然張培萌是我國的國產運動員,但是殲-10是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超強國產戰鬥機,代表著大國重器和我國空軍力量的崛起!而且張培萌都贏過一回了,這次肯定得讓殲-10贏啊!

再比如這題,用國產的航空返回艙材料做的黑盒子,裡面放一隻蝦和一塊巧克力,外面用三把氧炔槍燒,問裡面的蝦和巧克力會怎麼變化?

還用問嗎!當然蝦和巧克力都不會有事!這是我國國產的航空航天材料,保護了一位又一位的宇航員,區區幾個氧炔焰現場把它噴壞了豈不是很沒面子!

還有很典型的一題,檸檬汁和土豆汁做成的電池小車,哪個跑得更快?

這題我們大家陷入了分歧。有的人說,檸檬是切片放在飲料裡的,這種喝法是典型的資產階級奢侈品的標誌,但是土豆是國產的主食,象徵著我國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據國產最強定理,這題應該選土豆。

但是另一派人認為,檸檬在上世紀屬於小資商品,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檸檬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普通的家庭也可以享用得起了。這象徵著我國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飛躍,根據國產最強定理,這題應該選檸檬。

在這一系列答題之中,我也慢慢成長為了一個戲精。

加油的現場把控做得極其出色。我聽說在有些節目中,觀眾的高興、驚訝等表情是提前錄製好的。但加油的觀眾反應完全是現場真實抓拍!但這也就導致了,像我這樣心如止水的面癱是很難被播出的。

面癱雙子星

比如臺上的實驗員點燃了氧炔噴槍,藍色的火舌發出耀眼的光芒!此時理論上選手們應當為火焰的震撼而表達由衷的讚歎

這時我腦子裡回想起大三被金工實習支配的恐懼

比如中科院曹則賢老師在場上為大家解釋題目背後的原理,但我盯著曹老師的表情就彷彿剛剛吃完香蕉後突然被人塞了一個棗

終於,導演們忍不住了,在中場休息時特意派人到我旁邊

“畢導,您今天心情不太好是嗎?”

“沒有啊心情很好啊!”

“那麻煩你有點表情,興奮一點好嗎……”

在被導演們點名批評了三次之後,我痛定思痛!我決定磨練演技,向隊友中的老戲骨虛心請教,把每一個科學知識都當成第一次聽說一樣對待!請大家欣賞一下我的成長!

當現場做出奇妙的實驗現象時,我驚訝得像個小學生

剛開始還表現不了那麼好,但很快我的畢式驚訝就比尼格買提老師還要純熟

當需要我高興的時候,我笑得像個兩百斤的孩子

當我拿冠軍時,我會裝逼裝得不露聲色

我還會鼓勵

還會專注

還會嬌羞

每一個表情都運用得恰到好處!等到第七期我得了加油隊冠軍站上1v1對戰臺時,我就連搶答都搶得十分有戲劇張力!

上面這些表情動作肯定不是日常的我,我沒這麼瘋狂,它比我真人要誇張很多。但它不是真實的我嗎?也是,應該屬於很High的狀態下的真實的我……

在錄這個節目之前,我就覺得錄節目就直接上,展示我自己真實的性格。但後來我不這麼覺得了……因為面癱真的會被導演剪掉啊!!


舞出我妊娠


我想說的是:大部分綜藝節目是演出來的,節目本身需要有梗、有爆點、有話題,這就需要有意識的演繹才會比較精彩,所以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綜藝節目都是有劇本的。整個綜藝節目除了劇本,還有編劇,導演,後期製作,剪輯等等,然後通過“嘉賓”呈現出來,與此同時,還要保持節目的“真實感”,這對“嘉賓”來說也算是一項考驗了,因為綜藝節目裡的“演”並不比電視劇裡的容易多少。

之前看過一段視頻,是陳佩斯老師對《中國好聲音》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不帶髒字說出了節目的內幕。

當記者問陳佩斯是否會看《中國好聲音》的時候,陳佩斯老師很誠實的回道“看,聽,啪~導師一轉,來勁~,我覺得這對於他們表演的提高有好處。”,言外之意就是,幾位導師的演技著實不錯,幾季下來,表演水平都提高了不少。然後又說道:“對於這些評委,表演真好,節目組請到這哥們兒幾個,真TM 請對了,表演真漂亮。”完全是赤裸裸的諷刺了。接下來說道:“我是行里人,我知道。節目組那種做的跟真的一模一樣,導師們之間的那種默契,說實在的,我們在舞臺上、話劇裡,很難做到這個精湛程度,這幫人真聰明。” “我看節目聽歌少,我更多的時候是看這哥們兒幾個,看他們聽歌時候的反映,以及他們投票時候的那種衝動,他們讚美一個人的時候的那種表現,他們爭奪一個人的時候的那種相互爭鬥。我知道這就是秀嘛,但是人家做的就是到位,這就是電視的需要,假就對了。”“這就是作秀嘛,是假的,但是不能從根本上否定它,那個真的是屬於電視的東西,人家做的就是漂亮,你就得承認,沒什麼可說的,我支持,《中國好聲音》,我絕對支持。”


然後又提到《爸爸去哪兒》,稱全家都愛看,利用孩子不知道劇情的情況下,結構出一個先天的喜劇條件,指出綜藝節目從一存在,就是喜劇,從理論上去支持它。但是又提到,自己沒有參加過任何這種評比節目,沒去做過評委,自己不想去,也沒時間去,哪天劇場票賣不出去了,可能去混一混這個以求謀生。由此可見,節目裡為誰轉身也好,搶誰加入自己的戰隊也好,誰有什麼悲慘身世也好,甚至誰能晉級,誰遭淘汰,都是預先設定好的罷了。

老爺子的這段話說的很到位,綜藝節目是電視行業一個新興產業,把劇本通過真人秀的形式表現出來,博大家一樂。我們知道都是假的,但還是願意看,就像看神話劇的時候,雖然知道是特效,觀眾還是愛看。所以對於綜藝節目這種表演形式,我們沒必要去追究他的真假。

綜藝節目是通過零碎的真實來編織出“真實感”的藝術,它是演出來的,但優秀的綜藝節目絕不會比影視作品更容易演繹。所以說,或許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綜藝節目有沒有劇本,而是綜藝節目如何用好劇本。若是劇本不夠好,節奏太散亂,後期剪輯抓不住重點,中間環節沒有過度,就會顯得太突兀,策劃點、文案、音效等等任何一項做的不到位,都會影響節目質量,這也為什麼有的綜藝節目不被好評的原因。造假可以,但是得認真,漏洞百出的做作之態,就會喪失節目表演的“真實感”,這就考驗節目組是否專業了。

之所以有觀眾發出“綜藝節目是演出來的嗎”這樣的質疑,就因為綜藝編劇不到位,使得嘉賓沒有得到有效引導,使得後期剪輯不夠連貫,自然就會遭到嘉賓本人和觀眾的詬病。

作為一檔優秀的綜藝節目,只要能做到專業,有創意,保持“真實感”,按劇本演也無可厚非。畢竟綜藝節目說到底都是娛樂大眾,供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閒聊。這樣來看,他的作用跟電影電視劇沒有區別,那麼影視劇都有劇本,綜藝節目為什麼不能有呢?題外話,越來越多沒有號召力的藝人選擇上綜藝節目以求增加曝光率,當然這也能有效的圈粉,但是綜藝節目做的再好,沒有優秀的影視劇作品,也只能算得上藝人,而不能稱為 演員。所以想要走的長遠,還是得有真演技才行。


小7視界


綜藝節目

都是有各種人設的,各有各的負責區域

就拿『中餐廳』舉例子

楊紫,負責驚訝,可愛活躍氣氛

大廚,負責做飯和找各種廚房問題,反映問題製造混亂,表達出來的效果就是人手不足!

黃曉明,被大家熱火朝天的評論,說他毀了節目之類的,

這也是沒辦法,他就是這個人設

他的人設就是找麻煩,前面廚房混亂的鋪墊就

是為了黃曉明這個人設的出場,所以我們也

沒必要那麼較真,這就是導演設定的!

沒有人設,自己想幹嘛就幹嘛,那不是要亂套了,哪個導演也不敢這麼玩,畢竟是那麼大的投資!

每個節目組都有自己設定的節奏,有的節奏緊湊看著緊張,有的節目看似散漫,其實都是導演控制的!

導演把人設給你了,剩下的自由發揮,不會像電影那樣有固定的劇本,

只會給你一個大綱,剩下怎麼表現,說什麼,都是圍繞這個主題發展,都不會跑題!也就是看各自的功底與人格魅力了!


歲月的剪輯師


我認為綜藝節目不完全都是演出來的。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綜藝節目都是有大致的劇本的,有些必要的話導演組會設計其中。但是我個人認為在節目中表現真實的自己更加自然,同時還能提高節目播出後的效果,我們不一定要按步就班的去對照劇本,太過依賴劇本這樣表現出來的效果會太過死板,沒有可觀性。我覺得一個好的演員、經驗豐富的演員都會摻雜著自己的技巧去與劇本完美的結合,這樣出來的效果會非常自然,觀眾看著也會很舒服。

舉個例子:“孫紅雷”在《挑戰極限》節目中,常常不按套路出牌經常給自己加戲,導演不但沒有制止反而很欣賞,導演組也希望演員們用自己的方式把劇本的內容表現出來,這也是他們想要看到的結果,往往這樣的表演會得到意向不到的收視率,這也正是一個好演員應該做到的。

期待更好的演員出現在大眾面前!!


綜娛一哥


綜藝節目有許多分類,每個類別不盡相同。

談話類可能會提前把要問的問題給經紀人,讓明星或者公司準備回答;

相親類估計沒法寫劇本;

選秀類可以給選手編身世,可以根據選手激出的水花或者背景決定比賽結果;

真人秀就良莠不齊了,有的節目中編導負責安排節目流程,撰稿故事背景,注重“真”,有點節目中導演組就直接決定大致的情節走向,由藝人們演出來,注重“秀”;

甚至有的節目就直接找小演員扮演素人參加節目,直接變成“小劇場”了……

當然不同時期的電視節目情況有很大差距,也不能一概而論。


一號號


綜藝節目不可能沒有演出的部分,但也不能是全部靠演的

綜藝節目肯定有演出來的,畢竟現在的大部分真人秀節目都是有劇本的,再不濟也會有一個劇本大綱。它有著基本的框架流程,出演嘉賓在這個框架內,由自身得特點出發,或真或假的進行表演。為了節目的爆點,製作組肯定會對嘉賓進行一定的引導。如果隨嘉賓自己的真實意願拍攝,這對與節目的成本、後期製作都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節目也肯能沒有衝突爆點而不精彩,收視率可能不好把控。

節目製作方還會根據參演人員的一個特點進行加工擴大,在節目中突出的表現出來形成人設。為了加強這個人設的定位,嘉賓會通過表演來進行強化。就比如說韓國的室外真人秀節目《running man》,為了固定成員金鐘國能力者的形象,將另外兩名固定成員劉在石還有GARY等表現的非常弱,但實際上劉在石經常健身,GARY是個業餘拳擊手,金鐘國卻有著嚴重的腰傷,雖然前兩者確實比不上金鐘國但也不是像節目中看到的那麼弱小,但節目需要他們的這種人設定位。還有《奔跑吧兄弟》中的鄧超、《極限挑戰》中的孫紅雷等,都是節目組將他們自身的特點通過劇本或者剪輯等引導將其放大,用來提高節目的趣味性和收視率。

但也不了能完全靠演,真人秀、真人秀有真才有秀,一個完全靠演出來的節目,會讓人看著尷尬,觀眾會很容易出戏,特別是現在已經經受過這麼多的真人秀節目的洗禮,對於劇本、後期剪輯等都有了一定的瞭解,觀眾的水平已經調高了。一個通篇顯著尷尬、不自然假的節目不可能得到觀眾的喜愛。

其實綜藝節目是不是演出來的真不重要,節目的好壞也與“全真或者全假”關係不是很大,重點是要讓假的看著自然,真假的部分如調配才是最重要的。真人秀的真和假是相互支撐的,有假的那部分才有“秀”的價值。


一起聊綜藝


你沒看見中國好聲音裡面的演員嗎?一首歌就痛哭,撕心裂肺,深入骨髓。即使音樂是有力量,但是這個演員的表情也太誇張了吧!換個正常人內心戲哪有那麼多,而且偏偏攝像大哥還來一個特寫,你說不是演的誰信呢?





接頭暗號


大家對於這個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實正常的有劇本也是為了呈現更好的效果,贏取收視率,讓觀眾們喜歡。但是也還是有很多明星本色出演,為了把歡樂帶給觀眾。

綜藝節目是一個不可控制的節目,現場很有可能會出現不可預料的場面,有劇本可以讓節目的發展井然有序,不會讓現場看起來像一鍋粥,亂亂的。重點並不是在於透露綜藝節目是否有劇本,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入戲太深”,不要從一檔節目中嘉賓的表現就去對應他現實中生活的樣子,“人設”的背後,可能背離你也所看到的






三玥娛樂營


綜藝節目大部分都是有劇本的,以下我說一個事件就可以證明綜藝是有劇本的。

2012年發生了韓庚罷錄門,韓庚參加《天天向上》,節目組放出了四個女明星的照片,問韓庚中意哪位,其中有韓庚的緋聞女友江鎧同,韓庚的經紀人孫樂就大發脾氣,把韓庚直接拉下來,還和工作人員吵架,不肯上臺。

要命的是,這不是一次單獨邀請韓庚的節目,而是運動品牌特步的特別節目,品牌方在場,謝霆鋒、潘瑋柏、蔡依林這三位代言人也在現場。

孫樂說《天天向上》節目組沒和他們事前溝通,《天天向上》節目組就在微博直接把臺本放出來,證明之前就確定有女明星照片這一環節,是孫樂自己不去領檯本。

從這份少有的官方發佈的臺本上看,綜藝節目確實會事先敲定每一個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